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全所在編職工321人,其中院士1人, 研究員、副研究員和 高級工程師125人,國家973項目首席 科學家4人,國家863領域專家2人, IEEEFellow2人,“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6人,海外傑出青年2人,中科院“百人計畫”10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5人。具有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專業和模式識別與智慧型系統專業的博士和碩士學位授予權,並設有博士後流動站,現有在學研究生581人,其中 碩士生229人, 博士生352人, 博士後39人。經過五十多年的探索與發展,自動化所已形成立足智慧型技術,聚焦複雜信息的智慧型計算、複雜系統的智慧型控制、集成化智慧型系統三個重要方向,基礎研究、套用開發與高技術產業化“三位一體”,相互支持、相互補充的良好格局。現設有科研開發部門5個:模式識別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專用積體電路設計工程研究中心、複雜系統與智慧型科學中科院重點實驗室、高技術創新中心與綜合信息系統研究中心;與國際和社會其他創新單元共建的聯合實驗室和工程中心14個,包括中法信息、自動化與套用數學聯合實驗室、中新數字媒體研究院、智慧型服務機器人聯合工程實驗室、系統醫學與中醫藥科學研究中心等;另有漢王科技、三博中自等十餘家持股高科技公司。
自動化所五十餘年的歷史中為我國 國民經濟建設、社會進步、科技發展和國家安全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建國發展初期,自動化所開拓了我國的控制科學,為“ 兩彈一星”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改革開放年代,自動化所開創了我國模式識別智慧型信息處理的新領域,並在科技成果轉化方面進行了積極的嘗試,創立了享譽 中關村的 中自集團。1999年9月,自動化所首批進入 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全所圍繞科技創新、科技成果產業化、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體制機制改革和創新文化建設等,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創新試點,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為研究所的創新跨越、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進入知識創新工程以來,自動化所共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30餘項。發表論文數量逐年增加,質量不斷提高;專利申請和授權量連年攀升,多年位居北京市科研系統前十名。目前,研究所持股企業的效益持續增長,以自動化所創新技術為核心的各類產品正在實現產業化、規模化,為我國國民經濟健康快速發展注入了源源不竭的動力。
新的征程上,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將落實科學的發展觀,努力創建規範高效、民主和諧、環境優美、具有強大科技創新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國際知名的國家研究所,為我國科技事業的發展、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發展理念
◎基本定位:“一、二、三、四、五”目標定位:一個目標
建設規範高效、民主和諧、環境優美、具有強大科技創新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特色鮮明的國立研究所,為我國的經濟建設、國家安全和社會進步不斷做出重要貢獻!
使命定位:二項使命
•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開展智慧型技術的創新研究,為我國信息內容安全和有效利用、骨幹傳統產業的自動化升級改造和新時期國家安全提供核心關鍵技術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開展複雜系統與計算智慧型領域的重要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本領域學科發展
人本定位:三心工程
為廣大員工創造一個
•順心的人際關係
•舒心的工作環境
•稱心的生活待遇
研究所管理中以人為本的基本理念
水平定位:四個接軌
自動化研究所要在
•科技水平
•運行管理
•工作環境
•生活待遇
等方面逐步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
功能定位:五大功能
•在 前沿基礎性研究方面不斷取得原始創新成果•在戰略高技術研究方面不斷形成自主智慧財產權
•在促進高技術產業化方面不斷提供關鍵技術
•在人才培養方面不斷為國家輸送優秀人才
•在科普方面不斷為提高國民素質做出應有貢獻
現任領導
王東琳副所長(主持工作)王東琳,男,1956年12月出生,籍貫江蘇,研究生學歷,博士學位,1974年8月參加工作,1976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自動化研究所副所長(主持工作,法定代表人)、國家專用積體電路技術工程中心主任,研究員。
1974.08-1978.09內蒙古克什克騰旗插隊
1979.01-1982.12北京計算機學院軟體工程系讀大學學習
1983.02-1987.10總參三部計算中心工作助理研究員
1987.11-1994.04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國家專用積體電路技術工程中心工作
(其間:1988.12 工程師 1992.06 高級工程師)
1994.04-1998.12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國家專用積體電路技術工程中心副主任
1998.12-2005.07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國家專用積體電路技術工程中心主任
(其間:2000.12 研究員)
2005.07-2006.07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總工程師、國家專用積體電路技術工程中心主任
2006.07-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副所長、國家專用積體電路技術工程中心主任
2007.11-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副所長(主持工作)、國家專用積體電路技術工程中心主任
何林黨委書記、副所長何林,男,1963年1月出生,籍貫江蘇,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1984年7月參加工作,1983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80.09-1984.07天津大學力學系學生
1984.07-1994.05中國力學學會辦公室工作人員、 《力學學報》 (中、英文版)編輯部工作人員、 《力學與實踐》編輯部工作人員
(其間:1985.07助理編輯
1987.09-1990.12在職碩士研究生
1991.07編輯)
1994.07-1998.06中國力學學會辦公室副主任、《力學學報》(中、英文版)編輯部副主任、《力學與實踐》編輯部副主任
(其間:1996.07副編審)
1998.07-2000.03中國力學學會副秘書長、中國力學學會辦公室主任、《力學學報》(中、英文版)編輯部主任、《力學與實踐》編輯部主任
2000.03-2002.05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黨委副書記
2002.06-2002.07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黨委副書記兼副所長
2002.07-2006.07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黨委書記兼副所長
2006.07-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黨委書記兼副所長
王飛躍副所長王飛躍,男,1961年生於山東青島,籍貫浙江東陽。1982年獲山東化工學院學士學位;1984年,獲浙江大學碩士學位;1990年,獲美國倫塞利爾理工學院計算機與系統工程博士學位。1990年起在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先後任助教授、副教授和正教授,1998年作為中國科學院和國家計畫委員會引入海外傑出人才之一回國工作,現為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副所長、中國科學院複雜系統與智慧型科學重點實驗室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兼任西安交通大學軟體學院院長、亞利桑那大學複雜系統高等研究中心主任和中美高等研究與教育中心主任等職。
王飛躍主要研究領域為智慧型系統和複雜系統的建模、分析和控制,是智慧型控制方面的國際知名學者,也是該領域的早期開拓者之一。在基礎理論方面,王飛躍教授是智慧型機協調理論,語言動力學系統(LinguisticDynamicSystems,LDS),代理控制方法(Agent-BasedControl,ABC),複雜系統的計算理論等的提出者;在核心技術開發方面,他及其團隊多年來致力於套用特定作業系統ASOS(ApplicationSpecificOperatingSystems),OSGi兼容中間件,實時嵌入系統和遠程可重構可程式器件的研究和套用;在重大工程套用方面,主要圍繞著智慧型交通系統,智慧型車輛和汽車電子,智慧型空間和智慧型家居系統以及綜合工業自動化等領域取得了顯著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在人才培養方面,自1990年起,王飛躍培養30多名博士,90多名碩士。自80年代初至今,王飛躍教授在力學、數學、控制、智慧型系統、複雜系統、機器人和自動化等領域發表論文及專著百餘篇,獲研究經費2000多萬美元和5000多萬人民幣。
王飛躍現為英文《IntelligentControlandIntelligentAutomation》叢書主編,IEEEITS雜誌主編、IEEEIntelligentSystems雜誌副主編,IEEE會刊《Systems,ManandCybernetics》、《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Systems》、《KnowledgeandDataEngineering》和《Robotics&Automation》等編委,《複雜系統與複雜性科學》雜誌副主編,1996年至2000年任《InternationalJournalofIntelligentControlandSystems》主編。現任IEEE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Systems學會主席,旅美科協董事會主席,北美竺可楨教育基金會副會長和董事,中國自動化學會複雜性專業學術委員會主任,智慧型自動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人工智慧學會智慧型控制與管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曾任1998年IEEEIntelligentControl和2001年IEEESystems,ManandCybernetics國際大會ProgramChair,2003年IEEE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Systems國際大會GeneralChair,2004年和2005年IEEEIntelligentVehicles會議Co-ProgramChair和GeneralChair,2006年8月主持召開IEEE/ASM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MechatronicandEmbeddedSystemsandApplications,2006年10月主持召開TheFirstUS-ChinaInternationalWorkshoponDigitalGovernmentResearchandPractice。1996年獲美國Caterpillar技術發明獎,2001年獲國家傑出青年研究基金,2004年獲中國科學院優秀研究生導師獎,2006年獲中國科學院優秀教師獎。2003年當選IEEEFellow,2004年當選中國旅美科技協會主席,2005年當選INCOSEFellow,同年任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CMU)計算機系訪問教授。2006年入選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
歷史沿革
1956年
1月中共中央在 北京召開知識分子問題會議。1月14日,周恩來總理代表中共中央作了《關於知識分子問題的報告》。該報告對1949年以後的知識分子在政治上的進步作了明確的估計, 指出 “他們中間的絕大多數 …… 已經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報告用了四分之一篇幅講科學工作,提出“現代科學技術正在一日千里地突飛猛進”,“使人類面臨著一個新的科學技術和工業革命的前夕”。報告明確提出“趕超世界先進水平”和“向現代科學進軍”的號召,同時提出“制定一九五六到一九六七年科學發展遠景計畫”的任務。1月31日在周總理的領導下,由當時中共中央主管科學工作的陳毅、國務院副總理兼國家計委主任李富春具體領導,召開了包括中央各部門、各有關高等學校和中國科學院的科學技術工作人員大會,動員制定十二年科學發展遠景規劃。來自全國23個單位的787名科技人員提出了發展遠景規劃的初步內容,體現出全國“重點發展,迎頭趕上”的方針。在規劃制定過程中,深切感到某些新技術是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關鍵。為了更快地發展這些新學科,使其在短時間內接近國際水平,把計算技術、自動化、電子學和半導體這四個學科的研究和發展列為“四大緊急措施”,經周總理同意,確定由中國科學院負責採取緊急措施,儘快籌建相應的四個學科研究機構。
8月18日當時任中國科學院黨組書記張勁夫簽發“(56)黨組張發字第44號”文,上報陳毅同志並轉中央的關於“中國科學院請批准籌建計算技術、電子學、自動化及遠距離操縱等三個研究所和籌備委員會名單”。文中建議由下列人員組成自動化及遠距離操縱研究所籌委會。
主任委員: 錢偉長(兼)
副主任委員:錢鍾韓(兼,南京工學院副院長)
沈尚賢(兼,交通大學教授)
武汝揚(建委計量局副局長,正請調中)
委員:朱物華(兼,哈爾濱工業大學教務長)
郎世俊(兼,東北工學院教授)
鍾士模(兼,清華大學教授)
陸元九(中國科學院研究員)
夏光韋(兼,中國科學院機電研究所副所長)
8月收到中國科學院(56)院秘字第711號文,內容如下:
自動化及遠距離操縱研究所籌備委員會:
茲送上院頒“中國科學院自動化及遠距離操縱研究所籌備委員會”圓
形木質印章一枚,請查收啟用為荷。
附印章一顆
中國科學院學術秘書處(章)
8月25日陳毅同志在中國科學院上報的“(56)黨組張發字第44號”文上正式批示:“同意辦,報總理及中央。”9月從東北工學院、哈爾濱工業大學、上海交大、天津大學、華中工學院等高等院校分配的42名大學畢業生陸續來所報到。
10月11日-13日在北京召開了第一次籌委會擴大會議,討論了我所的研究方向和任務。
會議確定我所的研究方向是:解決工業生產過程自動化和有系統地提高和發展理論的研究工作。
我所的任務是:發展自動調節理論,建立工程計算方法,發展生產過程自動化的科學基礎,發展電力拖動的理論,發展工業對象的遠距離控制、遠距離測量和遠距離調整的理論和方法,發展技術工具製造的科學基礎。
11月23日中國科學院決定,為集中科學研究力量,開展自動化方面的研究工作,調原中國科學院長春機械電機研究所自動化研究室疏鬆桂等33名科技人員到北京自動化及遠距離操縱研究所工作,其中副研究員4人,助理研究員7人,研究實習員20人,技術員2人,上述人員於1956年12月陸續到達北京。
12月3日中國科學院以(56)院秘字第1070號文,通告中國科學院成立科學情報研究所等10個研究機構。
本院各行政、研究單位(包括分支機構):
中央已批准本院成立下列研究機構:
1. 科學情報研究所
2. 套用真菌學研究所
3. 計算技術研究所籌備委員會
4. 自動化及遠距離操縱研究所籌備委員會
5. 電子學研究所籌備委員會等
12月根據第一次籌委會擴大會議擬定的所的研究方向和任務,組成6個研究組及有關行政和輔助部門。研究組名稱、題目負責人和研究內容是:
1.生產過程自動化組,負責人:錢偉長(兼)、陸元九、陳家鏞(兼),
研究內容:典型自動化對象之選擇及其解決方法的研究。
2.模擬及計算技術組,負責人:屠善澄、朱培基,研究內容:模擬及數字計算裝置的研究。
3.調節理論組,負責人:鍾士模(兼)、童世璜,研究內容:調節理論的成果綜述等。
4.遠動學組,負責人:王傳善、張翰英,研究內容:新型遠控遠測系統的研究。
5.自動電力拖動組,負責人:沈尚賢(兼)、疏鬆桂,研究內容:自動電力拖動及隨動系統基本問題的綜述及初步研究。
6.自動化技術工具組,負責人:楊嘉墀、陸元九(兼),研究內容:自動化技術工具的研究。
12月全所職工人數為115人,其中研究技術人員77人。
12月隨著從本院長春機電所33人的調入,也同時帶來延續下來的課題。自動化所與昆明工具機廠合作,對電動仿型銑床隨動系統進行分析和調試,使試製過程中存在的低速爬行問題獲得了明顯的改善。該任務由黃玉棠等人於1958年圓滿完成。
1957年
1月-6月為迅速開展研究工作,決定對新畢業的 大學生進行培訓,使他們儘快投入工作,所開辦了 俄文培訓班及講授 電子學、 自動調節理論等課程。3月由於工業自動化研究在國內的基礎很薄弱,為順利開展研究工作,需要吸取蘇聯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在這方面的經驗,於1956年底組成一個自動化小組隨中國科學院技術考察團赴蘇聯、捷克斯洛伐克進行考察,歷時半個月,至1957年3月下旬回國,自動化小組成員為武汝揚、沈尚賢、陸元九、童世璜、王傳善。
4月2日為加強我所各部門工作的領導和建設,經所務會議決定,建立了多個管理委員會。
1.儀器設備委員會負責人:陸元九
2.技術輔助委員會負責人:童世璜
3.基建委員會負責人:屠善澄
4.圖書委員會負責人:疏鬆桂
5.學術活動及幹部培養委員會負責人:楊嘉墀
6.編輯委員會負責人:楊嘉墀
7.協調和對外聯繫委員會負責人:武汝揚、錢偉長、沈尚賢
4月17日-9月18日蘇聯自動化技術工具專家 阿葛依金,生產過程自動化專家列爾,氣動液動專家阿依捷爾曼相繼來所講學,我所大部分科技人員和部分所外人員參加聽課並整理出有關講義,以利更好地吸收、套用。5月成立所金工廠,工人7名。
5月由錢學森、沈尚賢、鍾士模、陸元九、郎世俊等人發起,經過有關部門的醞釀和全國科聯的商定,產生了由錢學森等29人組成的中國自動化學會籌備委員會。確定籌備委員會掛靠在中國科學院自動化及遠距離操縱研究所。
籌委會成員如下:
鍾士模 楊嘉墀 文傳源 王傳善 朱 正 朱物華 金 蘭
咎 陵 殷宏章 梁思禮 許德紀 疏鬆桂 楊龍生 蔣大宗
錢偉長 王雙華 彭淳紹 黃緯祿 顧谷同 陸佰勤 武汝揚 何健文
6月中國自動化學會籌備委員會在北京舉行了第一次全體會議,會上推選了錢學森等9人組成常委會,選出錢學森為主任委員,屠善澄為秘書。
常委會成員如下:
錢學森、屠善澄、朱淇昌、朱良漪、沈尚賢、郎世俊、陸元九、鍾士模和楊嘉墀
6月召開了自動化及遠距離操縱研究所第二次籌委會擴大會議,進一步討論確定所的研究方向和任務,根據國家十二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綱要第39項生產過程機械化和自動化要求以及同有關部門分工情況,確定我所主要任務是以生產過程自動化為主,並適當承擔國防部門提出的有關任務。
9月10日至12日國際自動控制聯合會(IFAC)在法國巴黎召開了創辦國工作會議,有18個國家代表參加,籌委會派鍾士模和楊嘉墀代表中國參加了會議,錢學森在這次會議上當選為IFAC第一屆執委會委員,使中國自動化學會(籌備委員會)成為IFAC的發起者和第一批成員之一。
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蘇聯的人造衛星一號發射成功,此後,我國一些著名科學家建議我國開展衛星工程的研究工作。
12月中國自動化學會主辦的《自動化》(註:1963年創刊的《自動化學報》的前身)期刊創刊號出版,每季一期,內容是介紹國內外自動化工作動態、科研成果和研究工作報告。
12月為了掌握國內工業生產過程自動化、機械化過程,我所負責組織了自動電力拖動和熱工、化工生產過程自動化兩個調查組,參加了機械生產自動化和礦山機械自動化兩個調查組,對國內各有關部門進行了摸底調查。
1958年
1月武汝揚、 張翰英訪問中國科學院院長顧問 蘇聯專家拉扎連科,就自動化所的工作方向和任務交換意見,拉扎連科介紹了蘇聯自動學和遠動學研究所工作情況和經驗,對中國工業生產過程自動化研究工作提出了一些意見和建議。1月20日-3月7日蘇聯專家柯崗來所講學,內容是“模擬技術和計算裝置”。
3月12日-14日在瑞士蘇黎世高等工業學校召開了國際自動控制聯合會(IFAC)執委會會議,由屠善澄代表錢學森教授出席。
5月17日毛主席在中共八大二次會議上提出:“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
7月19日為適應開展人造衛星控制、原子能反應堆自動控制和長江三峽水利樞紐綜合自動控制等三大任務的需要,經所務會議討論通過,由自動化所籌備委員會武汝揚給郭沫若院長、張勁夫副院長發函,提出在正式成立自動化研究所之前,將現有研究組改為研究室並提出相關的幹部配備。
8月一批由瀋陽空軍、北京空軍、蘭州空軍、廣州空軍等轉業復員軍人來所,作為科研輔助人員。為了迅速培養他們適應科研工作的需要,所成立了業餘科技大學,疏鬆桂任校長,楊守庚任教務長。
8月中國科學院由錢學森、趙九章、陸元九等科學家負責擬訂發展人造衛星的規劃草案,代號為“581任務”,成立了中國科學院581領導小組。該領導小組的任務是組織實施空間技術發展規劃和業務領導,並擬訂成立下屬三個設計院,其中第二設計院由自動化及遠距離操縱研究所部分研究人員組成。
8月9日經中國科學院院務會議批准,所正式組建研究室和科一級組織。
研究室名稱
專業方向
負責人
第一研究室
衛星控制和部件
陸元九(主任)
第二研究室
原子能反應堆控制
楊嘉墀(主任)
第三研究室
長江三峽水利樞紐控制屠善澄(主任)
第四研究室
生產過程自動化和調節理論
童世璜、潘守魯(副主任)
第五研究室
遠動學
王傳善(副主任)
第六研究室
疏鬆桂(主任)
第七研究室
自動化技術工具
楊嘉墀(主任)
第八研究室
計算技術
朱培基(副主任)
金工廠
李忠慶(廠長)
管理機構設:秘書科、人事科、總務科、器材科、基建科、編譯科,正式成立了圖書館。
9月15日我所正式提出三峽水利樞紐電站綜合自動化方案初步意見,包括三個部分:1.頻率和有功功率的自動調整;2. 勵磁的自動調整;3.輔助設備的自動控制系統。10月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李富春、聶榮臻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參觀了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躍進成果展覽會的長江三峽水利樞紐控制系統模型。我所參展項目有:邱永華等製作的船閘及升船機模型;裝有動物的探空火箭、儀器艙模型;毛緒瑾、林慶倫、倪宏誼等研製出的“異步電動機離子變頻調速系統”實物,這在當時屬於前沿性的工作。
11月26日武汝揚、劉宏、王傳善、易允文、陳繼遵同蘇聯專家卡伏魯洛夫進行了交談,武汝揚同志簡要地介紹了由我所負責教學任務的中國科技大學自動化系概況,蘇聯專家就自動化教學計畫提出了一些建設性意見,指出該專業要多學一些數學,尤其是拉氏變換、群論、機率論、邏輯理論和算法理論等;並指出電工學理論、電機學、電力拖動教學等內容太多;在系內應分設兩個專業,即自動化系統專業和自動化元件專業。
12月第二設計院成立,呂強任院長,設在紅山口高等軍事學院內,由原一、二室和五室部分人員組成,下設三個研究室:
310室
衛星控制和部件
負責人:陸元九
320室
遙測、遙控
負責人:王傳善
330室
仿真技術和設備
負責人:屠善澄
12月由中國科學院四川分院、山西分院、廣州分院、武漢分院、太原分院、上海機電設計院調來擬在實際工作中培訓的65名大學二、三年級學生參加我所工作。
12月全所各類人員統計如下表:
科技人員
103人
技術輔助人員
385人
工人
238人
行政人員
105人
總計
831人
1958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正式成立, 隸屬於中國科學院領導, 實行全院辦校、所(研究所)繫結合的方針,各系的有關專業課由院內相關研究所組織人員進行教學。我所受聘參與教學的先後有陸元九、屠善澄、朱培基、潘守魯、何善堉、毛緒瑾等。所內還給有關老師配有助教和教學輔助人員。
1959年
1月21日中國科學院黨組傳達1959年 鄧小平總書記關於現在放衛星與國力不相稱,要調整空間技術研究任務的指示。中國科學院黨組決定:調整任務,收縮機構,停止研製大型運載火箭和人造衛星,把力量轉到重點搞探空火箭上來,不斷探索衛星發展方向。1月-6月我所第二設計院舉辦數學、電子線路、調節原理培訓班,對從各分院調來的大學未畢業提前參加工作的人員進行脫產培訓。
5月15日,6月12日所務擴大會議,確定1959年年度研究工作計畫:
1.繼續進行國家提出的長江三峽水利樞紐綜合控制方案論證和探索衛星控制和部件的研究工作。
2.繼續落實和進行國家十二年科學發展規劃第三十九項生產過程機械化和自動化任務。
5月15日-19日由我所主持召開了“三峽升船機電力拖動和自動控制討論會”,會議主要目的是選定三峽升船機主拖動方案和工作安排問題,參加會議的有來自長江規劃辦公室的10個單位共25人。
5月27日-6月3日由我所主辦的全國自動化專業會議在北京召開, 參加會議的有中國科學院各分院自動化所和院有關代表,會議就自動化科學研究的任務、方向、研究課題、組織協作、組織機構以及幹部培養等幾個方面交流經驗和意見,以便於將自動化科學研究工作在落實的基礎上推向前進,武汝揚同志做了《關於開展自動化科學研究的一些意見》的報告,楊嘉墀、陸元九、童世璜、王傳善等也在會議上做了專題發言。
12月所大樓建成,我所第二設計院後改名為自動化所二部的三個研究室從紅山口高等軍事學院遷回。
1959年完成的主要科研項目有:
1.無觸點遠動綜合裝置
2.DMZ-4電子模擬計算機
3.無人氣象站遙測系統
4.毛條均勻自動控制
5.工具機控制程式定位裝置
6.轉爐煉鋼雙色比值測量儀
7.升船機拖動系統方案
8.紅外輻射溫度計
9.異步電動機離子級聯調速系統
10.水電站數據檢查記錄裝置。該項工作由長江三峽水利樞紐控制項目
轉變而來。由水電部決定,長江三峽水電站自動化項目在新安江水電站試點。這是我所與上海電錶廠合作試製的新產品在新安江水電站使用。1961年3月,由水電部主持鑑定通過。該課題參加人員有葉正明、張東韓、許毓秋、易林森等人。
1960年
1960年繼續執行國家十二年科學發展規劃第三十九項任務,我所開展的重點項目有: 長江三峽水利樞紐綜合自動化;大型模擬計算裝置;鐵道遠動化;2.16米反射天文望遠鏡自動控制。2.16米望遠鏡是院管的大型協作項目,我所承擔的是其全部控制部分。由毛緒瑾抓總,林慶倫、倪宏誼等8人參加。其他還有高爐、 轉爐自動化等任務;繼續探索衛星控制和部件研製等工作。1月4日中國科學院正式批覆我所關於所的管理機構編制的問題的請示,同意建立處一級管理機構,計有:計畫處,人事處,器材處,保衛處,行政處,工廠管理處和所辦公室。
1月23日中國科學院經院務會議討論批准,任命武汝揚為自動化及遠距離操縱研究所代理所長,潘純為副所長。
科研機構
模式識別國家重點實驗室
模式識別國家重點實驗室,於1984年由國家計委批准籌建,1987年通過國家驗收並正式對外開放。依託於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實驗室第一任主任是現任國家科技部副部長的馬頌德研究員,現任主任為 譚鐵牛研究員。實驗室現有固定人員22人,平均年齡37.8歲,科研骨幹均具有博士學位。實驗室流動人員包括博士後、在讀博士生與碩士生、高級訪問學者及客座研究人員。實驗室計畫發展規模為固定人員25-30人,流動人員100人左右。實驗室以“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開展前瞻性的基礎研究;立足國內,面對現實,推進定向性的套用研究與技術開發”為發展戰略,追求個人事業與集體事業共同協調發展,力爭成為具有國際水準的科學研究、技術創新和高科技人才培養基地。
實驗室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為模式識別、計算機視覺、圖像處理與圖形學,口語信息處理、自然語言處理以及模式識別套用與系統等。
實驗室目前承擔了三十餘項科研項目,其中包括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規劃“973”項目(圖象、語音、自然語言理解與知識發掘),國家基金委重大、重點項目,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國家攻關項目,國家高技術計畫“863”項目,國家基金委面上項目及國際合作項目等。
實驗室成員每年在國內外重要的學術期刊和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百餘篇,其中不少發表在國際權威刊物與國際重要會議上,如IEEE彙刊(PAMI等),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Vision, Pattern Recognition, Image and Vision Computing,Automatica, EuroSpeech, ICSLP, ICASSP, ICCV, ICPR, ACCV等。
近年來,實驗室已獲準和申請發明專利26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中科院自然科學二等獎2項,其它部委級三等獎3項,國際發明金獎與世界智慧財產權專項獎各1項。
實驗室在開展國際國內學術交流與合作方面,有著優良的傳統。實驗室借各種機會,積極組織學術交流,每年一批在美國、法國、德國、日本、英國、新加坡等地工作的優秀中國留學生,定期到實驗室從事短期客座研究,來自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日本等二十多個國家或地區的知名學者到實驗室做學術報告達幾十人次。實驗室通過中科院自動化所和法國國立信息與自動化研究院(INRIA)成立了“中法信息、自動化與套用數學聯合實驗室”,與香港科技大學成立了信息技術聯合實驗室。實驗室成員積極參與國內外學術組織的工作,擔任許多國內外學術期刊的主編、副主編或編委,以及國際重要學術會議的大會主席或程式委員會委員等。
實驗室十分重視與高新技術企業的交流與合作,希望通過與社會資源的有效組合,促進成果轉化,為我國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
複雜系統與智慧型科學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複雜系統與智慧型科學重點實驗室依託於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1994年經中國科學院批准正式對國內外開放。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是戴汝為院士,現任主任為王飛躍研究員,現有工作人員26人,其中有中科院院士1人,研究員9人、中科院“百人計畫”和“引進國外傑出人才計畫”入選者4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實驗室現有博士後13人、博士生86人、碩士生57人。
實驗室以複雜系統和智慧型科學的理論與套用為主要研究方向,利用網路化環境,充分發揮多學科交叉優勢,立足自動化和系統工程技術,以智慧型科學的理論和方法解決工程、社會、經濟和國防中的複雜系統建模、分析、控制和最佳化等問題。實驗室的發展目標是成為一個國際一流的科學研究、技術創新和人才培養的基地。
高創中心
高技術創新中心是所級綜合性信息與自動化研發機構,以智慧型識別和智慧型控制技術以及兩者的有機結合和集成套用為主要的科研和開發方向。積體電路設計工程中心
國家專用積體電路設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是國家級的專用積體電路分析和設計基地。中心主要從事積體電路逆向分析方法學的研究和系統的開發,同時自主地進行積體電路設計和分析。
綜合信息系統研究中心
綜合信息系統研究中心成立於2004年,主要從事綜合信息處理、智慧型控制與集成技術的研究和開發。中心下設綜合信息部、感測與控制部、智慧型視覺部、多媒體和虛擬現實部、科學藝術研究中心、RFID研究中心、彩票安全技術研發中心等部門。中心現有職工120餘人,研究生30餘人。
中法實驗室(模識)
中法信息、自動化與套用數學聯合實驗室(LIAMA)是中國科學院與法國國家信息、自動化研究院(INRIA)於1997年1月共同建立的聯合實驗室。該實驗室座落在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實驗室第一任中方主任由原自動化所所長馬頌德研究員擔任,法方主任由INRIA的Olivier Monga博士擔任。2000年,中法實驗室進入到第二期合作發展階段(2000-2004)。包括路甬祥院長在內的中科院領導以及法方部門代表參加了“中法實驗室”契約續簽儀式。合作部門除第一階段的中國科學院與法國信息與自動化研究院兩家外,又增加了法國國家科研中心與法國國際農業研究中心兩個法國國家級科技管理機構。2004年11月,實驗室進入了第三期合作階段,合作單位進一步擴大到七家,新增了中科院自動化所和法國地質與礦業研究局和法國農業科學院兩個法國國家級科研機構。中法信息、自動化與套用數學聯合實驗室是在中國科學院領導與院國際合作局指導下成立的,被立為中科院重大國際合作項目。該實驗室的發展目標是促進中法兩國在信息、自動化與套用數學科學技術領域方面持久的、實質性的國際合作。實驗室是一個開放實驗室。實驗室的管理工作由中方主任與法方主任協商執行。實驗室學術委員會由中法雙方組成,主要負責實驗室的學術發展方向,評審年度申請項目,以及檢查實驗室主任的工作情況。學術委員會是由兩國資深的學者、教授組成(如目前包括了兩名中科院院士,一名法國科學院院士)。
實驗室的項目發展是按照“滾動、淘汰、增新”的方式進行的,由中法雙方研究人員共同申請,研究成果為雙方共享。實驗室鼓勵雙方研究人員及學生的中短期學習、訪問與學術交流。目前已資助了49項/次中法合作項目,已吸引了兩國國家級科研機構與著名大學的研究工作者及學生已達100多人次。
中法實驗室積極舉辦雙邊學術交流活動及會議,為加深兩國科學家以及研究工作者的實質性學術交流提供了良好的機會,並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綜合處
協助所領導對有關工作的綜合協調、督查督辦;承擔重要會議與活動的組織協調、文秘事務、信息宣傳、對外聯絡與接待、安全保衛、綜合檔案與綜合統計工作;承擔所黨委、紀委和工會的日常事務工作,協調工青婦等民眾組織;綜合協調公共事務的管理和服務工作(含園區管理、機要通訊、領導用車、所機關公共物品的採購、職工周轉住房的安排與維修等)。科技處
協助所領導確定研究所各個階段的重點研究領域和學科發展方向,開展科技情報和發展戰略研究,組織制定中長期科研發展規劃;負責研究所科研業務的協調管理;加強與有關政府部門和學術界的聯繫與溝通,組織爭取重大項目;負責研究所重大項目的組織與管理;負責科研業務方面的規章制度建設;負責科研業務工作的日常管理(包括課題管理、成果和報獎管理、保密、質量和計量管理、國際合作與外事管理、科研統計、科技檔案管理等);承擔重大科技活動的組織、承辦學術活動及科普工作。
智慧財產權與產業化處
負責對技術、市場的情報進行規劃、收集、分析、處理;負責研究所成果轉化方面規章制度的調研、起草與制定等工作;負責制定研究所有關保護和管理智慧財產權工作的規劃、計畫,並策劃制定有關技術標準,以及與智慧財產權相關的日常工作;負責開展研究所與地方政府、各類企業的創新平台建設,並開展多渠道的合作;負責對研究所有產業化前景的項目進行篩選、運作;負責研究所所地合作領導小組、投資管理委員會的日常工作。
財務資產處
負責研究所的日常財務管理和納稅工作;負責財務預決算和綜合分析;負責研究所公用支出的審批;綜合協調政府採購工作,負責非經營性國有資產的管理;負責職工住房補貼和住房公積金的管理;負責下屬單位的審計工作等。
人力資源處
協助所領導制定人才隊伍建設和發展規劃;承擔人事制度改革和轉崗分流工作;負責所屬機構與編制和崗位聘任的管理;負責人才引進和幹部選拔任免工作;負責薪酬福利和各種社會保障事務的管理工作;綜合協調組織全所部門和人員的績效管理、考核和繼續教育工作;負責高級訪問學者管理工作;負責人事檔案管理、人事信息統計等工作;負責離退休人員的管理與服務工作;負責職工和研究生的醫療保健工作;負責計畫生育工作。
研究生部
協助所領導制定研究生教育工作發展規劃;負責全所研究生的招生計畫、招生宣傳及錄取工作;負責研究生日常教學管理及學位管理;負責研究生的學籍及檔案管理工作;綜合協調組織導師選聘工作;負責合作培養研究生和研究生同等學力學位授予;負責研究生就業服務與派遣;負責博士後管理工作;負責指導與聯繫研究生會工作;負責所友聯誼工作。
科研支持部
負責研究所的電訊管理和信息化建設(含網路管理與服務、主頁維護等);負責研究所圖書情報資源服務、期刊出版工作;負責科研部門的行政支撐和有關技術支持工作;承擔掛靠學會的辦公室日常工作。
研究領域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是中國信息與自動化領域骨幹研究所,以智慧型信息處理、複雜系統與智慧型控制為主要研究方向,是集基礎研究、套用開發到生產經營於一體的新型科研機構。在知識創新工程即將進入新的階段之際,自動化所結合自身情況與國際新形勢,於2003年9月制定了自動化所科技工作戰略規劃,明確自動化所的研究跨越兩大高技術領域,即自動化技術和信息技術領域;聚焦三個學科方向,即智慧型控制與綜合自動化、複雜系統與智慧型科學、以及智慧型信息處理方向。戰略規劃還對我所發展的近期目標和中長期目標做出如下描述:
“在智慧型控制與智慧型信息處理領域,堅持開展定向基礎研究和套用基礎研究,大力加強高技術研究與開發;通過技術創新和集成創新,在3–5 年時間內,使自動化研究所的科技綜合競爭力再上一個新台階,在有限的目標上為國民經濟發展和國防建設做出重大貢獻。到2020年,爭取將自動化研究所建成一個人才濟濟、具有強大創新能力名副其實的國立研究所,在國際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與國際著名同行研究機構和大型跨國公司互為研發戰略夥伴。”
組織機構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2006年12月成立智慧財產權與產業化處,負責全所的 產業化工作,具體職責包括智慧財產權管理、了解社會需求與科技市場動態、推介科技成果、管理持股企業、研究產業策略等方面工作。自動化所智慧財產權與產業化處集管理與服務職能為一體,根據國內企業技術創新與市場發展需要,組織、整合自動化所與地方資源,促使自動化所的人才資源和科技資源向重點行業、重點企業流動,為實現產業技術升級、高新技術產業化提供開放式的服務平台。
宗旨:致力於促進研究所技術、人才和信息資源與區域經濟的緊密、有效結合,為充分配置和發揮研究所資源,面向社會、融 入社會、服務社會,促進地方科技和經濟發展而發揮重要作用。
思路:瞄準國家急需的重大課題以及地方急需提升的規模產業,做好技術成果向產業化快速和有效地轉移,推進學科交叉並承 接大項目、尖端課題和中低端量大/面廣項目以形成聯合優勢。
要求:堅持高效率、高標準、高素質的原則,全面服務於全所科技開發工作,致力於研究所知識創新工程體系的建設。
職能:作為研究所與地方(含企業)合作的歸口管理職能部門,該處承擔著技術/市場情報收集分析、重大項目篩選、投資決策 諮詢、專利戰略分析、智慧財產權管理、創新平台建設以及與國內著名企業之間的橫向合作等全過程管理工作。
工作職能
秉承“面向社會、融入社會、服務社會”的宗旨,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以科技創新為己任,發揮國家級科研院所的領軍作用。實現產業化目標:建設孵化平台,打造中自品牌
推廣核心技術,奠定產業優勢
結合社會資源,共建創新平台
組建產業聯盟,制定技術標準
培養複合人才,加速技術轉移
自動化所智慧財產權與產業化處在所務會的領導下,在全所職工的大力支持下,將圍繞“保護智慧財產權、了解社會需求、推介科技成果、管理持股企業、研究產業策略”五方面開展工作,構建研究所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體系。
在研究所所務會的正確領導下,以所地合作領導小組、投資管理委員會、智慧財產權與產業化處為主要支撐力量,形成研究所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體系;
集管理與服務職能為一體,面向國家戰略需求,根據地方區域創新、企業技術創新與市場發展需要,組織、整合以研究所技術、人才為核心,促進研究所技術、人才和信息等科技資源向重點產業、重點企業流動/互動;同時,促進研究所學科建設;
充分發揮研究所自動化和信息處理學科優勢,為實現傳統產業技術升級改造、培育新的高新技術產業提供開放式的服務平台。
隊伍建設
作為我國自動化與信息領域的國家級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匯聚了一批國內外知名的 專家學者。自動化所現有在編職工321人,創新科技崗位主要人員均具有博士學位,50%以上的人員具有海外留學經歷。研究所現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研究員、副研究員和高級工程師125人,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4人,國家863領域專家2人,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6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5人。一些科研骨幹在國際學術界擔任了重要職務,現有IEEE Fellow 2人,INSCOW Fellow 1人,IFAC Fellow 1人,1人當選為國際模式識別聯合會信號處理與機器智慧型委員會主席,1人當選為IEEE智慧型交通系統學會主席,還有多人擔任了十幾種國際權威期刊的主編或編委。
自動化所不斷加強以項目聘用為主體的流動隊伍建設,現有項目聘用人員360餘人,他們在研究所科研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一部分人員已經成為研究所的科研骨幹,承擔了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63課題在內的一些國家科研項目。
自動化所堅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則,積極建設外腦隊伍。在中科院海外評審專家中,有14位與我所合作,占本學科中科院海外評審專家的78%。其中,9人獲院海外傑出學者基金項目支持,並有3人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B類。
自動化所堅持開放聯合、廣聚英才的原則,每年均有數十位優秀的青年科技人才加盟研究所。受研究所的環境和政策吸引,一批在國外研發機構和外資企業工作的優秀人才加盟自動化所,出現了國內信息與自動化領域少有的“人才回流”現象。
國際合作
項目合作自動化所聯合中歐5國10多個單位共同承擔由歐盟和國家科技部資助的重大國際合作項目
我所同日本松下公司合作,成功研製出世界最新中日互譯原型機
我所與日本國際先進通訊技術研究所簽訂合作協定
面向LC-STAR項目的漢語口語語料處理
在中科院和英國皇家學會的支持下,與英國雷丁大學開展視覺監控項目的合作研究
人才交流基於獨立成份分析的彩色圖像特徵提取和基於內容的圖像檢索
三維場景建模與運動理解
交通場景的視覺監控
具有視覺導航、語音控制、全方位移動機器人平台開發
合作機構
與新加坡媒體發展管理局正式成立“中國-新加坡數字媒體研究院”
中法信息、自動化與套用數學聯合實驗室(LIAMA)
中英成像科學與機器人聯合實驗室(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