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

中歐

中歐全稱歐洲中部(Central Europe),是歐洲五個國家地理分區之一,包括德國、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奧地利、列支敦斯登和瑞士8國。[1]總面積101萬平方千米。總人口超過1.61億。民族主要有德意志人、波蘭人、奧地利人等,主要語言為德語。[1]連結其餘4個地理區域,是歐洲的交通中心。中歐處在溫帶氣候帶,西部部分地區為溫帶海洋性氣候,東部為溫帶大陸性濕潤氣候。地形多樣,北部為波德平原;南為阿爾卑斯山脈、喀爾巴阡山脈;東有多瑙河流域的匈牙利平原。擁有較少的資源,主要有森林、煤礦。因地處歐洲中央,不僅自然條件具有多樣性和過渡性,其政治、經濟、民族與文化也具有明顯的多樣性和過渡性。各國均屬已開發國家,經濟水平發展高,但仍較低於北歐和西歐,尤以德國為代表,世界著名公司總部有很多設在中歐,像大眾汽車、寶馬、戴姆勒、西門子集團、勞力士、雀巢等。旅遊業發達,適宜的氣候、優美的風景使中歐成為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中歐也曾是歐洲最為動盪不安的地帶,先後成為兩次世界大戰的策源地,戰爭的破壞使這裡一度受到重創而停滯不前。

基本信息

簡介

歐洲中部(Central Europe)德國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奧地利列支敦斯登瑞士8個國
中歐中歐
的統稱。地形多樣 ,西北部是波德平原;南為阿爾卑斯山脈、喀爾巴阡山脈;東有多瑙河流域的匈牙利平原。中歐西部部分地區為溫帶海洋性氣候,東部為溫帶大陸性濕潤氣候。因地處歐洲中央,不僅自然條件具有多樣性和過渡性,其政治、經濟、民族與文化也具有明顯的多樣性和過渡性。經濟發展的總體水平高於東歐和南歐,但是低於西歐北歐

區域範圍

中歐中歐
中歐國家主要指指波羅的海以南,阿爾卑斯山脈以北的歐洲中部地區。中歐所包括的國家有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德國、奧地利、瑞士、列支敦斯登。面積101萬多平方千米。

主要國家介紹

波蘭

面積31萬多平方公里,位於中歐東北部,北瀕波羅的海,西鄰德國,南界捷克、斯洛伐克,東北和東南與白俄羅斯和烏克蘭相連。人口3860多萬,主要民族是波蘭人。
波蘭主要礦產有煤、硫磺、銅、鋅、鉛、鋁、銀等,是世界琥珀生產大國,有幾百年開採琥珀的歷史。工業以採煤、機器製造、造船、汽車和鋼鐵為主。
波蘭是世界十大旅遊國之一,旅遊業已成為波蘭外匯收入的主要來源。

捷克

原屬捷克和斯洛伐克聯邦共和國,是歐洲中部的內陸國家,面積約7.8萬平方公里,由捷克、摩拉維亞和西里西亞三個部分組成。人口約1021萬。
捷克原為奧匈帝國的工業區,70%的工業集中在此。它以機械製造、各種工具機、動力設備、船舶、汽車、電力機車、軋鋼設備、軍工、輕紡為主,化學、玻璃工業也較發達。紡織、製鞋、啤酒釀造均聞名於世。
捷克是啤酒生產和消費大國,其出口的主要對象是斯洛伐克、波蘭、德國、奧地利和美國。以人均啤酒消費量計,捷克連續七年位居世界榜首。

斯洛伐克

位於歐洲中部、原捷克斯洛伐克聯邦共和國的東部。北臨波蘭,東接烏克蘭,南界匈牙利,西南與奧地利接壤,西連捷克。面積4.9萬平方公里。人口530多萬。

斯洛伐克推行社會市場經濟,主要工業部門有鋼鐵、食品、菸草加工、交通工具、石化、機械、汽車等。主要農作物有大麥、小麥、玉米、油料作物、馬鈴薯、甜菜等。
此外,斯洛伐克地勢北高南低,風景優美,氣候宜人,歷史文物景點多,旅遊資源豐富。

匈牙利

位於歐洲中部的內陸國家,東鄰羅馬尼亞,南接南斯拉夫,西與奧地利接壤,北與捷克、斯洛伐克、烏克蘭為鄰,面積9.3萬平方公里。人口1010萬。
自然資源比較貧乏,主要礦產資源是鋁礬土,其蘊藏量居歐洲第三位。農業基礎較好,在國民經濟中占重要地位,主要農產品有小麥、玉米、甜菜、馬鈴薯等,不僅為國內市場提供豐富的食品,而且為國家掙取大量外匯。
旅遊業比較發達,主要旅遊點有布達佩斯、巴拉頓湖、多瑙河灣、馬特勞山。

德國

面積35.7萬平方公里,居民8200萬人,是歐洲人口最多的國家。德國的經濟總能力占世界第三位,在世界貿易中占第二位。工業是德國的經濟主導,工業及手工業產值占了國民經濟總產值的一半以上,其中汽車、石油化工、電子電器、精密儀器、工業均居世界前列。德國實行12年義務教育。可以向政府申請助學金、獎學金或就學貸款。
德國較著名的大學有海德堡大學(1386年)、萊比錫大學和羅斯托克大學,還有法蘭克福大學、波鴻大學、耶拿大學、波恩大學、柏林大學等。

奧地利

面積8.38萬平方公里,人口804.7萬人,少數民族有斯洛維尼亞人、克羅埃西亞人和匈牙利人等,德語為官方語言。
奧地利是東歐和西歐之間的必經之地,歐洲重要的鐵路幹線均通過維也納。其國土的80%是山地和山前地帶。奧地利是自1979年以來經濟成長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奧地利具備世界一流技術的工業部門有:採礦、鋼鐵、石化、機械製造、造紙和紡織等。環保工業、垃圾處理工業等新型工業分支占據了世界領先地位。
外貿在其國民經濟中占重要地位,以出口設備見長。發電機和渦輪機在世界上享有盛譽,軍火工業也是奧地利工業支柱之一。

瑞士

位於歐州中部的內陸國家,東鄰奧地利和列支敦斯登,南面與義大利為鄰,西面與法國接壤,北部與德國交界,面積約4.1萬平方公里,人口約726萬。
瑞士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工業國。實行自由經濟政策,政府儘量減少干預。對外主張自由貿易,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政策。機械製造、化工、醫藥、鐘錶、食品加工、紡織是瑞士工業的主要支柱。工業技術水平先進,產品質量精良,在國際市場具有很強的競爭力。
此外,瑞士還是世界著名的中立國,歷史上一直保持政治與軍事上的中立,但它同時也參與國際合作,許多國際性組織的總部都設在瑞士。

列支敦斯登

面積160平方公里,是歐洲四個袖珍國之一。人口約為三萬,官方語言為德語,居民多信奉天主教,首都瓦杜茲是全國最大城市和旅遊中心。壯觀的郵政博物館,國家藝廊和國立博物館都極具參觀價值。
列支敦斯登是一個具有發達工業和先進科學技術的現代化國家,是世界最富國之一。列支敦斯登以產紀念郵票和假齒馳名世界。 列支敦斯登位於阿爾卑斯山東、西段交界處,秀美的湖光山色與城市風貌相結合,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旅遊者;旅遊收入是列支敦斯登的主要財政來源之一。

自然地理

範圍

中歐中歐
中歐國家主要指波羅的海以南,阿爾卑斯山脈以北的歐洲中部地區。
中歐所包括的國家有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德國、奧地利、瑞士、列支敦斯登。[1]中歐地區西部與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接壤,南部與義大利、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羅馬尼亞交界,東部臨烏克蘭、白俄羅斯、立陶宛、俄羅斯,北接丹麥,縱長近1300千米,橫寬也有1000千米餘,面積101萬多平方千米。

地形

主詞條:波德平原、阿爾卑斯山脈
中歐地形從北到南呈階梯型,分別為平原-丘陵山地-山系。最北部為波德平原,位於德國、波蘭境內,面積約30平方千米,是歐洲主要平原,也是中歐重要農業地帶。礦產資源主要以煤礦為主,最西部的魯爾區就是以煤礦發展起來的,成為德國重要工業區。波德平原的形成與第四紀冰川作用緊密相關,但由於玉木冰川只出現在易北河以東地區,因此以易北河為界東西兩部分的地貌特徵有明顯的差異。西部冰磧地貌不很顯著,為一起伏和緩的低平原,由沿海向內陸大致可分為低地帶、砂質平原帶。東部地區冰磧地貌保存較好,由沿海向內陸大致可分為砂丘帶、底磧平原帶、終磧丘陵帶、冰水平原帶和黃土帶。
中部以丘陵山地為主,多為河谷地。著名的有萊茵河、易北河、多瑙河、奧得河等谷地。
南部則是著名的阿爾卑斯山脈,此山脈大部分即經過中歐地區,其中本地區最高峰是阿爾卑斯山脈的杜富爾峰(海拔4634米)。大約1.5億年以前,阿爾卑斯山區還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隨後陸地逐漸隆起,形成了高大的阿爾卑斯山脈。整個山區的地殼至今還不穩定,地震頻繁。近百萬年以來,歐洲經歷了幾次大冰期,阿爾卑斯山區形成了很典型的冰川地形,許多山峰岩石嶙峋,角峰尖銳,山區還有很多深邃的冰川槽谷和冰磧湖。高大雄偉的的雪山、秀美的湖泊、美麗的森林和草原以及城堡,使阿爾卑斯山成為中歐乃至歐洲重要的旅遊勝地。

水文

主詞條:萊茵河
主要河流有萊茵河(流經境內865公里)、易北河、威悉河、奧得河、多瑙河、維斯瓦河。中歐瀕臨的主要海洋是北海和波羅的海。又有中部運河、北海-波羅的海運河、美因-多瑙運河等連結河流、海洋,運河眾多,河網密布,水運發達。較大的湖泊有博登湖、基姆湖、米里茨湖、蘇黎世湖、日內瓦湖、巴拉頓湖等。

氣候

中歐處在溫帶氣候帶,氣候類型分布為中歐西部部分地區為溫帶海洋性氣候,東部為溫帶大陸性濕潤氣候。氣溫適中,氣溫變化不大,最冷的1月份平均在0攝氏度左右,山區約零下10攝氏度,12月至3月為冬季,阿爾卑斯山區冬季一直到5月,夏季平均在20攝氏度,最熱月份為6月至8月。整體上平均氣溫7月14~19℃,1月-5~1℃。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山地則更多。

資源

動植物為中歐地區常見的物種,山毛櫸、橡樹及其他落葉林構成森林的三分之一,松柏則因重新造林而增加,雲杉及冷杉為高山地區主要林相,松及落葉松多生長於砂質土壤。另外儲存在多種蕨類、花、真菌、苔蘚類。中歐8國的森林面較大,德國、波蘭、瑞士的森林覆蓋面積接近30%,而奧地利更是達到42%。主要野生動物包括鹿、野豬、盤羊、狐、獾、野兔、河狸。
中歐地區的礦產資源主要集中於德國西部和北部沿海地區。中歐地區的硬煤、褐煤、鹽儲量較豐富,魯爾區是主要產煤區,但這並不能滿足生產需求,德國、波蘭以工業為中心的國家(尤其是德國)每年仍需從國外進口大量的鐵礦石、石油等。

歷史

早期歷史

公元前德國、波蘭境內就居住著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公元2-3世紀逐漸形成部落。835年德意志從法蘭克王國分裂出來,962年建立神聖羅馬帝國。1025年,波蘭王國成立。神聖羅馬帝國通過長期的對外征服,占領了很多領土。1772-1795年,波蘭三次遭俄羅斯、普魯士、奧地利瓜分,波蘭王國滅亡。1806年16個在法國保護下南部、中西部邦國,脫離了神聖羅馬帝國,建立了一個新的政治聯合體“萊茵同盟”。1806年8月6日,於1804年自稱奧地利皇帝的弗朗茨一世(即神聖羅馬帝國的弗朗茨二世)被迫宣布放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稱號,神聖羅馬帝國滅亡。弗朗茨一世的哈布斯堡王朝只能夠統治帝國剩下的領土奧地利。德意志地區內只有奧地利、普魯士、丹麥控制的霍爾斯坦和瑞典的波美拉尼亞地區未有加入萊茵同盟。

近代歷史

1805-1811年間,中歐諸國、俄羅斯、英國等多次爆發反法戰爭。18世紀初普魯士崛起,根據1815年維也納會議,組成了德意志邦聯,1848年德國各地爆發革命,普魯士首相俾斯麥領導了艱苦卓絕的軍事和外交鬥爭,普魯士於1864-1871年先後戰勝丹麥、奧地利和法國,1871年統一的德意志帝國建立。德意志完成了以普魯士為主體的統一。1867年,奧地利帝國、匈牙利王國同盟結為奧匈帝國。德國、奧匈帝國1914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戰,1918年因戰敗而宣告崩潰。1919年2月德意志建立魏瑪共和國,波蘭成立共和國,奧匈帝國分裂成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聯盟等4國。

二戰時期

1933年希特勒上台實行獨裁統治。德國於1939年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侵略周邊國家,匈牙利成為僕從國,這給世界人民帶來嚴重災難。中歐地區除瑞士和奧地利(中立國)外都積極反抗,在同盟國軍民的頑強打擊下,1945年5月8日德國戰敗投降。戰後,根據雅爾達協定和波茨坦協定,德國分別由美、英、法、蘇四國占領,並由四國組成盟國管制委員會接管德國最高權力。柏林也劃分成4個占領區。1948年6月,美、英、法三國占領區合併。翌年5月23日,合併後的西部占領區成立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同年10月7日,東部的蘇占區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德國從此正式分裂為兩個主權國家。

現代歷史

1989年民主德國局勢發生了急劇變化。自同年5月起,大批公民出走聯邦德國。10月初,許多城市相繼爆發了規模不等的示威遊行,要求放寬出國旅行和新聞媒介的限制等。10月18日,民主德國總統昂納克宣布辭職。11月9日,“柏林圍牆”開放。11月28日,聯邦德國總理科爾提出關於兩個德國實現統一的十點計畫。
1989年東歐劇變,包括東德在內的各國共產黨政權紛紛垮台,其中捷克斯洛伐克分裂,斯洛維尼亞從南斯拉夫獨立出來。在蘇,美,英,法四強同意下,1990年東德和西德終於達成兩德統一。民主德國的憲法、人民議院、政府自動取消,原14個專區為適應聯邦德國建制改為5個州,併入了聯邦德國,分裂40多年的兩個德國重新統一。

經濟

中歐地區是世界上經濟較發達地區之一,總體在歐洲位列中等,各國服務業均占主導地位,其中德國為歐洲第一大經濟體。
農業主要在德國、波蘭、捷克和匈牙利四國有較大發展,這些國家擁有較為廣闊的耕地面積,尤其是德國,但波德平原土地肥力較低,土地較為肥沃的是多瑙河沿岸。中歐主要出產小麥、大麥、甜菜、玉米等,是僅次於俄羅斯、法國的歐洲糧食產地,而經濟作物出產較少。中歐北部諸國較側重重工業,而中歐南部則以輕工業為主,在大多數國家,工業產值所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都在二成到三成,德國的汽車、電子電氣、機械製造享譽世界,有大眾汽車、戴姆勒、寶馬、西門子、愛迪達等著名公司;瑞士的食品加工、鐘錶、手工業、製藥業在歐洲占有重要地位,有勞力士、雀巢、羅氏公司、維氏軍刀等公司。另外奧地利的水晶工藝、波蘭的鋼鐵工業、捷克的釀酒工業在歐洲都很出名。

旅遊

中歐的旅遊業發展迅速,每年有大量遊客來到德國、瑞士等地觀光。德國的文化歷史遺蹟豐富,吸引大量遊客,成為歐洲重要旅遊國,著名的景點有布蘭登堡門、科隆大教堂、新天鵝堡等;瑞士、奧地利主要以阿爾卑斯山觀光為主,但其間不乏優美的人文景觀,瑞士的少女峰、拉沃葡萄園梯田和奧地利的薩爾茨堡、美泉宮等為著名景點,波蘭、匈牙利也有出眾的景點。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的文化節日,慕尼黑啤酒節、科隆狂歡節、維也納音樂節等為主要節日。

文化科技

超過百項諾貝爾獎很好的證明了中歐地區文化科教的繁榮和人口素質極高,事實上,中歐是世界上獲得諾獎最多的地區,大多數獎項為德國人獲得。中歐處在東歐、北歐和西歐文化交流密切的地區,加上本地文化,中歐文化漸漸成為及多種之長者。中歐在文學、思想、科學等領域都有重要成就。
德語文學的歷史可追溯到中世紀,受義大利文藝復興的影響,德國的18世紀文學走向頂峰。歌德、海涅、席勒、萊辛和格林兄弟都是傑出的代表。到了現代德國人獲得了9次諾貝爾文學獎。康德和黑格爾是18世紀和19世紀初期的重要德國思想家。德國還是共產主義的誕生地,也是偉大的馬克思、恩格斯實踐獻身之地。
中歐也是世界上音樂藝術發達之地,歷史上產生了眾多名揚世界的音樂家:奧地利的海頓、莫扎特、舒伯特、約翰·施特勞斯,以及德國音樂大師貝多芬和波蘭的蕭邦,這些音樂大師在兩個多世紀中,為中歐乃至全世界留下了極其豐厚的文化遺產,形成了獨特的民族文化傳統。奧地利有建於1869年的皇家歌劇院(現名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是世界最有名的歌劇院之一,而維也納愛樂樂團則是舉世公認的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交響樂團。
中歐的科學發展雖不像英法等國那樣發達,但依然有不俗成就。波蘭的天文學家哥白尼、物理化學家居里夫人,德國的工程學家西門子、物理學家倫琴,以及在德國出生的大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等等,他們極有力的推進了科學的進步。

世界分區

歐洲國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