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壽寺[重慶市大足縣寺廟]

聖壽寺[重慶市大足縣寺廟]
聖壽寺[重慶市大足縣寺廟]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聖壽寺,又稱寶頂聖壽寺,位於重慶市大足區城東北15公里寶頂山大佛灣右後側,始建於南宋[中國歷史朝代]淳熙年間,乃名僧趙智鳳主建的密宗禪院。原稱五佛崖,擴建後用現名。原寺已廢,現存寺院為明、清建築。聖壽寺依山建造,殿宇巍峨,雕飾精美。主要殿堂有天王殿、玉皇殿、大雄寶殿、經殿、燃燈殿、維摩殿等。明永樂年間,在該寺南側修建20餘米高、八角四重檐的“萬歲樓”。聖壽寺在明、清時香火鼎盛。寺內刻有大佛灣造像雛形,當是大佛灣造像藍本。

基本信息

簡介

聖壽寺聖壽寺
聖壽寺位於重慶市大足區東北的寶頂山山上。聖壽寺創建於宋代並於宋末毀於兵燹。明永樂十六至二十二年(1418—1424)重建。明末又毀於戰火。清康熙年間(1662—1722)重建。同治元年(1862)加以維修。1961年以後,又陸續進行了修繕。
聖壽寺主要建築有山門、天王殿、帝釋殿、大雄寶殿、三世佛殿、觀音洞、燃燈殿、達維摩殿又稱(寶頂)等。
大足被譽為“石刻之鄉”。寶頂之名是由石刻創始人趙智宗(亦名趙智鳳)命名的。大足境內石刻約四十多處,而聖壽寺所在的寶頂山最為集中,規模最大,藝術價值也最高。同時寶頂山又是佛教徒朝拜的聖地,歷史上有“上朝峨眉,下朝寶頂”之稱。趙智鳳的功績,不僅在於創建了聖壽寺,而且還創刻了寶頂山的摩崖造像。
寶頂山的石刻,主要分兩組,即大佛灣和小佛灣。大佛灣“東、南、北三面危崖峭壁,長約五百餘米,鑿有三十一個龕窟,碑碣七處,題記十七則,舍利寶塔二座。石刻內容有:護法神像、六道輪迴圖、三仙人影修陀羅尼、西方三聖、千手觀音、釋迦涅盤聖跡圖、腋下誕生圖、九龍浴太子、孔雀明王經變、父母恩重經變、大方便佛報恩經變、地獄變、柳本尊行化道場、十大明王、圓覺洞、牧牛圖等。其規模的宏偉程度,可與敦煌、雲崗和龍門石窟比美,堪稱中國佛教的第四大石窟造像。
小佛灣是趙智鳳最早創刻的造像,是大佛灣造像的蘭本,原來規模相當宏偉,殿堂用石砌成,內四周上下滿刻著佛、菩薩像。此外,小佛灣還有法身塔(俗稱經目塔)和石洞。法身塔高十米,三層、四方形,全塔四周共刻約五百八十四部經目,其中有許多早已失傳的經名。石洞即毗盧庵,其中除刻有毗盧佛像外,還有許多佛、菩薩像。整個小佛灣的石刻,雖屢遭破壞,但仍不失為一座瑰麗多彩的古代藝術寶庫。

景點

密宗道場

聖壽寺聖壽寺
聖壽寺位於著名的寶頂山大石刻群內。寶頂山位於大足縣城東北15公里,東距重慶市區162公里,以摩崖造像馳名世界。它的佛像石刻,數以萬計,共有41處石刻群。石刻造像始鑿於唐景福元年(892年),終成於南宋。寶頂、北山為我國晚期石窟藝術的代表作。寶頂山又名“香山”,是由宋朝蜀中名僧趙智鳳於公元1179-1124年,歷七十年建造而成的大型密宗道場,規模浩大,共有摩崖造像萬餘尊,整個造像猶如展開的橫幅長捲圖畫,造形優美,內容豐富,其中尤以舉世無雙的千手觀音和長達31米的臥佛著稱。
摩崖石刻
寶頂山摩崖石刻以大佛灣和小佛灣規模為最大。大佛灣是一較深的馬蹄形山灣,長一公里,雕刻分布在東、南、北三面,有巨型雕刻三十餘幅,最著名者有華嚴三聖、千手觀音、圓覺洞。華嚴三聖像在南崖下,身高都是8米,微向前傾。文殊菩薩手中托著的七級寶塔,高有1.8米,重約千斤,它之所以歷經八百餘年而不墜,主要是文殊下垂至膝的袈裟支撐手臂的緣故。千手觀音刻有手1008隻,形態各異,可謂鬼斧神工,乃宋朝雕刻的傑作。高6米、寬9米、深12米的圓覺洞內,16尊佛像,氣宇渾厚,形神兼備。外面的光線從窟頂寬約定俗2米、長約1米的“天窗”里折射洞內,柔和的光束映亮洞窟,這是宋朝石雕大師匠心獨運的又一結晶。
小佛灣在聖壽寺一側,那裡的石刻是當時主持者趙智鳳作為大佛灣的藍圖試鑿而成的,有造像六百餘尊。小佛灣以石塔最為著名,方形三層,高約七米,塔身除雕像外,滿刻十二部大藏經目錄,其部類與一般藏經目錄不盡相同,頗具學術價值。
維摩詰居士
在聖壽寺的維摩殿內,有一尊石刻維摩詰居士臥像,《維摩詰經》說他精通大乘佛法,連以智慧著稱的文殊菩薩對他的智慧辯才也佩服之至。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