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昆明分院

中國科學院昆明分院

中國科學院昆明分院成立於1957年,前身為中國科學院昆明辦事處,1958年擴建為分院,並改名為中國科學院雲南分院。1962年雲南分院撤銷,與四川分院、貴州分院合併於成都,成立中國科學院西南分院,後因故停辦。1978年10月,經國務院批准,恢復成立中國科學院昆明分院。

概述

中國科學院昆明分院中國科學院昆明分院

昆明分院作為中國科學院在雲南的派出機構,代中科院管理五個科研單位: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動物研究所、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地球化學研究所(貴陽)和國家天文台雲南天文台。共有在職職工1120人,其中:在職專業技術人員805人,具有碩士以上學位者311人,有7位中國科學院院士,高級研究人員328人。在讀博士372人,在讀碩士477人。離退休職工1023。建有3個國家重點開放實驗室,2個院重點開放實驗室,5個院地共建重點實驗室,3個共建工程中心,5個博士點,5個博士後流動站和國內知名的動、植物標本館;在天、地、生等學科領域具有較強綜合研究實力的科學研究基地。擁有一批先進的大型科研儀器設備和完善的計算機網路系統及生物多樣性信息系統。
昆明分院機關管理機構由綜合辦公室、組織人事處、科技合作處三個職能部門和網路中心組成,主要從事所轄院屬五個研究單位的領導班子和後備幹部隊伍建設;負責組織和促進中國科學院與雲南省、貴州省的聯繫和合作;協調中科院研究所以各種方式與地方開展院地科技合作和扶貧工作。承擔 “西南生物資源與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研究發展”知識創新基地層面上的協調和服務工作。搭建與東南亞國家的合作交流平台。2005年邀請了越南科學技術代表團來訪,並在人員交流、研究生聯合培養、科研項目合作、數據資料交換、聯合共建實驗室等方面達成了合作意向。組織昆明分院有關研究所共同申請國家外援培訓項目。目前,正積極做好中國科學院與雲南省共建“生物多樣性國家實驗室”的籌備工作。

重大科研平台有“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探月工程地面套用系統40米射電望遠鏡、亞洲最大2.4米天文望遠鏡、西雙版納萬種植物園和昆明動物博物館;在建工程有西南多樣性生物實驗室;擁有一批先進的大型科研儀器設備和完善的計算機網路系統及生物多樣性信息系統。
昆明分院機關由綜合辦公室、科技合作處、組織人事處、資產財務管理辦公室4個職能部門和網路中心組成,主要職能是負責院屬五個研究單位的領導班子和後備幹部隊伍建設;負責組織和促進中國科學院與雲貴兩省的聯繫和合作;協調中科院研究所與地方展開院地科技合作;做好綜合協調工作,為研究所服務;協調國際科技合作的相關工作,搭建與東南亞國家的合作交流平台。

現任領導

王慶禮(院長、黨組成員)王慶禮(院長、黨組成員)

王慶禮(院長、黨組成員):

負責主持分院全面工作。

分工負責發展戰略、院地合作、國際合作、基地(園區)建設工作。

分管科技合作處。
李磊(書記、副院長):

分工負責系統黨建、所級領導班子建設、創新文化建設、組織人事、隊伍建設、離退休、統戰工作。

協助負責基地(園區)建設工作。

分管組織人事處。
楊君興(副書記、副院長):

分工負責紀檢監察審計、機關黨建、資產財務、信訪、工會、群團工作。

協助負責系統黨建、創新文化建設、組織人事、隊伍建設、離退休、統戰、基地(園區)建設工作。

聯繫參股企業。

分管紀檢組、黨總支、資產財務室、工會。

協管組織人事處。
沈華(副院長、黨組成員):

分工負責綜合協調、對外宣傳、對外聯絡、電子政務、信息化建設、政策研究、機關事務、保密、安全保衛、後勤服務工作。

協助負責發展戰略、院地合作工作。

分管綜合辦公室、網路中心。

協管科技合作處。

機構設定

綜合辦公室

綜合辦公室是承擔協調、聯絡、督辦機關事務,保障機關正常、高效運轉的職能部門,主要職責:
一、負責綜合聯絡協調、服務與督辦工作、規章制度建設工作;
二、擬制年度工作計畫、撰寫年度總結與年鑑;
三、政策研究工作;
四、政務信息及對外宣傳工作;
五、文秘、保密、公文審核、印章管理、機要檔案、檔案管理工作;
六、安全保衛、信訪、車輛管理工作;
七、完成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

組織人事處

一、負責領導班子建設與後備幹部隊伍建設、人才隊伍建設工作;
二、黨建、紀檢審工作;
三、創新文化建設、統戰工作;
四、人事、工資福利與社會保障、人事檔案管理、離退休管理、職工繼續教育與培訓工作;
五、勞動人事爭議及法律事務協調管理;
六、院士工作局昆明聯絡處工作;
七、完成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

科技合作處

一、負責開展與雲貴兩省的院地科技合作;
二、制定科技發展規劃;
三、組織與實施重點科技項目(科技支黔工程項目、科技扶貧項目等)、科技成果產業化工作;
四、瀕危動植物科學委員會、國際科技合作;
五、重大項目的組織協調及科普;
六、科技獎勵申報、智慧財產權、科技檔案管理工作;
七、完成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

資產財務管理辦公室

一、負責機關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工作;
二、建立健全財務、資產管理規章制度,規範內部財務秩序,增強資金調控能力,管好用好各項經濟資源,做好財務收支情況分析;
三、負責系統財務工作協調與培訓;
四、國有資產管理和政府採購、固定資產管理等工作;
五、基本建設項目管理與協調工作;
六、負責分院系統監察審計工作;
七、完成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

網路中心

昆明分院網路中心是昆明分院網路信息化支撐和服務部門。主要工作職責是:
1.負責組織協調昆明分院系統網路信息化工作;
2.負責組織實施昆明分院地區網路的運行和維護;
3.負責昆明分院機關的計算機網路管理與服務;
4.負責運行和管理分院機關的ARP系統
5.負責協調促進昆明分院系統網路信息化套用。

學科方向

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方面,以保護生物學、資源生物學和進化生物學三大學科領域為重點,形成生物區系的形成與演化、重要生物類群的起源和進化、生物多樣性與保護生物學、重要資源生物可持續利用、原創性天然藥物的研究5個重點優勢學科。
在資源環境科學與技術研究方面,形成礦床地球化學、環境地球化學、地球深部物質研究和地質流體作用地球化學等優勢學科。
在天文科學研究方面,開展天體物理、太陽物理、套用天文學等方面的研究,形成了大樣本恆星演化及星族合成、恆星結構演化和恆星振動、活動星系和星系物理、太陽活動區物理及太陽活動預報、人造天體精密定位與形態識別、天文新技術方法等優勢學科。

中科院下屬分院機構

中國科學院於1949年11月在北京成立,是國家科學技術方面最高學術機構和全國自然科學與高新技術綜合研究發展中心。一起盤點一下中科院下屬的分院機構。
中國科學院蘭州分院
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南京分院
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
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
中國科學院昆明分院
中國科學院瀋陽分院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
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台
中國科學院烏魯木齊天文工作站
中國科學院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農業資源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與套用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
北京基因組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
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長沙礦產資源勘查中心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蘭州地質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
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遙感衛星地面站
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
中國科學院長春人造衛星觀測站
中國科學院上海套用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計算數學與科學工程計算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
中國科學院國家基因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成都文獻情報中心
中國科學院長春分院
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藥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貴陽地球化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光電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健康科學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信息中心
中國科學院營養科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農業技術中心
中國科學院西安分院
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
煙臺海岸帶可持續發展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蘭州資源環境科學信息中心
中國科學院科學時報社
中國科學雜誌社
中國科學院套用數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行政管理局
中國科學院青島療養院
中國科學院科學出版社
中國科學院廬山療養院
中國科學院教育部水土保持與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院
江西省中國科學院廬山植物園
中國科學院陝西省秦嶺植物園
水利部中國科學院水工程生態研究所
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中國科學院滲流流體力學研究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