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長沙礦產資源勘查中心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長沙礦產資源勘查中心

中國科學院長沙大地構造研究所的前身是中國科學院中南大地構造與地球化學研究室,成立於1961年。是國務院首批授權的博士碩士點之一。目前擁有1個構造地質學博士學位授予點和構造地質學、地球化學2個碩士授予點。

概況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長沙礦產資源勘查中心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長沙礦產資源勘查中心

中國科學院長沙大地構造研究所的前身是中國科學院中南大地構造與地球化學研究室,成立於1961年。現有在職職工89人,其中科技人員62人,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研究員12人,副研究員、高級工程師18人,中級科技人員23人。在讀研究生31人,其中博士生24人,碩士生7人。

長沙大地構造研究所是一個以大地構造學基礎理論研究為主的研究所。其學科方向是大地構造與成礦構造學。重點研究中生代以來中國大陸的構造變動、盆山耦合過程及其動力學機制,以岩石探針、構造-熱演化、動力學模擬實驗研究為主要研究方向,繼承、發展、創新活化構造理論,實現創新目標。
長沙大地構造研究所是國務院首批授權的博士碩士點之一。目前擁有1個構造地質學博士學位授予點和構造地質學、地球化學2個碩士授予點。

1999年,長沙大地構造研究所圍繞著知識創新工程試點工作進行改革:(1)根據研究所的特點,明確了長沙大地構造研究所的總體發展戰略。即繼承、發展、創新具有國際影響的活化構造理論(地窪學說),把研究所建設成為大地構造學基礎研究基地和我國大地構造學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既承擔為國家戰略目標服務的資源能源勘查中的基礎性、前瞻性和戰略性的重大研究課題,又為解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可持續發展所提出的資源環境問題作貢獻。(2)初步建立了人員流動,公平競爭,擇優支持,評價從嚴,動態最佳化的新機制。全面實行按需設崗,公開招聘,競爭上崗,契約管理,轉崗分流,動態更新的人事制度。堅持“高效、精幹、發展”的原則,對全所管理機構進行調整精簡,內部機構由原有的4個處室11人精減為2個處室7個崗位,即綜合辦公室與科研計畫財務處,研究系列由原有的3個調整為2個,即大地構造研究室和成礦學與資源開發研究室。(3)組建了開發與公共事業部,統一管理全所開發與後勤服務,安置轉崗分流人員,並實行項目承包制,對內有償服務,逐步向社會化企業管理過度。

1999年,長沙大地構造研究所獲準科研課題9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省市科研項目及地方委託項目7項,爭取到位經費202萬元。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項,國家科委科技攻關項目3項,中科院重大重點項目6項,院省合作項目1項,地方委託項目2項。

重點項目

國家重點攻關項目“阿爾泰變質變形及流體作用研究”取得了新的進展。基本查明研究區造山系變形構造格局,變質帶類型與分布,變形變質過程與流體作用,成礦作用的關係,特別是岩石與流體反應的相互作用、流體傳質作用和同位素交換作用動力學的研究,提出了流體主要運移型式和阿爾泰型構造成礦域的理論框架。對提高找礦預測能力,加速西部礦產資源開發具有重要意義。中科院重點項目“湖南龍山金礦規律及找礦勘查綜合研究”及“江西洋雞山金礦成礦條件研究及找礦預測研究”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得到生產單位的高度讚揚。

1999年,長沙大地構造研究所在中國科學院人教局的支持下,舉辦了“固體地球科學未來10年青年學術研討會”;為慶祝中國科學院建院50周年,在長沙舉辦了在湘院士座談會,湖南省委副書記吳向東、副省長潘貴玉出席了座談會。
1999年,長沙大地構造研究所發表科研論文65篇,編寫出版科研專著1部。

交流合作

在國際合作方面,繼續保持與澳大利亞和德國馬普學會的合作與交流。全年出訪8人次,接待來訪6人次。特別是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著名構造地質學家Bruce Hobbs教授及其助手來所進行相關領域的合作研究時,愉快的接受了長沙大地構造研究所聘請他為名譽教授的聘書,並表示將加強與長沙大地構造研究所動力學模擬實驗研究的合作。

長沙大地構造研究所是湖南省地質學會構造專業委員會、非金屬專業委員會的掛靠單位。編輯出版《大地構造與成礦學》(中、英文版)學術刊物。

歷史沿革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於1986年從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整建制搬遷部分學科和研究室,與中國科學院廣州地質新技術研究所(該所始建於1978年8月)合併成立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廣州分部;

1993年經國家編制委員會批准啟用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名稱。

2002年初,按照中國科學院關於建立南方海洋科學創新基地的戰略部署,原中國科學院長沙大地構造研究所與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異地整合,新的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整體進入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二期試點系列。

機構設定

職能部門:綜合辦公室、人事處、科技處、教育處、財務室。
其它部門:綜合服務中心、長沙礦產資源勘查中心、《地球化學》和《大地構造與成礦學》編輯部。

創新研究機構:有機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中科院邊緣海地質重點實驗室、中科院同位素年代學和地球化學重點實驗室、極端環境地質地球化學重點實驗室、成礦動力學重點實驗室。

正在籌建中科院珠江三角洲環境污染與控制研究中心; 正在規劃石油天然氣與固體礦產資源研究中心。

其它科研機構:廣東省資源環境利用與保護重點實驗室、廣東省礦物物理與材料開發重點實驗室、國家質譜廣州中心、中科院地理信息產業發展中心廣州分中心和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

主要學科方向

主要學科方向為海陸岩石圈演化與礦產資源、區域環境與可持續發展。

科研項目及創新成果

自2002年中科院實施的知識創新工程試點二期以來,代表性創新成果有:

1、極端高壓礦物學與地幔礦物學;

2、典型地區地幔物質組成及動力學演化;

3、南海及周邊地區氣候環境演變的地球化學記錄研究;

4、油氣地球化學新技術方法發展與套用;

5、珠江三角洲毒害有機污染物的區域地球化學與污染機理研究;

6、海洋資源勘探開發新技術新方法研究。

2002-2006年,全所每年承擔的科研課題均超過200項,在研項目數每年也超過200項,平均每年到位科研經費4300餘萬元。2002-2006年,全所共爭取科研項目數510項,爭取科研經費2.3413億元。

2002-2006年,作為第一主持單位獲準國家基金5609萬元,其中主持國家基金重大項目1項(800萬元);國家基金創新群體項目1項(360萬元);國家傑出青年基金項目6項(1020萬元);國家基金重點項目11項(1350萬元);

主持973項目二級課題6項(1706萬元);國家攻關項目專題3項(270.5萬元);863重大專項課題2項、獨立課題2項、專題3項,總計622萬元。獲準地方科技攻關經費824萬元。2002年以來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科研成果獎勵8項,其中國家二等獎1項,省部級一等獎4項。

2002-2006年,全所共發表學術論文2051篇,其中SCI收錄的國際刊物論文416篇、SCI收錄的中國刊物論文140篇、中國核心刊物及統計源刊物論文1199篇。

學術刊物與館藏

主辦地學核心期刊《地球化學》、《大地構造與成礦學》和《中國可持續發展通報》。其中,《地球化學》2000年獲中科院優秀期刊一等獎,2002年、2004年獲“百種中國傑出學術期刊”獎。廣東省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廣東省可持續發展協會掛靠該所。研究所圖書館館藏中英文書刊近12萬冊,圖件近2萬件。

科普基地

“地學與資源科普基地”於2005年被列為廣州市、廣東省和國家科普教育基地。

國際交流與合作

2002-2006年,共接待來自美、英、德、法、澳、荷、加、俄、日、越南、印度等二十多個國家以及港、澳和台灣地區的專家、學者共240批494人次,主辦國際學術會議2個,主辦雙邊學術研討會6個,與北大等單位合辦國際學術會議2個。在派出方面,5年來共派出229批330人次分別赴美、英、法、德、荷、俄等十多個國家以及港、澳、台地區參加學術會議、合作研究和專業考察等。與美、英、德、澳、荷、加、俄、日等十多個國家以及港澳地區開展的國際項目達30多項。

2002-2006年,60人次獲資助出國留學或合作研究,其中,獲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30人次;中科院人教局資助21人次,國外資助9人次。獲資助經費約500萬元人民幣。

創新文化建設

2002年以來,研究所的創新文化建設進入了一個系統化發展的新階段。通過創新文化建設達到內聚人心、外創形象、培育價值、規範行為,系統提升全所知識創新能力,促進知識創新工程試點目標的全面實現。幾年來研究所在行為規範、形象標識設計推廣、“廣州地化所精神”方案徵集和凝練、創新文化座談研討會、組織編寫創新案例和研究生等青年科技人員科學/人文精神教育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凝練出“創新、求是、協同、奉獻”為廣州地化所精神方案。通過該項活動促進了全所各界人士對研究所價值理念和前途的關心與思考。

園區建設

2002-2006年,已對全所的基礎設施、有機礦物和同位素實驗大樓、流動人員公寓和長沙中心供電系統等進行了全面改造,改造面積約4.2萬平方米。與廣東省珠江房地產開發公司合作興建了2.8萬平方米的職工住宅樓;15000平方米科研綜合大樓投入使用;一座4100平方米的客座人員辦公公寓也已建成。現在的廣州地化所整體園區環境發生了質的變化,建築物外形優美,色彩和諧,內部使用功能齊全、完備。園區內綠樹成蔭、花草芬芳,綠化率達52%。所區安靜、清新、幽雅,體現了強烈的現代意識和文化內涵,給人一種流連忘返的感覺。2005年8月1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在視察廣州地化所時指出“廣州地化所的園區環境已達到科學院園區一流水平”。

科研辦公條件和園區環境的極大改善給廣大科研人員創造了較為舒適的工作和生活條件,為穩定和吸引人才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同時在招收高質量研究生和博士後以及吸引更多的海內外優秀科學家來所開展合作研究等方面也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中科院下屬分院機構

中國科學院於1949年11月在北京成立,是國家科學技術方面最高學術機構和全國自然科學與高新技術綜合研究發展中心。一起盤點一下中科院下屬的分院機構。
中國科學院蘭州分院
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南京分院
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
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
中國科學院昆明分院
中國科學院瀋陽分院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
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台
中國科學院烏魯木齊天文工作站
中國科學院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農業資源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與套用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
北京基因組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
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長沙礦產資源勘查中心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蘭州地質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
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遙感衛星地面站
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
中國科學院長春人造衛星觀測站
中國科學院上海套用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計算數學與科學工程計算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
中國科學院國家基因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成都文獻情報中心
中國科學院長春分院
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藥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貴陽地球化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光電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健康科學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信息中心
中國科學院營養科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農業技術中心
中國科學院西安分院
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
煙臺海岸帶可持續發展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蘭州資源環境科學信息中心
中國科學院科學時報社
中國科學雜誌社
中國科學院套用數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行政管理局
中國科學院青島療養院
中國科學院科學出版社
中國科學院廬山療養院
中國科學院教育部水土保持與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院
江西省中國科學院廬山植物園
中國科學院陝西省秦嶺植物園
水利部中國科學院水工程生態研究所
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中國科學院滲流流體力學研究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