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陝西省秦嶺植物園

中國科學院陝西省秦嶺植物園

中國科學院陝西省秦嶺植物園是由陝西省政府、國家林業局、中國科學院、西安市人民政府聯合共建的國家級特大型綜合植物園。秦嶺國家植物園位於西安市周至縣境內,距市中心60公里。總面積639平方公里,為世界第一大植物園。功能定位為生物多樣性科學研究、生物多樣性科學普及、生物多樣性保護、生物多樣性旅遊。

園區建設

秦嶺國家植物園規劃為四個區進行建設:

A區為植物遷地保護區。規劃面積10平方公里。本區以廣泛收集溫帶區域內和亞熱帶北緣的植物為目標,為進行植物的引種、馴化、種質資源收集保存、物種改良、物種培育及資源開發利用奠定物質基礎。本區將主要建設裸子植物區、被子植物區、植物生態區、秦巴山區特色植物區、藥用植物區、國際博覽園等專科專類園區。

B區為動物遷地保護區和歷史文化保護區。規劃面積16平方公里,此區域位於樓觀台一帶,有道教廟觀和森林公園及動物搶救中心。除保護道教歷史文化以外,重點進行大熊貓、羚牛、金絲猴等珍稀瀕危動物的搶救、繁育,並進行物種回歸自然實驗。

C區為生物就地保護區和植被恢復區。規劃面積575.31平方公里,本區以保護現有動物、植物、微生物的棲息地和生存環境為目標,進行科學觀測和監測,按照保護分區有針對性的開展研究保護,同時對受到破壞的淺山區進行植被恢復重建,使項目的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科學效益、經濟效益協調發展,使生物多樣性得到切實保護。

D區為複合生態功能區。規劃面積37.69平方公里。規劃為東西兩段。東段為赤峪河以東至周至與戶縣交界,主要規劃高爾夫球場、兒童大型樂園、田園風光及農家樂。西段為黑河以東至樓觀台動物遷地保護區,主要規劃為自然農業區和道文化區,供農業觀光和道文化觀光。本區完全實行市場化方式建設,功能以為秦嶺國家植物園綜合服務為目的。
該項目從1998年6月開始醞釀,在中科院西安分院副院長沈茂才研究員承擔的“秦巴山區優勢生物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與保護”課題的基礎上,2000年6月省長辦公會議決定建設秦嶺植物園。2006年10月10日在北京召開了陝西省政府、國家林業局、中國科學院、西安市政府聯合共建第一次會議,這次會議確定了省局院市四方聯合共建秦嶺國家植物園的重要體制,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會議,標誌著秦嶺國家植物園建設的全面啟動。

隨著秦嶺國家植物園的建成開放和科學研究、科普、生物多樣性保護、旅遊等各方面工作的展開,秦嶺國家植物園將成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特色顯明、生物多樣性豐富、綜合效益顯著的世界級大型生物多樣性研究保護基地,為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理論和實踐經驗,為保護全球環境做出積極的貢獻。

世界之最

世界最大的植物園——秦嶺國家植物園2007年06月08日前後在陝西周至開工興建。

秦嶺國家植物園由陝西省人民政府、國家林業局、中國科學院和西安市人民政府聯合共建,規劃投資15.5億元人民幣,總規劃面積458平方公里,比目前澳大利亞境內世界上最大的植物園還要大4倍,建成後將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功能最完備的植物園,預計將在明年基本對外開放。
這座植物園的海拔從480米延伸到3000米,園內的平地、丘陵、山地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立體生態系統。園內共有13條河流,還有大峽谷景觀、瀑布景觀、石海景觀、山林景觀等大量自然景觀。園區景觀資源等指標都位居全國植物園之首。秦嶺國家植物園以科學研究、科普教育、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態旅遊為主要功能。

按照規劃,秦嶺植物園將建設植物遷地保護區、動物遷地保護區、生物多樣性就地保護區以及農業觀光和生態度假等4個區,其中植物遷地保護區規劃面積10平方公里,將廣泛收集溫帶區域和亞熱帶北緣的植物。

動物遷地保護區以樓觀台現有的道觀、森林公園、動物搶救中心為規劃區域,規劃面積14平方公里,主要進行大熊貓繁育基地、朱繁育基地、羚牛館、金絲猴館、鳥類天堂及其他動物場館的建設。

受到破壞的淺山區進行植被恢復重建。農業觀光和生態度假區將在樓觀台沿山一線建設,規劃為自然農業區和道文化區,包括高爾夫球嘗大型兒童樂園、自然農業觀光區、生態度假區和道文化觀光區等。
秦嶺國家植物園建成後,將成為展示綠色陝西、生態陝西的主題公園,成為該省繼兵馬俑之後的又一文化旅遊新品牌。

發展計畫

秦嶺國家植物園古生物博物館效果圖秦嶺國家植物園古生物博物館效果圖

將向亞洲銀行貸款3500萬美元

秦嶺野生植物園總投資將達15.5億人民幣,分別由陝西省人民政府、國家林業局、中國科學院和西安市人民政府按照1:1:1:0.5的比例籌措建設資金,重點完成基礎設施建設任務,為秦嶺國家植物園建設奠定基礎。為了使資金儘快得到周轉,植物園項目籌備組還向亞洲銀行申請了3500萬美元貸款,向GEF申請1000萬美元贈款。目前,植物園正積極與亞行官員和專家組進行協商,全力推進貸、贈款工作。

秦嶺國家植物園奠基儀式

將對生態物種多樣性保護起到重要作用

亞洲的秦嶺和歐洲阿爾卑斯山、南美亞馬遜河流域、非洲大草原一樣都屬生物多樣性十分豐富的地區,秦嶺又是我國南北分界線,長江、黃河分水嶺,亞熱帶與暖溫帶交匯區,也是我國具有全球意義的11個陸地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關鍵區域之一。秦嶺植物園的建設,既是區域生物多樣性的重要保護,也將成為西安的綠色生態屏障。
預計2008年將竣工開放

秦嶺野生植物園從2001年項目批准,歷時6年,現階段已經完成建設主幹道路基18公里;恢復重建植被12300畝,共種植樹木80餘萬株,建成70畝苗圃,存優質種苗35萬株;省市扶貧辦共下撥周至縣移民經費1208萬元,已完成園區內移民搬遷717戶2455人。

陝西省省長袁純清要求各方面加快秦嶺國家植物園的建設步伐,確保實現2008年對外基本開放的目標。

投資信息

一、官方資助:

省:陝西省政府投入,並將服務性項目導入市場;

院:中國科學院投入,納入院植物園創新計畫;

局:國家環保總局投入,並推進GEF項目。

二、國際合作:

◆接受國際組織贈款:如UNEP、GEF……等贈款。
◆向世行、亞行、日元等國外銀行申請貸款。

三、國內合作:

◆向國家開發銀行等國內銀行申請貸款。

四、企業、個人投資共建

秦嶺植物園為加速建設,在知識和園區創新的同時,努力進行體制創新、管理創新,實行政府行為加市場行為的運作方式,成立陝西秦園生態建設有限公司,邀集股東共謀大業。

山谷風景旅遊

①邀集股東對象

a.國內外知名高校

b.國內外知名企業

c.國內外知名個人

②投資項目

a.綜合樓:總建築面積16000㎡,包括辦公樓、學術交流中心及四星級賓館,投資額4860萬元;

b.栗子坪專家公寓(三星級):總建築面積8000㎡,占地5000㎡,投資額1708萬元;

c.金牛坪度假中心(三星級):總建築面積5400㎡,占地3000㎡,投資額1246萬元;

d.鳳凰嶺至首陽山索道:全長6000m,投資回收期為五年,投資額2900萬元;

e.元始台至仰天池索道:全長3100m,投資回收期為五年,投資額1500萬元;

f.大型現代化溫室館:總建築面積7000㎡,占地6000㎡,投資額6000萬元;

g.現代化科普館:總建築面積9500㎡,占地2500㎡,投資額6000萬元。

③人文景觀投資項目(即古建築群)

a.觀音寺,包括山門、主殿、配殿、鐘樓、廳、塔等,投資額2800萬元;

b.元始台,包括石牌坊、玉清宮、三清閣及廳台樓榭等,投資額2800萬元;

c.財神廟,包括靈官殿、關帝廟等,投資額1980萬元;

中科院下屬分院機構

中國科學院於1949年11月在北京成立,是國家科學技術方面最高學術機構和全國自然科學與高新技術綜合研究發展中心。一起盤點一下中科院下屬的分院機構。
中國科學院蘭州分院
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南京分院
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
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
中國科學院昆明分院
中國科學院瀋陽分院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
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台
中國科學院烏魯木齊天文工作站
中國科學院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農業資源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與套用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
北京基因組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
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長沙礦產資源勘查中心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蘭州地質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
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遙感衛星地面站
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
中國科學院長春人造衛星觀測站
中國科學院上海套用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計算數學與科學工程計算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
中國科學院國家基因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成都文獻情報中心
中國科學院長春分院
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藥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貴陽地球化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光電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健康科學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信息中心
中國科學院營養科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農業技術中心
中國科學院西安分院
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
煙臺海岸帶可持續發展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蘭州資源環境科學信息中心
中國科學院科學時報社
中國科學雜誌社
中國科學院套用數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行政管理局
中國科學院青島療養院
中國科學院科學出版社
中國科學院廬山療養院
中國科學院教育部水土保持與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院
江西省中國科學院廬山植物園
中國科學院陝西省秦嶺植物園
水利部中國科學院水工程生態研究所
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中國科學院滲流流體力學研究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