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寺

亦稱“黑錯寺”,藏語稱“格丹曲林”,意為“具善法洲”。位於今甘南藏族自治州州府合作鎮東約1公里處。


歷史

該寺創建於康熙十二年(1673),創建者高僧貝謝熱卻丹。貝謝熱卻丹,甘南甘加人,是尊者噶丹嘉措之親炙弟子,入藏學法獲拉然巴格西稱號,受合作地方首領的支持,建合作寺。1749年,賽赤薩木察第一世堅贊僧格在合作寺建立法相講聞之規,自此政教之權亦由賽赤活佛系統掌管。第二世賽赤· 洛桑堅贊僧格(1757一1850),26歲前往西藏求法,廣習五部大論,學有所成,地方政府賜“闡揚甘丹聖教額爾德尼班智達”封浩,返回安多後曾任青海隆務寺法台,在合作寺修建大金瓦殿、釋跡牟尼殿、印經院等,生平著作有文集8函。三世賽赤·洛桑繹伯丹增僧格。組織人建大經堂、大昂欠等,50 歲圓寂。四世賽赤·洛桑伯丹僧格。69歲圓寂。五世賽赤名洛桑圖登伯丹僧格。經歷代賽赤活佛經營,合作寺成為甘南地區規模較大的寺院之一,至解放初,合作寺香火旺盛,寺內有經堂2座,佛殿10座,9層樓1座,建築中尤以此樓聞名遠近。有僧眾500多人,所屬教民約有萬戶,設有學校、衛生院、警察局,駐有保全隊,同一縣治無異。

現狀

1958年時,合作寺被保留下來,但在“文革”中全被拆除。 1981年合作寺得到了恢復,修建了大經堂,寺內僧人共有87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