冽石山
距市中心23公里,占地兩千餘畝。冽石口山勢壯美雄偉,是汾河的出口,靠西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淨因寺,寺內大佛高9.6米,為土所雕,又稱土堂大佛寺,寺為三進院,漢所建北齊重修、明清又多次重修。東臨汾水、古柏齊天,土堂怪柏為古太原八景之一。著稱三晉的汾河晚渡名景就在寺東汾河處。岸東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的晉國竇大夫祠。此處左有壁立危峰、清流潺潺,祠內古柏參天,殿宇巍峨,建於唐漢之前,祠左側是勝景“冽石寒泉”,右上方三里處為傅山廟。景區梧桐神木,二朗神手印,趙戴文故居,傅山先生隱居過的朝陽洞、虹巢氏景中之景。放河燈、天燈、沙雕等民俗文化眾采紛呈。
崛圍山
位於市區西北24公里處。山勢陡峻,松柏遍野,春日山花競放,秋來紅葉滿山。“崛圍紅葉”是太原著名風景之一。山頂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多福寺和七級舍利塔,寺內藏有寺觀壁畫和傅墨跡。
蒙山
在太原西南約20公里處,晉祠以北的寺底村,主峰高1325米,蒙山曉月為舊太原八景之一。公元551年,北齊文宣帝高洋鑿開化寺後大岩為大佛,歷五代24年始成。稱為西山大佛。蒙山大佛以山鐫刻,結跏趺定而坐,雙手施禪定印,佛體厚胛肥肩,佛超山巒,高遏雲天,氣勢非凡。據史稱,佛高“二百尺”(約63米)略低於四川樂山大佛,但早於樂山大佛162年,是我國最早的露天摩崖石刻大佛,隋文帝時新建了庇蓋大佛的殿閣,唐高宗和武則天曾來此禮佛,賜宮內袈裟。是山西乃至世界佛教、建築、雕刻史上的一大奇蹟,有極高的保護和開發價值。近年來,蒙山大佛引起了國內有關學界的高度關注;在海外,日本、韓國及東南亞佛教界都特別推崇蒙山大佛,尤其日本佛教界,更是推崇蒙山大佛,認為其歷史悠久居中國佛像之首;國家有關部門也對此高度重視。經過各方面的努力,蒙山大佛景區初具規模。
太山
位於太原市西南23公里,山中有太山寺四周叢林遍野,古柏掩映,寺隱其間,非登臨不得見。據碑文記載,始建於唐景雲元年(710年)。原為道教廟宇,名昊天祠,明初改為佛寺。太山自然景觀也非常秀麗,滿山的灌木黃櫨更是聞名於世,與龍山紅葉、崛圍紅葉組成太原西山紅葉美景,是一處不可多得的融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於一體的旅遊勝地。
2008年6月11日,山西省太原市文物局在太山龍泉寺發現一處建築遺址,經有關專家發掘證實為唐武周時期佛塔基址,基址下發掘出一座地宮,地宮內藏有一個石函,石函內套裝有鎏金銅飾木槨、木胎鎏金銅槨、木胎銀槨、金棺,總計五重棺槨。內有聚成堆的顆粒狀物體,應為舍利。該遺址是佛塔地宮瘞埋舍利的早期實例,也是現存地宮中最早的一例;出土遺物等級較高,為研究唐代佛教及金銀器等製作工藝提供了實物資料。
龍山
位於太原市西南二十餘公里處。龍山童子寺為北齊天保七年(公元556年)僧宏禮禪師創建,相傳有二童子藏於比山隱修,見山石儼似世尊,遂鐫佛像,高於57米,因名童子寺。北齊文宣帝高洋曾登寺俯瞰并州(今太原)城景。金天輔元年(1117年)寺毀於兵火,明嘉靖元年(1522年)重建。寺內建築及其石雕佛像早已不存。寺前有燃燈石塔,高4.12米,平面六角形,下部束腰基座約及全高之半,塔身中空,內置燈室,三面開門,頂部排煙。塔身比例適度,造形秀美。雖歷經1400多年風雨,依然如故,是我國已知最古的燃燈石塔。龍山主峰極頂,有元初大道人宋德芳主持重建的昊天觀,觀址東側,有石窟八洞,為國內僅存的元代道教石窟群。龍山道教石窟群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懸瓮山
位於太原市西南二十公里處。《山海經》中有“懸瓮之山,晉水出焉”的記載。懸瓮山下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晉祠,山上有懸瓮寺。
晉祠位於山西太原市西南懸瓮山麓,是集中國古代祭祀建築、園林、雕塑、壁畫、碑刻藝術為一體的唯一而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也是世界建築、園林、雕刻藝術中公元7世紀至12世紀間極為輝煌壯美、璀璨絢爛的篇章。晉祠是祭祀西周唐國諸侯姬虞的祠堂,創建於西周(公元前11世紀)。1500年前,在北魏酈道元《水經注》中記載晉祠已有相當規模。後經北齊、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及民國諸時期,歷經2000多年的擘劃營造和修葺擴充,遂成當今規模。其中於公元7世紀至12世紀間最為興盛,是中國唐、宋古建園林、雕刻藝術之典範。保存至今的有盛唐時期碑刻,宋、元、明、清不同時期的古代建築100餘座,特別是主體建築聖母殿被譽為中國古代建築史上唯一具有典型性的北宋時期的代表性建築實例。保存在聖母殿內的宋塑群像突破了宋以前宗教造像的模式,而成為當時社會上真實人物的寫照,開創了雕塑藝術寫實作品的先河,它不僅是中國雕塑史上唯一反映宮廷人物的造像,而且是中國雕塑史上藝術高超的罕見精品。晉祠以其獨具匠心的總體布局,使建築伴之以奔流不息的難老泉水、古樹名木,將建築空間和自然景色融為一體,人工美與自然美巧妙地糅和在一起,集中體現了中國傳統建築“天人合一,物我相融”的理念。晉祠創建年代久遠,跨越時空漫長,所處地理位置優越,自然景色幽美,是許多祠廟建築難以比擬的。晉祠以大量的古建築、雕塑、碑刻、壁畫、古樹名木,從不同的側面反映了中國古代政治、經濟、建築、園林、雕塑、宗教、文化等諸多領域的發展變化,晉祠的歷史、藝術、科學和鑑賞價值,使其成為古代宗祠與園林藝術相結合的且跨越的歷史最長又最具代表性的唯一實例,也是中國古代文化和人類建築藝術寶庫中一份最珍貴的遺產。
天龍山
原名方山,位於太原市西南36公里,距晉祠景區14公里。有專用公路相連。天龍山屏峰黛立,松柏成蔭,溪泉鳴澗,氣候涼爽。早在東魏時高歡建了避暑宮,北齊高洋建了天龍寺,並都開鑿了石窟。山因寺而得名,寺因窟而著稱,從此,天龍山聲名大振。天龍山景區包括晉祠鎮的五坡、南坪、窯頭三個自然村和柳子溝源頭的南山、北山(即天龍山),占地約185公頃。山中多砂頁岩,呈現出奇特的地質地貌;山上多山泉,有豐富的泉源;山內多林木,森林覆蓋率達70%;山間多鳥獸,屬國家一、二類保護動物有二十多種。景區風光秀麗,山不高而挺拔,清幽涼爽;樹不大而茂密,萬木崢嶸。古有“天龍八景”,是著名的旅遊勝地。現今,它是晉祠——天龍山風景名勝區的組成部分,天龍山國家森林公園的主體。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龍山石窟創建於東魏(公元534—550年),高歡在天龍山開鑿石窟,高歡之子高洋建立北齊的晉陽為別都,繼續在天龍山開鑿石窟。隋代楊廣為晉王,繼續開鑿石窟,唐代李淵父子起家於晉陽,建造石窟達到高峰。石窟分布在天龍山東西兩峰的懸崖腰部,有東魏,北齊、隋、唐開鑿的24個洞窟,東峰八窟,西峰十三窟,山北3窟。現存石窟造像1500餘尊,浮雕、藻井、畫像1144幅。天龍山上,還有遍山松柏,尤以盤龍古松龍游神盤,縱橫纏繞,為天龍山上又一奇觀。
七苦山
為天主教聖地。自然風光優美,通過“之”字形山路通向山頂,過14處“耶穌受難”點,進入“上天之門”,再登39級台階,展現在眼前的是中西合璧的祭壇和主殿。七苦山在天主教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省內外天主教友重要活動場所之一。每年的9月15日有數萬天主教徒到此朝拜。
晉陽西山大佛
天龍山天龍寺,龍山童子寺,蒙山開化寺三處都有大佛,哪處是“西山大佛”呢!史學家說法不一,有說“即天龍山造像”,有說“在蒙山,但已不存在了”。《北齊書》載:“鑿晉陽西山為大佛像,一夜燃油萬盆,光照宮內”。“宮”指歷史上著名的晉陽宮,遺址在晉源鎮古城營村九龍廟一帶,看來哪尊大佛處“燃油萬盆”光能照到古城營村,便是那尊大佛。
天龍山大佛在古城營村西南三十餘里,中間有龍山阻隔,光照不到古城營村,可見“天龍山造像”並非“西山大佛”。至於龍山童於寺大佛,碑刻方誌都載有這尊大佛鑿於北齊天保七年(556),其事在高緯鑿成大佛之前,說明這也不是“西山大佛”,那就只有蒙山開化寺大佛了。蒙山開化寺在“文革’中已毀,現寺發現殘存斷碑中有五代劉智遠《重修蒙山開化莊嚴閣記》碑,碑載“西山大佛”就在這裡。並且記載:像在“寺後一里”。後寺已不存在,地稱“大肚崖”。近觀石岩如大肚,遙望,胸、臂分明,無頭,原是一座山岩鑿成。一個石刻巨人胸頸兀突現於群山之間,爬上巨人頸上東南眺望,山豁間可見二十里外古城營村,晉陽宮遺址處就在眼前,確是可以“燃油萬盆,光照宮內”的,這一石刻巨人,就是“晉陽西山大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