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冠

梁冠

梁冠,是指有橫脊的禮冠,梁冠為歷代在朝文官所好戴。

簡介

梁冠,有橫脊的禮冠。梁冠其形方,前低後高,後傾,有圍片,前開後合,冠形按《三才圖會》複製。

當時被皇帝分封的藩王地位最高,梁冠上的梁可達九梁。

而公冠八梁,侯、伯七梁,都加籠巾貂蟬(貂原來掛貂尾,後以雉尾代替,蟬是金飾)。駙馬七梁不用雉尾。

一品七梁,玉帶玉佩具。黃、綠、赤、紫織成雲鳳四色花錦綬,下結青絲網,玉綬環2。

二品六梁,革帶,綬環犀,余同一品。

三品五梁,金帶,佩玉,黃、綠、赤、紫織成雲鶴花錦綬,下結青絲網,金綬環2。

四品四梁,金帶,佩藥玉(即玻璃),余同三品。

五品三梁,銀帶鈒(音sà颯)花(即銀質飾有凸紋金花),佩藥玉,黃、綠、赤、紫織成盤雕花錦綬,下結青絲網,銀鍍金綬環2。

六、七品二梁,銀帶,佩藥玉,黃、綠、赤織成練雀三色花錦綬,下結青絲網,銀綬環2。御史服獬豸(神羊)。

八、九品一梁,烏角(牛角)帶,佩藥玉,黃、綠織成鸂鶒二色花錦綬,下結青絲網,銅綬環2。

記載

明·沈榜《宛署雜記·經費上》:“巾帽局成造梁冠等件,合用麻布等料。”在朝文官所戴,來源於進賢冠。

金絲梁冠

金絲梁冠,明代也稱它金冠、金絲髻,又有俗稱曰髻。它是女子戴在髮髻上面的發罩,因又有“發鼓”之稱。發鼓雖然可以算作冠之類,不過與冠相比又稍稍不同。因為各種質地的冠子本身便為裝飾,比如宋代流行的團冠、角冠等等,發鼓則適如其名,即主要在於把髮髻撐起,以宜各式簪釵的插戴。而明代髻就造型來說,與列入輿論制度的特髻是相同的,不過特髻上面的飾件須依禮而設,髻之上各式簪釵的插戴,則不妨任選題材,唯美是務。

明王士琦墓出土的這一件金冠造型前低後高,大小約略如拳。細金絲編作均勻的燈籠空兒以成冠體,然後用圓條撐出冠頂的五梁、中腰和下緣的口檐。金冠迎面編一個立檐,其上系綴粗金絲掐出的“福”、“壽”兩個金字:壽字的上半部掐作一個連枝帶葉的桃子。冠兩側裝飾捲雲紋,前後左右留出圓孔、花孔共五個,以用來插簪。

金冠之“五梁、暗雲”,是明代髻常用的式樣之一。陸人龍《型世言》第三十六回《勘血指太守矜奇賺金冠杜生雪屈》中失而復得的便是這樣一頂金冠。其中一節說道:書手張三入馮外郎家行竊,撬開箱子,掠了裡邊的“一頂金冠、兩對銀杯、一雙金釵、幾枝俏花”。風聲稍息之後,張三欲把金冠當掉換錢,被本房一起共事的周一看見,因道:“我姑娘目下嫁女兒,他說要結金髻,供給費事,不如換了現成的省事。你多少重?要幾換?我看一看,若用得著,等我拿去換了。”看了說:“這個倒是土貨,不是行貨。怎口都撳匾了,樑上捏了兩個凹,又破了一眼。”隨後周一去問馮外郎:“馮老官,你前被盜去的金冠是五梁兒、半新、當面又破著一眼的嗎?”馮道:“破一眼我原不知,只是五梁暗雲,在家裡結的,不上戴得三四年。”“舊年我因爭缺要用,將來當在府前當里,誠恐調換,曾打一花押在圈邊。”末後金冠以十兩銀子到手,由馮妻去認,道:“正是我家的,面前是小女兒不曉得,把簪腳搠破的。”關於金冠的製作、價值、用途,乃至妝飾之外的用途,種種委屈,這裡都形容得分外親切,而為了這一頂金冠,杜生蒙受不白之冤幾乎壞掉前程,家僕、奶娘盡受苦楚,由此看出的世態人情,也是社會生活史的一份好材料。

髻要已婚女子才可戴得,明無名氏《山坡羊》三首之二所以曰“熬這頂髻如同熬紗帽,想這紙婚書如同想官誥”。而一頂金冠又是見出地位的,《金瓶梅詞話》第九十五回曰,玳安見過昔日家中婢女、今則守備夫人的春梅,因回月娘道:“他住著五間正房,穿著錦裙繡襖,戴著金梁冠兒。”

傳統漢族服飾(一)

漢服,又稱漢衣冠,中國漢族的傳統服飾,又稱為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約西元前2698年)至明末 (公元17世紀中葉)這四千多年中,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歷代漢人王朝推崇周禮、象天法地而形成千年不變的禮儀衣冠體系。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