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義[曲藝演員]

王學義[曲藝演員]

王學義,男,生於1934年11月16日,曲藝演員,著名曲藝表演藝術家、快板名家、高派傳人。王學義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11年11月10日22:55分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77歲。

基本信息

簡介

王學義[曲藝演員] 王學義[曲藝演員]

男,曲藝演員。

王學義自幼父母雙亡,11歲就拜天橋老藝人孫寶才先生為師學說相聲。1959年,他進入新成立的北京曲藝團,演出了快板《同仁堂》、《棺材鋪》、《諸葛亮押寶》、《學雷鋒》、《南京路上好八連》等,快板書《火焰山》《周倉偷孩子》是王學義的代表曲目,1963年他還曾為毛澤東主席演出。

王學義 高鳳山 王學義 高鳳山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王學義開始帶徒弟,著名相聲演員李增瑞就曾經跟他學習快板。“李增瑞把數來寶《棺材鋪》介紹到海外,新加坡等地的觀眾非常喜歡,我心裡也非常欣慰。”

生平

王學義生於1934年11月16日。1944年秋,經人介紹在尚小雲先生開辦的京劇戲班“榮春社”學戲,不忍“打戲”之苦離開戲班。後經齊寶善先生介紹,在“天順祥”飯莊以炸醬麵“擺支”請客,拜在天橋八大怪之一的“大狗熊”孫寶才先生門下學說相聲,從此走上曲藝生涯

1950年,經羅榮壽、高鳳山先生介紹,王學義參加了“北京相聲改進小組”。由侯寶林、孫玉奎、於俊波、劉德智、趙靄如等相聲前輩任教,進一步學習深造,開展“說新唱新”對相聲進行改革,同時在北京的“鳳凰廳”演出。

1951年,王學義參加了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及抗美援朝宣傳隊赴西北三個月進行宣傳演出。

1952年,參加了孫寶才、高鳳山為團長的北京曲藝三團,與於連仲、賈振良合作參加“相聲大會”演出。

1959年,北京曲藝團成立,拜一代宗師高鳳山先生學習快板、數來寶藝術。並開始與高鳳山先生合作。作品有數來寶《同仁堂》、《棺材鋪》、《諸葛亮押寶》、《三節拜花巷》、《對坐數來寶》、《學雷鋒》、《南京路上好八連》、《人民首都萬年青》等。在觀眾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間多次到中南海為中央首長演出。

1963年起多次為毛澤東主席演出。

1964年,與高鳳山、劉司昌、李家衡創作演出了歌頌中國工人階級自力更生精神的數來寶《壯志凌雲》。該節目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播出後,反應強烈,並在人民大會堂為敬愛的周恩來總理演出。

1972年,與高鳳山、馬中驥合作,創演了歌頌工人階級變廢為寶動人事跡的數來寶《綜合利用開紅花》

1975年起,在北京曲藝團“學員班”任教,培養新生力量,同時輔導全國各地來北京學習的解放軍文藝團體的專業演員及業餘愛好者,為曲藝事業的傳播做出了貢獻。

1978年3月,參加中央慰問團,赴雲南慰問對越自衛反擊戰的中國人民解放軍。

1980年錄製由廉春明創作的快板《勢利眼》,並在演唱快板的同時,先後與梁厚民、張長來、殷培田、史文惠、付振江、趙振鐸合作演出相聲和對口快板。此間,經常巡迴演出,足跡遍及大江南北、長城內外。

1994年退休後,仍堅持舞台演出和輔導,繼續活躍在舞台上。

1996年,為促進海峽兩岸的文化交流,赴台灣演出,受到台灣各界的好評。

進入新世紀後,王學義被北京曲藝家協會聘為顧問,為振興曲藝不顧身體不便,堅持在北京曲協主辦的每周一次的青少年相聲、快板培訓班任教,培養出青少年曲藝人才,積極奉獻並取得一定的成績。

2003年,北京周末相聲俱樂部成立,又積極參加俱樂部的活動,與汪寶琦、李增瑞、段軍、康友純、王文安、韓雲飛等人合作演出相聲、雙簧、數來寶、快板、太平歌詞,為弘揚優秀傳統曲藝藝術發揮餘熱。

2005年9月17日,北京市文聯、北京市曲協、北京文藝廣播、北京周末相聲俱樂部為王學義舉辦了從藝六十周年慶祝活動。

2010年獲得北京市曲藝家協會頒發的“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北京曲藝傑出成就藝術家名家”稱號

王學義先生的表演口齒清晰,吐字講究,並博彩眾長,兼收並蓄。包袱“脆、快、穩、準”。

合作者

先後與王學義先生合作的有:羅榮壽、李桂山,高鳳山、黃鐵良、賈振良、史文惠、殷培田、趙小林、趙振鐸、趙世忠、張鐵力、汪寶琦、梁厚民、付振江、張長來、李紅軍、李增瑞、段軍、康友純、王文安、韓雲飛等。

代表作品

《同仁堂》《諸葛亮押寶》《人民首都萬年青》《萬盞紅燈》《壯志凌雲》《綜合利用開紅花》《毛主席視察南泥灣》《心紅爐旺》《周倉偷娃娃》《一分錢一兩米》《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火焰山》《峻岭青松》《劫刑車》《勢利眼》《汾河灣》《三節會》《洋藥方》《對春聯》《鬧公堂》《滿漢全席》《戲迷遊街》等。除了相聲快板節目外,王先生的雙簧和太平歌詞也有很深的造詣。

徒弟

王學義先生自1963年開始帶徒弟,先後共收了李增瑞、李中華、康友純、段軍、王文安、王波等六位弟子。

活動年表

2005年9月17日,在北京市東城區文化館舉行“曲藝表演藝術家王學義從藝60周年專場演出”,時年71歲的王學義親自登台表演了數來寶《同仁堂》等傳統曲目。

2005年10月23日,在北京培新賓館參加了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侯長喜先生收徒儀式(青年演員韓雲飛正式拜侯長喜先生為師學習相聲藝術。)。

2007年1月6日,在天津友誼賓館參加快板書名家李少傑的收徒儀式。(李少傑收宋樂、楊錦龍、岳飛、宋興男、劉金霏、孫兵、龔浩川為徒)。

逝世

著名曲藝表演藝術家、快板名家、高派傳人王學義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11年11月10日22:55分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77歲。

相聲演員

相聲是中國戲曲曲藝之一。按演員人數,其形式分為單口對口群口等,以說、學、逗、唱為其主要表現手段,通過幽默、滑稽的言語和表演引人發笑。說學逗唱是相聲演員的四大基本功。
白全福
班德貴
曹雲金
常寶豐
常寶華
常寶堃
常寶霖
常寶慶
常寶霆
常貴德
常貴田
常連安
陳璐
陳冠義
陳寒柏
陳軍
陳雨亭
崔征
大兵
戴志誠
丁廣泉
恩子
范振鈺
范志強
馮寶華
馮超[相聲演員]
馮鞏
高德明
高峰[相聲演員]
高鳳山
高笑林
高英培
高玉慶
耿寶林
耿伯春
郭德綱
郭培鑫
郭啟儒
郭全寶
郭榮啟
郭榮起
韓雲飛
韓子康
何雲偉
侯寶林
侯長喜
侯耀文
黃族民
吉坪三
吉文貞
姜寶林[相聲演員]
姜昆
蔣明孝
焦德海
焦少海
康松廣
於俊波
于謙[相聲演員]
於世德
於世猷
袁佩樓
岳雲鵬
張成全
張春奎
張德武[相聲演員]
張傑堯
張三祿
張壽臣
張文順
張永熙
張振圻
趙連升
趙連生
趙佩茹
趙世忠
趙振鐸
鄭健
魏龍豪
魏文華
魏文亮
吳兆南
武魁海
夏雨田
蕭國光
謝芮芝
謝天順
邢文昭
徐德亮
薛永年
閻笑儒
楊寶璋
楊海荃
楊瑞庫
楊少華[相聲演員]
楊少奎
楊鈺海
楊志淳
殷文碩
尹壽山
尹笑聲
於寶林
李福勝
李國先
李慧橋
李嘉存
李建華
李潔塵
李金斗
李菁
李孟遙
李偉建
鄭文昆
鄭文喜
周印金
朱闊泉
朱平
朱紹文
朱文先
朱相臣
朱永義
朱雲峰
祝敏
笑林
李國盛
張鶴文
於雲霆
秦麗
高曉攀
尤憲超
常藝博
賈玲
白凱南
於浩
鄧繼增
張永久
佟有為
蘇文茂
孫寶才
孫晨
孫士達
孫玉奎
湯金城
唐愛國
陶湘如
田立禾
佟手本
佟雨田
土登
汪保琦
王寶童
王本林
王長友
王鳳山[相聲演員]
王平[相聲演員]
王謙祥
王世臣
王文林
王文玉[相聲演員]
王學義[曲藝演員]
王耀宇
王兆麟
王致玖
王志濤
孔雲龍[相聲演員]
李伯祥
李德鍚
陳鳴志
鄭福山
趙津生
陳樹桐
楊化然
裘英俊
黃鐵良
何德利
佟守本
楊威[相聲演員]
劉春慧
李壽增
應寧
王玥波
楊義[相聲演員]
楊進明
趙偉洲
張勇[快板書演員]
李增瑞
連笑昆
劉寶瑞
劉德智
劉廣文
劉洪沂
劉俊傑
劉彤
劉文步
劉文亨
劉西雨
劉亞津
劉雲天
劉增鍇
欒雲平
羅榮壽
呂少明
馬德祿
馬季
馬金良
馬三立
馬樹春
馬志存
馬志明[相聲演員]
孟凡貴
潘雲俠
齊立強
邵權
師勝傑
石富寬
史愛東
史不凡
宋德全
李文華[相聲演員]
李文山
李雲傑[相聲演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