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陝西、山西過去都流行吃一種叫“菜疙瘩”的麵食,傳說這是在過去“糠菜半年糧”的日子裡,逼出來的一種吃法,因為能最大限度的利用各種原材料——無論是白面、高粱面、豆面都可以拌,山藥蛋、茴子白、大白菜、胡蘿蔔、茄子、豆角、菠菜、韭菜、甜菜葉等都可以作為菜加進去,取材特別容易,口味相當不錯
做法
主料:菠菜、小麥麵粉
輔料:蝦仁 調料:醋、水、油潑辣
步驟:
1、菠菜洗乾淨,瀝乾水分,切碎 。
2、將麵粉放入切碎的菠菜中,在加入少量的冷水,揉成麵團,麵團比較硬些。麵粉與蔬菜的比例可自己調節,只要麵粉能把菜揉成麵團就行,煮的時候也散不開 。
3、將揉好的麵團餳一會,是為了麵團能筋道些 。
4、用一小勺挖一小塊團,放入開水鍋中,勺子挖出的面塊大約與鵪鶉蛋一般大,形狀各異,很隨意。
5、一塊塊的小菜疙瘩放入鍋中煮2-3分鐘 。
6、煮熟撈出,澆上自己喜歡的滷汁,我感覺還是搭配油潑辣子、醋調料好吃。
做法二
用料
•菠菜1把
•小麥麵粉1小碗
輔料
•蘇打粉1/2茶匙
調料
•色拉油1湯匙
•食鹽1茶匙
•姜1小塊
•蒜2瓣
•生抽1湯匙
•香醋2湯匙
•細香蔥1根
•辣椒粉2茶匙
•芝麻1茶匙
•芝麻油1茶匙
菜疙瘩的做法
1.菠菜洗淨,切碎,放到盆里,撒1茶匙食鹽,1/2茶匙蘇打然後用手揉搓,像搓衣服一樣,一直到菠菜大量 出水,全部變蔫為止
2.在搓好的菠菜里放麵粉,不要一次放太多,先放一部分,用筷子攪勻,如果還有水分,繼續添加少量的麵粉,到比較稠的麵糊就可以了
3.在蒸鍋里舖上籠布,把麵糊放進去,均勻的攤平,厚度大約2.5到3厘米,中火蒸20分鐘,蒸好以後晾到不燙手了取出,晾涼後切成小塊裝盤
4.在蒸製的過程中準備蘸水,蒜和生薑搗成泥,細香蔥切碎,全部放入小碗中,辣椒粉和芝麻也放進去
5.鍋里倒適量的色拉油,燒熱後潑在調料上,然後加入生抽、香醋和芝麻油,根據個人口味,酌情加入食鹽調味,攪拌均勻就可以了
烹飪技巧
1、菠菜和麵粉的量根據自家人口來定,我買了一把菠菜,兩個大人的分量;
2、菠菜里加入的少許蘇打不要省略,影響口味,用兩個指頭捏一點就夠了;
3、麵粉不要一次加完,慢慢加,不要過多,口感發硬,做兩次就能掌握好量了;
4、不吃辣的同學,可以省略蘸水裡的辣椒粉;
5、最後一步油一定要燒熱,才能激發出調料的香味。
注意事項
“菜疙瘩”這個吃法講究就在蘸料上,可以靈活的選擇蘸料來調製不同的口味。另外煮菜面塊的時候要跟涮火鍋一樣,講究涮一下——兩筷子頭輕輕張開,塊狀物立即變為片狀物,別煮的太久了。也可以先將麵粉和成糊狀,再將洗淨的蔬菜切成條狀,一條條放入麵糊中,再逐條用筷子拖入鍋中。
菜品特色
烹飪簡單
營養價值
營養豐富
來源
在舊社會,關中地區的貧苦百姓吃不飽飯,很難吃上白面,所以就將挖來的野菜和面蒸成菜疙瘩用來充飢,菜多面少。
特色小吃集(二)
小吃是一類在口味上具有特定風格特色的食品的總稱,可以作為宴席間的點綴或者早點、夜宵的主要食品。世界各地都有各種各樣的風味小吃,特色鮮明,風味獨特。小吃就地取材,能夠突出反映當地的物質及社會生活風貌,是一個地區不可或缺的重要特色,更是離鄉遊子們對家鄉思念的主要對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