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領域
上海光機所重點學科領域為:強雷射技術、強場物理與強光光學、信息光學、量子光學、雷射與光電子器件、光學材料等。主要在光學(現代光學、雷射與光電子學)學科方向上,開展基礎性、戰略性、前瞻性的基礎性研究和高技術套用與創新研究。
上海光機所設有3個基礎類研究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強光光學開放研究實驗室;中國科學院量子光學開放研究實驗室;上海光機所信息光學開放研究實驗室);3個高技術套用創新研究類實驗室(高功率雷射物理國家實驗室;上海光機所高密度光存儲技術實驗室;上海光機所新型雷射技術與套用系統實驗室);4個主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研究與發展中心(上海光機所高功率雷射單元技術研究與發展中心;上海光機所雷射套用工程研究與發展中心;上海光機所雷射與光電子功能材料研究與發展中心;上海光機所光學薄膜技術研究與發展中心),形成了現代光學科學研究中心和雷射與光電子技術及套用工程研究中心兩大運行體系。現有職工近千人,其中科技人員約500人,高級研究技術人員200餘人。
作為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試點工作首批啟動研究所之一,上海光機所根據國家戰略需求、國際科技發展前沿,整體規劃,凝鍊科技創新目標:
主要在現代光學、雷射與光電子學學科方向上,開展戰略性、基礎性、前瞻性的基礎研究和高技術套用與創新研究。
重大貢獻
30多年來,上海光機所以自身的學科優勢和科技實力,確立了在國內外科技界的地位,為我國現代光學和雷射與光電子學的發展及其套用,做出了重大貢獻。
●總體實力強
1993年,被國家科委評定為全國300強科研機構中實力強、績效好的第一類研究機構。自1994年中科院實行研究所評價以來,績效評價、狀態評價,特別是體現總體實力和水平的基礎研究、套用研究、開發與產業化三項績效評價,已連續八年獲得全“A”的評價結果,居中科院一百多個研究所的前列。
●擁有一支協同攻堅的高素質科技創新隊伍
集中了我國雷射事業的創始人和開拓者,一批善於開拓和跟蹤國際前沿學科領域的高水平學科帶頭人,在眾多研究領域領頭髮展我國的現代光學和雷射與光電子學科學事業。先後有7位科學家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或中國工程院院士。三位院士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一批中青年學者獲得了國家和中科院、部委和上海市的各種類別的嘉獎。
●培養高層次年青科技人才的基礎厚實
上海光機所是國內最早獲得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和設立博士後流動站的單位之一,具有物理學、光學工程兩個一級學科和材料學博士學位授予權,是中科院首批十個博士生重點培養基地(研究所)之一,設有物理學、光學工程和材料學三個一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根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1994年公布的評估結果,在全國14個光學博士點、40個碩士點的綜合考核中,各項指標均名列第一。自1978年國家恢復研究生招生工作以來,共招收培養了700名研究生,接收過30名博士後研究人員,目前在站人員共18名。
●具有承擔大型、綜合性高科技研究與套用的能力
建所以來,不僅建成了國內僅有、國際上也為數不多的“神光”高功率大型雷射裝置,而且在各種類型新型、高性能雷射無器件、雷射與光電子功能材料的研製方面,也進入了國際先進水平,是我國現代光學和雷射與光電子學領域取得研究成果最多的單位之一:已取得500多項各類重要科技成果,有250多項成果獲得了包括國家級“三大獎”在內的部委級科技獎;自國家實施專利制度以來,共申請專利300餘項,授權專利200餘項,名列中國科學院研究所第四名和全國科研院所前十名;每年發表論文約500篇,科技論文三項指標(SCI收錄論文、論文被國外引用、國內期刊論文)連年位於全國科研機構前十名,在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的學術論文,近幾年一直名列全國科研機構第一位。
●開拓國際科學前沿領域與高技術創新研究
十分重視學科的積累和探索新的學科生長點和研究領域,不斷開拓國際科學前沿與高技術創新研究,不僅在強雷射技術與工程的研究與發展方面成績顯著;而且在利用各種量級的強雷射裝置,進行強雷射與物質相互作用的實驗研究與相關的理論研究方面,也廣泛深入地持續了三十多年。
早在80年代就開展了光存儲、光信息處理、光計算和光通訊涉及的基礎、器件及單元技術等信息光學領域的高技術創新與套用基礎研究,取得了一批國際先進水平的研究成果,為我國研究與發展信息光電子學高技術領域提供了技術支撐與科學基礎。量子光學開放實驗室,是最早開展雷射冷卻氣體原於研究的實驗室之一,也是最先觀察到低於都卜勒冷卻極限的實驗室之一。
在雷射與光電子功能材料研究方面,專門為雷射核聚變研究研製的大尺寸磷酸鹽雷射玻璃,各項性能與國外同類產品居於同等先進水平。高溫氧化物晶體材料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大尺寸鈦寶石晶體和大尺寸蘭自寶石晶體的某些技術指標居國際領先水平。
●高技術產業化發展的潛力深厚
在推進成果轉化和實現高技術產業化進程中,積極探索多渠道、多模式、多層次的成果轉化和產業化途徑,形成了一個圍繞“雷射與光電子”產業的高科技企業群,參股企業已發展到10多個,還有三個合資企業。主要產品有光電子元器件、材料、新一代高精度光學元件,CO2雷射加工設備,高壓恆流靜電除塵電源設備等等。
●國際合作和學術交流活動頻繁
多層次、多渠道和多種形式國際間的學術交流和合作研究十分活躍,已接待的訪問學者、科學家、企業家遍及50多個國家和地區,達2千餘人次,其中包括多名諾貝爾獎獲得者和國家元首。派往國外參加國際會議、考察和合作研究的學者千餘人次,還主持或參加組織了20多次不同規模和不同主題的國際性學術會議。同時,不斷深化國際交流和擴大合作領域,已與美國、德國、英國、法國、韓國、日本等國建立了多種形式的科技合作關係,引進項目和資金。
●創建文明單位活動效果明顯
繼評為1993~1995年度上海科技系統文明單位之後,又連續評為1995~1996年度、1997~1998年度和1999~2000年度上海市文明單位。
歷任領導
第一任所長王大珩 (兼),任職時間:1964.8-1977。
王大珩,套用光學家。原籍江蘇蘇州,生於日本東京。193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究員、所長、名譽所長。我國光學事業奠基人之一。為國防現代化研製各種大型光學觀測設備有突出貢獻;為我國的光學事業及計量科學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50年代創辦了中國科學院儀器館,以後發展成為長春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領導該所早期研製我國第一蝸光學玻璃、第一台電子顯微鏡、第一台雷射器,並使它成為國際知名的從事套用光學和光學工程的研究開發基地。1986年和王淦昌、陳芳允、楊嘉墀聯名,提出發展高技術的建議(“863”計畫)。還與王淦昌聯名倡議,促成了雷射核聚變重大裝備的建設。提倡並組織學部委員主動為國家重大科技問題進行專題諮詢,頗有成效。1992年與其他五位學部委員倡議並促成中國工程院的成立。1999年榮獲“兩彈一星功勳獎章”。1955年選聘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第二任所長乾福熹 ,任職時間:1978.6-1984.8。
乾福熹,光學材料、非晶態物理學家。浙江杭州人。1952年畢業於浙江大學。1959年獲蘇聯科學院矽酸鹽化學研究所副博士學位。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究員。1957年建立了我國第一個光學玻璃試製基地。建立了我國耐輻射光學玻璃系列;研究光學玻璃的成分和性質的關係,發展新品種。研究雷射玻璃的雷射及發光特性;研製摻釹雷射玻璃,國內第一個獲得雷射輸出;建立雷射釹玻璃系列,研究過渡元素及稀土離子在玻璃中的光譜及發光性質;研究玻璃的光學常數及外場作用下的非線性性質;研究玻璃的物理性質變化規律,在此基礎上建立完整的無機玻璃性質的計算體系。研究光存儲用各種先進薄膜,發展了可擦重寫新型光碟。曾獲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國家科學進步二等獎、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優秀科技圖書特等獎等。1997年獲何梁何利科學和技術進步獎。2001年獲國際玻璃界的大獎-國際玻璃協會主席獎。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第三任所長王之江 ;任職時間:1984.8-1992.7。
王之江,物理學家。江蘇常州人。1952年畢業於大連大學工學院物理系。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究員。在光學設計方面,發展了象差理論和象質評價理論,形成了新的理論體系,完成了大批光學系統設計(如照相物鏡系統、平面光柵單色儀、長工作距反射顯微鏡、非球面特大視場目鏡、105#大型電影經緯儀物鏡等);在雷射科學技術方面,領導研製成中國第一台雷射器,並在技術和原理上有所創新。70年代領導完成了高能量、高亮度釹玻璃雷射系統。在這項工作中解決了一系列理論、技術及工藝問題。關於某些雷射重大套用對亮度要求的判斷,使工作避免了盲目性,對於中國雷射科學技術起了積極作用。倡議和具體領導了中國“七五”攻關中雷射濃縮鈾項目。對中國光信息處理和光計算起了倡導作用。1991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第四任所長徐至展 ,任職時間:1992.7-2001.7。
徐至展,物理學家,江蘇常州人。1962年畢業於復旦大學物理系,1965年北京大學研究生畢業。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究員、所學術委員會主任。國家“973”計畫項目首席科學家、《光學學報》主編。主要從事雷射物理、現代光學與電漿物理領域的研究。長期主持雷射核聚變研究,作出開拓性突出貢獻。在強光與物質相互作用領域,進行了系統的深入研究,取得系列開創性重要成就。首次在國際上用類鋰和類鈉離子方案獲得8條新波長的X射線雷射。在開拓與發展新型超短超強雷射及強場超快物理等方面取得重大創新成果。作為第一獲獎人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項、國家發明獎二等獎1項等。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2004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第五任所長朱健強,任職時間:2001.7—2009.8。
朱健強,江蘇省蘇州市人。1988年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套用光學及光學工程專業,1993年在中科院上海光機所研究生畢業,獲博士學位。主要從事雷射驅動器的總體光學設計、結構設計、相關檢測技術和測控技術等。在結構設計的基礎上,開展製造工藝及技術的研究,尤其在精密機械零件、特種專用工藝裝備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一系列技術創新工作。在國內率先開展光學精密機械設計的研究。將有限元法用在光學工程領域,成功地解決了雷射放大器設計中的一系列關鍵技術難題。積極推動我國高能固體雷射裝置的研製,對推動“國家點火工程”的立項起了重要作用。獲得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各一項。
第五任所長李儒新 任職時間:2009.8—
李儒新,男,1969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曾任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副所長、強光光學重點實驗室主任,2009年領導換屆,任職所長。1998年入選中科院“百人計畫”與“引進國外傑出人才計畫”回國工作以來,一直致力於強雷射科學技術領域的科研工作,瞄準世界科學前沿和國家有關戰略需求,在X射線相干輻射源及其套用等研究中孜孜以求,頑強拼搏,成績斐然。發表論文百餘篇,獲批准和被受理髮明專利20項,應邀在重要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報告10餘次。曾任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首席科學家助理與課題負責人、國家863計畫課題負責人,應邀擔任雷射科學國際委員會委員及重要國際學術會議的國際顧問委員會委員等職。作為基層科研單位的管理者,兢兢業業,在研究所和實驗室的科研創新平台與能力建設中做出突出成績。作為主要完成人之一,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及中科院青年科學家獎等。
現任領導
所長、黨委書記李儒新研究員
Director&SecretaryofthePartyCommittee
Prof.RuxinLi
副所長、黨委副書記邵建達研究員
DeputyDirector&DeputySecretaryofthePartyCommittee
Prof.JiandaShao
副所長祝如榮副研究員
DeputyDirector,AssociateProf.RurongZhu
副所長陳衛標研究員
DeputyDirector,Prof.WeibiaoChen
學術委員會
上海光機所第九屆學術委員會
主任:徐至展
副主任:李儒新 林尊琪
委員(以姓氏筆畫為序):
乾福熹王之江王向朝王育竹朱健強劉亮
李儒新吳誼群沈百飛張龍陳衛標邵建達
林尊琪范滇元周聖明周常河胡麗麗姜中宏
徐至展黃惠傑龔尚慶韓申生程亞瞿榮輝
秘書:程亞
技術委員會
所技術委員會負責人
上海光機所第六屆技術委員會
主任:范滇元
副主任:陳衛標邵建達
委員(以姓氏筆畫為序):
乾福熹王之江王向朝王育竹朱小磊朱健強
阮昊李學春李儒新陳衛標陳宇淵邵建達
林尊琪杭寅范滇元易葵周軍胡麗麗
姜中宏姚斌錢紅斌徐至展黃惠傑瞿榮輝
秘書:朱小磊
學位委員會
第六屆學位評定委員會
主席:朱健強
委員:(按姓氏筆畫為序)
乾福熹、王之江、王世績、王育竹、王向朝、劉亮、余瑋、吳誼群、張龍、李學春、李儒新、邵建達、陳衛標、周聖明、周常河、林尊琪、范滇元、姜中宏、胡麗麗、徐至展、黃惠傑、程亞、韓申生、瞿榮輝
秘書長:韓申生
秘書:程亞(物理學)、李學春(光學工程)、胡麗麗(材料學)
歷史沿革
(一)所名變化簡介
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於1964年5月建所後幾度易名,所名變化簡介如下:
1964年5月──中國科學院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上海分所;
1966年1月──中國科學院六五一六研究所;
1968年3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五〇五研究所;
1970年10月──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二)機構變化過程
1964年4月1日,中國科學院為了在受雷射發射新興領域方面迅速趕上國際水平,決定將長春光機所和北京電子所從事受雷射及微波發射研究的有關力量集中,在上海成立中國科學院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上海分所。經1964年5月7日第五次院務常務會議審查通過,並經國家科委批准,在上海嘉定成立中國科學院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上海分所。
1966年1月10日,中國科學院發文規定:“為了在今後訂貨、運輸、交接等對外聯繫上的方便,自1966年1月起,中國科學院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上海分所的名稱,用中國科學院六五一六所代替”。
1970年10月12日,上海市革命委員會發文通知:“根據中國科學院(70)科字第18號檔案精神,經市革命委員會批示,經與中國科學院業務二組聯繫,原中國科學院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上海分所改為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至此,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所名沿用至今。
院士
乾福熹 院士
光學材料、非晶態物理學家。浙江杭州人。1952年畢業於浙江大學化工系。1960年2月獲蘇聯科學院矽酸鹽化學研究所副博士學位。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究員。1957年建立了我國第一個光學玻璃試製基地。建立了我國耐輻射光學玻璃系列;研究光學玻璃的成分和性質的關係,發展新品種。研究雷射玻璃的雷射及發光特性;研製摻釹雷射玻璃,國內第一個獲得雷射輸出;建立雷射釹玻璃系列,研究過渡元素及稀土離子在玻璃中的光譜及發光性質;研究玻璃的光學常數及外場作用下的非線性性質;研究玻璃的物理性質變化規律,在此基礎上建立完整的無機玻璃性質的計算體系。研究光存儲用各種先進薄膜,發展了可擦重寫新型光碟。曾獲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國家科學進步二等獎、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優秀科技圖書特等獎等。1997年獲何梁何利科學和技術進步獎。2001年獲國際玻璃界的大獎-國際玻璃協會主席獎。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王之江院士
物理學家。江蘇常州人。1952年畢業於大連工學院物理系。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究員。在光學設計方面,發展了象差理論和象質評價理論,形成了新的理論體系,完成了大批光學系統設計(如照相物鏡系統、平面光柵單色儀、長工作距反射顯微鏡、非球面特大視場目鏡、105#大型電影經緯儀物鏡等);在雷射科學技術方面,領導研製成中國第一台雷射器,並在技術和原理上有所創新。70年代領導完成了高能量、高亮度釹玻璃雷射系統。在這項工作中解決了一系列理論、技術及工藝問題。關於某些雷射重大套用對亮度要求的判斷,使工作避免了盲目性,對於中國雷射科學技術起了積極作用。倡議和具體領導了中國“七五”攻關中雷射濃縮鈾項目。對中國光信息處理和光計算起了倡導作用。 1991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徐至展院士
物理學家。江蘇常州人。1962年畢業於復旦大學。1965年北京大學物理系研究生畢業。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究員。長期主持雷射核聚變研究,在實現雷射打靶發射中子、微球靶壓縮、建立總體計算機編碼及建成6路雷射打靶裝置等項重大成果中作出開拓性突出貢獻。在強光與物質相互作用領域,特別是在非線性過程或不穩定性以及線聚焦雷射與電漿相互作用等研究方面,從實驗與理論上進行了系統的深入研究,取得系列開創性重要成就。在X射線雷射物理領域,1981年已實現粒子數反轉並發現新反轉區;首次在國際上用類鋰和類鈉離子方案獲得8條新波長的X射線雷射,最短波長已達到46.8埃。作為首席科學家,在開拓與發展新型超短超強雷射及強場超快物理等方面取得重大創新成果。作為第一獲獎人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一項、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兩項、國家發明獎二等獎一項等。1998年榮獲何梁何利獎。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2004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鄧錫銘院士(1930.10.29-1997.12.20)
光學、雷射專家。廣東東菀人。195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系。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究員。六十年代在國內首先提出開拓雷射科技新領域,組織並參與研製成功我國第一台紅寶石雷射器,主持研製成功我國第一台氦氖氣體雷射器,獨立提出雷射器Q開關原理,發明了“列陣透鏡”,提出了“光流體模型”。為實現王淦昌院士獨立提出的雷射核聚變構想,30多年領導一個科研集體,開拓、發展高功率雷射驅動器,建成了我國最大的“神光”雷射裝置,利用神光裝置在慣性約束聚變、X光雷射等高科技前沿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范滇元院士
光電子與雷射技術專家。江蘇常熟人。196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1962年至1966年先後在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和上海光機所攻讀微波和雷射專業研究生。現為上海光機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家“863”計畫雷射技術領域專家組成員。1992年被評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范滇元長期從事大型雷射裝置的研製及套用。先後參加研製1010W、1011W和1012W高功率釹玻璃雷射系統,為建立和發展我國高功率雷射技術領域作出了貢獻。其中規模最大的“雷射12號實驗裝置”,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特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及首屆陳嘉庚獎等。由於該裝置的持續運行,使我國在慣性約束聚變、X光雷射和高壓狀態方程等前沿研究領域產生一批國際先進水平的套用成果。“八五”期間,又負責更大規模的“神光Ⅱ號”計畫。同時,發表了近百篇學術論文,並先後培養和和協助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17名。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王育竹院士
量子光學專家。河北正定人。1955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無線電工程系。1960年蘇聯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研究生畢業獲博士學位。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所研究員。長期從事電磁場與原子相互作用的研究,是我國原子頻標開拓者之一。建立了我國第一個量子光學開放實驗室,率先開展雷射冷卻氣體原子的研究。首次提出將光頻移效套用於雷射冷卻氣體原子。利用雷射偏轉原子束驗證了亞泊松光子統計規律。開展了一維駐波場雷射冷卻原子的研究,觀察到低於都卜勒極限溫度的現象。首次將都卜勒效套用於原子干涉儀,觀察到原子干涉現象。利用固體微球腔量子電動力學效應,獲得了新的雷射譜線。 199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姜中宏院士
無機非金屬材料專家。原籍廣東廣州,生於廣東台山。1953年畢業於華南工學院化工系。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究員。長期從事光學材料領域研究。先後研製成功三種強雷射用釹玻璃材料,分別為:高能雷射系統用的矽酸鹽釹玻璃;高功率雷射系統“神光Ⅱ”和“神光Ⅲ”預研裝置用的Ⅱ型和Ⅲ型磷酸鹽釹玻璃。在理論研究中,根據混合鍵型玻璃形成特性,首次提出用相圖熱力學計算法,實現了玻璃形成區的半定量預測。採用連續相變方法推導出非對稱不溶區。研究玻璃結構的相圖模型,提出玻璃是由最鄰近的同成分熔融化合物的混合物構成理論,可計算玻璃中的基團及硼配位數比例。將熱力學反應判據用於清除白金機理研究,通過預測的計算,找到了合適的工藝條件。199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林尊琪院士
高功率雷射技術專家。1942年生於北京市,原籍廣東潮陽。1964年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無線電系,後在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讀研究生。現任中科院上海光機所研究員、高功率雷射物理國家實驗室總師。從事雷射慣性約束核聚變、高功率雷射驅動器和X光雷射研究等。研究高功率雷射空間傳輸的基本物理問題,在神光Ⅱ雷射裝置研製中創新解決了同軸雙程主雷射放大器的新型空間濾波技術、全雷射系統像傳遞技術、新型三倍頻模擬光技術、三倍頻穩定高效轉換系列技術、神光Ⅱ高效全光路系統自動準直技術等難題,推動了雷射驅動器研究能力的質的跨躍。完成神光Ⅱ雷射功率平衡、精密瞄準、遠場焦斑旁瓣分布研究等多項裝置精密化工作。研究雷射在高密度電漿冕區傳播的多種非線性相互作用過程,發現若干重要新現象。200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盤點有關機械研究所
機械原指“巧妙的設計”,作為一般性的機械概念,可以追溯到古羅馬時期,主要是為了區別與手工工具。機械是一種人為的實物構件的組合。機械各部分之間具有確定的相對運動。 |
中科院下屬分院機構
中國科學院於1949年11月在北京成立,是國家科學技術方面最高學術機構和全國自然科學與高新技術綜合研究發展中心。一起盤點一下中科院下屬的分院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