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

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

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位於中國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是集科學研究、物種保存和科普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科研機構,是中國三大核心科學植物園之一,同時也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籌建於1956年,成立於1958年11月,1972年劃歸湖北省後改名為湖北省植物研究所,1978年回歸中國科學院更名為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研究所,2003年再次更名為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2017年12月,入選教育部第一批全國中國小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營地名單。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
1956年9月13日,武漢植物園籌委會成立,籌委會委員共14人,主任:章文才,副主任:萬流一、孫祥鍾,執行主任:劉文華。
1956年10月30日,武漢市城市規劃委員會第1098號文批准,同意武漢植物園收購磨山地區土地。
1956年11月12日,武漢植物園籌委會接收東湖磨山植物園,植物園籌備處設東湖磨山。
1958年1月,陳封懷教授由南京中山植物園來武漢植物園任主任。
1958年11月11日,中國科學院12次常務會議批准,武漢植物園籌委會授名為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
1963年7月22日,中國科學院中南分院(63)中南科院字第029號文,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改名為中國科學院中南分院華南植物所武漢植物園。
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
1972年7月1日,武漢值物園改名為湖北省植物研究所,歸屬於湖北省領導。
1978年6月22日,中國科學院科發計字(78)0896號文,湖北省植物研究所回歸中國科學院,定名為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實行中國科學院和湖北省雙重領導,以中國科學院為主,屬地師級單位。
1978年12月18日,中國科學院科發計字(78)2021號文,再次定名為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研究所,植物園為武漢植物研究所附屬機構。
2002年11月,被授予“國家級AAAA級旅遊景區”。
2003年10月16日,根據中國科學院科發人教字(2003)287號文,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研究所更名為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
2005年6月13日,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被團中央中科院和全國少工委命名為“全國青少年先進科學世界科技活動示範基地。”
2005年10月31日,該園被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定為全國野生植物保護科普教育基地。
2011年1月,武漢物園獲批組建“湖北省節能環保產業濕地生態恢復與科學管理技術創新基地”。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位於中國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東湖之濱、磨山南麓,東經14°24′,北緯30°33′,海拔19~35m,整個園區占地面積為70公頃。

氣候情況

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位於中國湖北省內,當地是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光能充足,熱量豐富,無霜期長,降水充沛,雨熱同季。該植物園年平均溫度:16.3℃,一月月平均溫度:3.7℃,七月月平均溫度:28.8℃,極端低溫:-18.1℃(Jan.1977),極端高溫:41.3℃(Jul.1934),年平均降雨量:1282mm。

保存植物

雞蛋花雞蛋花
據2016年3月植物園官網顯示信息,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作為中國國家植物資源儲備和植物遷地保護的綜合研究基地,收集保育植物資源11726種,建成了世界上涵蓋遺傳資源最廣的獼猴桃專類園、世界最大的了水生植物資源圃、中國華中最大的野生林特果遺傳資源專類園、中國華中古老孑遺和特有珍稀植物資源專類園、中國華中藥用植物專類園等16個特色專類園。

旅遊指南

主要景點

獼猴桃專類園獼猴桃專類園
花徑廣場
花徑廣場是武漢植物園創新工程改造園地的第一景,坐落於植物園的軸線中心地帶,交通上四面貫通,遊客可以穿過長廊進入熱帶植物溫室、杜鵑園、藥園等各類專類園區。
獼猴桃專類園
獼猴桃專類園占地4公頃,收集保存了獼猴桃屬植物51個種及種下分類單元、20個變型和88個國內外及軟棗、毛花品種(系),獲得種內、種間雜交創新種質資源近2萬份;08年與廬山植物園和雲南園藝所等單位合作建立了種質資源分圃,保存了適應不同生態條件的物
水生植物專類園水生植物專類園
種。
水生植物專類園
水生植物專類園主要由多個展區組成。水生植物群落展示區由坡岸向塘中央隨水深梯度的逐漸加深,依次布置坡岸地被植物群落圓葉節節菜和卵葉丁香蓼,濕生植物和挺水植物,漂浮植物槐葉萍和鳳眼蓮,浮葉植物群落水罌粟和蓴菜,沉水植物群眼子菜、菹草、水車前等不同
生態型水生植物110種;沉水植物群落展示區是國內首家集物種保育和科普展示為一體的,常年有35種以上的水生植物展示區;濕生植物群落展示區模擬沼生生境並以展示澤瀉屬、莎草屬、燈心草屬、雨久花屬、慈姑屬等濕生植物群落和珍稀瀕危水生植物水蕨、水
竹園竹園
韭、野生稻、水禾、金銀蓮花等植物群落;湖泊生態區既有湖岸兩棲植物水杉群落、大面積的挺水植物蘆葦和香蒲群落,又有浮葉植物睡蓮和沉水植物金魚藻、黑藻、菹草等。另外還有荷花品種保存區及展示區、水生溫室、水生植物種質資源圃和睡蓮品種保存區等。
藥用植物專類園
該專類園建於1956年,占地約3.5公頃,其中包括1000平方米的蔭性植物保育區、500平方米的岩石區和1000平方米的李時珍藥文化科普展示區,
收集保育了以華中地區為主的藥用植物1500餘種。
竹園
景觀溫室景觀溫室
竹園位於湖岸線北岸,面積約3公頃,已引種栽培各種竹子近百種,包括有大琴絲竹,粉單竹、斑竹、方竹等。
蘭花植物專類園
該專類園是一個集科研、植物種質資源保育及科普展示為一體的研究小組,包括150平方米的所級實驗室、1000平方米的用於蘭科植物種質資源保育的實驗溫室及面積20餘畝的用於蘭科植物的科普展示蘭花島,已收集保育華中及華南地區蘭科植物266種,離體保存蘭科植物及其他珍稀瀕危植物60餘種。
景觀溫室
建成於2006年初的大型景觀溫室是武漢植物園的標誌性建築,總面積3188.17平方米,由
松柏園松柏園
熱帶雨林區、蘭室和熱帶沙漠植物區三部分組成,共保存展示各類植物1500餘種。
岩石植物區
興建於2005年的岩石植物區占地0.2公頃,主要收集栽培來自神農架和三峽庫區的岩生藥用植物近300種,為這類植物創造了多樣的生存環境。
松柏園
位於園中心地帶的松柏園占地面積約1.5公頃,是該植物園現存最古老的“原始森林”,區內種植有多種亞熱帶地區的松柏類植物。
觀賞植物區
該區占地3公頃,以景觀植物的收集栽培和展示為主,由梅園、杜鵑園、陰生植物區、山茶園、牡丹園、水雲澗、芙蕖亭等專類植物園區和園林景觀組成,共栽培各類觀賞植物2000餘種(含品種)。觀賞植物區園林景觀以江南園林、江南庭院為格調。

展覽活動

花卉種植花卉種植

每月花展
一月:梅花、洋蘭、山茶花、臘梅、茶梅、水仙
二月:白玉蘭、結香、紫玉蘭、仙客來、朱頂紅
三月:鬱金香、君子蘭、荷包花、桃花、百合
四月:牡丹、杜鵑、罌粟花、大岩桐、虞美人
五月:鶴望蘭、羊蹄甲、一品紅、火棘
六月:中國蓮、萱草、美人蕉、合歡、鳳仙花
七月:凌霄、唐菖蒲、紫薇、五色梅、太陽花
八月:睡蓮、紫茉莉、木蓮、石蒜、姜花、建蘭
九月:桂花、雞冠花、翠菊、木芙蓉、千日紅
十月:菊花、番紅花、旱金蓮、冷水花、油茶
十一月:大麗花、虎耳草、馬蹄蓮、茶梅、油茶
十二月:茶花、洋蘭、水仙、枇杷、臘梅、馬蹄蓮

實用信息

門票價格

交通路線交通路線
一、基本門票
全價票:40元/人
半價票:20元/人,享受此優惠條件:學生(不含研究生、非統招生、成人教育)憑本人學生證、年滿60周歲未滿70周歲的老人憑本人老年證或身份證。
免票入園,享受此優惠條件:1.2米以下的兒童(有家長陪同);年滿70周歲老人憑本人老年證或身份證;殘障人士憑殘疾證;現役軍人憑軍官證、士官證或士兵證;記者憑國家新聞總署頒發的記者證;帶團導遊憑國家旅遊局頒發的導遊證。
二、會員證
單人行年卡:98元,辦理對象為全部購全價票人群,購買會員證票據之後現場拍照辦理,本人持年卡,可享受一年不限次數入園。
單人行(優惠)年卡:58元,辦理對象為所有持證在讀大學生(不含研究生)及60-69歲老人,購買會員證票據之後現場拍照辦理,本人持年卡,可享受一年不限次數入園。
情侶年卡:168元,辦理對象情侶(一男一女),購買會員證票據之後現場拍照辦理,本人持年卡,可享受一年不限次數入園。
家庭年卡:198元,辦理對象為家庭,夫妻兩人或夫妻兩人帶一名小於16周歲的孩子,購買家庭會員證票後現場拍照辦理,憑年卡三人皆可享受一年之內不限次數入園。
開放時間
夏令時段:(5月1日至10月7日)
售票處工作時間:8:00-17:30
景觀溫室開放時間:8:00-17:30
冬令時段:(10月8日至次年4月30日)
售票處工作時間:8:00-17:00
景觀溫室開放時間:8:00-17:00
交通路線
公交信息:401,402,403,643,625路公交可到。

科研條件

人員編制

截至2014年底,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共有在職職工275人。其中科技人員155人、植物園功能人員40人,管理人員30人,支撐人員13人,所辦企業人員20人,科技副職人員2人,離崗人員13人,待崗及其他人員2人。包括研究員及正高級工程技術人員33人、副研究員及高級工程技術人員64人。共有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入選者16人。
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入選者:李紹華、張全發、丁建清、王青鋒、李偉、王瑛、王艇、韓月彭、傅金民、楊平仿、章焰生、產祝龍、王俊、劉峰、郭明全、呂世友

科研平台

截至2014年底,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下設3個研究中心:資源植物研究中心,水生植物研究中心,流域生態研究中心,擁有2箇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1個省級實驗室、建有1個國家種質資源圃、1個省級成果轉化中心和1個院級分中心、1個部級生態監測站、6個遷地保護基地、4個所級野外台站的網路支撐平台。
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植物種質創新與特色農業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水生植物與流域生態重點實驗室
湖北省重點實驗室:濕地演化與生態恢復湖北省重點實驗室
國家種質資源圃:國家獼猴桃種質資源圃
省級成果轉化中心:湖南省園林植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院級分中心:中國科學院綠色農業技術集成與發展中心果蔬花卉分中心

設施設備

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公共實驗平台
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公共實驗平台是根據該園“十二·五”規劃的相關部署,於2010年成立,是該園科技支撐中心的組成部分。
截至2013年3月,該平台擁有230m²的檢測實驗場所,購置有大型儀器設備16台,包括電感耦合電漿質譜儀,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穩定性同位素質譜儀,氣相色譜儀,氣相色譜質譜儀,掃描電子顯微鏡,梯度氣象系統,渦動相關係統,液相色譜儀(兩台),實時螢光定量PCR檢測系統,攜帶型葉綠素螢光儀,攜帶型光合作用測定儀,土壤碳通量,微波消解儀,遺傳分析儀。
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標本館
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標本館始建於1956年,主要收藏湖北及華中地區植物標本。據2016每年3月該館網站顯示信息,該館館藏模式標本約200份,蕨類植物標本5100份,裸子植物標本2700餘份,被子植物標本191500份。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植物科學學報植物科學學報
2014年,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共有在研項目275項(新增63項)。其中,承擔國家重大科技專項課題2項,主持(或承擔)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畫(973計畫)課題4項(新增2項),主持(或承擔)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863計畫)項目4項(新增1項),主持(或承擔)國家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4項(新增1項),主持(或承擔)國家科技支撐計畫4項,主持(或承擔)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台課題1項,主持(或承擔)農業部公益行業專項1項,承擔農業部948計畫項目2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3項、面上項目52項(新增12項)、青年基金44項(新增9項),專項基金2項,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畫任務1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與交流項目4項(新增4項),承擔面上聯合申請和重大國際合作項目各1項、主持(或承擔)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課題4項,主持(或承擔)院重點部署項目4項(新增1項)。
2014年,全園發表論文184篇。其中SCI160篇(104篇TOP30%,包括21篇TOP10%)、CSCD24篇、其他7篇,著作4部。獲授權發明專利11件,申請發明專利13件。
2013年,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共有在研項目290項(新增111項)。其中,承擔國家重大科技專項課題1項(新增1項),主持(或承擔)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畫(973計畫)課題4項,主持(或承擔)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863計畫)項目2項(新增2項),主持(或承擔)國家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5項(新增2項),主持(或承擔)國家科技支撐計畫4項(新增1項),主持(或承擔)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台課題2項,主持(或承擔)農業部公益行業專項3項(新增1項),承擔農業部948項目2項(新增1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3項、面上項目49項(新增17項)、青年基金42項(新增7項),專項基金2項(新增2項),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畫任務1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與交流項目1項(新增1項),主持(或承擔)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課題4項,主持(或承擔)院重點部署項目3項(新增3項),承擔國際合作項目10項(新增2項),承擔院地合作項目2項。
2013年度全園發表論文209篇。其中SCI165篇(105篇TOP30%,包括23篇TOP10%)、CSCD34篇、其他10篇,著作3部,譯著1部。獲授權發明專利18件,申請發明專利15件。
2012年,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共有在研項目263項(新增79項)。其中,承擔國家重大科技專項課題4項(新增1項),主持(或承擔)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畫(973計畫)和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畫課題4項(新增1項),主持(或承擔)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863計畫)項目1項,主持(或承擔)國家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3項(新增1項),主持(或承擔)國家科技支持計畫3項(新增3項),主持(或承擔)國家科技條件平台課題2項,主持(或承擔)農業部公益行業專項3項,承擔農業部948項目1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3項、面上項目50項(新增16項)、青年基金39項(新增13項),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畫任務1項(新增1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與交流項目2項(新增2項)、主持(或承擔)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課題4項,主持(或承擔)院重點部署項目1項(新增1項)、承擔國際合作項目11項(新增1項)、承擔院地合作項目2項。
2012年度全園發表論文160篇。其中SCI109篇(65篇TOP30%,包括17篇TOP10%)、CSCD35篇、其他16篇,著作2部。2012年度“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保障”項目通過了由湖北省科技廳組織的成果鑑定,四項成果進行了成果登記。“無栽培基質的混凝土植被生態護坡技術”獲湖北省技術發明獎二等獎。‘斑葉’吐煙花、‘雲斑紫’鳶尾獲湖北省林木良種證。該年度獲授權發明專利18件,申請發明專利權11件。獼猴桃‘金圓’申請了品種保護、‘芳可神’獲商標註冊證。

學術期刊

《植物科學學報》(原名《武漢植物學研究》)為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主辦、科學出版社出版、國內外公開發行的植物學綜合性學術期刊(學報級)。主要報導植物學及各分支學科的基礎研究和套用研究方面具創新性、有重要意義的最新研究成果,植物學研究的新技術、新方法等。
該刊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中文核心期刊,被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資料庫(CSTPCD)、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中國生物學文獻資料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中國知識資源總庫《中國科技期刊精品資料庫》、中國生物學文摘(CBA)、美國《化學文摘》(CA)、美國《生物學文摘》(BA)、俄羅斯《文摘雜誌》(AJ)、英國《國際農業與生物科學研究中心》(CABI)等二十多種國內外檢索期刊、資料庫作為核心期刊或統計源期刊收錄。該刊曾相繼獲得全國優秀科技期刊獎、中國科學院優秀期刊獎、湖北省優秀期刊獎。

人才培養

學科建設

截至2014年底,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設有2個一級學科博士培養點,3個學術型碩士培養點和2個專業學位碩士培養點,設有2個一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
博士後流動站:生物學、生態學
一級學科博士培養點:生物學、生態學
學術型碩士培養點:植物學、生態學、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
專業學位碩士培養點:生物工程、環境工程

教學建設

2014年,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有在讀研究生171人,其中碩士生105人(含留學生23人),博士生66人(含留學生3人)、在站博士後6人。
2013,該園有在讀研究生163人,其中碩士生94人(含留學生11人),博士生69人(含留學生1人)、在站博士後8人(含開發中國家博士後1人)。
2012年,該園有在讀研究生154人,其中碩士生94人,博士生60人、在站博士後6人。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武漢植物園武漢植物園
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園徽是通過集體構思,於2003年正式公布使用的。
1、水杉是中國特有孑遺植物,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原產地在華中地區。武漢植物園園徽以水杉的樹型進行抽象化處理,寓意為該園以華中地區植物為研究主體。樹型著淺綠、綠、黃三種顏色,主要有二層含義:(1)從物種的角度來說,寓意華中地區物種資源豐富;(2)從植被的角度來說,植被季相變化多,寓意華中地區植被類型多。
2、樹型淺綠部分抽象表現為英文大寫字母“W”、綠色部分為英文大寫字母“B”、黃色部分為英文大寫字母“G”,三個英文大寫字母組合成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的英文縮寫。在樹型下方,為由3個“C”型組成的白色水印,周圍為綠色包圍,主要有三層寓意:(1)體現了地處千湖之省湖北省的武漢植物園在水生、濕地植物和流域生態等方面的研究特色,通過研究,要讓湖北乃至華中地區“山青水秀”。(2)水印中3個英文字母“C”型,均為英文單詞“center”的第一個字母,意味著該園以“植物資源收集與保護、科學研究與開發利用、科學知識傳播和普及”三大功能為中心,為中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生物經濟規模產業化做出重要貢獻。

文化活動

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會在園職工和研究生之間內舉辦各類文化活動,比如有踏青游、科學家沙龍、迎春活動、羽毛球比賽等。
2015年11月18日下午,武漢植物園第八屆羽毛球團體賽在東湖陽光羽毛球館落下帷幕,該園全園職工和研究生中共有40餘人參加了比賽。

所獲榮譽

2017年12月,入選教育部第一批全國中國小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營地名單。

機構領導

現任領導

園主任:張全發
黨委書記、園副主任:羅志強
園副主任、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丁建清
園副主任:王青鋒
園副主任:劉宏濤

歷任領導

歷屆園(所)領導
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籌委會(1956.9.13-1958.11)
主任委員:章文才
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1958.1-1962.12)
主任:陳封懷
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1963.1-1969.9)
副主任:李春祥
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革委會(1969.9-1972.7)
副主任:王紹志、蔡德炳
湖北省植物研究所(1972.7-1978.11)
副所長:李春祥、邢玉德(1973.9-1978.11)、冉宗植(1977.12-1978.11)
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研究所(1978.12-1984.4)
所長:孫祥鍾(1980.1-1984.4)
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研究所(1984.4-1988.4)
所長:胡鴻鈞
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研究所(1988.5-1992.9)
所長:鄭重(1988.5-1990.12),副所長:侯嵩生(其中1990.12主持全所工作)
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研究所(1992.9-1997.7)
所長:胡鴻鈞
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研究所(1997.7-2001.10)
所長:黃宏文(其中1997.7-2000.3任常務副所長)
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研究所(2001.10-2005.10)
所長:黃宏文
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2005.10-2009.9)
主任:黃宏文(2005.10-2007.11),常務副主任:李紹華(主持工作)(2007.11-2009.9)
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2009.9-2014.10)
主任:李紹華,副主任:羅志強(兼)
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2014.10-)
副主任:羅志強(主持工作)
歷屆園(所)黨委(黨支部)領導
中共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黨支部(1956.9-1958.1)
書記:劉文華
中共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黨支部(1958.1-1970.7)
書記:李春祥
中共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黨支部(1970.7-1972.9)
書記:王紹志
中共湖北省植物研究所第一屆委員會(1972.9-1984.4)
書記:尤復三(其中1978年11月回歸中國科學院但是黨委機構未變動)
中共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研究所第二屆委員會(1984.4-1988.4)
書記:劉雲魁
中共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研究所第三屆委員會(1988.4-1992.9)
書記:冉宗植
副書記:林克傑(主持黨委工作)
中共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研究所第四屆委員會(1992.9-1997.7)
書記:林克傑
中共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研究所第五屆委員會(1997.7-2001.10)
書記:林克傑
中共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研究所第六屆委員會(2001.10-2005.10)
書記:林克傑
中共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第七屆委員會(2005.10-2009.11)
書記:羅志強(2009.9-2009.11),副書記:龔俊傑(2005.10-2009.11,其中2005.10-2009.9主持黨委工作)
中共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第八屆委員會(2009.12-2014.11)
書記:羅志強
中共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第九屆委員會(2014.11-)
書記:羅志強

湖北風景錄

湖北出於中國的中部 ,是一個交通要道 從而也具有很好的旅遊資源 有著各種美不勝收的自然風景
鹹寧市星星竹海風景區
鹹寧市澄水洞旅遊區
黃岡市薊春李時珍紀念館
黃石大冶雷山風景區
黃石東方山風景區
荊州市荊州碑苑
鹹寧市太乙洞風景區
鄂州蓮花山旅遊區
仙桃市沔城風景名勝區
荊門京山大洪山鴛鴦溪
隨州高貴三潭風景區
應城湯池旅遊風景區
隨州炎帝神農故里烈山風景名勝區
荊州古城歷史文化旅遊區
宜昌中華鱘園
十堰市房縣神農峽景區
巴東神農溪旅遊區
武漢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
棗陽市白水寺旅遊風景區
興山縣昭君村旅遊區
當陽玉泉風景區
保康縣五道峽自然風景
保康縣湯池峽溫泉度假區
南漳縣水鏡莊風景區
武漢華泰湯孫湖旅遊度假
穀城縣薤山旅遊度假
襄樊棗陽青龍山熊河風景區
襄樊錦繡園高新農業觀光園
神農架天燕原始生態旅遊區
襄樊南漳香水河風景區
通山縣闖王陵景區
襄樊襄王府綠影壁
鹹寧市玄素洞風景區
鄂州蓮花山
黃岡市浠水三角山風景區

十堰市四方山植物園
神農架神農頂風景區
鄂州梁子島生態旅遊度假區
隨州曾侯乙墓景區
米芾紀念館
荊州市荊州關公館
荊州市荊州盆景園
黃岡市浠水聞一多紀念館
神龍架
十堰市牛頭山森林公園
十堰市人民公園
十堰市伏龍山自然風景區
東湖鳥語林
襄樊宜城張自忠將軍紀念館
董永公園
洪湖藍田生態旅遊風景區
荊州市萬壽園
編鐘
鄂州市博物館
南河風景區
隆中風景區
神農架紅坪景區
鄂豫邊區革命烈士陵園
長江三峽工程罈子嶺旅遊區
武漢東湖風景區
武當山風景區
歸元禪寺
荊州博物館
長江三峽
大洪山
西塞山
晴川閣
荊州古城
湖北省博物館
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
黃鶴樓
九宮山

植物園:綠色的展覽館

植物園是研究植物的生長發育、植物引種後的適應性和經濟性狀及遺傳變異規律,總結和提高植物引種馴化的理論和方法;建立有園林外貌和科學內容的各種展覽所、館和試驗區,作為科研、科普園地。

武漢市主要旅遊景點

概況武漢市湖北省省會和湖北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華中地區最大城市和內外貿商埠,也是中國內陸最大的交通樞紐,工業、教育、科研的重要基地之一。
武漢市是華中地區的重鎮,面積8467平方公里,人口700多萬,坐落於江漢平原。長江漢水在此交匯,在地理上將武漢劃分為長江以南的武昌及長江以北的漢口漢陽。河流湖泊縱橫交錯,故武漢又稱“江城”。先民楚人創造的燦爛的楚文化深深地影響著這個地方的人們,使武漢人的性格表現得熱情而剛烈,浪漫而奔放。
景點 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素山寺國家森林公園 | 武漢長江大橋| 黃鶴樓 |“六·一”慘案遺址|“一·三”慘案遺址|八路軍武漢辦事處舊址|白雲洞|拜將台|寶田寺|長春觀|長江書店舊址|陳潭秋故居|大革命烈士就義處|瀕湖畫廊|長天樓|觀魚台|湖光閣|九女墩|可竹軒|梨園|落霞水榭|磨山|聽濤軒|先月亭|行吟閣|二七烈士紀念碑|防洪紀念碑|古德寺|古琴台|歸元禪寺|龜山風景區|江漢路|漢陽城|漢正街|寶通寺|北伐軍官兵公墓|庚子烈士墓|洪山寶塔|洪山公園|施洋墓|湖北省博物館|京漢鐵路總工會舊址|蓮溪寺|劉少奇故居|留雲亭|龍泉山|珞珈山|毛澤東故居|墨水湖|木蘭山|木蘭古門|起義門|三烈士亭|蛇山風景區|雙鳳亭|蘇聯空軍志願隊烈士墓|武昌城|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武漢動物園|武漢國民政府舊址|辛亥革命烈士公墓|新洲|興福寺塔|鸚鵡洲|中華全國總工會舊址|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鍾子期墓|卓刀泉|東湖風景區|首義園|武漢九峰國家森林公園|明楚王墓|詹天佑故居|江漢關大樓|大智門火車站|湖泗瓷窯址群|東湖鳥語林|武漢植物園|東湖楚天台|木蘭湖風景區|寶通禪寺|世界寶玉石博覽館|中山艦|武漢民族文化村|八七會議會址|木蘭天池|大別山薄刀峰風景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