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洋界的定義
東洋界,英文“Oriental realm”,是東南亞的動物地理分區。它包括印度、馬來西亞、秦嶺以南的亞洲、印尼西部、紐幾內亞附近的島嶼。
範圍及物種
東洋界和新熱帶界同為兩個以主要為熱帶森林動物群的動物區系,但二者的動物對森林生境的適應有個有趣的差別,新熱帶界有可以纏繞尾巴的動物最為豐富,而東洋界會滑翔的動物則最為豐富。東洋界的大部分原本是勞亞古陸的一部分,歷史上與歐亞大陸其它部分聯繫密切,因此東洋界物種雖然豐富,特有科卻很少,而現屬東洋界的印度次大陸原本屬於南方的岡瓦那古陸,但和歐亞大陸連線之後其物種已經基本上和歐亞大陸的類似,不再有南方大陸的特色。在冰期之前,現在東洋界、古北界和舊熱帶界同屬於統一的三趾馬動物區系,在冰期中這三大動物區系開始分化。現今古北界的範圍受冰期影響較大,物種有很大改觀,種類大大減少,而現今東洋界範圍內物種相對比較穩定,在我國南方,在三趾馬動物區系後從巨猿動物區系經大熊貓——劍齒象動物區系演化成現在的東洋界動物區系,其間的變動遠不如我國北方顯著,並且現在保留了不少當時的孑遺物種。現今東洋界的物種不少和舊熱帶界共有,代表著兩個北方風格的熱帶動物區系,也和古北界、澳洲界有一定的聯繫,並且和古北界、澳洲界之間分別形成較大的過渡帶,其中和澳洲界的過渡帶被稱為華萊士區。華萊士區西面以蘇拉威西島和龍目島為界,東部接近紐幾內亞島,這個區域內既有澳洲界的動物如有袋類等,又有東洋界的動物如有蹄類等,在生物地理上具有重要意義。東洋界的很多類群雖然並非東洋界所特有,但是卻以東洋界為分布中心。
1.哺乳動物
東洋界的哺乳動物有些和舊熱帶界類似的特徵,也是一個富有大型動物的地理區,而二者共有的類型頗多。東洋界的有蹄類以偶蹄目的鹿科最具特色,特別是盛產原始的小型鹿類,即各種麂類,大型鹿類則以水鹿和花鹿最為常見。鼷鹿為東洋界和舊熱帶界所共有,外形似小型的麂,但並非鹿類而是最原始的偶蹄目成員。東洋界的豬科種類比其他地方都豐富,其中蘇拉威西島的鹿豚是外形最奇特的豬類,其上獠牙從鼻樑上而非從口中長出。牛科的種類雖然遠不及舊熱帶界豐富,但仍可以說是第二個分布中心,而以牛亞科的成員最為豐富,包括各種野牛和水牛,其中白肢野牛和野水牛是體型最大的牛類,而在蘇拉威西島的兩種倭水牛則是體型很小的牛。在印度半島還有外形奇特的藍牛羚和四角羚,其中藍牛羚似牛又似羚,而四角羚則是牛科中唯一長著四個角的。奇蹄目現存包括三種犀牛和一種貘即馬來貘,都是瀕於滅絕的種類。東洋界是人口密集的地區,但是最近還經常有新的大型有蹄類被發現,令學者著迷。食肉目中以靈貓科最為常見,靈貓科為東洋界和舊熱帶界所共有,是食肉目的最大科,少數種類如花面狸也見於臨近的古北界範圍。
2.貓科動物
東洋界的貓科動物很有名,獅和虎這兩種體型最大最著名的貓科動物都在東洋界出現,只是均已經數量稀少,而獅僅在印度的一個地區尚有分布。其它的大貓除了美洲虎以外也都出現與東洋界或者東洋界和古北界交界的山區,而東洋界特有的雲豹則是體形最小的大型貓科動物。中小型的貓科動物種類也很豐富,其中豹貓等是最常見的小型貓科動物。東洋界也是熊類的分布中心,其中馬來熊和懶熊是東洋界的特產,而亞洲黑熊是東洋界和鄰近的古北界東部所共有。大熊貓是中國南方更新世動物群的代表物種,現在則僅在東洋界和古北界的過渡地區有少量倖存。小熊貓則是浣熊科唯一分布於美洲以外的成員。東洋界的靈長目和舊熱帶界非常相似,均為從原始類型到高等類型均有,且多數是科是共有的。東洋界的原始猴類包括懶猴科和眼鏡猴科,其中懶猴科為與非洲大陸共有,而眼鏡猴科是東洋界的特產。眼鏡猴與其它原始猴類區別較大,可視為高等靈長類和低等靈長類之間的過渡類型。猴科中疣猴亞科的種類遠比舊熱帶界豐富,類形也非常多樣,其中以葉猴屬種類最多。猴亞科的獼猴屬也是東洋界常見的猴子,在東洋界分布很廣,並可見於臨近的古北界地區,是分布最北的靈長類。猴亞科的其它成原則僅限於就熱帶界而不出現於東洋界。東洋界的類人猿包括猩猩和各種長臂猿,種類比非洲的類人猿多,但是沒有非洲大猿和人類的關係密切。猩猩現在僅分布於加里曼丹島和蘇門答臘島兩個大島上,數量不多,長臂猿分布比較廣泛,但有些種類也處於瀕危狀態。樹鼩是東洋界特有的一類小動物,接近於靈長目的祖先類型,曾經被置於靈長目或者食蟲目,現在被單列為獨立的目。東洋界另外還有一個特有的皮翼目,即鼯猴,也和靈長目有一定的親緣關係。東洋界的翼手目非常豐富,大蝙蝠亞目和小蝙蝠亞目中都有一些著名的種類。東洋界是大蝙蝠亞目的分布中心,不僅種類多,還包括一些世界上體型最大的蝙蝠。世界上最小的蝙蝠也同樣分布於東洋界,即泰國的豬鼻蝠。這也是體型最小的哺乳動物,在小蝙蝠亞目中自成一科。東洋界的食蟲目以白齒鼩類和鼠蝟類為代表,白齒鼩類和就熱帶界所共有,種類較多,鼠蝟是東洋界特有,其中包括體型最大的食蟲目成員。東洋界特別是南洋群島是鼠科的分布中心,種類繁多且具有相當的多樣性,有些類型則為與澳洲界所共有。除了鼠科之外,東洋界比較有特色的齧齒目成員還有松鼠科,其中鼯鼠亞科的大多數種類都是限於東洋界的。豪豬亞目的種類則比較少,只有幾種豪豬,沒有形成舊熱帶界和新熱帶界那樣多樣化的類群。
3.鳥類
東洋界的鳥類種類繁多,但是特有的類群卻很少,雖然有不少類群是以東洋界為分布中心,但是常有一些種類分布到其它地區。另外,東洋界也是古北界東部候鳥的越冬地。在新熱帶界以外的地區,東洋界的亞鳴禽種類是最多的,其中八色鶇科是舊大陸亞鳴禽的最大科,雖然也可見於舊熱帶界、澳洲界以及和東洋界相鄰的古北界地區,但是以東洋界的種類最多。闊嘴鳥科是東洋界的另一科亞鳴禽,主要分布在東洋界,也有少數分布於舊熱帶界。東洋界的鳴禽中以鶥類最有特色,種類非常多,在東洋界鳥類中占有相當高的比例,但也有少數種類分布在其它地區。鵯類也是東洋界的優勢鳴禽,雖然是與舊熱帶界共有,但是在東洋界的鳥類中占有重要地位。和平鳥和葉鵯是東洋界真正特有的鳥類,羽毛常有金屬閃光。東洋界食花蜜的鳥很多,除了和舊熱帶界共有的太陽鳥以外,還有習性類似的啄花鳥。啄花鳥屬於舊大陸體型最小的鳥類之列,分布基本上限於東洋界,少數可見於澳洲界。繡眼鳥是另一類主要分布於東洋界的小型鳥類,也有少數種類可見於澳洲界和舊熱帶界。其它非東洋界特有但是以東洋界為分布中心的鳴禽還有山椒鳥類、王鶲類和扇尾鶲類等,這幾類以南洋群島種類最為豐富。東洋界的攀禽類以佛法僧目最具代表性,其中東洋界和澳洲界交界的地方是翡翠類的分布中心。犀鳥為東洋界和舊熱帶界共有,東洋界主要是樹棲犀鳥。雨燕目在東洋界有獨特的鳳頭雨燕科,種類不多。夜鷹目以毛腿夜鷹和蟆口鴟、裸鼻鴟為代表,它們為與澳洲界所共有。鳩鴿目的種類非常豐富,富有美麗的食果實類型,包括種類繁多的綠鳩、果鳩和皇鳩,其中綠鳩為與舊熱帶界共有,而果鳩和皇鳩可見於澳洲界。雉雞類是東洋界的特色鳥類,其中羽色艷麗的各種雉類大部分分布於東洋界,只有少數分布於鄰近的古北界,另有一種分布於非洲。東洋界的猛禽中大型和小型猛禽均很有名,其中最著名的當屬菲律賓的食猿雕,屬於最強有力的猛禽之列,而各種小隼則是體形最小的日行性猛禽。
4.爬行動物
東洋界的爬行動物中有不少和澳洲界比較相似,有些和舊熱帶界也有一定的共性。東洋界和澳洲界是爬行動物最大的科石龍子科的分布中心,種類非常繁多。東洋界有很多具滑翔能力的蜥蜴,其中以鬣蜥科的飛蜥最為有名,這是爬行動物中滑翔能力最強的類型,除了飛蜥外,東洋界的壁虎科中也有能滑翔的成員。
東洋界的巨蜥也比較有名,其中分布在澳洲界和東洋界的過渡區域的科摩多巨蜥是現存體型最大的蜥蜴,也可以說是巨蜥中最著名最兇猛的成員,而東洋界廣泛分布的澤巨蜥則是分布於我國境內的最大的蜥蜴。擬毒蜥科是巨蜥科的近親,為東洋界所特有。東洋界另外一個特有的科是雙足蜥科,體型似蚯蚓,分類地位不定。特產於廣西的鱷蜥分類地位也有爭議,有人認為是獨立的科,也有人認為和美洲的異蜥同科。東洋界擁有一些體型最大的蟒蛇,其中網蟒是身體最長的蛇,但是不及新熱帶界的森蚺重。見於我國的最大蛇類緬甸蟒也屬於體型最大的幾種蟒蛇之一。游蛇科中最著名的種類是金花蛇,可以在空中滑翔一段距離,有飛蛇之稱。
毒蛇中眼鏡蛇類和蝰蛇類都有代表,其中眼鏡王蛇是體型最大的毒蛇,也是著名的危險蛇類。罕見的白頭蝰是東洋界的特產,可能也是蝰蛇類最原始的成員。東洋界的鱷科中三個亞科的成員均有代表。其中長吻鱷亞科是東洋界所特有,這是一類大型的以食魚為主的鱷類。鱷亞科種類比較多,其中以與澳洲界所共有的灣鱷最有名,這也是現存體型最大的爬行動物,以兇猛著稱。揚子鱷是短吻鱷亞科中唯一分布於美洲以外的成員,特產於東洋界和古北界交接的長江流域一帶,也是鱷類現存分布最北,最耐寒的成員。東洋界的龜鱉目成員均屬曲頸龜亞目,其中以潮龜科、陸龜科和鱉科種類比較多,而大頭龜科則是東洋界特產。
5.兩棲動物
東洋界的兩棲動物中三個目的成員都有代表。無足目的代表是東洋界特有的魚螈科,這也是我國僅有的無足目代表。盲尾蚓科也是東洋界所特有,分布於印度。分布廣泛的真蚓科在印度等地也有分布。東洋界有尾目的成員比較稀少,且主要分布於北部地區,多數地方沒有分布,以蠑螈科的疣螈為代表。東洋界的無尾目比較繁盛,其中角蟾類是東洋界的特有類型,其中在我國的橫斷山區特別豐富。和非洲共有的樹蛙科也是東洋界的代表類型,其中一些種類如黑掌樹蛙有發達的腳蹼,具有滑翔能力,有飛蛙之稱。無尾類中蛙科、蟾蜍科和姬蛙科幾個比較大的科在東洋界種類都比較豐富,但在東洋界沒有特有的科。
6.魚類
東洋界的魚類中以鯉形目最具特色,是這個大目的分布中心。其它不少魚類的類群為與舊熱帶界所共有,如攀鱸類等。也有少數於澳洲屆共有的魚類,如原始的鞏魚,即著名的金龍、青龍或紅龍。東洋界擁有一些比較著名的熱帶魚類,除了鞏魚外,鬥魚、射水魚等也都是世界聞名的種類。
7.其他物種
東洋界擁有僅次於新熱帶界的世界上面積第二大的熱帶雨林,因此無脊椎動物的豐富程度也僅次於新熱帶界,是不少著名的無脊椎動物的產地。東洋界的蝴蝶等昆蟲與澳洲界有一定的共性,比如著名的鳥翼蝶就為二者共有。東洋界其他比較著名的昆蟲還有巨大的竹節蟲等。
位置 評價
本界位於古北界和大洋洲界之間。它與古北界的分界線以喜馬拉雅山脈及其以東的秦嶺為主,橫斷山脈部分與東部沿海各省因缺有效的天然障壁,形成了廣泛的過渡地帶。與大洋洲界的分界線即華萊士線,自巴厘與龍目間經加里曼堡島與蘇拉威西島間的海峽,止於菲律賓洋面。由於界線以東的動物區系仍呈現東洋界和大洋洲界的混雜情況,因此通常把華萊士線作為東洋界的東方界線,而將伊里安島和阿魯群島等劃歸大洋洲界,自華萊士線東至伊里安島之間的許多島嶼都列為過渡區,稱為華萊士區。也有人在蘇拉威西島、蘇拉群島和馬魯古群島、布魯島之間,及小巽他群島和丹尼巴島之間,劃出界線,稱為韋伯線。這條界線以西島嶼上的動物類群主要具有東洋界區系,以東島嶼上的動物類群以大洋洲界的區系成分為主。
中印半島地勢大體北高南低;馬來群島(又稱南洋群島),包括12000多個大小島嶼,是世界上最大的島群;東南亞地跨赤道,屬熱帶地區;印度北部為高山區,中部為平原,南部大部分屬熱帶草原,西南部為熱帶雨林。
區系特徵
本界雖包括許多島嶼,但仍具有大陸動物區系特徵:①動物成分多樣,雖不如熱帶界和新熱帶界種類豐富,但科、目大類沒有匱缺,與熱帶界缺熊科、鹿科和新熱帶界缺洞角科和食蟲目等不同;②高等的特有類群為數不多;③動物區系混雜,許多動物僅有狹小的分布區;④與熱帶界動物區系相似,具有許多共同的高級種類(象、犀科、狹鼻亞目、鱗甲目等)。
代表性動物
因氣候溫暖潮濕,植物茂盛,動物種類繁雜,特產很多。哺乳動物,有長臂猿科(Hylobatidae)、眼鏡猴科(Tarsiidae)、樹鼩科(Tupaiidae)等;還有一些特著的產物,如狒狒(Papio)、靈貓(Viverra)、穿山甲(Manis)(見圖)、犀(Rhinoceros)等。鳥類,僅有一個特產科,即和平鳥科(Irenidae)。此外,還有不少特著的屬,如鵯(Pycnonotus)、鶥(Garrulax)等。爬行動物,有平胸龜 (Platysternidae)、鱷蜥(Shinisauridae)等為特產科,還產有一些特著的種,如鱉(Trionyx sinensis)、巨蜥(Varanus salvator)、竹葉青蛇(Trimeresurus s
tejnegeri)、揚子鱷 (Alligator sinensis)等。兩棲動物,以樹蛙屬(Rhacophorus)為著。
亞界
分為4個:①中印亞界,包括中國南部及中印半島等;②北印亞界,包括印度北部、孟加拉國及緬甸等;③南印亞界,包括印度南部及斯里蘭卡等;④馬來亞界,包括馬來半島、馬來群島及菲律賓等。
世界分區
亞洲 | 東亞 · 東南亞· 南亞 · 中亞 · 西亞/西南亞 · 北亞/西伯利亞 ·東北亞 |
非洲 | 文化地理:阿拉伯非洲(撒哈拉以北非洲) · 黑非洲(撒哈拉以南非洲) 政治地理:北部非洲 · 東部非洲 · 中部非洲 ·西部非洲 · 南部非洲 其他:東北非洲· 西北非洲 |
歐洲 | 政治地理:東歐 · 西歐 · 南歐 ·北歐 · 中歐 其他:東南歐 |
美洲 | 自然地理:北美洲·南美洲 政治地理:北美 · 中美(墨西哥 · 中美洲 · 加勒比海) · 南美 文化地理:盎格魯美洲 · 拉丁美洲(伊比利亞美洲 · 西班牙語美洲) · 中部美洲 |
大洋洲 | 澳大拉西亞 · 美拉尼西亞 · 密克羅尼西亞 · 玻里尼西亞 |
極地 | 北極 · 南極洲 |
其他 | 環太平洋地區/亞太地區 · 遠東 · 中東 · 近東 · 獨立國家國協地區 · 阿拉伯地區 |
五大洋 | 太平洋 · 大西洋 · 印度洋 · 北冰洋 · 南冰洋 |
氣候區 | 熱 帶:熱帶雨林 · 熱帶草原 · 熱帶季風 · 熱帶沙漠 副熱帶:副熱帶濕潤氣候 · 副熱帶季風氣候 溫 帶:溫帶海洋性氣候 ·溫帶大陸性氣候 · 溫帶地中海型氣候 · 溫帶草原氣候 · 溫帶沙漠氣候 · 溫帶季風氣候 寒 帶:副極地氣候 · 極地氣候(苔原氣候 · 冰原氣候) 其 他:高地氣候 |
動物分區 | 新北界 · 古北界 · 衣索比亞界 · 東洋界 · 澳新界 · 新熱帶界 · 南極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