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背景
雲南省歷史文化名城會澤,秦漢時為古夜郎地,東漢時(公元前135年)設堂琅縣,是雲南最早設定的郡縣之一。因為當地富產銅礦,歷史上商客雲集,最盛時祠堂、會館、廟宇多達108處。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會澤成為東川府治駐地,寺廟會館劇增。至今會澤留下各省會館、寺廟100餘座,形成了別具一格的銅文化和會館文化。
清雍正五年(1727年)置會澤縣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1995年被列為雲南省歷史文化名城。
會館建築
江西會館俗稱江西廟,是雲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坐落在會澤縣城江西街中段,始建於清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萬壽宮是會澤規模較大,保存完整的古建築群之一,總占地面積7549.92平方米,房屋44間,建築面積2874平方米。
萬壽宮整個古建築群體現了儒、道、佛三教合一的風貌,集建築、木雕、石雕、磚雕精華為一體,堪稱雲南古建之首,被錄入《中華瑰寶》之列,還被編進了《中國旅遊大典》中,它以雄、奇、秀、美而著稱,乃清代古建築之精華。
會館文化
清康熙三十八年,隨著“湖廣填四川”大規模移民大潮的衝擊,湖廣、江西等地的漢民大量湧入會澤。外籍客民為了安全和經濟利益能夠得到保障,紛紛以同鄉結黨興辦同鄉會館,以同業協會舉辦同業廟會,以宗教同宗建立各類寺廟。先後建起省級會館11處,府、廳、州級會館7處,縣級會館2處,9個較大規模的行業廟會,22個規模較大的宗教性廟宇,加上近郊的各類廟宇共108座,形成了會澤獨具特色的“會館文化”,使會澤縣城成為中國會館最多的縣城。
會澤會館是古代各省和府在會澤建蓋的會館的統稱,其建築群落位於會澤古城內。整個群體聯袂成片,既遙相呼應,又各具特色,構成一個規模宏偉的古建築群。
會澤會館具有清代各個時期古建築學的特點,堪稱“清代古建博物館”,是研究清代建築藝術、銅商文化的珍貴實物資料。
2006年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以八大會館為代表的會澤會館是各省在清代各個時期到會澤採辦銅礦的辦事處,又是同鄉聚會的重要場所,也是各省商會的組織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