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簡介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合肥研究院下屬研究所(中心)有
中國科學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電漿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固體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合肥智慧型機械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強磁場科學技術中心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技術生物與農業工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先進制造技術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醫學物理與技術中心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套用技術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合肥技術創新工程院
中國科學院在合肥研究院部署的主要學科有電漿物理與磁約束核聚變、強磁場科學與技術、材料物理與納米技術、大氣光學與遙感、環境光學與技術、仿生感知與智慧型系統、雷射材料與技術、超導電工與節能套用、離子束生物工程、智慧型農業信息技術、太陽能材料與工程等。隨著科研事業
的發展,合肥研究院建成了20多個裝備優良的實驗室、研究中心和10多個大型技術物理實驗平台,包括國家“863”計畫大氣光學、智慧型機器人感測技術、中科院材料物理、離子束生物工程、安徽省環境光學監測技術等9個國家或省部級重點實驗室。
截至2014年12月,合肥研究院在職職工2404人,其中正高級人員297人,副高級人員691人,包括兩院院士4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5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5人、國家“973”計畫首席專家26人、國家“863”計畫項目負責人34人、國家“千人計畫”入選者11人、“萬人計畫”入選者3人、中科院“百人計畫”入選者69人、安徽省“百人計畫”4人。目前研究院在職職工60.7%具有研究生學歷,40.3%具有博士學位,人員隊伍結構不斷最佳化。通過組織優勢科研團隊,研究所組織和承擔國家重大重點科研任務的能力不斷加強,形成電漿物理、納米材料、大氣環境等多個創新團隊和973、863團隊
。
成立歷史及發展現狀
為建設國家創新體系,1998年,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中國科學院實施知識創新工程試點工作。根據中國科學院實施知識創新工程試點工作的總體部署,2000年下半年開始,合肥分院和四個研究所開始醞釀、討論和制定合肥分院與四個所進行整合,成立中國科學院合肥研究院,整體進入中國科學院“二期創新工程試點”的創新方案。2001年5月11日中國科學院第六次院長辦公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了這個方案。同年11月中國科學院批准合肥分院及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電漿物理研究所、固體物理研究所開始整合,合併成一個法人單位—-中國科學院合肥研究院(暫用名)。任命了謝紀康為院長、宋兆海為黨委書記的合肥研究院領導班子。2001年12月19日,中科院合肥分院召開全體研究員及處以上幹部大會,中國科學院人教局原局長余翔林宣布了合肥研究院領導班子成員名單,黨組副書記郭傳傑作了重要講話。這標誌著中國科學院合肥研究院新領導班子正式成立,各項工作正式啟動(合肥智慧型機械研究所因當時中國科學院意將其作為科學院的改制單位,未同意其整合進入合肥研究院)。
2003年5月8日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中央編辦復字49號)正式批覆中國科學院合肥分院、中國科學院安徽光機所、中國科學院電漿物理所、中國科學院固體物理所合併為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2003年6月17日中國科學院正式行文批准取消中國科學院合肥分院、中國科學院安徽光機所、中國科學院電漿物理所、中國科學院固體物理所四個法人單位資格,成立一個新的法人代表單位: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2004年4月16日,中國科學院鑒於合肥智慧型機械研究所的學科方向已按院裡的要求進行了調整,遂不再堅持將智慧型所改制的意見,批准同意智慧型所取消法人資格,歸屬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批准成立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後,研究所成為研究院下屬的非法人科研單位,合肥分院正式撤消,相關職能轉交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成立後,以體制創新帶動學科發展,打破了原有研究所的界限,在管理機構、科研體制、技術支撐、後勤保障、園區建設等方面進行了統一的布局和最佳化,
學科目標進一步凝鍊,科技資源得到有效配置,促進了多學科的交叉和綜合,增強了科技創新能力和承擔國家重大任務的實力。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占地約2800多畝,擁有有科技人員約1200人,科研生產用房20萬平方米,固定資產4億多元,擁有大型儀器設備約50台套。
多年來,一代又一代科學島人在這裡辛勤耕耘,默默奉獻,奮力拚搏,不斷開拓,取得了一大批令人矚目的科研成果,研究所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學科優勢,在國內外相關領域的研究中占領了寶貴的一席之地。
地理位置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坐落在合肥市西郊風景秀麗的蜀山湖畔的“科學島”上,這裡三面碧水環繞,四季綠樹成蔭,長3.4公里,寬1公里,面積約2.26平方公里,距市區15.8公里,是一個以承擔國家重大項目為主,高技術套用開發研究與人才培養並重的綜合性科學研究基地。
發展前景
乘著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全面推進的東風,在跨入新世紀的第一年,合肥分院進行了跨所跨學科的全面整合,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於2001年12月正式成立,新成立的研究院將進一步凝鍊科研目標,最佳化資源配置,促進學科交叉,增強創新能力,爭取在電漿物理與磁約束核聚變;大氣光學;納米科技與材料物理;環境光學與環境監測;離子束生物工程;套用雷射技術;強磁場科學與技術;低溫超導磁體和電力節能套用等領域為國家作出基礎性、戰略性、前瞻性的成果,為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科技興皖"戰略作出實質性的貢獻 。
下屬研究所簡介
電漿物理研究所成立於1978年9月現已發展成為中國主要核聚變研究基地之一併成為世界實驗室在中國設立的核聚變研究中心。先後建成並運行了三代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常規磁體托卡馬克HT-6B、HT-6M,我國第一個圓截面超導托卡馬克HT-7,世界上第一個非圓截面全超導托卡馬克EAST。隨著EAST輔助加熱系統建設和裝置升級改造,EAST將在國際聚變界上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為ITER和我國下一代聚變堆奠定必要的科學技術基礎。電漿所高度重視大科學工程項目派生出來的技術套用及其發展,積極開拓新的研究領域和交叉科學,確立了低溫電漿技術在環境、新能源、化工、新材料等領域的套用研究。其中,太陽能材料與工程研究方面,建成大面積染料敏化太陽電池製作實驗線,並在安徽省銅陵市建立了“染料敏化太陽電池中試生產基地”。電漿技術套用方面,積極進行技術成果轉化,2012年底與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簽約建設“中科院電漿套用技術中試基地”。
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成立於1970年12月,經過30餘年艱苦創業已形成了以大氣光學、環境光學及環境監測技術和雷射技術等套用基礎研究為主的特色優勢學科領域,在雷射大氣傳輸和雷射大氣探測、雷射光譜學、環境光學和環境監測技術、遙感和輻射定標與修正、新型雷射器和晶體材料、醫學光電子和雷射醫療儀器、光電子學和光電工程等方面承擔了大量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在環境監測技術、工業和醫用雷射技術、雷射晶體材料等方面開發出了系列高技術產品。
固體物理所成立於1982年3月,由著名物理學家、中科院院士葛庭燧擔任第一任所長,主要從事凝聚態物理和材料物理的實驗和理論研究。研究領域包括納米材料與納米結構、機械振動吸收能譜學、計算凝聚態物理理論和計算材料科學、氧化物的電子輸運等。該所現已擁有國際一流、頻譜齊全、溫度範圍寬的內耗測量裝置和一批材料製備及其物性和微結構分析測試設備,其科研人員的論文發表數和被引用數在全國研究機構中位於前列,並成為主持國家"九七三"項目"納米材料與納米結構"的首席科學家單位之一。
合肥智慧型機械研究所建所於1979年10月,其前身為五十年代成立的中科院華東自動化元件及儀表研究所。經過幾代人不懈的努力與奮鬥,智慧型所現已成為我國感測器技術和智慧型技術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建立起一支既能承擔國家重大科研任務,又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善於聯合攻關的科技隊伍。其主要學科方向為感測技術與智慧型技術,研究領域包括厚膜敏感材料與感測器、化學感測器與智慧型材料、微感測器與微系統、機器人感測器和智慧型感測器以及農業信息技術、物流自動化、圖像處理與模式識別等。該所是感測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厚膜專業點和國家"863"智慧型機器人技術實驗室的依託單位。
強磁場科學中心成立於2008年4月30日,為科學院下屬的一個非法人科研單元,掛靠在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根據國家發改委對於強磁場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的批覆,未來將依託該中心建設國家強磁場科學中心。強磁場科學中心的發展目標有三項:一、建設國際先進的強磁場實驗條件,滿足我國多學科研究對於穩態強磁場實驗條件的基本需要;二、開展強磁場下物理、化學、生命科學、以及材料等多學科前沿探索;三、發展強磁場相關技術,並在強磁場條件下加強新技術發明創造。在未來五年內,強磁場科學中心主要致力於建設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大科學工程項目,建設比較完善的穩態強磁場實驗條件,建成一支精幹的強磁場科學技術研究隊伍。強磁場科學中心承擔的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項目是國家發改委批准立項的“十一五”國家重大科學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先進制造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先進制造所)是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合肥研究院)下屬的七個研究單位之一,坐落在風景秀麗的常州,學科方向為機器人與智慧型裝備。 2007年1月合肥研究院與常州市科教城共建的“常州機械電子工程研究所”成立,2010年1月10日合肥研究院和常州市政府簽署協定共建“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先進制造技術研究所”。先進制造所是以常州機械電子工程研究所為基礎,與原中國科學院合肥智慧型機械研究所智慧型車輛技術中心和常州現代設計與製造中心合併而成,並註冊為常州市事業法人“常州先進制造技術研究所”。
技術生物與農業工程研究所
是隸屬於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的非法人獨立機構,前身系電漿所離子束生物工程學研究室,現有中國科學院、安徽省重點實驗室,國家發酵技術工程中心,“安徽省院士工作站”。主要學科方向是:植物遺傳工程、輻照技術與輻照物理、微生物過程、輻射與環境毒理、材料與環境工程等。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醫學物理與技術中心
是隸屬於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的非法人科研單元,於2010年5月成立,是一個以高端物理技術向醫學套用轉化研究為主的創新科研機構。
中心主要定位是:針對我國防控和診治重大疾病及常見多發病的實際需求,面向醫學物理技術前沿,以精確放療、質譜檢測、核磁成像、電漿醫療、雷射醫療、運動健康等先進醫學物理技術研究為先導,探索醫學物理新方法和新技術的診療機理,發展相關新型醫療技術,運用新技術提高臨床診療技術水平,培養專業人
。
人才戰略
人才隊伍: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作為國家科學研究的骨幹力量,科技力量雄厚,先後擁有四名院士,現有職工2404餘名,科技人員約1700人,其中研究員297人,副研691人,有博士生導師85名,碩士導師161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獎獲得者2人,引進國外傑出人才以及科學院“百人計畫”入選者24人,客座研究員和訪問學者17人。在職人員中,在職職工60.7%具有研究生學歷,40.3%具有博士學位。設有博士後流動站3個,博士點6個,碩士點18個。已為國內外科研機構、高校和企業等輸送了1500多名具有碩士、博士學位的高科技人才。現有在學研究生1305人;設有等離子物理、凝聚態物理、光學、大氣科學、核科學與技術5個博士後流動站,在站博士後59人
。
實驗室設定與學科方向
設有國家“八六三” 計畫大氣光學重點實驗室、中科院新型薄膜太陽電池重點實驗室、中科院材料物理重點實驗室、中科院離子束生物工程學重點實驗室、國家光學輻射定標與表征技術創新實驗室、國家“八六三”計畫智慧型機器人感測技術實驗室;環境光譜學聯合開放實驗室;安徽省環境光學監測技術重點實驗室、電漿物理與磁約束核聚變研究中心、安徽省納米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套用雷射技術研究中心、低溫超導磁體和電力節能套用技術研究中心等20多個裝備優良的研究室和研究中心;。
技術支撐與後勤保障
現有科研設備總值2.7億多元,十萬元以上的大型儀器180台,百萬元以上的大型裝備25台;擁有完善的技術支撐條件和一流的的網路環境,新建了一個每秒浮點運算能力達兩千多億次的超級計算機中心,遠程網路教育平台和雙向視頻會議系統也已開通,一條155M的高速寬頻,直接與北京的中國科技網CASNET相連,國際出口線路暢通無阻;擁有日供水能力2500噸的自來水廠和日處理能力2000噸的污水處理廠;2003年新建成的雙回電源進線110kv變電站,供電能力達81500kvA,為各類實驗提供強大的、可靠的電力保障;組建起基地大後勤一體化服務支撐體系,形成了物業化管理的新格局,為科研、管理、生活提供了有力地保證。
科研成果
多年來,各研究所承擔了一大批國家重點科技攻關、國家“973”、“863”計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科院重大、省攻關等項目,取得各類成果700多項,其中100多項獲得國家、省部委獎,在國際學術刊物發表論文2500多篇,獲國家專利300多項。僅2003年就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三項,部委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安徽省自然科學一等獎一項,安徽省科技進步一、二等獎各一項,國家環保總局環境保護科學技術二等獎一項、國家發明專利金獎一項、國家菸草專賣局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一項;入選“2003中國十大科技進展項目”一項。
學術刊物: 由合肥研究院編輯出版、對外公開發行的學術刊物有《Plasma Science & Technology》(電漿科學和技術 英文版)、《量子電子學報》、《光電子技術與信息》、《模式識別與人工智慧》、《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Acquisition》(國際信息獲取學報 英文版)
功能定位
以國民經濟和國家安全戰略需求為牽引,學科前沿為導向,大科學工程和重點實驗室為依託,大型技術物理裝備為平台,建成具有突出學科交叉優勢,由國家級實驗室、研究開發中心組成的,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科學技術研究、高技術發展和人才培養基地。在國家戰略能源、雷射大氣傳輸、新材料、智慧型信息、農業、環境保護等領域為國家經濟建設、國家安全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做出基礎性、戰略性、前瞻性貢獻。
中科院下屬分院機構
中國科學院於1949年11月在北京成立,是國家科學技術方面最高學術機構和全國自然科學與高新技術綜合研究發展中心。一起盤點一下中科院下屬的分院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