天龍山洞窟

天龍山洞窟

天龍山洞窟位於山西太原市西南40公里天龍山腰。四周山巒起伏,遍山松柏蔥鬱,山頭龍王石洞泉水蕩漾,山前溪澗清流潺潺。石窟分布在天龍山東西兩峰,東峰八窟,西峰十三窟。各窟的開鑿年代不一,自東魏至唐,歷魏、齊、隋、唐四個朝代。以唐代最多,達十五窟。石雕體態生動,姿式優美,刀法洗鍊衣紋流暢,具有豐富的質感。第九窟中的彌勒大佛比例和諧,容貌端莊凝重;下層觀音瓔珞富麗,紗羅透體。明人張冕《天龍寺》詩有“門對虬松欹偃石,殿圍龍柏倒撐丘”句,即指此景。

天龍山洞窟天龍山洞窟

概況

天龍山洞窟天龍山洞窟遠觀
天龍山洞窟位於太原市西南40公里的天龍山腰。這裡風光秀麗,歷史上曾是北齊皇帝高洋之父高歡的避暑宮。

天龍山亦名方山,海拔高1700米。天龍山石窟創建於東魏(公元534-550年),高歡在天龍山開鑿石窟,高歡之子高洋建立北齊的晉陽為別都,繼續在天龍山開鑿石窟。隋代楊廣為晉王,繼續開鑿石窟,唐代李淵父子起家於晉陽,建造石窟達到高峰。

天龍山東西兩峰的懸崖腰部,有東魏,北齊、隋、唐開鑿的24個洞窟。東峰8窟,西峰13窟,山北3窟,寺西南3窟由山間小道相連線。東魏的石雕比北魏時期在技巧上大大前進了一步,主要表現為更加富裕。唐代雕塑,更加嚴謹、逼真。第九窟“漫山閣”內為唐代石窟上層彌勒佛坐像高約8米,是天龍山石窟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尊石雕像下層觀音立像,高約11米,形體豐滿,瓔珞富麗,羅紗透體,質感強烈而普賢雕像,面帶微笑,怡然自得,是石雕中的精品。

天龍山上,還有遍山松柏,尤以盤龍古松龍游神盤,縱橫纏繞,為天龍山上又一奇觀。

景致

天龍山洞窟天龍山洞窟細節
天龍山有東、西兩峰,東峰叫“仙岩山”,西峰稱“大佛山”,雙峰對峙,風采獨具。在兩峰南坡的山腰間,開鑿25個石窟,即東峰12個窟,西峰13個窟,除第11窟面東外,都是坐北向南。石窟排列有序,形制各異,大小不一。計有造像500餘尊,浮雕、藻井、畫像1144尊(幅)。它以精煉、細膩而又富有感情的特殊藝術而聞名於世,在中國十大石窟中據說排名為第六位,可惜後來被盜,至今仍有150餘件作品流落海外。

石窟的最早開鑿者是東魏大丞相高歡,即東峰的第2、3號窟;其子高洋開鑿3窟,即東峰的1號窟和西峰的第10、16號窟;北齊至隋之間開鑿了東峰第11號窟;隋煬帝為晉王時開鑿東峰第8號窟;余為唐代開鑿18個窟。共跨越4個朝代,歷時400多年,反映出各個時期的不同風格和藝術成就,卻又有著一線相連的傳統關係。如北齊的第1、10、16號窟,窟前增加了仿木結構的前廊,廊雕二柱,柱頭承普柏枝,枋上有一斗三升斗拱,補間則施人字形叉手,是現存北齊的唯一建築實例,有重大的科研價值。隋代的第8窟是一個中央有方形塔柱的制底窟,窟壁和塔柱四面各開龕設像,結構複雜卻處理得十分貼切,雙鉤衣紋簡潔平穩,有獨到之處。西峰的第9窟是晚唐罕見的精品。峰頂有高755厘米的彌勒坐像,姿態端莊的華麗形象中略具樸素、溫暖的感覺,衣紋處理虛實結合、聚散合理,使在嚴的佛像增加了活潑的氣氛。下部又以高500厘米的十一面觀音為主尊,文殊、普賢菩薩為脅侍的三大士像,用男體女態的方式處理,極妙地表現出肉體、紗衣、飾物三者之間穿插迂迴的雕塑功力。後壁又用倚坐彌勒、坐佛和許多化佛坐在蓮座上的淡浮雕構成一組反映彌勒淨土世界的背襯。崖壁間又附若干龕窟,寬猛相濟,繁簡結合,寓意十分深刻。為保護這組石窟,重建仿明樓閣三層,下承漢白玉台階步步登高,間內置木梯直到彌勒佛頂部。沿用舊名,曰“漫山閣”。“高閣停雲”是天龍山八景之一。

天龍山石窟還有北坡史家峪福慧寺的三個唐窟,南坡柳子溝灘地懸崖上有五代至元、明時期的五個窟(其中三個窟無佛像),這樣,天龍山石窟應該是33個窟,其中有佛像的是30個窟,而不僅僅是25個窟,只是由於南北兩處路線不順,崖壁險要,又是較晚的作品,故鮮為人知。

特色

天龍山洞窟仰望天龍山洞窟
天龍山景區包括晉祠鎮的武坡南坪窯頭三個自然村和柳子溝源頭的南山、北山(即天龍山),占地約185公頃。山中多砂頁岩,呈現出奇特的地質地貌;山上多山泉,有豐富的泉源;山內多林木,森林覆蓋率達70%;山間多鳥獸,屬國家一、二類保護動物有二十多種。景區風光秀麗,山不高而挺拔,清幽涼爽;樹不大而茂密,萬木崢嶸。古有“天龍八景”,是著名的旅遊勝地。現今,它是晉祠——天龍山風景名勝區的組成部分,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龍山國家森林公園的主體。

天龍寺,清代改稱聖壽寺,始建於北齊皇建五年(560),其中力上、佛像、脅侍諸像,雕技甚為精美。可惜在解放前被閻軍火毀,幾成廢墟。現在的天龍寺,是解放後復原重建或遷建的。除寺門兩側的唐代力士、大殿的明代三身怫外,其餘都是新塑的。大殿是1984年從晉祠北大寺村遷移來的明初重建的北齊崇福寺大殿。殿內供釋迦牟尼的三身你,即中為法身佛,名毗盧遮那佛;左為報身佛,稱盧舍那佛;右為應身佛,是釋迦牟尼佛。寺的東側有鐘樓,後部有禪堂院、九蓮洞,是僧尼的修禪處與宅院。寺的西側有北漢建的千佛樓,樓已毀,存珍貴的《千佛樓碑記》石刻。寺周散存十餘通記事碑石,記載著寺的興廢。寺前有蟠龍松,勢若游龍,形似華蓋,老樹新枝,層層穿結,若靜似動,情趣盎然,樹高僅三米,面積卻有200多平方米。樹下置石桌石凳,與寺周的商業攤點和新建的天龍山莊,構成一組休閒、食宿的生活場所。“虬柏蟠空”是天龍山八景之一。

天龍寺周圍密布景點:東面有關帝廟七松坪鳳凰松觀音塔;西面有北漢劉氏陵園、雙塔墳普同塔、唐代善導大師墓塔;南面有柳子溝源頭溝灘地水景、刻石、千佛洞;北面登石級經“龍池靈澤”的白龍廟到“高歡暑宮”的避暑亭,在亭內可遠眺“崇山環翠”、“鼎峰獨峙”和“柳跖旗石”三大景觀。沿著“石洞棧道”可觀賞著名的天龍山石窟群。

歷史

天龍山洞窟天龍山洞窟特寫
位於山西省太原市西南約40公里天龍山,窟龕分布於東西兩峰的南坡,始建於東魏,以後經歷了北齊、隋、唐、五代,共有二十五個洞窟。屬灰白色砂岩,易雕鑿,也易風化。其中東峰十二窟、西峰十三窟。

北魏末年分裂成東魏西魏,雖然都以“大魏”為國號,但實際上都已是傀儡政權,東魏由高歡攝政,公元550年其子高洋稱帝,改魏為齊,史稱“北齊”。太原古稱晉陽,東魏(534~550年)、北齊(550~577年)時為高氏的別都,高歡曾在天龍山修建避暑宮,使這裡的佛教迅速興盛起來,開始了大規模的石窟寺營造工程。

兩座東魏窟和三座北齊窟都是方形窟室,三壁三龕的形制,東魏尊像組合皆三尊像,為正壁釋迦、左壁彌勒、右壁阿彌陀的三世佛。西魏改為五尊像,倚坐的彌勒佛改為交腳坐的彌勒菩薩。東魏像清瘦,造像手法樸實、簡潔,仍是“秀骨清像”的風格。北齊像更減少了動感,重在形體結構的雕造,雕塑語言臻於完美。同時,還可以看到龕形和窟形上對於建築結構的關注,相當精確地再現當時木構建築的原貌。

天龍山洞窟天龍山洞窟特寫
隋代僅有的一窟,保存著有名的“開皇石室銘”,可知建窟於隋代開皇四年(584年)。晉陽又是唐太祖李淵的龍興之地,因此在唐代也是別都,地位重要,佛教更為發展,因而天龍山唐代開鑿最多,達十五座,可以第9窟“漫山閣”為代表。這是一座上下兩層的大窟,上層有8米高的彌勒佛倚坐像,下層以6米高的十一面觀音像居中,左右分別為乘象的普賢和騎獅的文殊。造像豐腴、優雅,手法細膩。

總體來說,天龍山造像的藝術水平在同時代其他石窟之上,生動顯示了石窟藝術由北朝向隋唐轉化的進程。可惜的是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天龍山石窟遭到難以置信的盜鑿破壞,大批精品流失國外。最近,天龍山石窟被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一歷史的和藝術的寶貴遺產將得到更好的保護與弘揚。

相鄰景點

天龍山洞窟天龍山洞窟遠眺
龍山石窟

在山西太原市西南20公里的龍山山巔。滿山林密葉茂,秋來紅葉遍山,景色宜人。石窟開鑿於元初,道人宋德芳於太宗六年(1234年)主持營造龍山石窟及昊天觀。現廟宇殘壞,石窟尚存,共八龕,因供奉和雕像不同,分別為虛皇龕三清龕臥如龕玄真龕、三大法師龕、七真龕及兩座辯道龕。各龕雕像數額不等,共四十餘尊,大都保存完好,雕工樸實,衣著莊重,與佛教石窟藝術風格截然不同。石窟頂板上還雕有龍鳳及花圖案,兩側入前壁上留有元代題記,為研究道教石窟藝術和道教發展史提供了重要資料。

太山寺

在山西太原市西南23公里風峪溝北。四周叢林遍野,古柏掩映,寺隱其間,非登臨不易得見。據碑文記載,始建於唐景雲年(公元710年)。原為道教畝宇,名昊天祠明初始改為佛寺。金、元時,寺宇廢圮,明代重建,為附近佛寺之首。寺址因山勢建造,高低錯落,主從有致,樓台殿閣,參差其間,自成格局。依次有山門、鐘鼓樓和兩廂廊廡。有唐景雲二年大碑矗立於前院東隅。登台級有大雄寶殿一座,後部山腰人六角形觀音閣與文殊、普賢二殿。殿內塑像俱全,與殿閣同為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所造。塑工洗鍊,色澤純樸,面形、衣飾、神態等極富明塑中俏麗俊秀有風格。寺之最後有石構建築三楹,名蓮花寶洞,以示佛教中八寶蓮花觀之。洞中積水徐徐外流,頗有雅趣。

豫讓橋

在山西太原市西南24公里赤橋村。橋為砂石砌築,橋上勾欄圍護,橋不晉水常流。春秋末期,晉卿智伯瑤為奪取趙家采地,決晉水以灌晉陽,兵敗被誅。家臣豫讓為報仇謀刺未成,又漆身毀容,吞炭變啞,趁趙襄子游晉祠之際,懷利刃伏於祠北里許橋下,趙至馬驚,仍未刺成。趙執豫讓欲殺,豫讓曰:“忠臣不憂身之死,明主不掩人之善,願請君之衣而擊之,則雖死無怨矣!”趙憐其義,脫下錦袍,豫讓擊袍三劍而自剄。後人以豫讓血流橋下,因名赤橋,亦稱豫讓橋,橋側立有碑記,建有祠宇,祠內奉晉哀公、智伯瑤及豫讓坐像。

相關條目

山西太原晉祠

山西名勝

山西作為中國的文物大省,不僅在數量上居全國前列,而且以品類全、內涵博、價值高享譽海內外,山西複雜多變的地質、地貌、水文、氣象條件,造就了許多雄偉壯觀、引人入勝的自然景觀,文物古蹟遍布全省,這些得天獨厚、古今兼備的旅遊資源,是發展山西旅遊事業的基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