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原縣博物館

五原縣博物館

五原縣博物館,是一所地方性綜合博物館。2006年成立,館藏1000餘件藏品。

基本信息

簡介

古郡五原歷史悠久,名人輩出,它曾以有郡,有墓,王同春引黃修渠,馮玉祥五原誓師,傅作義五原抗戰等重大歷史事件聞名遐邇,令人仰慕。博物館是保護、研究、展示五原縣歷史文化遺產和人類環境物證職能的教育機構,是宣傳五原縣文明成就和發展水平的重要視窗,是全面反映和真實再現古郡五原人文歷史的標誌性建築。

展館

(圖)五原縣博物館五原縣博物館

博物館始建於2006年7月20 日,投資2500餘萬元,總占地面積10170平方米,大樓占地面積2500平方米,高度28.2米。大樓總占地面積2500㎡,總建築面積10170㎡,總高度28.2m,總投資2400萬元,共分四層,第一層東側為商業門點,其餘部分為檔案館庫房和社保局、就業局的服務大廳和活動室;其中第二層為博物館展區,設有前廳、古代文化廳、書畫展廳、國防教育廳、農耕水利文化廳、王同春紀念館、五原誓師廳、五原抗戰廳、隆興長、宗教文化廳、民族文化廳、現代成就廳、貴賓接待廳13個各具特色的展廳,共展出1000多件珍貴的文物、圖片、資料。博物館整體布局獨特,寓意深刻。頂部的五個圓頂建築取得就是五原的諧音,正面的紅砂岩浮雕以五原的歷史為主線,記述了五原在24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

博物館大樓位於葵花廣場東側,方向座東朝西,東面與農民一條街相連,南北兩側分別有兩條通道由農民一條街通向葵花廣場,西面與葵花廣場融為一體。 二層為博物館展區,我們現庫存的1000多件文物展品、圖片、資料將在這裡全面展示;第三、四層為辦公區;頂部中間的大蒙古包建築面積300㎡,功能將是現代化裝備的會議廳,整個大樓的建設於2006年7月20日開工,8月18日正式投入使用並向全社會開放。自開館以來,參觀的人絡驛不絕,番茄節期間共接待參觀者5000餘人。人人都稱讚:五原縣博物館的建立是一大創舉,是傳承五原歷史文化,帶動五原經濟的發展。

誓師台

五原誓師台五原誓師台

五原誓師台,位於五原縣舊城區。建於1926年9月17日。誓師台呈方形,土築而成,高6尺,台底兩丈,台頂一丈,坐北朝南。台後有登台甬道。從1926年馮玉祥在五原誓師至1945年間,誓師台周圍先後立碑數座。碑文有“國民聯軍”,“國民聯軍紀念”、“紀念馮玉祥將軍一九二六年五原誓師”等。立碑署名的有馮玉祥、馬鴻逵劉必達陳應道王崇仁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