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95年青海省政府將該區列為省級自然保護區,並於1996年公布。
1997年12月國務院批准並公布該區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999年9月更名為“青海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016年4月,青海省召開省委常委會議部署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提出將力爭於5年內建成中國三江源國家公園。
三江源國家公園範圍包括青海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及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扎陵湖、鄂陵湖、星星海等地,園區總面積12.31萬平方公里。
地理環境
位置
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位於青海西南部的玉樹藏族自治州境內。它是橫跨青海、新疆、西藏三省區之間的一塊高山台地。保護區西與西藏相接,南同格爾木唐古拉鄉毗鄰,北和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相連,東至青藏公路,總面積4.5萬平方公里。
地質地貌
青海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地勢高亢,受地質地貌構造控制,區內山地、寬谷和盆地呈北西西-南東東方向有規律的帶狀排列:
自北向南為:崑崙山東段博卡雷克塔格山和馬蘭山-大雪峰
可可西里山中小起伏的高山帶;西金烏蘭湖-楚瑪爾河高海拔寬谷湖盆帶;冬布勒山-烏蘭烏拉山中小起伏的高山帶。
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內中部較低緩,西部高而東部低,基本地貌類型除南北邊緣為大中起伏的高山和極高山外,廣大地區為中小起伏的高山和高海拔丘陵、台地和平原。
水文
青海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羌塘高原內流湖區和長江北源水系 交匯地區。
可可西里分為三個水系:東部為楚瑪爾河水系組成的長江北源外流水系,以雨水、地下水補給,水量較小,以季節性河流為主:西部和北部是以湖泊為中心的東羌塘內流水系,處於羌塘高原內流湖區的東北部;北部中段為柴達木盆地內流水系,以紅水河為主,穿越崑崙山流入柴達木盆地。
保護區內河水流域幾乎遍及整個保護區;湖泊眾多,據統計面積大於1平方公里的湖泊有107個,總面積3825平方公里,湖泊面積在2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6個,1平方公里以下的湖泊有7000多個,因此被稱為“千湖之地”。
可可西里現代冰川廣布,區內有冰川255條,面積750.7平方公里,冰儲量816.489億立方米。保護區地處多年凍土地帶,凍土面積站保護區面積90%以上,凍土最厚達400米。冰川和凍土是巨大的固體水庫。
土壤
青海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土壤類型主要有高山草甸土、高山草原土和高山寒漠土三個地帶性土壤。其次為沼澤土,零星分布的有草甸土、龜裂土、鹽土、鹼土和風沙土等,土壤類型比較簡單。
氣候
青海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因海拔高、氣候乾旱寒冷,形成了典型的高寒氣候特徵。在西金烏蘭湖地區有一明顯的相對暖區。年均溫為-10.0℃~4.1℃,最低氣溫-46.2℃。分布趨勢是由東南向西北逐漸降低。最冷月出現在1月份,最暖月在7月份。年均降水量在173~495mm之間,由東南向西北逐漸減少。降水主要集中在5~9月份,占年降水量的90%以上。可可西里地區由於受高空強勁西風動量下傳的影響,成為整個青藏高原和全國風速主值區之一,年均風速分布由東南、東北向腹地及西部逐漸增大,等值線基本呈“喇叭口型”。風速在8.0~3.5m/s之間。
區域範圍
青海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範圍為:東至青藏公路,西至青海省界,北至崑崙山脈的博卡雷克塔克山,南至格爾木市唐古山鄉與治多縣界,東經89.25°~94.05°,北緯34.19°~36.16°,總面積約4.5萬平方公里;核心區為可可西里山與烏蘭烏拉山——冬布勒山之間,面積1.55萬平方公里。
保護目標
植物
青海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現有高等植物約202種,分屬30科102屬。以矮小的草本和墊狀植物為主,木本植物極少,僅存在個別種類,如匍匐水柏枝、墊狀山嶺麻黃。200多種植物中,青藏高原特有種和青藏高原至中亞高山、西喜馬拉雅和東帕米爾分布的種在區系成分中占主導地位。並有一定數量的北極高山成分,而溫帶亞洲分布的種較少,溫帶和世界廣布的種極其個別,僅出現在環境相對穩定的水域生境中,如海韭菜和眼子。據初步統計,該區青藏高原特有種有84種,約占該區全部植物的40%,其中青海可可西里地區特有種和變種約有8個以上。青藏高原至中亞高山、西喜馬拉雅、東帕米爾分布的種50個左右,占該區植物的35%。北極-高山成分約有5種。
動物
青海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已知哺乳類動物有30種,隸屬於5目12科20屬;鳥類有56種,隸屬10目22科。此外,本區產2種裂腹魚類及4種鰍類,幾乎全為高原特有種。爬行動物僅青海沙蜥1種。擁有野氂牛、藏羚羊、野驢、白唇鹿、棕熊等青藏高原上特有的野生動物。可可西里是中國動物資源比較豐富的地區之一,擁有的野生動物多達230多種。
由於該區地勢高亢,氣候乾旱寒冷,植被類型簡單,食物條件及隱蔽條件較差,動物組成簡單。但是,除猛獸猛禽多單獨營生外,有蹄類動物具結群活動或群聚棲居的習性,種群密度較大,數量較多。
管理措施
管理機構
青海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內設辦公室、保護管理科和計畫財務科,組建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安分局;外設五道梁保護站,不凍泉保護站,沱沱河保護站和庫南科研站(含三個生態監測站),編制35人,行政上歸玉樹州人民政府領導,業務上由青海省林業局管理。已建成森林公安分局和五道梁保護站、不凍泉保護站、楚瑪爾河保護站、沱沱河保護站、卓乃湖保護站。截至2014年,管理局共有工作人員58名,其中森林公安幹警13名,林政人員22名。臨時工23名。格爾木基地占地面積5.03畝,有房屋21間。
管理內容
青海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藏羚羊、野氂牛、藏野驢、藏原羚等珍稀野生動物、植物及其棲息環境、自然景觀等。
管理方法
1、宣傳教育,保護區每年都要在保護區周邊地區和109國道五道梁、沱沱河、二道溝、西大灘等地和格爾木集中進行3次以上聲勢浩大的保護宣傳月和大型宣傳活動。採取民眾喜聞樂見的黑板報、實物展覽、講解答疑和散發宣傳材料等多種形式,向民眾宣傳野生動物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意義及有關法律法規,與周邊地區的牧民、單位、駐軍和民眾召開座談會,共商保護大計,向過往於青藏公路的司機人員進行野生動物保護講解,利用109國道上建設的100多個宣傳欄進行長期宣傳教育,並在可可西里東緣109國道設立石制宣傳碑。幾年來在民眾中發展內線66名,培養義務宣傳員72名,召開座談會183起,組織各種學習班36次。舉辦宣傳月和大型宣傳17活動次,散發宣傳材料20多萬份,受教育民眾達18萬人次。2014年3月至4月,組織600多幅在反盜獵和工作生活中拍攝的照片。製作成130塊展板,10萬份宣傳冊和3萬枚紀念章,在北京、石家莊、濟南、青島、南京、杭州、上海、西安、西寧進行了為期一個多月的可可西里生態和藏羚羊保護巡迴圖片展,各地直接參觀展覽的各界人士達30萬人。有200多家電視、電台,報紙、網路和雜誌報導了這次巡迴展出,收到了非常好的宣傳效果。
2、嚴厲打擊盜獵、捕捉、倒賣、運輸藏羚羊等珍稀野生動物及其產品的違法犯罪活動。到目前為止,管理局已出動車輛324車次,人員1238人次,行程30多萬公里,組織大規模巡山69次、中小規模巡山87次,破獲盜獵、非法捕捉、倒賣、運輸藏羚羊等珍稀野生動物及其產品的案件76起,其中重大、特大案件11起,抓獲犯罪疑人和違法人員284人,收繳小口徑步槍14枝。子彈25000多發,汽車29輛,藏羚羊皮2906張和其它野生動物活體、屍體及產品。同時,通過巡山清理偷采砂金人員7200多人,阻止和驅逐偷撈鹵蟲人員9800多人,杜絕了亂采亂挖現象,使可可西里得到了寧靜。
3、嚴禁非法穿越。2017年11月,青海可可西里、新疆阿爾金山和西藏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聯合發布公告,禁止一切單位或個人隨意進入保護區開展非法穿越活動。對因非法穿越活動造成保護區自然資源、生態環境嚴重破壞的單位或個人,保護區將交由公安機關處理,直至追究刑事責任;造成人身傷亡等事故,責任由開展活動的單位或個人承擔。
開發利用
旅遊信息
青海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中國最大的無人區之一,因其自然環境的險惡,擁有獨一無二的自然景觀,尤其以藏羚羊及相關環境保護問題引起了社會各方面的重視,截止2014年仍被視為探險者和科考者的天堂。緩衝區外圍劃分的實驗區可以進入旅遊觀光,遊客可以選擇自駕游穿越可可西里。
旅遊路線
第一天:西寧→湟源峽谷→日月山→倒淌河→共和縣→瑪多縣
沿途可以看到自然風光日月山,又稱“赤嶺”,是青海省農牧業區的分界線,還可以看到一條倒淌河,倒淌河是由於地殼運動,青藏高原高高隆起,將這條河流的方向改變為自東向西的方向,故稱為“倒淌河”。
第二天:瑪多→扎陵湖→鄂陵湖→牛頭碑
乘車由瑪多前往黃河源頭牛頭碑,途經扎陵湖,鄂陵湖,之後返回瑪多縣。全天行程約200公里,進黃河源頭牛頭碑路況較差。扎陵湖的面積為524平方公里,最大水深13.1米,平均水深8米,蓄水量30~40億立方米,最深點分布在北岸,水下地形不對稱,北深南淺。鄂陵湖面積608平方公里,最大水深30.7米,平均水深20米,蓄水量100~120億立方米。黃河源頭牛頭碑位於鄂陵湖和扎陵湖兩湖之間海拔4610米的措哇尕則山頂上。
第三天:瑪多→巴顏喀拉山→曲瑪萊
乘車由瑪多出發前往曲瑪萊,途中經過巴顏喀拉山,途經最高海拔5010米,路況良好,沿途觀賞自然風光。巴顏喀拉山屬崑崙山脈東延部分,位於青海省中部偏南,蒙古語的意思是“青黑色的山”,西接可可西里山,東接邛峽山和岷山,這裡是長江源和黃河流域的分水嶺,北麓的約古宗列曲是黃河源的所在地,南麓是長江北源所在地。
第四天:曲瑪萊→曲瑪河→五道梁保護站
乘車由曲瑪萊出發前往不凍泉,途中經過曲瑪河鄉,沿途觀賞自然風光,野生動物。可可西里五道梁保護站附近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動物有290餘種,占全國六分之一,鳥類110餘種,占全國四分之一,沿途可以觀賞到威猛的野氂牛,形態可掬的藏野驢,精靈可愛的喜馬拉雅旱獺,性情溫順的藏羚羊、及大鵟、斑頭雁等。道梁保護站是可可西里保護區四個保護站之一,現已遷至2997公里處,是進出保護區的咽喉所在,海拔4680米,距格爾木市256公里。
第五天:五道梁保護站→可可西里腹地庫賽湖索→南達傑保護站
乘車由可可西里五道梁保護站的巡山隊員帶隊進入可可西里保護區庫賽湖,中午野餐,觀賞高原野生動物:藏羚羊,野氂牛,藏野驢等,也可與巡山隊員共同感受抓捕盜獵分子的場景。庫賽湖是青藏公路往可可西里核心區走的第一個湖,即海拔最低的鹽湖,其海拔4440米。往西走,依次經過了面積超過200平方公里的庫賽湖、卓乃湖、勒斜武擔湖等。
第六天:
格爾木→都蘭古墓群→茶卡鹽湖
乘車由格爾木出發前往茶卡,途中經過柴達木盆地,抵達茶卡,參觀茶卡鹽湖。
第七天:茶卡鹽湖→青海湖→金銀灘→西寧
乘車由茶卡出發返回西寧,途中參觀青海湖,金銀灘草原,抵達西寧。
科學研究
可可西里管理局開展野生動物救護和科學研究以來,救護各類野生動物248隻,其中大小藏羚羊177隻,還建起了目前海拔最高的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對高原野生動物的救護和研究打下了一個良好的開端。開展基礎性科學研究,配合中國科學院、青海省林業局開展科研活動,與浙江大學、青海大學合作開展藏羚羊科研課題,還與青海大學醫學院合作建起了我國海拔最高的高原醫學研究基地。
生態價值
青海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羌塘高原內流湖區和長江北源水系交匯地區。東部為楚瑪爾河水系組成的長江北源水系,西部和北部是湖泊為中心的內流水系。區內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107個。200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7個,最大的烏蘭烏拉湖,湖水面積544.5平方公里,是青海省第四大湖。可可西里湖泊大部分為鹹水湖或半鹹水湖,礦化度較高。區內現代冰川廣布,冰川總面積2000平方公里,有布喀達坂冰帽冰川,馬蘭山冰川、崗扎日冰川等。該地區有許多奇特的自然景觀,如山谷冰川,地表凍丘、凍帳、石林、石環、多彩的高原湖泊,鹽湖邊盛開的朵朵“鹽花”,以及現代冰川下熱氣蒸騰,水溫高達91℃的沸泉群等,組成了特有的旅遊資源。烏蘭烏拉山末端長達2000米的海相侏羅系剖面,對於開展地質、古地理、古生物等科學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可可西里地區礦產資源主要有金、銀、鉛、鋅、鐵、石英、玉、煤、鹽等。青可可西里被譽為“世界第三極”和青藏高原珍稀野生動物基因庫,在自然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科學研究和生態探險旅遊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研和生態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