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金頂寺的由來經過漫長的歷史演變過程。明弘治年間(公元1488年~1505年),有僧人在此建庵;嘉靖年間(公元1522年~1566年),大理文人李元陽建普光殿;萬曆庚子年(公元1600年),御史孫愈賢游山,應僧人請求建造光明塔;萬曆己未年(公元1619年),直指使潘浚建觀風閣;天啟丁卯年(公元1627年),直指使朱泰貞建天長閣;崇貞丁丑年(公元1637年),直指使張鳳翮建善雨亭,並築羅城,上立"四觀樓",己卯年(公元1639年),直指使徐必泓建景星亭,辛巳年(公元1641年),黔國公沐天波將昆明東郊鸚鵡山太和宮銅鑄金殿遷置雞足山天柱峰頂,並廢普光殿,就其地址立金殿。沐天波認為"金"克"木"(沐),使他政場失利、家道衰微,因此才有遷金殿至雞足山之舉。金頂寺因有銅鑄"金殿"而得名。從此廟中香火日益興盛。到了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殿閣遭火災被毀,只有銅鑄金殿與塔倖存。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雲貴總督范承勛、提督諾穆圖聽從山中僧人請求拆除光明塔,建天一閣於觀風樓舊址,取"天一生水",能防火災之意。如今看到的楞嚴塔,是1929年雲南省政府主席龍雲上山應僧人請求而出資修建的。這座塔1932年動工,1934年建成,歷時3年,支出經費合當時滇幣100萬元。塔高42米,方形密檐式,內有七級,外有十三層,巍然屹立於天柱峰頂,抗日戰爭時期,成為外援物資飛越駝峰的天然航標。沿塔內53級螺旋木梯盤旋而上,可在二層塔心樓觀賞到釋迦牟尼佛臥像。二層塔心樓四周設有鐵欄,可飽覽遠山近壑、朝霞夕暉。
寺內景觀
明鑄金殿,在"文革"期間被毀。除了楞嚴塔外,金頂寺保存較為完好的還有"大門"。這道大門是由白族藝人設計的,充分體現了白族精湛的建築工藝水平。門頂橫列正脊,兩端垂脊,飛檐翹角,凌空欲飛,形式美觀、大方。進入大門,彌勒殿前供奉彌勒佛像,殿後塑韋陀菩薩像。楞嚴塔後的大雄寶殿里,供奉著釋迦牟尼佛像,佛像兩側,分別塑有阿難尊者、迦葉尊者、達摩祖師、六臂護法王像。金頂寺大門前的睹光台,台基高約8米,台面寬敞平坦,遊人至此,可憑欄遠眺雞足山的壯麗風光。如果來得湊巧,還可看到被稱為雞足山"八景"之一的"天柱佛光"。夏秋之交,風斂雨住,白雲布滿山腰,如銀海晃耀,虛實相間,白雲之中偶然會出現一輪圓大光圈,外暈六七重,每重五色,中間虛明如鏡,觀者舉手投足,常在"鏡"中畢現,俗稱"攝身光",為天柱峰一大奇景。
中國寺廟5
寺廟--我國的藝術瑰寶庫,它是我國悠久歷史文化的象徵。從廣義上來說,寺廟不僅僅與佛教一家有關。但在佛教中,寺廟就有許多種稱謂:如“寺”,最初並不是指佛教寺廟,從秦代以來通常將官舍稱為寺。在漢代把接待從西方來的高僧居住的地方也稱為寺,從此之後,“寺”便逐漸成為中國佛教建築的專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