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

印度洋

印度洋(英語:Indian Ocean,阿拉伯語: المحيط الهندي ,法語:Océan Indien),是世界的第三大洋。位於亞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極洲之間。包括屬海的面積為7411.8萬平方千米,不包括屬海的面積為7342.7萬平方千米,約占世界海洋總面積的20%。包括屬海的體積為28460.8萬立方千米,不包括屬海的體積為28434萬立方千米。 印度洋的平均深度僅次於太平洋,位居第二,包括屬海的平均深度為3839.9米,不包括屬海的平均深度為3872.4米。最深為9074米。 印度洋其北為印度、巴基斯坦和伊朗;西為阿拉伯半島和非洲;東為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印尼)和馬來半島;南為南極洲;中為英屬印度洋領地。

基本信息

名字來源

印度洋在古代稱為“厄利垂亞海”,最早見於古希臘地理學家希羅多德(前484-前425年)所著《歷史》一書及其編繪的世界地圖中。“厄里特里亞”(ERYTHREA)希臘文原意為紅色,全名意為紅海。

“印度洋”這一名稱相對出現得較晚。公元1世紀後期的羅馬地理學家彭波尼烏斯·梅拉可能是最早使用此名的人。公元10世紀,阿拉伯人伊本·豪卡勒編繪的世界地圖上也使用了這個名字。

近代正式使用印度洋一名則是在1515年左右,當時中歐地圖學家舍納爾編繪的地圖上,把這片大洋標註為“東方的印度洋”,此處的“東方”一詞是與大西洋相對而言的。

1497年,葡萄牙航海家達·伽馬東航尋找印度,便將沿途所經過的洋面統稱之為印度洋。

1570年奧爾太利烏斯編繪的世界地圖集中,把“東方的印度洋”一名去掉“東方的”,簡化為“印度洋”。這個名字逐漸被人們接受,成為通用的稱呼。

地理環境

位置範圍

印度洋在地球儀上的位置 印度洋在地球儀上的位置

印度洋西南以通過南非厄加勒斯特的經線同大西洋分界,東南以通過塔斯馬尼亞島東南角至南極大陸的經線與太平洋聯結。印度洋的輪廓為北部為陸地封閉,南面則以南緯60°為界,與南冰洋相連。

印度洋的主要屬海和海灣是紅海、阿拉伯海、亞丁灣、波斯灣、阿曼灣、孟加拉灣、安達曼海、阿拉弗拉海、帝汶海、卡奔塔利亞灣、大澳大利亞灣、莫三比克海峽等等。

印度洋有很多島嶼,其中大部分是大陸島,如馬達加斯加島、斯里蘭卡島、安達曼群島、尼科巴群島、明打威群島等。留尼旺島、葛摩群島、阿姆斯特丹島、克羅澤群島、凱爾蓋朗群島為火山島。拉克沙群島、馬爾地夫群島、查戈斯群島,以及爪哇西南的聖誕島、科科斯群島都是珊瑚島,馬達加斯加島是南回歸線穿過最大的島。

地貌

第一,印度洋的水平輪廓,北部封閉,南部開敞。印度洋北部海岸線曲折,東、西、南三面海岸陡峭平直。

第二,印度洋底展布著突出的“入”字型大洋中脊,特殊的東經90°海嶺,巨大的水下沖積錐等,構成印度洋複雜的海底地貌景色。

第三,印度洋的主體位於赤道帶、熱帶和亞熱帶範圍內,故被稱為熱帶海洋。

第四,由於與亞洲大陸的互動作用,印度洋北部形成世界上特有的季風洋流。

進入印度洋路線 進入印度洋路線

印度洋海底地貌錯綜複雜,除洋底中部有呈“入”字形的大洋中脊外,東部尚有東印度洋海嶺和島弧、海溝帶,在海嶺、海丘、海台之間分布著許多海盆。印度洋的大洋中脊,包括中印度洋海嶺、阿拉伯一印度海嶺、西南印度洋海嶺和東南印度洋海嶺。中印度洋海°嶺從阿姆斯特丹島向北延伸,一般高於兩側海盆1300-2500米,平均寬度達800千米左右,由於被一些與之垂直或斜交的斷裂帶切斷錯開,中脊裂谷表現時斷時續的特徵,因此中印度洋海嶺形態崎嶇破碎。中印度洋海嶺向西北延伸形成阿拉伯一印度海嶺,高度較大,繼續向西北延伸,進入亞丁灣和紅海;中印度洋海嶺從羅德里格斯島向西南分出西南印度洋海嶺,經愛德華太子群島,接大西洋一印度洋海嶺;中印度洋海嶺至聖波爾島向東南連線東南印度洋海嶺,再向東連線太平洋一南極海嶺和東太平洋海嶺。印度洋海底除中脊海嶺外,還有許多近似南北向的構造帶。這些構造帶相互平行,綿延很遠,其中東印度洋海嶺,走向與東經90°經線一致,是世界上最直的一條海嶺。它北起北緯10°附近的安達曼群島,南至南緯3l° 的斷裂海嶺,長約5 000千米,東西寬約150-250千米。由於它沿著東經90°分布,故又叫東經90° 海嶺或卡彭特海嶺。大洋中脊呈“入”字形,將印度洋分成三個海域。

第一,東部海域區被東印度洋海嶺分割,兩側有中印度洋海盆和西澳大利亞海盆。中印度洋海盆南北縱貫,北部為恆河水下沖積錐所掩蓋的斯里蘭卡深海平原。西澳大利亞海盆北部與深海溝相接,東南部被海嶺、海丘和海台分割,海底地貌複雜。

印度洋-地理 印度洋-地理

第二,西部海域區海底地貌最複雜,它被海嶺和島嶼分割,分為索馬里海盆、莫三比克海盆和馬達加斯加海盆。

第三,南部海域區海底地貌比較簡單,分為三個海盆:克羅澤海盆、大西洋一印度洋海盆和南極一東印度洋海盆。印度洋大陸架平均寬度比大西洋狹窄,大陸坡的坡度也較小,大陸邊緣地貌的突出特點是大陸隆或海台較多且分布較廣。印度洋大陸隆有的是濁流或大陸坡滑動崩塌、使大量的碎屑物質堆積於深海平原邊部而成,也有的原是大陸’的一部分分異沉降而成。在非洲沿岸有厄加勒斯海台和莫三比克海台,馬達加斯加島南部有馬達加斯加海台。在澳大利亞沿岸有埃克斯默思海台和納徹臘利斯特海台。印度半島西側有查戈斯一拉克代夫海台。

屬海

塞席爾拉迪格島海岸的岩石地形 塞席爾拉迪格島海岸的岩石地形

印度洋屬海較少。內海有紅海和波斯灣;邊緣海有西北部的阿拉伯海,東北部的安達曼海,東部的帝汶海和阿拉弗拉海;大海灣有西北部的亞丁灣和阿曼灣,東北部的孟加拉灣,澳大利亞北面的卡奔塔利亞灣(Carpentaria)、南面的大澳大利亞灣。在南極洲海域也有一些屬海。海岸線除北部比較曲折之外,大部分平直,少島嶼。大島有馬達加斯加島、索科特拉(Socotra)島、斯里蘭卡島,還有塞席爾群島;火山島有葛摩(Comoros)群島、馬斯克林(Mascarene)群島和凱爾蓋朗(Kerguelen)群島;珊瑚島有馬爾地夫群島。大陸邊緣地帶包括大陸棚和大陸坡。大陸棚一般比較狹窄,大陸棚較寬的海域有阿拉伯海、安達曼海、孟加拉灣和大澳大利亞灣,最寬處在澳大利亞至紐幾內亞島之間,約965千米。大陸坡陡峻之處坡度10°-30°,一般坡度較小。在印度河、恆河入海口外的海域,有面積寬廣的水下沖積扇,被水下峽谷所切割。

島弧帶

海洋風光集萃 海洋風光集萃

島弧帶從緬甸至澳大利亞延伸達5150千米,可分為兩列平行的島鏈:內弧屬火山島,有大、小巽 他群島(包括蘇門答臘島、爪哇島、帝汶島等);外弧為非火山島,有安達曼群島、尼科巴(Nicobar)群島、明打威(Mentawai)群島等。島弧的外緣——爪哇海溝為印度洋最深的水域,最深點7450米。印度洋中央的海嶺可分為3支:北支為阿拉伯——印度海嶺;西南支為印度洋西南海嶺,它與大西洋——印度洋海嶺相連;東南支為中印度洋海嶺,它與印度洋東南海嶺相接。北支海嶺和西南支海嶺是結構複雜的海底山脈,寬度400-970千米,相對高度1830-3050米,海嶺的中脊為裂谷帶,地貌極為崎嶇險峻;東南支海嶺從中印度洋海嶺至阿姆斯特丹島的寬度達1450千米,裂谷很少。印度洋中央的海嶺被大小不一的斷裂帶所切割,例如歐文斷裂帶,即延伸至阿拉伯海盆和索馬利海盆,海底岩層位移達320千米。印度洋東部海域1962年發現的東印度洋海嶺(或稱「東經九十度海嶺」),南北直線延伸約4990千米,為印度洋中最長最直的海嶺。海嶺之間為一系列海盆︰北部和西北部有阿拉伯海盆、索馬利海盆;中部自西而東,有馬達加斯加海盆、中印度洋海盆、科科斯海盆和北澳大利亞海盆;南部最重要的是克羅澤(Crozet)海盆。根據大陸漂移學說,印度洋是在中生代(距今6500萬-22500萬年前)南半球貢德瓦納古陸解體時,印度、澳大利亞大陸、南極大陸、非洲大陸和南美大陸的漂移而形成的。

印度洋海溝

名稱深度
阿米蘭特海溝9074米
蒂阿曼蒂那海溝8047米
爪哇海溝7450米
維馬海溝6492米
鄂畢海溝5714米
模里西斯海溝5564米
查戈斯海溝5408米

氣候

氣溫與降水

印度洋風光 印度洋風光

印度洋氣候具有明顯的熱帶海洋性和季風性特徵。印度洋大部分位於熱帶、亞熱帶範圍內,南緯40°以北的廣大海域,全年平均氣溫為15-28℃;赤道地帶全年氣溫為28℃,有的海域高達30°C。比同緯度的太平洋和大西洋海域的氣溫高,故被稱為熱帶海洋。印度洋氣溫的分布隨緯度改變而變化。赤道地區全年平均氣溫約為28℃。在印度洋北部,夏季氣溫為25-27℃,冬季氣溫為22-23℃,全年平均氣溫25℃左右,其中阿拉伯半島東西兩側的波斯灣和紅海一帶,夏季氣溫常達30℃以上,而索馬里沿岸一帶的氣溫最熱季節一般不到25℃,前者與周圍乾熱陸地的烘烤有關,後者乃西南風吹走表層海水,使深層冷水上泛,降低氣溫的結果。在印度洋南部,夏季氣溫,在南緯20°附近為25-27℃,南緯30°附近為20-22℃,南緯40°附近約15℃,南緯60°附近在0℃、;左右;冬季氣溫,南緯20°附近22-23℃,南緯30°附近15-17℃,南緯40°附近為12-13℃,南緯60°附近低達-10℃。印度洋的降水量以赤道帶最豐富,年降水量2000-3000毫米,降水季節分配比較均勻:印度洋北部,一般年降水量2000毫米左右,2/3的降水集中在西南風盛行的夏季,而東北風盛行的冬季,降水量較少,是熱帶季風氣候分布區。紅海海面和阿拉伯海西部,全年降水都很少,年降水量約100-200毫米,為熱帶沙漠氣候區。南印度洋的廣大海域,全年降水一般在1000毫米左右。

氣候帶

印度洋基地 印度洋基地
印度洋上的馬爾地夫島 印度洋上的馬爾地夫島

印度洋可以按照大氣環流的基本特徵,畫分為4個氣候帶︰1.南緯10°以北為季風氣候。夏季(5-10月)強勁的西南風從海洋吹向大陸,風速達12米/秒;冬季(10-4月)北風和東北風從亞洲大陸吹向海洋。孟加拉灣和東阿拉伯海的年降雨量在1016毫米以上,但西部海域不及254毫米,赤道地帶平均達1778毫米。夏季氣溫25-28℃,但在非洲東北岸受到索馬利寒流的影響而降至23℃;冬季氣溫北部為22℃,赤道以南仍為25-28℃。2.南緯10°-30°為東南信風帶。年降雨量北部為203毫米,南部為102毫米。北部的夏季平均氣溫為25℃,冬季略高;南部則夏季為16-17℃,冬季為20-22℃。3.南緯30°-45°為西風帶。全年平均氣溫向南遞減;冬季北部為20-22℃,南部為10℃;夏季北部為16-17℃,南部為6-7℃。4.南緯45°以南為副極地氣候。夏季(12-2月)平均氣溫北部為6-7℃,靠近大陸為-16℃;冬季的相應氣溫在10-4℃之間。年降雨量自北至南在1000-500毫米之間。印度洋表層水溫的季節變化不大:孟加拉灣為25℃,南極海域為零下1℃-0℃。含鹽度一般在32-375之間,僅在鄰近紅海及波斯灣的大洋西北海域超過37%。南極大陸海岸地帶的冰川,在1-2月時融解、斷裂入海,形成冰山,可漂移至南緯40°的海域。南緯10°以北的洋流流向,在季風的影響下,隨著季節而改變:在阿拉伯海,冬季形成反時針方向環流,夏季形成順時針方向環流;赤道以南的洋流全年保持穩定;南赤道洋流、尼德爾角(Cape Needle)洋流、南印度洋洋流和西澳大利亞寒流組成了南印度洋的逆時針方向環流。

成因

印度洋北部與亞洲毗鄰,隨著季節更替,海陸熱力差異造成氣壓梯度的變化,以及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性移動,形成了世界上顯著的熱帶季風氣候。印度洋主體位於北緯30°到南緯40°之間,獲得太陽輻射熱量較多,因而氣溫高。印度洋北部三面被陸地環繞,幾乎不受寒流的影響,澳大利亞向南突出只達南緯35°,使大洋東岸寒流發育程度和影響範圍都較小,加強了北部的熱帶海洋性氣候。

對印度洋氣候影響最大的氣壓系統有:印度低壓、赤道低壓、蒙古高壓和南印度洋副熱帶高壓。冬季(1月),在蒙古高壓影響下,印度洋北部吹東北季風,風向與東北信風一致,這時印度洋北部氣溫較低而少雨,印度洋南部吹東南信風,東北季風和東南信風在赤道附近相遇,形成強烈多雨的熱帶輻合帶。夏季(7月),太陽直射點北移,蒙古高壓被印度低壓所取代,來自南印度洋副熱帶高壓的東南信風,經過高溫高濕的赤道海域,進入印度洋北部時轉為西南季風,氣溫增高,降水量也大大增加。

水文特徵

洋流影響:印度洋北部和南部洋流系統不同。

【北部】

印度洋大海嘯 印度洋大海嘯

受熱帶季風影響形成特殊的季風環流。冬季(1月),印度洋北部吹東北季風,受地球轉偏向力影響,使北部孟加拉灣海水自東向西流,因受阿拉伯半島阻礙,轉向西南流,稱索馬里季風洋流,越過赤道,往東南與南赤道暖流部分海水相遇,在南緯5°至6°間形成自西向東流的赤道逆流。它流至蘇門答臘島西岸,部分海水北流,補償了孟加拉灣西流的海水,形成了逆時針方向的環流。夏季(7月),南印度洋東南信風使南赤道暖流向西流到葛摩群島附近分為兩股,一股南流稱莫三比克暖流,另一股北上,在西南季風的吹送上向西北轉向東北流,西南季風將索馬里沿岸表層水吹走,深層冷水上泛,水溫降至27℃,稱索馬里寒流,它使索馬里和阿拉伯半島西岸乾燥少雨。索馬里寒流流經阿拉伯海進入孟加拉灣,後經蘇門答臘島附近南流,補償南赤道暖流西流的海水,成為北部印度洋順時針方向的環流。

【南部】

洋流的流向基本是穩定的。南赤道洋流自東到西橫 過印度洋,直達馬達加斯加島附近,一部分由北繞過該島,穿過莫三比克海峽南流稱為莫三比克暖流;另一部分直接沿島南下;稱馬達加斯加暖流。這兩股暖流在馬達加斯加島西南匯合後,沿著非洲東海岸南流,直至厄加勒斯角附近,稱厄加勒斯暖流。到南緯40°附近,厄加勒斯暖流匯入南印度洋的西風漂流,流向澳大利業西南海域,大部分繼續東流進入太平洋,小部分沿大陸西南海接,形成印度洋南部的逆時針環流。

自然資源

石油天然氣

科威特波斯灣海岸外的石油設備 科威特波斯灣海岸外的石油設備

印度洋的自然資源相當豐富,礦產資源以石油和天然氣為主,主要分布在波斯灣,此外,澳大利亞附近的大陸架、孟加拉灣、紅海、阿拉伯海、非洲東部海域及馬達加斯加島附近,都發現有石油和天然氣。波斯灣海底石油探明儲量為120億噸,天然氣儲量7100億立方米,油氣資源占中東地區探明儲量的25%。60年代以後,波斯灣油氣產量大幅度上升,年產石油約2億噸,天然氣約500億立方米,石油的儲量和產量都占世界首位。印度洋海域是世界最大的海洋石油產區,約占海上石油總產量的33% 。

金屬

印度洋的金屬礦以錳結核為主,主要分布在深海盆底部,其中儲量較大的是西澳大利亞海盆和中印度洋海盆。此外,在印度半島的近海、斯里蘭卡周圍以及澳大利亞西海域中還發現相當數量的重砂礦。60年代中期,曾在紅海發現含有多種金屬的軟泥,它含有氧化物、碳酸鹽和硫化物,包括鐵、鋅、銅、鉛、銀、金等多種金屬,其中鐵的平均含量是29%,鋅的富集度最高可達8.9%。紅海的金屬軟泥是世界上已發現的具有重要經濟價值的海底含金屬沉積礦藏。

魚類

印度洋的生物資源主要有各種魚類、軟體動物和海獸。印度洋中年捕魚量約有500萬噸,比太平洋、大西洋少得多。印度洋中以印度半島沿海捕魚量最大,主要捕撈魚類有:鯖魚、沙丁魚和比目魚,非洲南岸還有鮪魚、飛魚及海龜等。在近南極大陸的海域裡,還有鯉鯨、青鯨和豐瓦洛鯨。此外,在波斯灣的巴林群島、阿拉伯海、斯里蘭卡和澳大利亞沿海還盛產珍珠。

印度洋洋底有豐富的礦物資源:大陸棚(波斯灣、紅海、巴斯海峽、西澳大利亞等海區)的石油和天然氣;澳大利亞西北部的金紅石和鋯石;印度海灘的獨居石;厄加勒斯海岸的金剛石和磷灰結核;紅海海底的鐵、銅、錳等金屬礦藏;洋底的錳結核。魚類以飛魚、鯷、燈籠魚、鮪魚、旗魚、鯊魚等最有名,還有海龜、海牛、鯨、海豚、海豹等。早在公元前1000年,古代埃及人、腓尼基人和印度人就已在印度洋北部海域航行。公元後,中國人和阿拉伯人開始航行於印度洋的廣大海域。9-15世紀的阿拉伯和波斯文獻,對於從東非索法拉(Sofala)港到中國沿途的航線、風向、洋流、海岸、島嶼和港口,均有廣泛記述。1497年,達伽馬(Vasco da Gama)繞道非洲,橫渡印度洋,抵達印度的西海岸。1957-1958年的國際地球物理學年中,有澳大利亞、紐西蘭、蘇聯、法國、日本等國科學家參加的考察隊對印度洋作了廣泛的科學調查。1960-1965年,許多國家總計派遣了20餘艘海洋考察船組成了國際印度洋考察隊,繼續對印度洋作深入的科學研究。

中國獲得開採權

中國大洋協會在西南印度洋國際海底區域獲得了1萬平方千米具有專屬勘探權的多金屬硫化物資源礦區,並在未來開發該資源時享有優先開採權。中國大洋協會理事長王飛2日在北京對記者說,這是自國際海底管理局2010年5月7日通過《“區域”內多金屬硫化物探礦和勘探規章》後接受和核准的第一份礦區申請。申請區位於西南印度洋中脊,限定在長度990千米、寬度290千米的長方形範圍內。

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國際海底區域及其資源是人類的共同繼承財產,由國際海底管理局代表全人類管理和控制“區域”內資源的勘探和開發。據了解,國際海底多金屬硫化物由海底熱液作用形成,富含銅、鉛、鋁、鋅、金和銀等金屬,主要分布大洋中脊區域,具有巨大的潛在經濟價值和開發前景,其賦存的環境對於人類認識海洋具有很高的科研意義。

中國大洋協會與國際海底管理局簽訂為期15年的勘探契約,在該區開展資源勘探與評價活動,進行環境監測、環境基線調查與研究,並履行培訓開發中國家的科技人員等義務。

“未來15年,中國大洋協會將通過對該地區的勘探,加深對深海海底資源的調查和認識水平,對多金屬資源進行調查。根據有關規定,中國在該區域勘查8年後,放棄50%的面積,10年後,將完成礦區75%面積的區域放棄,只能保有25%的面積的勘探開採權,今後的海底資源商業開發也就是在這2500km²內進行。”金建才說。

金建才說,開展國際海底資源勘探活動,有助於了解和利用國際海底資源,提高對深海的科學認知水平和有效保護海底環境。

地球上,不屬於任何國家管轄的國際海底區域總面積為2.517億平方千米,約占地球表面積的49%。因此,國際海底區域是地球上具有特殊法律地位的最大政治地理單元,有“藍色公土”和“第六大洲”之稱。

交通

交通要道

印度洋是聯繫亞洲、非洲和大洋洲之間的交通要道。從印度洋往西北通過曼德海峽、紅海;蘇伊士運河、地中海和直布羅陀海峽到達西歐;向西南經好望角進入大西洋,通向歐美沿海各地;向東北經馬六甲海峽和龍目海峽進入太平洋。印度洋沿岸是世界資源的一個重要出口地,沿岸各國出口的石油、礦砂、橡膠、棉花、糧食和進口的水泥、機械產品和化工產品等大宗貨物都需要依靠廉價的海洋運輸,再加上大量的過境運輸,使印度洋有較大的運輸量,擁有世界l/6的貨物吞吐量和近1/10的貨物周轉量。

印度洋航線

印度洋的航運業雖不如大西洋和太平洋發達,但由於中東地區盛產的石油通過印度洋航線源源不斷向外輸出,因而印度洋航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印度洋上運輸石油的航線有兩條:一條是出波斯灣向西,繞過南非的好望角或者通過紅海、蘇伊士運河,到歐洲和美國。這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運輸線。一條是出波斯灣向東,穿過馬六甲海峽或龍目海峽到日本和東亞其他國家。荷姆茲海峽在印度洋航線上占有重要地位,波斯灣地區出口石油總量90%從此海峽運出,因而荷姆茲海峽被稱為“石油海峽”。蘇伊士運河經馬六甲海峽的航線,是印度洋東西間一條最重要的航道,運輸量巨大,它將西歐、地中海沿岸各國的經濟與遠東及北美洲西海岸各國的經濟緊密地聯繫起來。

海底電纜

印度洋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溝通亞洲、非洲、歐洲和大洋洲的交通要道。向東通過馬六甲海峽可以進入太平洋,向西繞過好望角可達大西洋,向西北通過紅海、蘇伊士運河,可入地中海。航線主要由亞、歐航線和南亞、東南亞、南非、大洋洲之間的航線。印度洋的海底電纜多分布在北部,重要的線路有亞丁—孟買—馬德拉斯—新加坡線;亞丁—科倫坡線;東非沿岸線。塞席爾群島的馬埃島、模里西斯島和科科斯群島是主要的海底電纜樞紐站。沿岸港口終年不凍,四季通航。

沿岸港口

(自北向南,順時針順序,加粗者為重要港口)

伊拉克:巴斯拉

伊朗:霍梅尼港、布希爾、 阿巴斯港

巴基斯坦:瓜德爾港、 喀拉蚩

印度:賈姆訥格爾、博爾本德爾、包納加爾、布羅奇、 蘇拉特孟買、潘吉姆、坎納諾爾、科澤科德、柯欽、阿勒皮、奎隆、 特里凡得琅、杜蒂戈林、本地治里、欽奈、 維沙卡帕特南加爾各答

馬爾地夫: 馬累

斯里蘭卡:科倫坡

孟加拉國:達卡、 吉大港

緬甸:實兌、勃生、 仰光、毛淡棉、土瓦、丹老

泰國:普吉市、攀牙、甲米、沙敦

馬來西亞:加央、亞羅士打、 檳城

印度尼西亞:棉蘭、 班達亞齊、巴東、明古魯、登巴薩、馬塔蘭、古邦

澳大利亞: 達爾文、布魯姆、卡那封、 珀斯、林肯港、 阿德萊德

凱爾蓋朗島(法):法蘭西港

模里西斯:路易港、馬蒂蘭港

留尼旺(法):聖但尼

馬達加斯加:塔馬塔夫、 圖萊亞爾、安班扎、馬哈贊加、安齊拉納納

南非: 開普敦、莫塞爾貝、伊莉莎白港、東倫敦、 德班

莫三比克: 馬普托、伊尼揚巴內、貝拉、克利馬內、納卡拉

葛摩:莫羅尼

坦尚尼亞:姆特瓦拉、 三蘭港桑給巴爾、坦噶

肯亞: 蒙巴薩、馬林迪

索馬里:基斯馬尤、馬爾卡、 摩加迪沙、貝拉港、博薩索、澤拉

吉布地: 吉布地市、奧博克

厄利垂亞:阿薩布、馬薩瓦

蘇丹:薩瓦金、 蘇丹港

埃及:古爾代蓋、 蘇伊士、圖爾、沙姆沙伊赫

以色列:埃拉特

約旦:亞喀巴

沙烏地阿拉伯:吉達、吉贊、宰赫蘭、 胡拜爾、達曼、朱拜勒

葉門:荷台達、 亞丁、穆卡拉、哈迪布

阿曼:塞拉萊、 馬斯喀特、蘇哈爾、海塞卜

阿聯:富查伊拉、哈伊馬角、烏姆蓋萬、沙迦、 杜拜阿布達比

卡達:烏姆賽義德、沃克拉、 多哈

巴林: 麥納麥

科威特: 科威特城

節氣和節日

夏至日是我國最早的節日。清代之前的夏至日全國放假一天,回家與親人團聚暢飲。

海洋學相關知識(二)

海洋科學是研究海洋的自然現象、性質及其變化規律,以及與開發利用海洋有關的知識體系。下面讓我們來完善與海洋學相關的詞條,以此來更加深入的了解海洋學的相關知識。
太平洋型岸線
太平洋型大陸邊緣
太平洋兩岸分布
卷碎波
卷吸
化學形態
印度洋中脊
勞埃德船級社
大陸架坡折
衛星遙感觀測
大陸增生
衛星海洋學
大西洋赤道潛流
大西洋型岸線
大西洋型大陸邊緣
南美洲板塊
南海沿岸流
南海暖流
大浪
大洋生物
分潮日
大洋深淵水層生物
大洋深層生物
動力海洋學
南極繞極水團
大洋對流層
南極海隆
大洋化作用
大洋中層生物
大洋上層生物
大波平均
大氣輸送
大氣輸入
大氣海鹽
南極洲板塊
大型底棲生物
大型動物
多金屬結殼
多級閃急蒸餾
多級分離器
多種型大洋
多瓶采水器
多點系泊
多波束測深儀
南極底層水
都卜勒海流計
南方濤動
外濱
外源有機物
外來種群
復食性
複合潮
複合濱線
聲遙感
聲學海洋學
單食性
增生楔
增水
單錨腿
增密
單點系泊
堆積冰
單周期
基線研究
半遠洋沉積
埃克曼輸送
埃克曼螺鏇
埃克曼深度
埃克曼抽吸
動力方法
垂盪
半潛式鑽井裝置
垂向穩定度
坡度流
均勻層
分潮
地質海洋學
分點潮
地理障礙
地方種群
地方種
地幔隆起
半鹹水種
午後效應
地基承載能力
土工試驗
固著生物
固定冰
副輪
北美洲板塊
回步
回歸潮
回聲測距
嗜溫細菌
嗜冷細菌
喜陰浮游生物
喜壓細菌
哈迪浮游生物記錄器
哈浮游生物記錄器
北極水
北方兩洋分布
北太浮游生物網
後濱
同質性
同潮圖
同域分布
同化數
同化效率
北大西洋深層水
葉狀幼體
副熱帶模態水
副標準海水
可捕係數
古鹽度
古生產力
剩餘鹼度
古深度
古海流
分潮時
古地磁地層學
古地中海
化學清除
前濱
化學成岩作用
化學形態模型
化學形態分析
雙高潮
雙擴散
雙周期
雙低潮
叉臂系泊系統
參比物質
參比元素
原存營養鹽
厭氧生活
厭氧帶
厄特沃什效應
大洋拉斑玄武岩
埃克曼層
前進波
化學風化作用
初級生產力
半潮面
可更新資源
化能營養
印度洋板塊
垂直分布
動力定位
加壓艙
天文潮
增殖
減壓艙
大陸邊緣
變溫動物
基床
初級生產量
地縫合線
大眼幼體
大潮
地幔柱
化能自養生物
半日潮
大型浮游生物
多樣性
多態現象
化學海洋學
大陸隆
大陸階地
台灣暖流
古溫度
古海洋學
大西洋中脊
南極繞極流
大洋板塊
大洋區
半島
堡礁
堆積作用
地轉流
地幔對流
圍海工程
圍堰
品系
周轉率
周叢生物
南海縣
大陸漂移
發光細菌
發光生物
反滲透
聲吶
區域海洋學
大陸架
大陸坡
大洋環流
司馬熾
反射波
印度洋
北冰洋
勞亞古陸

世界分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