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建立前身
國立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
1928年1月,物理研究所的雛形——中央研究院理化實業研究所物理組,經中央研究院籌備委員會決定籌設。
1928年3月,物理組作為理化實業研究所的三個組之一,在上海霞飛路899號臨時所址正式成立,丁燮林被聘為物理組主任。
1928年6月9日,國立中央研究院正式成立。隨後,理化實業研究所分為物理、化學、工程3個研究所。國立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研院物理所)即宣告成立,並將6月9日定為所慶日,首任所長丁燮林。
1928到1949年的20年中,中研院物理所經歷兩任所長,三次改變內部組織,七易所址。
其中抗戰期間顛沛流離,輾轉昆明、桂林及重慶北培,抗戰結束後東還上海,1948年4月遷往南京。
國立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
國立北平研究院作為地區研究院,最初擬為國立中央研究院的分院,後改為獨立的研究機關。
1929年9月9日,國立北平研究院正式成立。國立北平研究院設有理化部等二級機構,各部下設相應研究所。
國立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北研院物理所)作為理化部下設機構,與研究院同時成立,首任所長由北研院副院長李叔華兼任,所址位於北京東皇城根大取燈胡同9號。
1935年撤銷各部,研究所直歸院屬。
抗戰爆發後,研究試驗設備隨人員內遷至昆明,1945年冬,遷回北平。
合併發展
1949年11月1日,中國科學院成立。
1950年2月上旬,中國科學院決定將中研院物理所與北研院物理所接收合併,組建中國科學院套用物理研究所。
1950年5月19日,政務院任命嚴濟慈為中國科學院套用物理研究所第一任所長,陸學善為副所長。
1950年8月15日,中國科學院套用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套用物理所)正式成立,所址設在北京城內東皇城根。由於當時人員、設備分散,加之交通運輸不便,搬遷工作直至1952年6月才基本完成。
1958年10月8日,經中國科學院院務會議批准,中國科學院套用物理研究所更名為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物理所),遷往中關村現址。
科研條件
人員編制
截至2014年底,物理研究所共有在職職工494人。
其中科技人員264人、科技支撐人員102人,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14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開發中國家科學院院士7人、研究員及正高級工程技術人員136人、副研究員及高級工程技術人員195人。
共有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畫(千人計畫)入選者7人,“青年千人計畫”入選者10人;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入選者54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35人。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立泉
中國科學院院士:范海福、高鴻鈞、解思深、李方華、李蔭遠、梁敬魁、沈保根、王鼎盛、向濤、楊國楨、於淥、張殿琳、章綜、趙忠賢
序號 | 姓名 | 入選年度 | 序號 | 姓名 | 入選年度 |
---|---|---|---|---|---|
1 | 王恩哥 | 1995 | 2 | 彭練矛 | 1996 |
3 | 向濤 | 1997 | 4 | 張傑 | 1998 |
5 | 薛其坤 | 1998 | 6 | 王太宏 | 1998 |
7 | 李建奇 | 1998 | 8 | 曹則賢 | 1998 |
9 | 王楠林 | 1998 | 10 | 成昭華 | 1999 |
11 | 翁羽翔 | 1999 | 12 | 禹日成 | 1999 |
13 | 王岩國 | 1999 | 14 | 鄒炳鎖 | 2000 |
15 | 李明 | 2000 | 16 | 高鴻鈞 | 2000 |
17 | 邱祥岡 | 2000 | 18 | 盛政明 | 2000 |
19 | 程波林 | 2000 | 20 | 賈金鋒 | 2000 |
21 | 蔡建旺 | 2000 | 22 | 韓秀峰 | 2000 |
23 | 顧長志 | 2000 | 24 | 李慶安 | 2000 |
25 | 孟慶波 | 2001 | 26 | 唐為華 | 2001 |
27 | 夏鈳 | 2002 | 28 | 曹立新 | 2002 |
29 | 孫慶豐 | 2003 | 30 | 方忠 | 2003 |
31 | 李志遠 | 2004 | 32 | 高世武 | 2004 |
33 | 吳飆 | 2004 | 34 | 周興江 | 2004 |
35 | 孫陽 | 2004 | 36 | 吳克輝 | 2004 |
37 | 陳澍 | 2004 | 38 | 徐紅星 | 2005 |
39 | 施均仁 | 2005 | 40 | 范桁 | 2005 |
41 | 郭建東 | 2005 | 42 | 戴希 | 2005 |
43 | 張廣宇 | 2008 | 44 | 李永慶 | 2008 |
45 | 胡勇勝 | 2008 | 46 | 陸興華 | 2009 |
47 | 陳黎明 | 2009 | 48 | 李世亮 | 2009 |
49 | 郗學奎 | 2009 | 50 | 孟勝 | 2009 |
51 | 任治安 | 2009 | 52 | 梁文杰 | 2009 |
53 | 楊昌黎 | 2009 | 54 | 谷林 | 2010 |
55 | 楊義峰 | 2010 | 56 | 張文祿 | 2010 |
57 | 許秀來 | 2011 | 58 | 龍有文 | 2011 |
59 | 陳科 | 2012 | 60 | 孫培傑 | 2012 |
61 | 劉華平 | 2012 | 62 | 劉靂宇 | 2013 |
63 | 程金光 | 2013 | 64 | 朱曉波 | 2013 |
65 | 金魁 | 2013 | 66 | 李運良 | 2013 |
67 | 葉方富 | 2013 | 68 | 陳佳寧 | 2013 |
69 | 柳學榕 | 2013 | 70 | 張建軍 | 2014 |
71 | 王煒華 | 2014 | 72 | 孟子楊 | 2014 |
73 | 豐敏 | 2014 | 74 | 張喆 | 2015 |
序號 | 姓名 | 入選年度 | 序號 | 姓名 | 入選年度 |
---|---|---|---|---|---|
1 | 王恩哥 | 1995 | 2 | 彭練矛 | 1994 |
3 | 沈保根 | 1995 | 4 | 張澤 | 1998 |
5 | 薛其坤 | 1996 | 6 | 呂力 | 1997 |
7 | 李曉峰 | 1997 | 8 | 靳常青 | 1997 |
9 | 張傑 | 1998 | 10 | 王玉鵬 | 1998 |
11 | 聞海虎 | 1998 | 12 | 陳小龍 | 1999 |
13 | 汪衛華 | 1999 | 14 | 王太宏 | 1999 |
15 | 王鵬業 | 2000 | 16 | 王楠林 | 2000 |
17 | 饒光輝 | 2000 | 18 | 高鴻鈞 | 2001 |
19 | 成昭華 | 2001 | 20 | 孫繼榮 | 2002 |
21 | 魏志義 | 2002 | 22 | 李建奇 | 2002 |
23 | 白海洋 | 2002 | 24 | 李明 | 2003 |
25 | 韓秀峰 | 2003 | 26 | 賈金鋒 | 2003 |
27 | 向濤 | 2003 | 28 | 方忠 | 2004 |
29 | 盛政明 | 2004 | 30 | 李志遠 | 2005 |
31 | 周興江 | 2005 | 32 | 孫慶豐 | 2005 |
33 | 劉伍明 | 2005 | 34 | 徐紅星 | 2006 |
35 | 孟慶波 | 2007 | 36 | 白雪冬 | 2007 |
37 | 高世武 | 2008 | 38 | 金奎娟 | 2008 |
39 | 吳飆 | 2008 | 40 | 夏鈳 | 2008 |
41 | 顧長志 | 2008 | 42 | 翁羽翔 | 2009 |
43 | 李玉同 | 2009 | 44 | 雒建林 | 2010 |
45 | 馬旭村 | 2010 | 46 | 戴希 | 2011 |
47 | 郭建東 | 2012 | 48 | 李泓 | 2013 |
49 | 杜世萱 | 2013 | 50 | 張廣宇 | 2013 |
51 | 何珂 | 2013 | 52 | 陳澍 | 2014 |
53 | 李永慶 | 2014 |
科研部門
物理所是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籌)的依託單位,中關村物質科學大型儀器區域中心籌建的牽頭單位和北京納米科學大型儀器區域中心的成員單位。
根據2015年8月研究所官網顯示,物理所有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7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2個所級實驗室,它們與國際量子結構中心、量子模擬科學中心、北京散裂中子源靶站譜儀工程中心、清潔能源中心、超導技術套用中心、功能晶體研究與套用中心等6個研究中心共同構成物理所的研究體系;技術部及各實驗室、
各研究組的公共技術崗位共同構成全所的技術支撐體系。
國家重點實驗室:超導國家重點實驗室、磁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表面物理國家重點實驗
科學院重點實驗室:光學物理、先進材料與結構分析、納米物理與器件、極端條件物理、軟物質物理、清潔能源前沿研究、凝聚態理論與計算
所級實驗室:固態量子信息與計算、微加工實驗室
設施資源
設備設施根據2015年8月研究所官網顯示,物理所圍繞學科布局,加大了對重要科研設施及實驗儀器裝備的投入力度,進口或自行研製了一批達到中國一流、國際先進水平的科研實驗裝置。
主要有金屬有機化學氣相澱積(MOCVD)設備、磁性金屬超薄膜生長/超高真空變溫SPM/原位穆斯堡爾譜儀聯合系統、有機分子外延-低溫掃描隧道顯微鏡-納米四探針探測(NP-OMBE-LTSTM)系統、TMRR&DSputteringSystem、變溫掃描隧道顯微鏡/原子力顯微鏡-角分辯光電子譜-分子束外延聯合系統、多功能高分辨電子能量損失譜儀、場發射透射電子顯微鏡、極低溫強磁場雙探針掃描隧道顯微鏡、FEIDB235聚焦離子束刻蝕與沉積系統、Raith150電子束曝光系統、IBMSP690大型計算機、模組式三級拉曼光譜系統以及自行研製的超高真空低溫強場雙探針STM、高解析度TEM-掃描探針SPM原位物性研究系統、雷射分子束外延系統II型雷射分子束外延系統、國際首台超高能量解析度真空紫外雷射角分辨光電子能譜儀和峰值功率大於350太瓦的超強飛秒雷射裝置——“極光III”裝置等。
館藏資源
根據2015年8月研究所圖書館官網顯示,中科院物理所圖書館是一個小型開架式專業圖書館,收藏科技圖書期刊約29萬冊。館藏以理論物理、凝聚態物理、光物理、原子和分子物理、以及電漿物理為主,也適當收集了一些相關學科:數學、化學、電子學、計算機等有關書刊。
入藏最早的科技文獻可上溯到1824年。許多中國國內外的主要物理學期刊從創刊起入藏至今。是中國國內物理學類較為系統、完整的文獻收藏部門之一。
國際合作
根據2015年8月研究所官網顯示,多年來,物理所先後與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等十幾個國家開展了合作,包括與英國皇家學會、法國國家科研中心、德國馬普學會、荷蘭皇家科學院、日本學術振興會等國家級科學研究機構建立起了長期、穩固的友好合作關係,還與其它國家的數十個科研機構和大學建立了廣泛的所級國際合作關係。廣泛、頻繁、高水平的學術交流有力地推動了物理所在學術上與國際接軌的進程。
同時,物理所在完善學術環境和營造學術氛圍方面進行了不斷的探索,逐步建立了一套適合自身發展需求的學術評價體系和學術交流體系。
實施了“國際評價機制”和“學術交流與考核評價相結合”的方式,以促進重大原創性成果的產生。設立了“公共技術講座”、“崔琦講座”、“中關村凝聚態論壇”、“凝聚態物理前沿講座”、“科學之家學術漫談”以及“明理時空”等形式多樣的學術活動,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學術交流體系。
2008年該所出國進行學術交流與合作的人員達313人次,出訪國家與地區29個;有31個國家與地區的專家、學者、企業管理者、政府官員、以及第三世界科學院的訪問學者等來我所進行了學術交流與合作、參觀訪問以及參加學術會議等,總數逾400人次;新簽署了合作協定、合作備忘錄2項。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物理所在基礎研究方面
取得了以“液氮溫區氧化物超導體的發現及研究”、“40K以上鐵基高溫超導體的發現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質研究”、“實驗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低純度釹鐵硼永磁材料”、“定向碳納米管的製備和結構和物性研究”為代表的一批原創性重要研究成果,獲國際、中國國內獎共300多項,其中第三世界科學院物理獎6項,國家自然科學獎28項,國家科技進步獎24項,國家發明獎8項。
在套用基礎研究方面
2014年物理所共申請專利180項,獲得專利授權70項。同時,物理所積極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
2014年,物理所以專利技術“載波相位自穩定的中紅外飛秒雷射脈衝產生方法及裝置”(專利授權號:ZL200810222628.0)無形資產出資成立“鹽城物科光電技術有限公司”,推進飛秒雷射設備的國產化開發和套用,有效地促進了中國高技術產業的發展。部分專利技術如“新一代固態全色雷射顯示”已顯現出廣闊的套用前景;另有部分專利技術已經以技術入股的形式進入產業化,典型的範例有以鋰離子電池專利為核心技術的蘇州星恆電源有限公司。根據2015年8月研究所官網顯示,物理所有控股、參股公司9個,其中以智慧財產權入股的5個。技術轉移與成果輻射的省、市地區有北京、天津、新疆、江蘇、浙江等。2017年1月5日,磁電演生新材料及高壓調控的量子序項目榮獲2016年自然科學二等獎。
學術刊物
《中國物理B》(原名中國物理學)由中國物理學會和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主辦,被SCI-CD、SCI-E、CA、JICST、AJ等檢索系統收錄。《物理》是中國物理學會、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主辦出版的物理學學術期刊,1972年創刊,致力於傳播當代物理學及其交叉學科的前沿最新進展,促進物理學與相關學科的相互交叉和滲透,溝通科研與產業,推動中國物理學的發展。
為國家科技部“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多次獲得新聞出版署、中國科協、中國科學院等評定的優秀期刊稱號;多年來持續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數理學部、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的經費資助;並連續獲得中國科協精品科技期刊工程資助。
收錄《物理》的中國國外核心資料庫有:英國科學文摘(SA/INSPEC)、美國化學文摘(CA)、俄羅斯文摘雜誌(AJ)、日本《科技文獻速報》(JICST)、能源科學與技術(EnergyScienceandTechnology)。《物理學報》由中國物理學會和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主辦,創刊於1933年,原名《中國物理學報》(ChineseJournalofPhysics),創刊初期用英、法、德三國文字發表論文,1953年易為現名。
刊登了一大批由國家知識創新體系組成的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國家“863”計畫項目、國家“973”基礎研究項目,以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資助的優秀科研工作和成果;並被SCI-CD,SCI-E,Scopus,CA,INSPEC,EI,JICST,AJ和MR等檢索系統收錄。根據SCI資料庫統計,2013年《物理學報》的影響因子為0.845,總被引頻次為8589次,其被引頻次連續11年居中國物理類期刊之首。
人才培養
學科建設
物理所是1998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的首批物理學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之一。
根據2015年8月研究所官網顯示,物理所設有物理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等兩個專業一級學科博士研究生培養點,材料工程、光學工程、積體電路工程等三個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點,並設有物理學專業一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
2002年,據“全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首次公布的12個一級學科整體評估排名,物理所在物理學科中排名第一。
2006年,物理所再次在物理學一級學科中排名第一。
教學建設
根據2015年8月研究所官網顯示,物理所共有在學研究生810人(其中碩士生306人、博士生504人),在站博士後46人。
序號 | 獲獎時間 | 學生姓名 | 導師姓名 |
---|---|---|---|
1 | 1999年 | 李文治 | 解思深 |
2 | 2001年 | 李志遠 | 顧本源 |
3 | 2003年 | 厲建龍 | 薛其坤 |
4 | 2005年 | 倪培根 | 張道中 |
5 | 2006年 | 張廣宇 | 王恩哥 |
6 | 2007年 | 張艷鋒 | 薛其坤 |
7 | 2009年 | 張博 | 汪衛華 |
8 | 2010年 | 柳延輝 | 汪衛華 |
序號 | 獲獎時間 | 學生姓名 | 導師姓名 |
---|---|---|---|
1 | 2004年 | 董全力 | 張傑 |
2 | 2004年 | 倪培根 | 張道中 |
3 | 2005年 | 王業亮 | 高鴻鈞 |
4 | 2005年 | 李紹春 | 薛其坤 |
5 | 2005年 | 張廣宇 | 王恩哥 |
6 | 2006年 | 駱軍 | 梁敬魁 |
7 | 2006年 | 張艷鋒 | 薛其坤 |
8 | 2007年 | 曾中明 | 韓秀峰 |
9 | 2007年 | 郗學奎 | 汪衛華 |
10 | 2008年 | 魏紅祥 | 韓秀峰 |
11 | 2008年 | 張博 | 汪衛華 |
12 | 2009年 | 柳延輝 | 汪衛華 |
13 | 2010年 | 孟建橋 | 周興江 |
14 | 2011年 | 李崗 | 王楠林 |
15 | 2011年 | 張文濤 | 周興江 |
16 | 2012年 | 余睿 | 戴希 |
17 | 2012年 | 郭建剛 | 陳小龍 |
18 | 2013年 | 劉恩克 | 諶志國 |
文化傳統
所徽
所徽整個徽標呈正圓形。
圓的外層上半部為中文“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對應的下半部為英文“InstituteofPhysicsCAS”。
圖案中心以物理學(Physics)的英文首字母“P”為核心,同時也象徵該所是在中國科學院領導下的組織,圖案中心右下方為該所建立時間。
所訓
窮理、有容、惟才、同德
寓意該所人員要有淡泊明志、寧靜致遠、專心治學的大家風範。
現任領導
所長:王玉鵬
中科院下屬分院機構
中國科學院於1949年11月在北京成立,是國家科學技術方面最高學術機構和全國自然科學與高新技術綜合研究發展中心。一起盤點一下中科院下屬的分院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