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釋義
許慎《說文解字》卷二四“女部”:“姓,人所生也,從女、生,生亦聲。”班固《白虎通德論》卷九曰:“姓
|
起源
姓是怎么來的?人們推測,姓的由來與祖先的圖騰崇拜有關係。在原始蒙眛時代,各部落、氏族都有各自的圖騰崇拜物,比如說麥穗、熊、蛇等都曾經是我們祖先的圖騰,這種圖騰崇拜物成了本部落的標誌。後來便成了這個部落全體成員的代號,即“姓”。由於古代氏族部落的數量畢竟是有限的、可數的,所以,純正的遠古時代留下來的姓是很少的。
數量
後人據《春秋》整理出來的“古姓”有:媯(今河北涿鹿有媯水)、姒、子、姬、(周王族姓)、風、贏(秦姓)、己、任、吉、芊、曹、祁、妘、姜、董、偃、歸、曼、羋(楚姓)、隗(原北方少數民族姓)、漆(瞞)、允等22個姓。這些姓中近半數帶女字旁。所以,人們推測,姓的產生可能在母系氏族社會。章太炎先生及其他學者又從《說文》、《山海經》、甲骨文、金文等較古的文獻中整理出幾十個古姓(約59個,章太炎得52個,他人又從金文中得嫘等7個),這樣加上原有的也不過80幾個,可以想見,這只是遠古實際存在的姓中的一部分,原有的姓肯定不止這些。其他的已佚。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時候的姓決沒有我們今天講的“姓”多。我們這裡可以羅列幾個從古至今具有代表性的關於姓的數字。
氏
產生
由於人口的繁衍,原來的部落又分出若干新的部落,這些部落為了互相區別以表示自己的特異性,就為自己的子部落單獨起一個本部落共用的代號,這便是“氏”,當然也有的小部落沒這樣做,而仍然沿用老部落的姓的。有的部落一邊沿用舊姓,一邊有自己的“氏”。這些小部落後來又分出更多的小部落,它們又為自己確定氏,這樣氏便越來越多,甚至於遠遠超過原來姓的規模。
淵源
從時間上來講,這已是父系氏族社會的事情了,氏帶上了這個時代的烙印。所以“氏”可以說是姓的分支。《通簽·外紀》說:“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就很能說明二者的關係。“姓”是不變的,“氏“是可變的。顧炎武也說“氏一傳而可變,姓千萬年而不變。”秦漢之前,姓和氏在不同場合使用,哪些人有姓,哪些人用氏有嚴格規定,漢代以後,姓氏不加區分,姓氏合一,統稱為姓。最明顯的標誌是《史記》,根據現有姓氏、推究它們的來源或者說最初確定它為姓氏的緣由,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 皇帝賜姓。如劉邦賜項伯姓劉。李煜賜奚廷圭(墨務官)姓李。
- 為避災難而改姓。如伍子胥在吳被殺後,子孫逃到齊國,改姓王孫;陳厲公子陳完,在陳內亂後逃到齊國做了大夫,改姓田。
- 為避皇帝或聖人諱而改姓。如荀改孫,莊改嚴,丘改邱等。
- 嫌原姓複雜、字多而改姓。如司馬簡姓司或馬或馮,歐陽簡姓歐。
- 少數民族主動從漢姓。如北魏孝文帝規定鮮卑族人改用漢姓如陸、穆、賀、於等,皇族帶頭,由原來的姓拓跋改為姓元。
- 另外,拓跋、單于、宇文、長孫、呼延、尉遲、耶律、完顏,愛新覺羅等都是少數民族姓的漢語譯音。有些少數民族姓在譯成漢語後,嫌字太長就簡化,如愛新覺羅,改姓羅,金。從以上可看出,同姓不一定一家。
今天在公共社交場合的“貴姓”、“尊姓”、“按姓氏筆畫為序”中的姓,實際上包括了古姓、氏這兩方面的內容。
另外,古代姓氏還有幾點值得注意:
那么男子稱什麼呢?1、貴者稱氏;2、賤者則以職業概括之。如奕秋、庖丁、匠石、醫和、優孟,這些職業名後來才成了姓。當時是通稱。
春秋時,魯昭公娶吳女為夫人,兩人都姓姬,乃改夫人姓孟,稱吳孟子。
- 前綴用排行:孟、伯、仲、叔、季。如孟姜、伯姬、叔隗,
- 以夫家的采邑、諡號為前綴:如晉姬、武姜、文贏。
- 加氏、女、母、姬、媼、嫗等後綴,如張氏、商女、孟母、吳姬、趙媼等。
名
釋義
名是每個人的代號。姓氏是公共的,名是個人的。歷朝歷代的命名習慣,反映了一定時期內的社會意識形態。由於人們所屬的民族、社會、歷史、宗教信仰、道德傳統及文化修養的不同,其命名習慣也很不相同。
起源
“名”的產生也是在氏族社會時期,同時也是人的個體意識逐漸覺醒的必然結果。《說文》對名這樣解釋:“名,自命也。從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意為,黃昏後,天暗黑不能相認識,各以代號稱。這便是名的由來。這多少有些傳說意味。人們發現使用“名”的便利性,便逐漸通行起來,使得人皆有名,並對命“名”講究起來。實際上,名的出現是私有制經濟出現後的必然產物。古時天下為公,一個部落一個名號,黃帝、炎帝、共工、蚩尤都是部落名。
取名
據《周禮》“婚生三月而加名”,嬰兒出生三個月後由父親取名,我們現在所看見最早的名是商代人的名。當時的習慣,崇尚以天干為名。也往往以其生日乾支來命名,主要以天干命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個天干)。如太乙,成湯(天乙),太丁,盤庚,帝辛(紂)外丙、仲壬、太甲……武丁(盤庚曾孫)。陳夢家《殷商卜辭綜述》認為:太康(即大庚),仲康(中庚),少康(少庚)等。周代以後對命名有所講究。春秋魯桓公六年(705)魯桓公問命名應遵守的禮節時,大夫申提出“信”“義”“象”“假”“類”五條(“五則”)。到戰國時,很多貴族通過占卜來給自己的兒子命名,如屈原(皇攬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隨著儒學的興起,對起名的講究越來越複雜,成書於戰國年間的《周禮》中對命名除了前面提的主要注意的五條之外,還規定了“六不”。即(1)不以國(2)不以官(3)不以山川(4)不以隱疾(5)不以畜牲(6)不以器幣。
秦漢以後,隨著封建專制的加強,在命名方面除了對“五類”、“六不”同樣講究外,還對一些寓含王霸意義的字眼如龍、天、君、王、帝、上、聖、皇等字禁止使用。有些朝代不禁。
魏晉以後,一代代的學風、思潮、單從命名方面即能看出一些。
如魏晉南北朝人自命清高,玄學盛行,起名講究高雅。如盛行以“之”命名,如王羲之子獻之,孫靜之、楨之。畫家顧愷之,將軍劉牢之,科學家祖沖之,史學家裴松之,文學家顏延之,楊銜之等。
南北朝佛教盛行,取佛僧名成了時髦。一時間,僧佑、僧護、僧智、梵童、摩訶之名比比皆是。據正史載,南北朝帶僧字的名有122人,曇者39人,佛者24人。
唐宋時,道熾一時,僧也極紅。以金、木、水、火、土五行命名成了時尚。如朱熹(火),父名松(木),兒名 (土),孫名鉅、鉤、鑒、鐸(金),曾孫名淵、泠、潛、濟、浚、澄(水),剛好是五行一個循環。
周秦兩漢單名多於雙名。
有些雙名也是單名,如晉介之推,虞宮之奇,鄭燭之武,佚之狐,之為虛字,不算。還有一個“不”字,韓申不害,楚蕭不疑,趙國趙不倦,漢代程不識,不危、不惑等皆如此。
另外,漢人取名:
王莽時,“令中國不得有二名”,《春秋》“譏二名”,《公羊傳》:“二名非禮也”,可能單名多於雙名的原因。西漢15帝,二人復名;東漢13帝全單名。
西漢至東晉,54帝,4個復名,單名94%,東漢以後,尤其兩晉南北朝,佛道盛行,一時間佛名盛行:金剛、力士、文殊、目連、藥王、般若、三寶隨處可見,以帶佛氣。僧、佛、摩、梵、曇,直取佛名也很多。
唐宋後,取復名多起來,皇帝除外,因單名易於避諱。
另外,唐人追求雅,以文、德、儒、元、雅、士等字命名很流行。
五代時,因《尚書·太甲上》有“旁求俊彥”《偽孔傳》有“美士曰彥”。故而,據正史載,五代共有87人以“彥”字命名。元代人以取蒙文名為時尚。
元末,張士誠原名九四,“士誠”之名乃一文人所取,是在取笑他,他還不知,典出《孟子》:“士,誠小人也”之句。
宋以後,尤其明清,字輩譜命名法最盛行。至今,從農村族譜中可看出這一現象。其字當然是些寓意吉利的字,如文武,富貴、昭慶、德祥、龍鳳、昌盛等。 明清以族譜命名為特徵,影響很大。
1744,乾隆為孔子後裔定了三十個字為:
希言公彥承 宏聞貞尚衍
興毓傳繼廣 昭憲慶繁祥
令德垂維佑 欽紹念顯揚
1920年,孔令貼又在這30個字後續了二十個字:建道敦安定,懋修肇益常。裕文煥景瑞,永錫世緒昌。
清滿貴族則喜歡用安、福、永、泰、保全、常榮、桂祥等吉利字命名。
而民間命名習慣約有以下數種:
民國年間尚洋名:瑪麗、海倫、彼德、約翰、湯姆很多。
文革間尚:紅、建、衛、忠、青等字。
現在的趨向:朦朧、洋名、多字名。
古代的女子有姓無名,在家只有小名、乳名,對外則稱某某氏。
字
範圍
“字”只是限於古代有身份的人。
《禮記·曲禮》上說:“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說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為了讓人尊重他,供他人稱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輩和屬下只許稱尊長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
命字方法
古人命字方法的主要依據有以下幾種:
從以上三類可以看出,字與名有密切關係,字往往是名的補充或解釋,這叫“名字相應”,互為表里,故字又稱作“表字”。這三種是主要的,另外還有以乾支五行命字,以排行命字,或者字行加排行,字後加父(甫)的情況一般也歸入字的範圍。
命字方面與命名同樣,有著時代氣息,一個總的趨向是美詞化和尊老化,在尊老化方面更加顯。
唐宋以後,由於理學加強,一些繁文褥節越來越多,讀書人之間在稱呼上也大做文章,稱字,是為了表尊敬,但時間長了之後,漸感稱字還不夠恭敬,於是又有了比字更表恭敬的號。
號
釋義
號也叫別稱、別字、別號。《周禮·春官·大祝》:“號為尊其名更美稱焉”。名、字是由尊長代取,而號則不同,號初為自取,稱自號;後來,才有別人送上的稱號,稱尊號、雅號等。
起源及命名
號起源很早,但直至六朝時期還不流行,葛洪、陶潛有號,當時多數人沒有。到唐宋間才特別盛行起來,原因有二:1、倫理道德加強,2、文學發達,文人講究文雅。至明清,由於文人範圍擴大,加上帝王提倡,更加盛行起來。縱觀古人命號特點,我們也可以概括為幾條。
自號一般都有寓意在內。
辛棄疾自號六十一上人,趙孟頫甲寅年生,自號甲寅人;元鄭元右,自號尚左生,明代 允明自號祝枝指生,後在民間演變成祝支山。朱 尊,自號夕陽芳草村落,唐寅自號江南第一風流才子,普救寺婚姻案主者。徐樹丕,自號活埋庵道人。
別人贈號主要有三種情況:
山抹微雲秦學士——秦觀“滿庭芳”詞“山抹微雲,天連衰草”
露花倒影柳屯田——柳永,《破陣子》詞中有“露花倒影”句。
張孤雁——張炎《解連環·孤雁》
紅杏尚書——宋祁(工部尚書)《木蘭花》“綠楊煙外曉春寒,紅杏枝頭春意鬧”。
現當代作家的筆名、藝名也可算入號的範疇,有的是自號,有的是贈號。
郭沫若(筆名)原名開貞,巴金、夏衍、冰心全是筆名(自號),而非原名。
藝號(贈號):
張英傑——蓋叫天,牛俊國——牛得草,荀慧生——白牡丹,李慧敏——白玉霜,毛稚黃——毛三瘦。
以封爵、諡號為號
諸葛亮封武鄉侯,人稱武侯;司馬光,封溫國公,岳飛,諡號武穆。
魯迅原名周樟樹,字豫才,改名樹人。1898年,第一次用筆名,戛劍生、樹人。1818年,《狂人日記》發表時,始用魯迅筆名。三十年代後更多,最多的為1933年26個和1934年41個。這兩年也是他的創作高峰,作品最多的時期。
由於號可自取和贈送,因此具有自由性和可變性。以至許多文人,有很多別號,多的可達幾十個,上百個,“別號太多,反成攪亂”(鄭板橋集題畫。靳秋四索畫),所以近代以後,尤其建國以來,文人用號之風大減,不少人發表作品不用筆名,就用真名。少數文人存有別號,多為20世紀三、四十年代前就出名的文人。如魯迅曾自號書齋,綠林書室,且介亭;王力自號龍蟲並雕齋;姚雪垠,無止境齋;葉聖陶未厭居,俞平柏古槐書屋,此可謂遺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