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文碩

殷文碩

殷文碩(1943年-1993年),原名殷昊,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人,回族。曲藝理論家,曲藝教育家,相聲表演藝術家。代表作品有 《相聲師承關係總表》、《傳統相聲總目》、《劉寶瑞表演單口相聲選》。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殷文碩殷文碩

殷文碩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曾向劉寶瑞學習相聲表演,1970年調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工團任相聲演員兼創作員。自1978年以來,他致力於挖掘整理單口相聲的工作,到1982年底,他蒐集到劉寶瑞單口相聲一百多段,其它傳統相聲近百段,並整理出《相聲師承關係總表》和《傳統相聲總目》。1984年初,他整理的《劉寶瑞表演單口相聲選》由中國曲藝出版社出版,全書四十萬字,受到讀者和曲藝界好評。他整理的《相聲師承關係總表》,是經過親自尋訪,認真考證,詳細記錄,把相聲界語焉不詳的歷代師承淵源整理清楚了,包括自清末相聲誕生至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師承八代,傳藝八百多人,對其中的五百九十人的生平,別名,藝術特色等,都作了簡要註解,為相聲藝術的研究作出了貢獻。1989年以後,殷文碩開始表演單口相聲。

1990年7月,在遼寧電視台錄製了《君臣斗》,此外,還在北京電視台錄製了《殷文碩單口相聲欣賞晚會》,在中國唱片總公司,國際音像出版社,文化藝術出版社錄製出版了《單口相聲集錦》,《笑話集錦》等錄音帶,錄像帶三十多盤。1984年開始,殷文碩在新疆大學中文系開設了曲藝理論課,並任兼職講師,寫出了《曲藝概論》,《曲藝的美學價值》等約三十萬字的教材。

1989年又成為新疆大學的客座教授,發表了《新疆曲藝縱橫談》,《新疆相聲的傳入》等論文。

人物貢獻

貢獻一

劉寶瑞先生與愛徒殷文碩劉寶瑞先生與愛徒殷文碩
殷文碩對相聲的貢獻主要有四點,第一是他把相聲帶進了新疆。相聲是盛行於京津兩地的地方曲種,解放前它的流行範圍也不過是東北、華北等地,其他地方雖然有相聲表演,但也僅限於那些大碼頭,應該說地域的局限性還是很大的,解放後隨著支援邊疆政策的提出,一大批藝術人才遠赴邊疆,把相聲藝術才帶到了全國各地,當時整箇中國,除了海南和西藏之外每個地區都有幾個北方去的快板、相聲演員(因為海南是1988年才建省的,以前一直屬於廣東省。而西藏雖然沒有正式的相聲演員,但長期有部隊的文工團去表演,而且還曾經有一個西藏京劇團,李萬春徐東來都在那裡工作過),這對擴大藝術的影響力,促進文化的交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過客觀的說,支援邊疆的演員長期脫離本曲種的中心,外地演出實踐的機會不是很多,演出條件和環境也比較差,有很多大師因此留下的藝術資料寥寥無幾,這也是很遺憾的。殷文碩在疆工作時曾被觀眾譽為“鎮三山”(新疆的地形是“三山夾兩盆”(“三山”指的是阿爾泰山、天山、崑崙山,兩個盆地是塔里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所以他是“鎮三山”。

貢獻二

殷文碩的第二點貢獻就是1990年在遼寧電視台錄製了整套的《君臣斗》,《君臣斗》這個八大棍原名《滿漢斗》(我所接觸過的老藝人如劉立福鍾吉銓等都叫這個名字),解放後屢次改名,劉寶瑞的版本定名為《金殿鬥智》。很多老藝人都擅長表演這個節目,如李德鍚張壽臣劉奎珍馮立鐸(據說馮立鐸晚年有錄音,被私人收藏了)、陳湧泉(陳先生有很多版錄音,但表演的只是片段)。現在網上都在遺憾劉寶瑞的《滿漢斗》已非完璧,其實是大家的誤解。據很多老藝人說,“八大棍”跟評書的區別就在於“八大棍”不能有頭尾(為了給評書行留飯,這也是一種藝德),劉寶瑞所留下的《金殿鬥智》就已經是個完整的版本了,並不是一個殘本(就跟劉奎珍《古董王》也是完整的版本一樣)。而殷文碩、寇庚儒、邢文昭(他出版了文字稿)的貢獻就是提供了完整的《滿漢斗》版本,這隻具有文獻價值而不具備演出價值(因為到殷、寇、刑學藝的時候,都沒在劇場裡演過八大棍,即使演過,也不會按錄音這么演)。

另外介紹兩點,一是民間藝術中劉墉的故事很多,上世紀90年代中期,根據這些民間傳說改編的電視劇《宰相劉羅鍋》盛極一時。曲藝中的劉羅鍋的故事,有兩個來源,一個是相聲《滿漢斗》,另外一個是鼓書門的大書《劉公案》(竹板書、西河大鼓、京東大鼓都有這個書目,劉文斌最拿手,據說最早的《劉公案》包括劉統勛和劉墉父子兩代人的故事,後來才把“少劉”的部分獨立出來,成為現在流行的面貌)。郭德綱表演的《大話劉羅鍋》就是把《滿漢斗》和《劉公案》合併起來演出的。

第二點是劉寶瑞的《滿漢斗》雖然著名,但是他的師父張壽臣先生卻並不喜歡他的這個節目,劉寶瑞有些單口段子,壽老是持批評態度的,比如《打油詩》和《滿漢斗》,這也是一個曲壇掌故了。

貢獻三

殷文碩的第三個貢獻就是整理出版了《相聲師承關係總表》,也就是現在大家都知道的“相聲家譜”。相聲家譜的整理一共有兩次,一次是馬三立整理的《京津相聲演員譜系》(發表在1985年出版的《天津文史資料選輯》上),另一次就是殷文碩整理的《相聲師承關係總表》,現在流行的“相聲家譜”就是根據馬、殷這兩個版本整理完善的。

貢獻四

第四點就是殷文碩不僅是相聲表演藝術家,還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曲藝教育家。在新疆期間培養了大批優秀青年演員,並於二十世紀80年代在新疆職業學校開辦了首屆新疆曲藝班。目前新疆專業從事相聲行業的演員均為殷文碩的弟子及再傳弟子。殷文碩所傳弟子賜迪字,第三字連起來是:“藝傳瀚海,曲飛天山,建業西域,振興中華!”充分的表明殷文碩將相聲藝術在邊疆地區發揚光大的決心和使命感!

師承譜系

張三祿---朱紹文---徐有祿---焦德海---張壽臣---劉寶瑞---殷文碩---高迪藝(高建新)、郭迪傳(郭勝)、白迪瀚(白東兵)、邢迪海、榮迪曲(榮衛)、馬迪飛、劉迪天、任迪山(老鐵)、徐迪建、郭迪業(郭青山)、帕迪西、李迪域、李迪振、趙迪興、楊迪中(楊文勝)、艾迪華

相聲演員

相聲是中國戲曲曲藝之一。按演員人數,其形式分為單口對口群口等,以說、學、逗、唱為其主要表現手段,通過幽默、滑稽的言語和表演引人發笑。說學逗唱是相聲演員的四大基本功。
白全福
班德貴
曹雲金
常寶豐
常寶華
常寶堃
常寶霖
常寶慶
常寶霆
常貴德
常貴田
常連安
陳璐
陳冠義
陳寒柏
陳軍
陳雨亭
崔征
大兵
戴志誠
丁廣泉
恩子
范振鈺
范志強
馮寶華
馮超[相聲演員]
馮鞏
高德明
高峰[相聲演員]
高鳳山
高笑林
高英培
高玉慶
耿寶林
耿伯春
郭德綱
郭培鑫
郭啟儒
郭全寶
郭榮啟
郭榮起
韓雲飛
韓子康
何雲偉
侯寶林
侯長喜
侯耀文
黃族民
吉坪三
吉文貞
姜寶林[相聲演員]
姜昆
蔣明孝
焦德海
焦少海
康松廣
於俊波
于謙[相聲演員]
於世德
於世猷
袁佩樓
岳雲鵬
張成全
張春奎
張德武[相聲演員]
張傑堯
張三祿
張壽臣
張文順
張永熙
張振圻
趙連升
趙連生
趙佩茹
趙世忠
趙振鐸
鄭健
魏龍豪
魏文華
魏文亮
吳兆南
武魁海
夏雨田
蕭國光
謝芮芝
謝天順
邢文昭
徐德亮
薛永年
閻笑儒
楊寶璋
楊海荃
楊瑞庫
楊少華[相聲演員]
楊少奎
楊鈺海
楊志淳
殷文碩
尹壽山
尹笑聲
於寶林
李福勝
李國先
李慧橋
李嘉存
李建華
李潔塵
李金斗
李菁
李孟遙
李偉建
鄭文昆
鄭文喜
周印金
朱闊泉
朱平
朱紹文
朱文先
朱相臣
朱永義
朱雲峰
祝敏
笑林
李國盛
張鶴文
於雲霆
秦麗
高曉攀
尤憲超
常藝博
賈玲
白凱南
於浩
鄧繼增
張永久
佟有為
蘇文茂
孫寶才
孫晨
孫士達
孫玉奎
湯金城
唐愛國
陶湘如
田立禾
佟手本
佟雨田
土登
汪保琦
王寶童
王本林
王長友
王鳳山[相聲演員]
王平[相聲演員]
王謙祥
王世臣
王文林
王文玉[相聲演員]
王學義[曲藝演員]
王耀宇
王兆麟
王致玖
王志濤
孔雲龍[相聲演員]
李伯祥
李德鍚
陳鳴志
鄭福山
趙津生
陳樹桐
楊化然
裘英俊
黃鐵良
何德利
佟守本
楊威[相聲演員]
劉春慧
李壽增
應寧
王玥波
楊義[相聲演員]
楊進明
趙偉洲
張勇[快板書演員]
李增瑞
連笑昆
劉寶瑞
劉德智
劉廣文
劉洪沂
劉俊傑
劉彤
劉文步
劉文亨
劉西雨
劉亞津
劉雲天
劉增鍇
欒雲平
羅榮壽
呂少明
馬德祿
馬季
馬金良
馬三立
馬樹春
馬志存
馬志明[相聲演員]
孟凡貴
潘雲俠
齊立強
邵權
師勝傑
石富寬
史愛東
史不凡
宋德全
李文華[相聲演員]
李文山
李雲傑[相聲演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