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藝經歷
王長友(1912—1984),男,相聲演員,師承相聲名家趙靄如先生。祖籍浙江紹興,出生於北京。幼年曾學裱糊手藝,後來結識相聲名家劉德智,向劉學習相年聲表演。十九歲在北京正式拜趙靄如為師。出師後,無論單口、對口、群口,逗、捧、膩都很精通,還擅唱太平歌詞,兼演雙簧。曾長期在北京、天津、濟南、瀋陽等地演出。王長友先生的記憶力相當驚人,以至在他晚年時,在相聲界贏得了“相聲倉庫”的美稱。
人物生平
1945年末,34歲的王長友來到了濟南晨光茶社。王長友發現,濟南的觀眾對相聲藝術的欣賞水平很高,也很內行,沒有真本事真功夫絕對打不開局面的。本來打算在晨光茶社踢過門檻就回京城的他,決定長期駐紮下來,博採眾名家之長,尤其是要重點培養自己的愛徒趙振鐸,讓他在這座相聲藝術的最高學府里接受高人的指教。
為了使趙振鐸能夠得到孫少林先生的真傳,王長友與孫少林協商,讓孫少林收趙振鐸為義子。趙振鐸來晨光茶社前在京津兩地就已小有名氣,他是當時出了名的“模仿秀”高手,經常模仿“相聲大王”張壽臣(相聲大師劉寶瑞先生的師父)的表演風格。他模仿逼真,獲得了“小壽臣”的雅號。
孫少林和義子趙振鐸爺倆一見如故,少年趙振鐸也視義父如同親父。孫少林後來病故,趙振鐸千里奔喪,並以孫家老大哥的身份頂喪駕靈為孫先生戴孝送終,成為相聲界廣泛流傳的一段佳話。
王長友心地善良,為人忠厚老成,和氣謙虛。他的表演風格端莊穩重,看起來不緊不慢,卻惟妙惟肖、恰到好處。他演出的《太平歌詞》、《八扇屏》等段子,有著與眾不同的表演技巧和風格。當年在晨光茶社獻藝的節目中,最受濟南觀眾歡迎喜愛的是他拿手的段子《哭笑論》、《千里走單騎》,連串的“包袱”能讓觀眾在整個段子中捧腹大笑。精彩絕妙的演技,曾讓個別觀眾笑岔了氣,半天才能慢慢緩解過來。
王長友記憶力很強,不論段子的難度有多大,只要他觀摩三遍,基本上就能拿下來。有一次,孫少林到北京休假,趙振鐸的徒弟李金斗,向師爺孫少林匯報相聲段子《八扇屏》中的《個別另樣》時,把孫先生的獨家絕活《扁毛畜生》演練了一遍,讓孫少林指點。當李金斗演練完畢後,孫少林問李金斗是跟誰學的,李金斗回答說是師父王長友傳授的。孫少林發現李金斗在演練時用的是他當年最初版本,當時王長友曾經看過,沒想到就按原句一字不差地記下了,並且又原汁原味地傳給了他的再傳徒弟李金斗。由此可見,王長友先生的記憶力是相當驚人的,以至在他晚年時,在相聲界贏得了“相聲倉庫”的美稱。
晚年王長友身體情況不好,1981年查出了胃癌,王長友得知做手術可以活5年,不做手術只能活3年,他能在有限的時間做完自己該做的事,把藝術傳下去,毅然選擇不做手術。1983年中央電視台組織北京的曲藝老藝人錄像演出保存藝術資料,王長友帶病與羅榮壽搭檔演出了其代表作《文章會》,為後人留下了珍貴的影像。這段錄像在25年後經王長友先生的徒孫肖巍上傳在網路上出現,使得其藝術更好地展現在世人眼前。1984年,王長友先生不幸逝世,享年72歲。
藝術成就
解放後加入北京市曲藝團。建國後參加相聲改進小組,後轉入北京曲藝團,和譚伯如合作。1962年,曾參考借鑑上海滑稽戲的手法,結合相聲語言藝術的特點,與他人合作、改編、創作了一批化妝相聲,如《拔牙》、《資本家與洋車夫》、《耍猴兒》、《如此戀愛》等。由於年輕時失音,嗓音嘶啞,但他能夠根據自身條件揚長避短,另闢蹊徑,表演時形成以情取勝、以相感人的獨特風格,聽眾冠以“麒派相聲”的美譽。
藝術傳承
王長友一生培養指導了很多學生,正式拜師收徒的有12人,以趙振鐸成就最為顯著,再傳弟子李金斗也曾得到他的教益。其他弟子有丁玉鵬、郭文岐、茹少亭、寇庚傑、康松廣等。
王長友先生的兒子王惠林已經繼承父業(藝名王文林),師承相聲大師劉寶瑞先生,很受觀眾喜愛的相聲演員,是北京德雲社的元老,現已與搭檔徐德亮一起退出德雲社。
主要作品
他創作的相聲《不離婚》、《到處碰壁》、《劉巧兒養豬》等均成為保留節目。其代表作有《哭的藝術》、《白逼宮》、《朱夫子》、《批三國》、《文章會》等,單口相聲有《山東鬥法》、《君臣斗》等。
人物評價
王長友是北京相聲名家,他的父親王春海是“小榮椿”科班出科的架子花臉演員,傍過李桂春(藝名“小達子”,李少春的父親)。王長友年輕時學過裱糊手藝,曾問藝於劉德智,1931年拜趙靄如為師。解放後參加了北京曲藝團,和譚伯儒(郭瑞林的徒弟)搭檔,留下了許多珍貴的資料(王、譚的錄音有《白字會》、《當行論》,還有他為王世臣捧哏的《學四省》、《釣魚》,為高德明捧哏的《老老年》),並培養了許多青年演員,李金斗就曾經得到王長友的指點(李金斗是王長友的徒孫)。
王長友的嗓音沙啞,這一點和天津的劉奎珍很像,他的相聲注重表演,素有“麒派相聲”的美譽,可惜他的錄像資料很少,我們只能通過文字資料來了解他的表演了。王長友有一段拿手的節目叫做《哭的藝術》(這段是王長友根據傳統相聲《哭論》,借鑑了劉桂田《斬經堂》的長處,而演繹出來一段節目,經侯寶林建議改名為《哭的藝術》,其中模擬了各種各樣的笑和哭,其中最為獨到的就是他惟妙惟肖的模擬舊社會丈夫哭妻子的情景,表演達到了“後脊樑上都有戲”的境界。他說這段時後脊樑隨著敘述一起一伏,表現出丈夫的哭泣的狀態(京劇名家葉盛長表演《戚繼光斬子》時也用“後背出戲”的技巧來表現戚繼光當時痛苦與矛盾的心理)。這段表演難度很大,田立禾先生表演的《哭的藝術》也有“丈夫哭妻”的表演,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有的人在說到相聲和小品的區別,總愛把表演作為小品的特長,好像相聲是只要用滑稽的語言把觀眾逗樂了就算完事大吉了一樣,其實不然。相聲從很早就重視表演,據張壽臣先生回憶李德鍚老前輩的《打燈謎》的“底”(“三頭、六耳、八條腿、一隻眼)就有很繁重的表演,當捧哏的認輸時,李先生所站的位置與觀眾成一個45度角,模擬車夫超車把,長身、挺胸、揚臉的動作,造型優美逼真,而後左眼緊閉、右眼圓睜,右眼的黑眼珠在眼眶裡滴溜溜的轉了幾圈,把一臉的得意的神情刻畫的淋漓盡致(後來張壽臣基本繼承了李先生的表演,而刪去了最後轉眼珠的表演),可見相聲中的表演是由來已久的。我看馬三立老先生的《開粥場》里說到“大個團臍,還是活的”這句台詞時,兩臂上下揮舞,模擬螃蟹橫行的動作時,儘管這活我已經聽了很多次,但看到這還是忍不住笑了出聲來(侯寶林還特意囑咐過學生注意看馬三立在“放虱子”時的神態與動作)。
我看過王長友的錄像只有他1984年和羅榮壽演出的《文章會》,由於此時王長友已經身患癌症,所以表演勢必有些力不從心了,但其中有的地方還是能反映出他“麒派相聲”的魅力,大家可以看看其中“磨墨”“舔筆”“換筆頭”的部分,王先生處理的就比較細膩,一招一式足見功力。王長友的這段《文章會》是北京風格,他本人的舞台形象十分文雅、瀟灑,這與他人所共知的興趣愛好有關——養蛐蛐。
中國有句老話叫“玩物喪志”,但鬥蛐蛐也是過去很多有身份的人的共同愛好,比如譚鑫培就很精於此道。王長友通過鬥蛐蛐提高了個人的素質。他養蛐蛐在圈內外是很有名氣的,比如馬三立在《相聲的魅力》中就曾經說過“北京有一個好養蛐蛐的老人叫王長友”,關於他養蛐蛐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在此就不贅述了。作者:九龍祚(網路曲藝評論家)
相聲藝術家(二)
相聲是門語言藝術,以諷刺笑料表現真善美,以引人發笑為藝術特點,以“說、學、逗、唱”為主要藝術手段。著名相聲藝術家有“萬人迷”李德鍚、“笑話大王”張壽臣、“相聲大師”侯寶林、“相聲泰斗”馬三立、“單口大王”劉寶瑞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