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廟口
基隆廟口,為一位於台灣基隆市的小吃市集,以仁三路上的奠濟宮為中心聚集,是全台灣最著名的夜市之一。全天24小時皆有店家在此營業,每到晚間夜市時段時更為熱鬧,所以也稱為廟口夜市,當地人口中所說的“廟口”指的就是這個地方。
簡介
基隆廟口位於基隆市仁愛區的精華地帶,而且鄰近基隆火車站,交通十分方便;基隆廟口經過數十年的演變,不僅每個攤位都有按順序編號,且有統一的招牌,有統一的規劃管理,使基隆廟口成為基隆的代名詞,使得基隆市更具觀光價值。
規劃
仁三路
仁三路的小吃攤位區是基隆廟口最早形成的攤位區,歷史比其它攤位區久,從奠濟宮前的攤位加起來一共70多個小吃攤位,攤位是固定式而且每家都有統一格式的招牌,各家攤位每天從白天開始營業至晚間,仁三路路段每天從下午5點開始實施交通管制,汽車不得駛入此區。仁三路擁有許多著名的小吃,像是泡泡冰、鼎邊銼、營養三明治、蚵仔煎、蝦仁羹、豆簽羹、天婦羅等等,民眾若想嘗嘗這些美味可要來仁三路逛逛。
愛四路
愛四路段攤位被規劃為流動攤位區,於每天下午5點起實施交通管制,只有合法登記的攤位才可開始搭設攤位營業,在其它白天時間這裡是不可以擺設攤位的,雖然屬於流動攤位,但是大致上攤販們都有固定的營業地點,例如甜酒釀元宵、鰻魚羹、豬腳專家、奶油螃蟹等都在愛四路營業;而在愛四路攤位區後半段則大多是一些服飾、鞋子、生活用品、玩具之類的攤販,民眾可以來此採買新潮的用品。
特色
基隆廟口的小吃最早可溯源至日據時代,而今日『廟口』已成為眾所周知的觀光地點,基隆廟口因位於俗稱『聖王廟』的『奠濟宮』前而得名;奠濟宮建於公元1873年,迄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是名副其實的百年古剎;奠濟宮供奉的是開漳聖王,是唐朝的陳元光將軍,開漳聖王是河南人,在公元686年奉命平定閩粵有功,因此死後封為開漳聖王;當時由基隆地方士紳白番,有濟堂連新永、自楊傳等購買外木山十多頃田地為廟產,以木料建廟其上,但是後來由板橋望族林本源等捐獻現在仁愛區王田里的土地再由地方士紳張金髮及賴武等人捐款,並獲得地方熱烈回響,入廟後可見排列整齊的紅色大石柱,上面刻有敬神對聯,正殿主神前的花鳥石柱則是日治時期建的,因為日人崇尚花鳥之故,龍柱則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所造,展現了中國寺廟的風格特色。
歷史
基隆廟口的發跡與奠濟宮密不可分。奠濟宮建於清光緒元年(1875年),又稱為聖王公廟。奠濟宮所奉祠的神祇為開漳聖王,是中國唐朝中葉時開墾福建漳州的陳元光將軍,是當時基隆漳州籍移民的心靈寄託。後來於同治年間,由基隆居民和板橋士紳合作將之遷於今仁愛區仁三路、石硬港溪(今日的旭川河)的右岸附近,與左岸慶安宮(基隆媽祖廟)隔岸而對。奠濟宮周邊原本為稻田,1884年,時任台灣巡撫劉銘傳到該地時,讚美“田美如玉”,雖經日後多次行政區劃,今日仍保有“玉田裡”之名。
據當地耆老的記錄,廟口小吃的歷史可追溯到日治時代末期。當時奠濟宮香火鼎盛,隨著眾多香客而來的流動攤販,在廟埕上聚集延伸,並逐漸擴大成為市集;台灣解放後,經基隆市政府統一規劃仁三路上、愛三路到愛四路之間路段的攤販成為食肆街區,登記的店家數目達六十多家。經過長期發展,廟口小吃的知名度反而凌駕於奠濟宮之上。
目前的基隆廟口,除了原有於仁三路的小吃攤販區(狹義的基隆廟口)之外,也與日後逐漸興起的愛四路夜市連成一氣,呈“┘”形狀(橫躺的“L”形)聚集。
著名小吃
李鵠餅店:以糕點甜點聞名,鳳梨酥、綠豆凸等尤其著名
鼎邊趖:主要成份:趖、肉羹、蝦仁羹、金針、香菇、魷魚、小魚乾、竹筍、金勾蝦、蒜頭酥
奶油螃蟹:一隻200元
一口吃香腸:一個新台幣5元
天婦羅:共有兩家,一間在仁三路中段,另一間是在夜市口附近。
豆簽羹
天一香-肉羹順(魯肉飯、肉羹)
旗魚羹
蝦仁肉羹
紅燒鰻/排骨羹
泡泡冰:有“沈記”及“陳記”兩間
八寶冬粉
營養三明治
全家福元宵
三兄弟豆花
沙茶炒牛肉:以自家調配的沙茶醬,現炒牛肉、毛肚,另有牛雜湯及番茄牛肉清湯。
咖哩飯
咖哩炒麵(阿華炒麵)
鍋貼
中船牛肉麵
牛軋糖
交通路線
鐵路:在台鐵基隆站出站後往右手邊的國光客運車站,上天橋後沿著港邊的忠一路步行約10分。
國道客運:在忠一路的客運總終點站下車後,延著忠一路步行約10分,經過東岸廣場(和平廣場)後,行進至愛三路人行地下道。
自行開車:進入市區後,可停在東岸廣場地下停車場或信二路立體停車場。(有路牌指示)東岸廣場停車場和愛三路人行地下道有互通。
入口動線:
忠一路或東岸停車場方向:行進至愛三路人行地下道(道內有出入口指示),從愛三路仁二路口(路口有一家麥當勞)沿著愛三路走至下一個路口(愛三路仁三路口),即可見到行人徒步區(小吃攤販區)的入口牌樓。如從愛三路仁二路口繼續走也可進入。
信二路停車場方向:往田寮河方向行進,經過義二路形象商圈及金雞橋(橋頭堡為雞頭雕飾)後,直接進入愛四路的夜市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