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

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由中國科學院、山東省人民政府、青島市人民政府於2006年7月開始共同籌建,系中國科學院直屬科研機構,研究所籌建初期的領域定位是:基於生物資源,以工業生物技術、物化轉化技術為主要手段。

簡介

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山東省人民政府、青島市人民政府於2006年7月開始共同籌建,系中國科學院直屬科研機構,並納入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管理系列,專門從事生物能源與過程領域研究,重點面向國家能源、資源與環境等重大戰略需求,面向國際生物加工與轉化科技前沿,緊密結合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開展生物能源與過程領域基礎性、戰略性和前瞻性研究。
研究所籌建初期的領域定位是:基於生物資源,以工業生物技術、物化轉化技術為主要手段,以戰略高技術研發為主要任務,研究開發生物基能源、生物基材料的產品、工藝或技術,服務於國家和地方在資源開發、能源利用、清潔過程等領域的需求。
研究所下一步的發展方向是:組建“中國科學院能源科學與技術中心”,科研項目聚焦於生物資源、生物催化與轉化、生物燃料、生物基化學品、生物醫藥、生物基材料、節能技術、儲能技術、非碳能源、清潔過程等十大優先研究領域。
研究所規劃至2010年組建18個科研團隊,人員規模達到500人,其中創新崗位人員150人,項目聘用崗位人員150人,研究生150人,博士後、客座研究員和兼職人員50人。

建所理念

為適應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三期的基地建設要求,研究所以現代管理理念為指導,吸收國內外科研院所、企業各類創新管理模式經驗,兼容並蓄,建設以“管理模組”、“科研模組”和“支撐模組”為主要構成的平台化管理運作模式。

建所目標

著力將研究所建設成為以產業科技需求、戰略目標規劃為導向,以“支撐系統平台化、科研組織規模化、人力資源動態化、面向套用價值化”為核心,以制度體系建設為保障,以過程管理為主線,以績效評價為手段的規範、協調、靈活、高效的現代化研究所。

基本建設

研究所園區總占地面積7.31公頃(約110畝),一期工程總建築面積34000平方米。
主要建設內容包括1#科研辦公樓,總建築面積20237平方米,其中生物實驗樓7440平方米、化學實驗樓6303平方米、科研辦公樓6494平方米;2#研究生宿舍樓,建築面積4916平方米;3#專家公寓樓,建築面積3481平方米;4#專家公寓樓,建築面積3095平方米;5#中試車間,建築面積1711平方米;其它附屬配套用房,建築面積560平方米。

人才隊伍

截止2009年3月底,研究所全職職工為183人,其中管理人員18人,占總人數的10%;科研人員134人,占總人數的73%;支撐人員31人,占總人數17%;碩士及以上學歷人員占87%,年齡35歲以下人員占85%,全所人員平均年齡為29.9歲。已經招收在學研究生58人,聘任客座流動人員18人,全所總人數達到259人。在科研和支撐崗位人員中具有高級技術專業職務人員36人,其中9人為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入選者,1人為山東省“泰山學者”。已經形成了一支結構合理,年輕化、專業化的人才隊伍。

科研成果

截止目前,在Science(Letter)、J.Am.Chem.Soc.、Biotechnol.Adv.等期刊發表科研論文167篇,申請發明專利74項。

中科院下屬分院機構

中國科學院於1949年11月在北京成立,是國家科學技術方面最高學術機構和全國自然科學與高新技術綜合研究發展中心。一起盤點一下中科院下屬的分院機構。
中國科學院蘭州分院
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南京分院
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
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
中國科學院昆明分院
中國科學院瀋陽分院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
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台
中國科學院烏魯木齊天文工作站
中國科學院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農業資源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與套用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
北京基因組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
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長沙礦產資源勘查中心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蘭州地質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
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遙感衛星地面站
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
中國科學院長春人造衛星觀測站
中國科學院上海套用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計算數學與科學工程計算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
中國科學院國家基因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成都文獻情報中心
中國科學院長春分院
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藥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貴陽地球化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光電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健康科學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信息中心
中國科學院營養科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農業技術中心
中國科學院西安分院
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
煙臺海岸帶可持續發展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蘭州資源環境科學信息中心
中國科學院科學時報社
中國科學雜誌社
中國科學院套用數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行政管理局
中國科學院青島療養院
中國科學院科學出版社
中國科學院廬山療養院
中國科學院教育部水土保持與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院
江西省中國科學院廬山植物園
中國科學院陝西省秦嶺植物園
水利部中國科學院水工程生態研究所
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中國科學院滲流流體力學研究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