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西族[受漢文化影響較深的民族]

納西族[受漢文化影響較深的民族]

納西族(Naxi minority)是中國56個民族之一,為雲南特有民族之一,絕大部分居住在滇西北的麗江市,其餘分布在雲南其他縣市和四川鹽源、鹽邊、木里等縣,也有少數分布在西藏芒康縣。 納西族有本民族語言,納西語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 。納西族在藝術方面獨樹一幟,其詩文、繪畫、雕塑、樂舞藝術名揚古今中外。 納西族中家族組織普遍存在,是一個聚居程度較高的民族,瀘沽湖地區納日人(摩梭人)的親族組織保持著比較古老的特徵 ,納西文化受漢文化影響較深。

基本信息

名稱

納西族有多種自稱:居住在雲南省麗江市玉龍納西族自治縣、古城區、維西傈僳族自治縣、永勝縣、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縣俄亞、鹽源縣達住等地的納西人自稱“納西”,居住在雲南省寧蒗縣永寧、翠依、四川省鹽源縣、木里縣的雅礱江流域和瀘沽湖畔的納西人自稱為“納”或“納日”(或音譯為“納汝”);居住在寧蒗縣北渠壩和永勝縣獐子旦的自稱“納恆”;居住在雲南省香格里拉縣三壩鄉的納西人自稱“納罕”(或譯為“納汗”);此外,還有少數自稱為“瑪麗瑪沙”(居住在維西縣)、“路路”(又音譯為“魯魯”,居住在麗江塔城、魯甸等地)。上述自稱中,以納西、納日、納罕、納恆幾種稱謂居多,自稱納西的人占納西族總人口的六分之五,因此,根據本民族意願,經國務院批准,於1954年正式定族稱為納西族。“納”一詞有“大”、“宏偉”、“浩大”、“黑”、“黑森森”、“黑壓壓”等意思,“西”、“日”、“罕”等皆意為“人”。

納西族有多種自稱和他稱。根據《後漢書》、《三國志》、《華陽國志》等史書記載,漢代時居住于越巂郡的納西人稱為氂牛種;蜀漢時居住於漢嘉郡的納西人稱為旄牛夷;晉代居住於定笮(今四川鹽源)的納西人稱為“摩沙夷”。到唐代,《蠻書》等史書多稱納西為“麽些”。

直至族稱正式定為“納西”之前的20世紀50年代初,各地納西人填族別時填“麽些”或“摩西”。藏族人則稱納西族為“姜”(Hjang),白族自古稱納西族為“摩梭”(麽些),但通用的他稱仍為“摩梭”(麽些)。主要居住在中甸縣(現為香格里拉縣)東南部東壩等地的部分納西人(自稱納西或納罕)被稱為“阮可”(又音譯為“若喀”)。

歷史

起源

納西族的族源,學者界認為源於遠古時期居住在中國西北河(黃河)湟(湟河)地帶的古羌人,向南遷徙至岷江上游,又向西南方向遷徙至雅礱江流域,再西遷至金沙江上游東西地帶。

《後漢書》 西羌傳載:古羌人“子孫分別,各自為種,任隨所之,或為耗牛種,越籬羌是也” 。又說:“耗牛羌在蜀漢,其種別名號皆不可紀知也” 。

納西石棺葬 納西石棺葬

隨著納西族分布地區考古實物不斷發現,一些學者提出了納西族是南遷的古羌人與現居住地土著融合而形成的觀點。考古工作者首先在麗江壩東南的木家橋,發現了古生物化石和人類股骨化石、頭蓋骨化石和舊石器,經鑑定,木家橋所發現的古人類化石距今10萬年左右,考古學上稱之為“麗江人”。繼而在永寧、鹽源瀘沽湖地區發現了新石器遺址和細繩紋陶器、鐵器、銅器等。

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康定、雅江、新龍、巴塘縣,涼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縣、攀枝花市鹽邊縣、西藏自治區貢覺、芒康縣、雲南省德欽、麗江、永勝縣相繼發現了石棺葬文化。這些地區基本屬於歷史上納西族的活動範圍。

秦漢唐宋時期

納西族文化 納西族文化

秦時期,納西族先民分布在今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西南部、攀枝花市鹽邊縣、雅安地區和甘孜藏族自治州南部,以及雲南省西北部地區。

漢時期,定笮一帶“摩沙夷”之地盛產鹽、鐵和漆,引發東漢朝廷派官兵爭奪定笮鹽鐵之利的戰爭。《木氏宦譜》中對東漢及蜀漢時摩沙夷在鹽源的活動已有簡略記載。

至東漢時,納西先民與東漢王朝直接建立了政治關係。

74年(永平十七年),川西南白狼夷向東漢王朝奉貢、獻詩三章,稱為《白狼王歌》, 其中有文字與現代納西語相同或相近,說明白狼夷可能是納西先民,清末民初漢文史籍和民間傳說中多說古白狼國即在今四川巴塘。

據《元一統志》記載,約在公元3世紀初期,“麽些蠻”酋長蒙醋醋,侵奪“濮盧二蠻”所居的巨津州(今麗江市玉龍縣巨甸)地區而“世襲居之”。

5世紀後期(南朝齊、梁之際),麽些酋長泥月烏率眾驅走原來定居於今寧蒗永寧的吐蕃勢力,而世代生息繁衍於此。

唐代,根據《蠻書》所載,東至今四川省西川地區,南至大理州賓川,西至瀾滄江邊的維西一帶,北至鐵橋上下的德欽、中甸一帶,都有納西人分布。

6世紀的梁、陳各朝,一支納西先民經木里無量河流域,南遷至金沙江上游今香格里拉縣東南部的三壩地帶。

納西族婦女 納西族婦女

7 世紀中期唐高宗時期,納西族部落集團首領葉古年,奪取 “濮獬蠻”所居住的“三賧”(或稱“樣渠頭”,今麗江壩)。

7世紀末到8世紀初(麟德元年前後到開元年間),從鹽源地區南渡金沙江到洱海以東的納西族形成大的部落,在今雲南賓川縣建立了“越析詔”(又稱麽些詔),為“六詔”之一。其領地被得到唐王朝支持的南詔所吞併。“越析詔”的興亡前後約70年。

734年(開元二十二年)至737年(開元二十五年)間,唐朝調動姚州(今姚安)都督府的力量,派御史嚴正海、王承訓幫助南詔王皮羅閣“合六詔為一”統一洱海地區,磨西族人建立的越析詔被攻破。

794年(貞元十年),南詔攻破土蕃神川都督府之地(今麗江地區)和昆明城(今鹽源),磨西族的分布區域從藏族統轄轉而納入南詔的統轄範圍之內。南詔於鐵橋(今麗江塔城)設鐵橋節度、於昆明城置香城郡,對磨西族的各部落進行統治。大理國時期,麗江地區由善巨郡(今麗江永勝)管轄。

宋代時期

宋代,納西族地區屬大理國管轄,納西族土酋各占一方發展勢力,大理國不能有效控制納西族地區,北邊吐蕃則長期內亂頻繁,無力南下。納西族地區處於相對安定的局面,人口、經濟和文化都得以發展。史載當時的納西土酋牟保阿琮(麥宗)創製“本方文字”(有學者認為可能是象形文字,或者是音節文字“哥巴文”)。

元朝時期

1253年(寶佑元年),蒙古軍在忽必烈的率領下兵分三路南征大理國,經木里到永寧日月和。忽必烈進入納西族地區後,對當地部落首領先後授以“茶罕章管民官”、“茶罕章宣慰司”等官職,是土司土官制度的雛形。

1274年(元至元十一年),元政權設定“麗江路軍民總管府”,“麗江”之名從此始。

1285年(至元二十二年),改置“麗江軍民宣撫司 ”,宣撫司皆由麥良子孫承襲,統一了“酋寨星列”的納西地區各部落,正式納入了雲南行省的行政區轄。

從1253年忽必烈滅大理國到清朝雍正元年(1723年)實施“改土歸流”的470年間,元、明、清朝直接在納西族地區推行中央王朝管轄下的世襲土司制度。

明朝時期

明太祖洪武年間,明大軍進軍雲南後,納西首領阿得“率眾首先歸附”。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明朝中央授么些貴族代表木得為麗江府土知府,世襲。

麗江木氏土司採取較為開明的政策,積極地引進中原漢族地區的生產技術和文化教育,廣攬人才,將一些醫生、教師、畫師、佛、道教人士和開礦、冶煉、建築、銅業、銀業等方面的技術人才引進納西族地區。

木氏土司有較強的軍事力量,為明王朝征戰效力,得到皇帝親賜的“輯寧邊境”、“誠心報國”、“西北藩籬”等嘉號。

天順六年(1462年),木氏向北擴張勢力,開始向藏區用兵,至明末,其勢力範圍達木里、巴塘、理塘、康定及西藏昌都以南地區。木氏並遷移大批納西人民到上述地區戎守,此後這些納西人大都融合於藏族中。

清朝時期

1723年(雍正元年),麗江實行“改土歸流”,朝廷委派流官任知府,降木氏土知府為通判。“改土歸流”後,免除了土司的各種苛派,廢除莊奴500 多戶,2000多人,建立了封建地主經濟。清廷以當時滿漢的生活方式和儒家文化的倫理道德觀衡量納西族的社會生活和風土民情,強制性地在納西族地區實行移風易俗,如廢火葬,改革服裝,強化封建家長制、包辦婚姻制等,導致納西族地區發生了重大的社會矛盾和文化變遷,加劇了傳統文化的衰落。

1856年(鹹豐六年),杜文秀在蒙化(今巍山)發動回民起義,攻占大理。時駐大理守城營都司的麗江白沙人和鑒(武舉人)被殺。鶴麗鎮部下千總張正泰藉機挑撥回族與納西族之間的矛盾,並殘酷屠殺金山、文智、拉市一帶無辜回民700餘人,在鶴慶、麗江、劍川、中甸、淮西一帶往來打殺。

1859年(鹹豐九年),張正泰在鶴慶死於內訌。

1860年(鹹豐十年),杜文秀軍攻占鶴、劍、麗、永等地。時駐淮西瀾滄江邊防守備的和耀曾(和鑒之子),與淮西葉枝王護兵頭目楊玉科殺死和的上司淮西協鎮守頭領(回族人),廣募鄉勇,投靠清政府同回民起義軍作拉鋸式的戰爭。麗江古城幾易其主,成為一片廢墟,鄰近鄉村滿目瘡夷。

1872年(同治十一年),回民起義失敗。據《麗江府志》記載:“麗邑子弟毀於王事者統計六千數百人,百姓死者十之二三。”這是麗江歷史上的“亂世十八年”。

民國時期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納西族吸菸老者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納西族吸菸老者

1915年(民國四年)12月25日,“反袁護國戰爭”在雲南打響,麗江納西族積極參加護國運動,向護國軍輸送了3420名青年,為反對復辟帝制奮戰疆場,很多納西戰士血染沙場。

1936年4月(民國二十五年),由任弼時、賀龍率領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的一支部隊北上抗日,到達麗江,受到納西民眾的熱烈歡迎。

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7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納西健兒隨滇軍戰鬥在抗戰最前線,納西族子弟隨滇軍奔赴抗日前線,參加了台兒莊、中條山等重大戰役。在台兒莊戰役中,280多名納西族官兵壯烈殉國。

1941年(民國三十年),為了支持長久抗戰,麗江納西族人民沒有任何現代工程機械的條件下,用人力修成了麗江附近的白沙機場。

1943年(民國三十二年),為了中印“駝峰航線”的順利通行,美軍“飛虎隊”在麗江設立“航空指揮站”,納西族人民積極參加修建電台、修建房屋和其他軍事工程,支持了盟軍抗日鬥爭。

東巴作法 東巴作法

1948年(民國三十七年),在中共雲南地下黨組織領導下,納西族在農村建立了“農民抗敵協會”等組織。

1949年4月,由中共雲南地下黨領導的武裝力量,解放了麗江鄰縣劍川,建立了滇西北第一個革命根據地。

1949年7月1日,麗江宣告和平解放。人民自衛隊經過整訓,奉命改編為“滇西北人民自衛軍第三支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指戰員都是納西族。這支人民自衛軍支隊為配合人民解放軍主力部隊解放雲南作出了積極貢獻。

新中國成立後

1950-1951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四十二師由麗江進軍西藏。麗江縣成立援藏委員會,抽調民兵4889人,騾馬500匹,組成運糧總隊,從麗江或人背或馬馱運大米180710包到德欽。在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雲南永勝、華坪、四川西昌等的戰役中,許多納西兒女參軍參戰,為新中國的解放事業做出了貢獻。

1961年,雲南省成立麗江納西族自治縣。

1996年,麗江發生7級大地震,死傷3200多人,經濟損失達45億元。

1997年12月,麗江古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文化遺產”。

2003年6月,三江併流被評為“世界自然遺產”,9月,納西族東巴古籍被入選“世界記憶遺產名錄”。

2011年7月6日,麗江古城景區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人口

總人口

據2000年人口普查資料顯示,在1999年11月1日至2000年10月31日期間,中國納西族出生人口為4470人(按長表推算),總和生育率為1.50,出生性別比為104.11。中國納西族死亡人口為2376人,其中:男性1353人,女性1023人。粗死亡率為7.72‰,其中男性為8.76‰,女性為6.67‰,嬰兒死亡率為54.90‰,預期壽命為67.60歲。與1990年的人口普查相比,納西族人口增加了3.11萬人,增長率為11.19%,平均年增長率1.03%。城鎮人口有6.84萬人,占總人口的22.15%;鄉村人口24.04萬人,占總人口的77.85%。與1990年的人口普查相比,,納西族城鎮人口比率提高了7.85個百分點。

分布

納西族現有人口為30.8839萬人(2000年) ,雲南省為納西族主要聚居地 ,占納西族人口的95.5%,麗江納西族自治縣(現包括麗江市古城區和玉龍縣)有20.1066萬人,占全縣總人口的58%,占中國納西族總人口的68.5% 。除雲南外,四川和西藏均有納西族聚居地,四川有納西族0.8725萬人 ,占2.8%,西藏有0.1223萬人,占0.4%;其餘28個省份均有分布,共有0.4065萬人,占1.3%。納西族集中分布地為雲南省玉龍納西族自治縣。

性別構成

據2000年人口普查資料顯示,在納西族總人口中:男性15.50萬人,女性15.38萬人;性別比為100.87。

年齡構成

據2000年人口普查資料顯示,在納西族各年齡段的人口比例中,少年兒童人口(0-14歲)比重為24.77%,勞動年齡人口(15-64歲)比重為68.71%,老年人口(65歲及以上)占6.52%,與1990年相比,少年兒童人口比重下降了3.70個百分點,勞動年齡人口比重和老年人口比重分別增加了2.70和1.00個百分點。

教育情況

納西族及東巴文化分布略圖 納西族及東巴文化分布略圖

據2000年人口普查資料顯示,在納西族受教育人口比例中,15歲及以上人口有23.23萬人,在15歲以上的人口中,文盲人口3.53萬人,文盲人口比率為15.21%,其中男性成人文盲率為7.97%,女性成人文盲率為22.48%。與1990年相比,文盲人口減少了2.11萬人,文盲率下降了13.21%。6歲及以上人口28.12萬人,其中,受過國小以上(含國小)教育的占85.90%,受過國中以上(含國中)教育的占41.89%,受過高中及中專以上教育的占14.60%,受過大專、大學教育的占3.61%。平均受教育年數6.99年,比10年前增加1.34年。

聚居區

類別地區
自治地方 雲南省麗江市玉龍納西族自治縣
納西族鄉 雲南省迪慶州香格里拉縣三壩納西族鄉
雲南省麗江市永勝縣大安彝族納西族鄉
四川省涼山州木里藏族自治縣俄亞納西族鄉
西藏自治區昌都地區芒康縣下鹽井納西族鄉

經濟

漢晉時期,金沙江和雅礱江流域定笮一帶“摩沙夷”之地盛產鹽、鐵和漆。

唐時,納西族的畜牧業發達,在鐵橋一帶進行大批的牛羊貿易。農業經濟也有發展。冶煉技術達到較高水平,納西人所製造的兵器“鐸銷”名震六詔,南詔《德化碑》中將其稱為“寶物”。

明代木氏土司的開明政策促進了麗江納西族地區各方面的發展繁榮,興盛開礦業,木氏在麗江、木里、中甸、蘭坪、維西等地大辦銀礦、銅礦、金礦、鐵礦及鹽井等,木氏因此成為雲南省內最富有的一家大土司,《明史·土司傳》中說:“產礦獨盛,富冠諸郡”。

清朝時期,麗江實行“改土歸流”,建立了封建地主經濟。農業、手工業和商業都得到較快的發展。

清末至民國初年之後,隨著地主經濟的發展,麗江納西族地區產生了資本主義工商業。

抗日戰爭期間,東南沿海對外貿易中斷,中緬交通被日本封鎖,中印貿易活躍,麗江成為印、藏與內地貿易樞紐。麗江城出現擁有上百萬元資金的納西族商業資本家。在納西族居住的地主經濟區的手工業,大研鎮(今屬古城區)的手工業比較發達,有銅、鐵、木匠、皮匠、紡織、染業、泥瓦等十多種行業。

1949年以前,麗江古城80%以上的人口,主要依靠手工業和商業謀生,在20世紀40年代曾有過獨立的手工業者2500多人。

納西族地區的壩區與河谷區是主要的產糧區,主產小麥、水稻、玉米、油菜、大麥,豆類有蠶豆、黃豆、豌豆、雞豆、白芸豆等;高山作物有蕎麥、燕麥、青稞、土豆、大麻等;河谷區有花生、甘蔗、棉花等;經濟作物有楸木、漆樹、核桃、板栗、桑樹、花椒、竹子等,烤菸種植有較大發展;水果品種有桃、李、梨、柿、核桃、蘋果、梅、杏、石榴、桔子、香櫞等。

畜牧業是納西族地區農村經濟的重要支柱,農戶都普遍飼養牛、馬、騾、豬、羊等,山區農戶的畜牧業比重大,各戶都有羊群。騾馬主要作為商品在“七月騾馬會”上出售,“麗江馬”以“質小而體健,上高山,履危徑,雖數十里不知湍汗”而蜚聲海內,被譽為雲南三寶之一。不少男子從事馬幫業,馬幫是各民族進行商品交換的主要運輸工具。

文化

社會結構

納西族族組織普遍存在於納西族中。家族由幾戶至若干戶共尊一個始祖的血緣親屬組成。在麗江、維西、中甸等實行一夫一妻制的納西族地區,家族依照父系血統而組成。麗江納西族的家族關係有這樣的稱呼:“丁吉”、“丁支”、“丁化”和“崇窩”。納西人把父系親族視為“骨”,母系親族視為“肉”。“崇窩”之“窩”即來自父系親族“窩闊”之“窩”,即父系親族的根骨,“崇窩”即由一個男性遠祖後裔組成的有血緣親屬關係的家族組織。

麗江納西族曾有“梅”、“禾”、“肆”、“尤”4個氏族,“梅”與“禾”東部方言區的納西族多數屬納西古氏族“梅” “禾”兩支後裔,西部方言區的納西族多數屬納西古氏族“束”“尤”兩支後裔。新中國成立後,在麗江、維西等地的納西族中,家族之上的氏族組織早已消失。

木府土司 木府土司

明代納西族木氏土司是自明太祖時起封授的世襲“土官知府”,實行嫡長子繼承制。世代占有當地土地和民眾,有很多莊園。民眾則分為百姓和莊奴兩種。百姓有人身自由,要服各種勞役、兵役;莊奴則直接在木氏莊園中勞動。木氏土司以“官姓木,民姓和”來區分貴族和平民。土司府設“大把事”(分文武)、把事和通事等職,有稱為“五虎十四彪”的大小頭人。

1949年以前,永寧納人(摩梭人)社會中存在著“司沛”(漢稱貴族)、“責卡”(漢稱百姓)、“俄”(漢稱俾子,即奴婢)三個等級。

“司沛”等級是從土司家族分裂出來的貴族集團。土司把全部耕地的三分之一分給斯沛等級占有,並允許他們占有水源、草場和山林,以及數量不等的俄和大量的畜群。斯沛等級對其占有的土地和牧場有穩固的占有權,可以世襲、轉贈和出租,也可以在本等級內部買賣,不得賣出斯沛等級之外,最高所有權仍屬於土司。斯沛可以擔任土司政權中的各種官職,享有很多特權,不論政治地位、經濟狀況如何變化,其貴族身份是世代不變的。當權的斯沛,有審理案件、調解糾紛、進行超經濟剝削的特權。一般的斯沛,享有建住瓦房,穿綢緞和黃、紅、藍色衣服,不服勞役,不交錢糧雜派等優待。

上世紀20年代的瀘沽湖與納西族 上世紀20年代的瀘沽湖與納西族

“責卡”等級是由氏族公社成員演變而來的封建農奴。他們被束縛在封建份地上,世世代代在人格上依附於封建領主,向領主服勞役和交納實物貢賦。責卡有內外之分,土司直接控制的稱內責卡,由各個管人管理的稱外責卡。內責卡以服勞役為主,外責卡以交納實物貢賦為主。內責卡又有黑、花、白之分:凡在土司自營地中的八至十二塊土地上服役的,稱黑責卡;在二至七塊地上服役的,稱花責卡;在一塊土地上服役的,稱白責卡。外責卡除交納實物外,一般服勞役數天,內外責卡的這份勞役,土司不準用錢贖取,只能僱人代役。

“俄”等級是由家庭奴隸、罪犯、外來民族和等級下降的責卡構成的。他們大部分屬於土司、總管、堪布等當權斯沛占有,少數屬於責卡等級中的頭人和個別富裕的俄。俄等級的身份是世襲的。根據服役情況的不同,又分為白、花、黑三種。擔任土司的基層官職的,稱白俾子,一家之內只有男子或女子服役的,稱花俾子,全家男女都服役的,稱黑俾子。俄是按性別世襲的;即男子為俄的家庭,其後代男子全都是俄;女子為俄的家庭,後代女子全都是俄;男女均系俄的家庭,則後代所有男女一律是俄。但不服役的男子或女子,實際上還是主子的俄,主子需要時,仍可抽調他們去短期服役。個別俄經主子允許,可用錢贖免自身的勞役,然而既不能延及子女,更不能改變整個家庭的等級地位,其子女成年後,必須承襲服役,仍然是主子的俄。

除少數單身俄外,俄等級有自己的家庭和少量的財產,有一定的人身自由和權利。他們占有主子給予的一架左右耕食地(架,是寧蒗、鹽源一帶納西族計算土地面積的單位,實際面積相當於二至四畝)。多的不超過三架。納西語稱“厚垮魯布”,意為“一碗稀飯的土地”。大多數俄通過抵押、租佃等方式另外獲得了土地,並占有房屋和數量不等的牲畜、農具。俄除非絕嗣或犯重罪,主子不能侵占他們的財產。主子有權將俄轉贈、陪嫁、交換和出賣,不能任意殺戮。俄等級具有半奴隸半農奴的性質。

寧蒗納西族三個等級之間,有比較森嚴的界限。斯沛等級享有永遠保持等級身份的特權,再窮都是斯沛。責卡和俄等級,只能下降,不能上升。責卡再富也不能升為斯沛;俄即使發了財,做了官,仍不能晉升為百姓等級。

永寧納人的土司一職是世襲制,由長子承襲。堪布和總管兩職,由土司的兄弟或土司的血緣近親擔任,分別行使宗教和日常行政權力。土司的最高權力機構為土知府,土司之下設總管一名,把事數名。

瀘沽湖地區納日人的親族組織保持著比較古老的特徵,家族有共同的始祖和家族名稱;有共同的祭祖活動和公共墓地;有少量共有的家族公地;有類似家族長的人物——斯日俄米,個別家族的“斯日俄米”已成為世襲者;保留著同一家族聚居的血緣村落殘餘等。納日人有母系家族組織“斯日”,後來母系家族逐漸分裂演變為母系家庭。20世紀50年代前,“斯日”內部各家之間的經濟聯繫已不多。納日人把母系氏族叫做“爾”,直至20世紀60年代,永寧納日人的決大多數家戶還能說出自己分別屬於“西”、“牙”、“胡”、“俄”4個母系氏族。

在當代,由於社區的變遷發展和人口遷徙等原因,“崇窩”這一社會組織結構已變得鬆弛分散,一個“崇窩”一般分布在不同地區的村落中,看不到一個“崇窩”的所有後裔集中在一個村的情況。由於“崇窩”繁衍發展後居住分散,很多成為遠親,相互間的關係紐帶不是那么緊密,很少有整個“崇窩”的共同活動。

現在納西族家族組織中聯繫比較密切,有共同活動和起一些作用的是“丁支”,即由“崇窩”分衍出來的一個祖先的若干後裔構成的一個家戶群,各個“支”或同一支家戶之親疏相距三、四代至10多代不等,其親密關係程度以住同一個村或近鄰村為條件,他們共尊一個近親始祖,過去有共同的公地和山林,有由“崇窩”中委派的護林員。“丁支”還有共同的墓地;有的由“的支”又依遠近親疏關係分衍為若干家戶群,亦各有自己的墓地,在同一天掃墓祭祖。

家庭

歷史上由於納西族存在多元的婚姻制度,因而也有不同的家庭形態,即納西族同時並存著父系、母系、父系與母系並行3種家庭形態。

麗江納西族的父系家庭。父親在社會上和家庭中的權力很大,對外以家長身份拜官、迎賓、處理訴訟、買賣田地、借放債款、出席家族及村的會議;對內負責管理全家的生產和生活,對婚姻、喪葬、修建房屋等大事都有決定權。母親只有當父親不在的情況下,才代行父親的部分權力。麗江納西族的父權家庭,大多由三、四代人組成,五世同堂的不多。子女從父姓,財產由父親傳給兒子,實行父系繼承制。

母系家庭,主要存在於瀘沽湖畔的納西人中。這類家庭的特徵是;家庭成員普遍過阿注婚姻生活;始祖母都是一個,母系血緣是維繫家庭的基礎;財產按母系繼承,由母傳給子女、舅傳給甥和甥女。男子在家裡的身份是舅祖、舅舅、兄弟、母親的兒子或舅舅的外甥。每個母系家庭有一個家長,通常由年長或能幹的婦女擔任。諸如安排生活、管理倉庫、接待客人、均由她掌管。婦女又是某些祭祀活動的主持者。母系家庭的財產實行平均分配的原則,具有較多原始共產的色彩。

母系,父系並存家庭,是隨著女阿夏到男家同居和男娶女嫁的正式結婚而形成的。傳統習慣是女阿夏到男家同居和正式娶妻所生的子女,以及男子過繼(收養)女阿夏所生的子女,均屬男方的家庭成員,血統一律按父系計算。這些父系成員和女子未嫁所生的母系成員共住一家,便構成了兩種血統成員並存的家庭。這種家庭的特徵是:家庭世系是按母系與父系雙系分開計算的;雙系成員均有平等的財產所有權和繼承權。母系父系並存家庭是由母系家庭演變為父系家庭的過渡形式。但在演變過程中,有些並存家庭會出現反覆,一旦其後裔又過起男不娶妻,女不嫁夫的阿夏婚生活,它就倒退為母系家庭。

宗教信仰

東巴教 東巴教

納西族是個信仰多種宗教的民族, 既信仰本民族的本土宗教——東巴教,也信仰藏傳佛教、漢傳佛教和道教信眾最多的是東巴教。

東巴教對納西族的社會生活、民族精神、文化習俗有重大影響,是納西族多元宗教信仰中的主幹,是在納西族處於氏族和部落聯盟時期的原始信仰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後,在各個不同的歷史時期逐漸吸收了藏族的本教、藏傳佛教等的一些內容,形成了一種獨具特色的民族宗教形態。它有自己的儀式系統,龐大的鬼神體系,與各種儀式相配套的經典。泛靈信仰,大自然崇拜,祖先崇拜,重卜,以及“大自然和人是兄弟”這一基本理念,是東巴教的主要特徵。

東巴 東巴

藏傳佛教是從元末開始,由西藏經川西傳入納西族地區的。清初以後,藏傳佛教在麗江、維西納西族地區得到較快的發展。在清代初年之後。從康熙到道光年間的180多年中,先後建起了有相當宗教勢力和經濟實力的噶瑪噶舉派(白教)十三大寺。

在清代,漢傳佛教在麗江地區也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增建了60多個大小寺廟,分布在城鄉各地。

道教在明代傳到麗江,木氏土司從內地請來道士到麗江傳播道教。清雍正元年(1723)麗江“改土歸流”後,道教在麗江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服飾

麗江一帶納西族男子服飾與當地漢族相同,寒冬加穿羊皮披肩,中甸一帶的穿大襟長衫,著過膝肥腿褲,腰系羊皮兜,扎綁腿。寧蒗、永寧、鹽源、木里地區的男子,上穿短衫,下著長褲,寧蒗一帶的男子還喜戴手鐲,老人穿麻布無領長衫,外加青布坎肩,系腰帶。近幾十年來穿藏服者漸多。

納西族服飾 納西族服飾

納西族婦女的服飾因地區而異。麗江納西族婦女穿長過膝、寬腰、大袖的大褂,外加坎肩,腰系百褶圍腰,下著長褲,披羊皮披肩。寧蒗納西族婦女穿短衫,下系長可及地的百褶裙,披羊皮,裹青布頭巾,戴金、銀、玉、石等製作的耳環和手鐲,並喜歡束“羊皮帶”或“圍腰帶”。羊皮帶用棉布製成,每根長約四尺半,寬 約二寸,使用時必須是成對的。圍腰帶非常精緻,只有在節日才系。它是一對長約三尺、寬約兩寸的棉布帶子,上面繡有盆栽菊花、二龍戲珠等圖案。永寧納西族婦女用氂牛尾巴上的毛編成粗大的假髮辮,再在假髮外邊纏上一大圈藍、黑兩色絲線,並將絲線後垂至腰部。

每逢節日,納西族婦女都要穿上傳統的民族服裝和披上她們最喜愛的服飾—七星披肩。這種披肩五彩繽紛,十分美麗。它是用整塊的黑羊皮做成的,上部縫著6厘米的黑呢子邊,兩肩處有用絲線繡成的日月圖案和依次排列的“七星”。人們稱這種披肩為“披星戴月”。它象徵著納西族婦女披星戴月地辛勤勞動。披肩既有裝飾的作用,又非常實用。納西族婦女勞動時,不習慣用肩挑,多是喜歡用背馱,因此披肩又可當墊肩使用。一物兩用。

語言文字

•語言

納西族文字 納西族文字

納西語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也有學者認為納西族語言處於羌語支和彝語支分界點上,與這兩種語言具有雙向相似性。納西語分化為以麗江壩區為代表的西部方言和寧蒗永寧為代表的東部方言。西部方言主要通行於麗江、香格里拉、維西、永勝等市縣。此外,鶴慶、劍川、蘭坪、德欽、寧蒗永寧壩皮匠村和四川省木里縣的俄亞、鹽源縣的大咀、冷九主和西藏芒康縣的鹽井等地也使用西部方言。東部方言主要通行於寧蒗、鹽源、木里、鹽邊等縣。

兩個方言間雖然語音、語法基本一致,辭彙相同率約在70%,但互相交流有一定困難。洱源納西族在家庭內部仍使用納西語,由於長期和當地的白、漢族交錯雜居,通常使用漢語和白語作為交際語言 。

•文字

東巴文字對照表 東巴文字對照表

納西族由祭司東巴用來書寫經書的兩種文字,一種是圖畫象形文字,納西 語稱之為“斯究魯究”(ser jel lv jel),意思是“木石上的痕記”(又譯為“木石之標記”或“木石之記錄”),絕大多數的東巴經用這種文字寫成。東巴文是目前世界上罕見仍使用著的原始象形文字,它比圖畫進步,但又比已屬於表意文字發展階段的甲骨文原始,是屬於圖畫記事和表意文字中間發展階段的原始象形文字。 東巴所使用的另一種文字稱“格巴”(ggeq bbaq,),它是一種表詞的音節文字,當文字記錄語言時嚴格保持字和詞相對應。

東巴象形文異寫字,是指與常用的字形同音同義而寫法不同的字。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央人民政府根據有關民族語文方面的政策和納西族人民的意願和要求,1956年6月始,選定西部方言為基礎方言,以大研鎮土語為標準音,設計了一套拉丁字母形式的《納西文字方案》(草案),並提交1957年3月在昆明召開的雲南少數民族語文科學討論會,通過了《納西文字方案》(草案),並報經中央民族事務委員會批准試驗推行。

1981年,相關部門對《納西文字方案》(草案)組織修改。這套納西拼音文字方案,在國小進行雙語教學中使用。

文學

東巴經不僅是納西先民古代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也是集納西族古典文學大成的寶庫。納西族的古老神話、史詩、傳說、故事謠諺,都被東巴們用象形文字記錄在東巴經中。

東巴經文學的詠唱有特定的地點,即在東巴教的各種祭儀上,這些祭儀大都是宗教與民俗活動的組合形式。東巴經文學是詩體文學,所有的作品都是由奇數音節的詩句組成,3、5、7、9、11、13等奇數詩句錯落使用,長短相間,比較自由。其中以五七言詩句為多。也有少數晚期的作品用純五言詩句寫成。

東巴經所有的作品都由東巴用特定的樂調吟詠唱誦。東巴經文學包括自然神話、洪水神話、始祖神話、戰爭史詩、愛情長詩、鎮鬼神話以及大量故事謠諺。代表作如神話史詩《創世記》、《黑白之戰》、《哈斯之戰》、《俄都奴殺猛鬼》、《許瓦增古盜火》、《祭天古歌》等,反映了納西族頑強堅韌、崇勇尚武、認同心重、凝聚力強的民族精神。《魯般魯饒》、《初布游布》等作品,以浪漫瑰麗而淒婉的筆調講述了納西族青年男女重感情、講信義、不惜以死殉情的動人故事。

納西族的民間歌謠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大調”,是相對於短小歌謠而言的一個概念,特指廣泛流行於民間的口傳敘事長詩。其代表作有《游悲》(殉情之歌)、《獵歌》、《趕馬》、《伐箏》、《魚水相會》、《蜂花相會》、《雪析相會》等。在表現形式上,是入樂入調的演唱,每類作品都有相對固定的曲調。

納西族除了有博大豐厚的本土傳統文學外,自明代以來,有不少以漢文寫作的作家,明代土司階層的“木氏六公”有大量的詩文傳世。木公、木增等人的詩集選入《雲南叢書集部》及《古今圖書集成》等書中。木增所著的《雲薖淡墨》六卷收入清代所編的《四庫全書》中。

藝術

建築

自明代始,在麗江納西族中已建蓋有宏偉壯觀的瓦房,但大都是土司和頭目的住宅及寺觀廟宇。

納西族建築 納西族建築

從清代起,隨著文化交流的增多和納西族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漢、白、藏等族的建築技術不斷為納西人所吸收,被稱為“三坊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的土木或磚木結構瓦房建築在麗江城鎮和壩區、河谷區農村普遍流行起來,並產生了極有特色的民居庭院。門前即渠,屋後水巷,跨河築樓,麗江古城和不少鄉鎮民居“家家有院,戶戶養花”。庭院是民居平面構圖的中心,其地板通常用塊石、瓦渣、卵石等簡易材料,按民間風格鋪砌成有象徵意義的圖案,如“四蝠鬧壽”、“麒麟望月”、“八仙過海”等,體現了多民族建築藝術的融合。農村“三坊一照壁”樓瓦房的西房北房為房臥室,南房作畜圈。

納西族建築 納西族建築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麗江大研古城地反映了納西人博採眾長而形成的高超建築藝術,古城坐落在玉龍雪山下海拔2 400米的高原台地上,始建於宋末元初(一說建於唐代,即當時的“三賧城”),總面積3.8平方公里。四方街是古城中心,四條幹道呈經絡狀向四周延伸。“城依水存,水隨城在”是古城的的一大特色。位於城北的黑龍潭是古城的主要水源。潭水由北向南蜿蜒而下,至雙石橋處被分為東、中、西三條的支流,各支流再分為無數溪流,入牆繞戶,穿場走苑,形成主街傍河、小巷臨水、跨水築樓的景象。四方街西側的西河上設有活動閘門,居民利用西河與東河的高差沖洗街面。眾多大小水流之上,造型各異的古老石橋、木橋達354座,使大研古城的橋樑密度居中國之冠。古城的街巷全部用紅色角礫岩石(民間稱為五花石)鋪成,晴不揚塵,雨不積水。

繪畫與壁畫

納西族繪畫 納西族繪畫

東巴繪畫可分為木牌畫、竹筆畫、紙牌畫和捲軸畫。木牌畫分尖頭形和平頭形兩種。尖頭木牌畫一般繪神靈和被認為是善的大自然精靈“署”,著色;平頭形木牌畫各種鬼怪,不著色。納西木牌畫與中國西北地區出土的漢代人面形木牌有傳承關係,木牌上畫鬼神再插於地上祭祀之俗,原是古羌人的古俗。竹筆畫主要是指用書寫東巴經的尖頭竹筆所繪的圖畫,包括經書封面裝幀、經書扉頁畫、題圖、插圖等,有白描也有彩色。紙牌畫指畫在多層厚紙粘合而成的硬牌上的繪畫,分為占卜紙牌畫、自然神“署”之畫以及東巴的五幅冠等。捲軸畫是畫在布質捲軸畫上的各種神像畫,東巴舉行儀式時掛在臨時設定的經堂上。捲軸畫中的傑作是“神路圖”,該畫長15-20米,上繪鬼神人三界,有近400個人神鬼獸形象。該畫用於喪禮和超度亡靈儀式。 東巴雕塑有麵塑、泥塑、木雕。東巴繪畫和雕塑有粗獷率直、自然渾樸的風格。

著名的麗江白沙壁畫即是明代麗江納西族社會大開放的產物。白沙壁畫最為突出的特點是表現在題材上的多種宗教和同種宗教中的各教派內容相互融合併存,以及多民族的繪畫技法揉為一體的現象。

樂舞

•舞蹈

納西族以能歌善舞著稱於世。唐代和元代的志書就有“男女皆披羊皮,俗好飲酒歌舞”, 以及“男女動數百,各執其手,團旋歌舞以為樂”的記載。 納西族代表音樂有麗江古樂、麗江洞經音樂等。

“麗江古樂”是納西族與漢族多元文化相融匯的藝術結晶。“麗江古樂”由“白沙細樂”和麗江洞經音樂、皇經音樂組成(皇經音樂今已失傳)。“白沙細樂”是中國屈指可數的幾部大型古典管弦樂之一。

納西族舞蹈 納西族舞蹈

“麗江洞經音樂”自明清以來就從中原逐漸引進並植根於納西族的文化階層中,是道教“經腔”系從四川梓潼縣傳來的“大洞仙經”。“麗江洞經音樂”是區別於中國各地道樂體系的藝術珍品。

納西族的很多傳統古典樂舞保存在東巴教中。東巴經中有被譽為國寶的東巴舞譜《蹉姆》,用圖畫象形文字記錄了東巴舉行儀式時所跳的各種納西族古代舞蹈。不僅是中國國內少數民族古文字中迄今僅見的舞蹈專著,也是世界上用文字記錄的最早舞譜之一。

納西族舞蹈分為歌舞、樂舞、表演性舞蹈、宗教舞蹈等。

歌舞,納西族的民間歌舞的代表有《熱美磋》、《餵默達》、《阿麗哩》等。其中《熱美磋》俗稱“熱熱磋”或“窩熱熱”,屬於世界上稀有的、保存完好的原始歌舞的活化石。此類歌舞都邊歌邊舞,隨著輕鬆的舞步,一人領唱眾人和。

樂舞即用樂器伴奏而無歌唱的舞蹈,分為“打跳”,《白沙細樂》中的古樂舞。

表演性舞蹈中麒麟舞(納西語:麒麟蹉),明、清時傳入麗江,屬中原道教藝術。以舞蹈為主,融樂、舞、戲、畫、編於一身。勒巴磋,意為勒巴舞或跳勒巴。是一種大型的,帶有宗教祭祀色彩的風俗性歌舞,歌時不舞、舞時不歌。在麗江塔城一帶流傳。勒巴舞共有12套40多種跳法。庫蹉、嚕蹉,意為跳年或祝歲舞。“嚕蹉”意為跳龍。在麗江魯甸一帶流傳。其風格與勒巴舞極為相似。

宗教舞蹈的代表是東巴舞,納西族東巴教東巴在舉行迎神、驅鬼、祭祀、婚禮、超度等儀式時所跳的舞蹈。有300多種跳法;東巴經有著名的舞蹈教程《磋姆》專書。

•樂器

納西大鼓 納西二簧納西胡琴(龍頭胡琴)納西擊子
納西琵琶波珀(蘆管)天琴---
資料來源:

習俗

傳統節日

納西族節日 納西族節日

祭天,是納西族東巴教最大的儀式之一,也是納西族民間最大的傳統節日,在正月間舉行。

新年,農曆正月的過年在納西語中叫“由本吉正”,又叫“庫市”,意為“新年”。過節期間,納西民間要舉行一系列傳統的辭舊迎新活動。

棒棒會, 農曆正月十五,是納西族傳統節日,民間稱之為“棒棒會”。“棒棒會”標誌著春節節慶的結束,春耕生產的開始。

納西族節日 納西族節日

三朵節,“三朵”是納西全民族信仰的民族保護神,又稱為“阿普三朵”,意為“祖先(或爺爺)三朵”。相傳他屬羊,是個戰神。每年農曆二月八日和八月羊日,四鄉民眾到三朵閣來燒香拜神;納西人凡出遠門都要到三朵閣祭拜,求三朵神保佑。出征的戰士更是要祭拜三朵神;各地納西人在每年大年初一祭祀三朵神。從1987年起,每年農曆2月8日的“三朵節”成為法定的納西族民族節日。

火把節,農曆6月24至26日,是納西族傳統的火把節。最初起源於藉助火抵制各種天災。納西語稱此節為“川美生恩”。

納西族節日 納西族節日

七月騾馬會,是麗江納西族的節慶活動,在農曆七月中下旬舉辦,為期一至二周,以騾馬、牛等大牲畜為主,因此又叫“七月騾馬會”。

“燒包”節,農曆七月初一至初十四,古城人過“燒包”節(即中元節),納西語稱這節日為“三美波計”

納西族還有諸多節慶習俗,諸如香格里拉三壩鄉的“白水台會”;永寧納人(摩梭)的祭乾木女神山等。

住屋形式

納西族房屋 納西族房屋

納西族民居大多為土木結構,比較常見的形式有以下幾種: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後院、一進兩院等幾種形式。其中,三坊一照壁是麗江納西民居中最基本、最常見的民居形式。

婚俗

納西族主要聚居區結婚一般都要經過訂親、請新娘、舉行婚禮的程式。過去有少數“搶婚”和“兄亡納嫂”的“轉房”婚俗,同姓不同宗的人可以通婚,但同一“崇窩”(宗族)之間禁止通婚;姑舅表和姨表優先婚是過去比較流行的習俗。

納西族婚俗 納西族婚俗

納西族的傳統婚禮稱為“素字”,意為“迎接生命神”,納西人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命神“素”,新娘是外來的新的家庭成員,因此要把她的生命神迎進新郎的家庭,與新郎家庭其他成員的生命神結為一個集合體。

納西族婚俗 納西族婚俗

新郎家請東巴擇吉日準備生命神之箭、樁、竹簍、塔、橋、梯、石、線等物;接新娘;新娘告別祖靈、娘家親人及火塘灶;新娘進新郎家後行洗頭禮;進母房(祖房)拜火塘灶邊的祖靈和神靈;東巴主持舉行祭生命神,拴生命線的儀式,是婚禮的核心內容。屆時在新郎面前放一把木桿秤,新娘前放一把銅鎖和木升,有的則是新郎手持生命神之木樁,新娘手持生命神之木塔。東巴邊詠誦經書,邊在新郎新娘的額頭抹酥油祝吉,繼而一一抹酥油於母房的擎天柱、神龕、火塘中的鐵三角架、火塘邊的男女床、弓、箭、砍刀、糧櫃、銅鎖、木升等上並詠誦相應的祈福語。其整個過程與東巴教密不可分。

清代“改土歸流”後,流官在麗江納西族地區“以夏變夷”,大力推行漢族婚俗,訂婚按周禮的六禮:問名,納采,會親(在麗江稱之為親家會),過門(麗江稱請媳婦),送禮柬,迎親。在接親,宴客,分大小,回門等婚禮程式上也大量融進了漢式習俗。

納西族婚俗 納西族婚俗

瀘沽湖地區的納人(摩梭人)中同時存在著母系家庭、母系父系並存家庭和父系家庭 3種形式,其中母系家庭是主要的家庭形式。母系家庭所有成員的世系皆從母,男女成員系由一個或幾個始祖母的後裔組成,母系血緣是維繫家庭的基礎,財產按母系繼承,由母親傳給子女,舅傳給甥和甥女。男子在家中的身份是舅祖、舅舅、兄弟、母親的兒子或舅舅的外甥。每個母系家庭有一個家長,通常由年長或能幹的婦女擔任。舅掌禮儀、母掌財產是家庭權利和分工的形式。母系家庭的傳統觀念認為:女子是根種,缺了就斷根。如果某個家庭一旦沒有女繼承人,便要過繼養女。一個母系家庭的成員一般都在10人以上,多的達30--40多人。由於這種家庭的全部成員都是母系血親關係,屬於一個親族,不存在父子、婆媳、翁婿、姑嫂、妯娌等關係,沒有外姓,關係單純,財產屬於大家庭所有,很少發生鬧財產、鬧分家的糾紛。

與母系家庭相應的婚姻形式是“阿夏”婚,“阿夏”是摩梭男子稱呼女情人的稱謂;而女子稱呼男情人是“阿都”。 現在一般用“阿夏婚”來指稱這種“走婚”形式,並不十分妥貼。“阿夏”婚的基本形式是男不娶女不嫁,相戀鍾情者互送信物訂情。情侶雙方都終身生活在母親家裡,男子在夜間到情侶家過偶居生活,次日黎明即返回自己的母親家裡。男女締結“阿夏”關係要遵守傳統習俗, 只有不屬於同一母系血緣的成年男女才能建立這種關係,“阿夏”所生的子女隨母,血統也依母系計算。

日常禮儀

納西族熱情好客,每當獵獲歸來,凡路遇的行人都可分得一份獵物。貴客臨門,主人要做六樣或八樣菜進行款待。

忌諱有:騎馬到寨前必須下馬,也不能把馬拴在祭天堂的地方;不能登踏三腳架,也不能翻弄灶里的灰;祭天堂、祖先、戰神時、忌外人觀看。忌在門檻上坐和用刀斧在門檻上砍東西。有的地方還忌在家裡唱山歌;不許殺耕牛、馱馬和報曉的雄雞;忌食狗肉。

飲食

•飲食習慣

納西族飲食 納西族飲食

納西族一日有三餐。早餐一般吃饅頭或水燜粑粑,中餐和晚餐較為豐富,一般都有一兩樣炒菜和鹹菜、湯等,特別喜食當也回族的牛肉湯鍋和乾巴。 不論平壩或山區,蔬菜品種較多,四時應市,山區廣種洋芋、蔓菁和瓜豆,並以當地的土特產做成各種風味名菜。如:清蒸蟲草鴨、貝母雞、天麻雞等。其中納西族傳統名菜“釀松茸”是用松茸菌帽,釀入肉泥,蒸熟後做為祭祀、特別是祭祖的一道專用菜餚。

肉食以豬肉為主,大部分豬肉都做成醃肉,尤以麗江和永寧的琵琶豬最為有名,可以保存數年至十餘年不變質。外出勞動攜帶麥面粑粑或糌粑寺。就餐時圍桌而坐,冬天喜移至向陽地方就餐。

•特色飲食

麗江粑粑:做工精細、選料考究,採用當地上等麥面,用化油、香油雞蛋揉成麵筋,再行破酥、夾餡,之後文火油炸,烤烙成外酥內泡、色香味俱佳的餅點。

米灌腸:是納西人風味小吃中的一道名菜。

雞豆涼粉:取自麗江地產的一種雞豆(又名雞豌豆)磨麵濾漿做成的一種涼粉小吃。因雞豆富含黑色素,做成的涼粉外表呈現黑色,所以人們又稱做“黑涼粉”。

特色飲食 
麗江粑粑 蜜餞:海棠果蜜餞、香櫞蜜餞 佛掌參 白芸豆酥肉
百合圓子 大肉 老龍皮 納西米灌腸
雞豆涼粉 麗江窨酒 豬膘(琵琶肉) 高麗肉
松子炒雞 三疊水 黑白麻補 ---
資料來源:

著名人物

和志強,雲南省第六、七、八屆省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方國瑜,著名的歷史學家,教育家,語言學家;西南民族史的開拓者、雲南地方史的奠基人。

楊鳳,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開拓者,四川農業大學名譽校長。

李汝炯,抗日名將,炮兵專家,授陸軍中將銜。

和國才,少將,公安海警高等專科學校政委。

和志虹烈士 和志虹烈士

和志虹,中國赴海地維和警察,2010年1月13日犧牲,烈士。

和志剛,口書書法家,中國十大傑出青年(2003)。

白庚勝,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

宣科,音樂民族學家。

和段琪,雲南省副省長。

孫少蘭,歌唱家,第二代江姐扮演者。

和占鈞,原雲南省政協副主席。

解毅,雲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廳長。

和自興,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

楊光躍,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軍銜。曾任成都軍區裝備部副部長。現任雲南省委常委、省軍區司令員。

和紹全,原雲南省文山軍分區司令員。

李群傑,革命家,中共地下黨雲南省工委書記。

牛紅衛,環保人士,美國大自然保護協會中國部首席代表,2003美國《商業周刊》“亞洲之星”。

戴汝吉,志願軍戰鬥英雄、人民功臣。

和自興烈士 和自興烈士

和自興,中央軍委授予“英勇獻身的模範指導員”稱號,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犧牲。

趙仲修,小麥育種專家,“寧夏50年影響力人物”。

方寶賢,美籍太陽能專家,波士頓大學教授。

和衛光,技巧“混雙”世界冠軍。

和雪梅,中國女子體操隊隊長(1993),日本中國體操錦標賽女子平衡木冠軍(2007)。

楊尚孔,智利國家體操隊總教練。

和煜東,第一個把五星紅旗插在南極極點,物理學博士。

周霖,國畫家,代表作《金沙水拍雲崖暖》懸掛於人民大會堂雲南廳。

和秋香,2011花兒朵朵中國總決賽季軍。

木光,麗江木氏土司第48代傳人。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特約研究員。

楊麗勝,革命烈士,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雄模範。

和貴華,革命烈士,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雄模範 。

和繼聖,民國陸軍中將、貴州省清鄉司令、代理省長。

和耀曾,清朝將領。

王潔修,中將師長,兼任雲南省憲兵司令。

和庚吉,壬辰科進士,後任兵部主事,授中憲大夫。

誾柏,青海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扎西次仁,西藏民族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

中國56個民族名稱

官話拼音中文名稱人口
Hàn Zú 漢族1,230,117,207
Zhuàng Zú壯族16,178,811
Mǎn Zú滿族10,682,263
Huí Zú 回族9,816,802
Miáo Zú 苗族8,940,116
Wéiwúěr Zú 維吾爾族8,399,393
Tǔjiā Zú土家族8,028,133
Yí Zú彝族7,762,286
Měnggǔ Zú蒙古族5,813,947
Zàng Zú藏族5,416,021
Bùyī Zú布依族2,971,460
Dòng Zú侗族2,960,293
Yáo Zú 瑤族2,637,421
Cháoxiǎn Zú朝鮮族1,923,842
Bái Zú白族1,858,063
Hāní Zú哈尼族1,439,673
Hāsàkè Zú哈薩克族1,250,458
Lí Zú黎族1,247,814
Dǎi Zú 傣族1,158,989
Shē Zú畲族709,592
Lìsù Zú傈僳族634,912
Gēlǎo Zú仡佬族579,357
Dōngxiāng Zú東鄉族513,805
Gāoshān Zú 高山族458,000
Lāhù Zú拉祜族453,705
Shuǐ Zú水族406,902
Wǎ Zú佤族396,610
Nàxī Zú納西族308,839
Qiāng Zú羌族306,072
Tǔ Zú 土族241,198
Mùlǎo Zú仫佬族207,352
Xíbó Zú錫伯族188,824
Kēěrkèzī Zú柯爾克孜族160,823
Dáwòěr Zú達斡爾族132,394
Jǐngpō Zú景頗族132,143
Màonán Zú毛南族107,166
Sǎlá Zú撒拉族104,503
Bùlǎng Zú布朗族91,882
Tǎjíkè Zú塔吉克族41,028
Āchāng Zú阿昌族33,936
Pǔmǐ Zú普米族33,600
Èwēnkè Zú鄂溫克族30,505
Nù Zú怒族28,759
Jīng Zú京族22,517
Jīnuò Zú基諾族20,899
Déáng Zú德昂族17,935
Bǎoān Zú保全族16,505
Éluōsī Zú俄羅斯族15,609
Yùgù Zú裕固族13,719
Wūzībiékè Zú烏孜別克族12,370
Ménbā Zú 門巴族8,923
Èlúnchūn Zú 鄂倫春族8,196
Dúlóng Zú獨龍族7,426
Tǎtǎěr Zú塔塔爾族4,890
Hèzhé Zú赫哲族4,640
Luòbā Zú珞巴族2,965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