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二年生草本,具粗大的肉質直根,長達15厘米,徑可達2厘米,有分枝支根。莖直立,高達2米,粗壯,基部直徑達2厘米,通常帶紫紅或淡紫紅色,有多數高起的條棱,分枝斜升,多數,全部莖枝被稀疏的乳突狀短毛及長蛛絲毛並混雜以棕黃色的小腺點。基生葉寬卵形,長達30厘米,寬達21厘米,邊緣稀疏的淺波狀凹齒或齒尖,基部心形,有長達32厘米的葉柄,兩面異色,上面綠色,有稀疏的短糙毛及黃色小腺點,下面灰白色或淡綠色,被薄絨毛或絨毛稀疏,有黃色小腺點,葉柄灰白色,被稠密的蛛絲狀絨毛及黃色小腺點,但中下部常脫毛。莖生葉與基生葉同形或近同形,具等樣的及等量的毛被,接花序下部的葉小,基部平截或淺心形。
頭狀花序多數或少數在莖枝頂端排成疏鬆的傘房花序或圓錐狀傘房花序,花序梗粗壯。總苞卵形或卵球形,直徑1.5-2厘米。總苞片多層,多數,外層三角狀或披針狀鑽形,寬約1毫米,中內層披針狀或線狀鑽形,寬1.5-3毫米;全部苞近等長,長約1.5厘米,頂端有軟骨質鉤刺。小花紫紅色,花冠長1.4厘米,細管部長8毫米,檐部長6毫米,外面無腺點,花冠裂片長約2毫米。
瘦果倒長卵形或偏斜倒長卵形,長5-7毫米,寬2-3毫米,兩側壓扁,淺褐色,有多數細脈紋,有深褐色的色斑或無色斑。冠毛多層,淺褐色;冠毛剛毛糙毛狀,不等長,長達3.8毫米,基部不連合成環,分散脫落。花果期6-9月。
生長習性
溫度
牛蒡喜溫暖氣候條件,
既耐熱又較耐寒。種子發芽適溫20~25℃,植株生長的適溫20~25℃,地上部分耐寒力弱,遇3℃低溫枯死,直根耐寒性強,可耐-20℃的低溫,冬季地上枯死以直根越冬,翌春萌芽生長。
光照
牛蒡為長日照植物,要求有較強的光照條件。
水分
牛蒡是需水較多的植物。從種子萌芽到幼苗生長,適宜稍高的土壤濕度;生長中後期也要求較濕潤的土壤條件,但田間不能積水,夏季若積水12h,直根將發生腐爛。
土壤和養分
作蔬菜栽培時,
選擇土層深厚、疏鬆的沙土或壤土,土壤有機質含量豐富,pH值6.5~7.5為宜。
地理分布
中國分布
分布於中國台灣、山東、江蘇、陝西、河南、湖北、安徽、浙江等地。
世界分布
分布於西歐、克什米爾地區、歐洲、俄羅斯、北美洲、歐亞大陸、南美洲、寒溫帶等地。
栽培技術
選地施肥
選擇地勢向陽、土層深厚、
土質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質壤土栽培。忌連作,前茬以禾穀類、油菜、蠶豆等作物為宜。
一般畝施優質農家肥3000-4000kg,過磷酸鈣50kg,尿素5kg作基肥,在耕地前將肥料均勻撒施於地表,結合耕地一次翻入土中,耕地深度30cm以上,耙平整細。
種子處理
主要採用種子繁殖,選擇飽滿、無病蟲斑、無損傷的種子。播前先將種子曬1-2天,然後在40-50℃的溫水中浸泡1-2小時,撈出涼乾即可播種。
適時播種
於4月上旬至4月下旬播種。播種方法有條播和穴播兩種。條播可按行距60cm開溝,溝深2-3cm,將種子均勻撒播於溝內,復土1-2cm;穴播可按株行距30cm×60cm開穴播種,每穴播4-6粒,復土2-3cm。播後均要稍加鎮壓,使種子與土壤密切接觸,蓋草保持土壤濕潤。每畝用種量為0.5-0.75kg。
田間管理
間苗定苗
出苗後,在傍晚或陰天揭除蓋草,當幼苗長出2-3片真葉時間苗,條播田按株距4-5cm留壯苗1株,穴播田每穴留壯苗2株,多餘的幼苗全部拔除。當幼苗長出4-5片真葉時定苗,條播田按株距25-30cm留壯苗1株,穴播田每穴留壯苗1株。
中耕除草
結合間定苗進行中耕除草,牛蒡植株生長緩慢,苗期最怕“草吃苗”,應及時中耕除草,直到植株封行為止,全生育期中耕除4-5次,同時進行根部培土,以利透氣和保護根。培土時注意生長點不能埋入土壤。
追肥
於播種第二年4月下旬進行,每畝追施優質農家肥1000kg,磷酸二銨15kg,均勻撒於地表,結合除草翻入土中。花期每畝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0.2-0.3kg,以促進開花結果。
病害防治
病害
主要病害是葉斑病和白粉病。高溫多雨時期易發生,主要危害葉片。
防治方法:
田間發現病葉及時摘除燒毀;
發病初期葉面噴灑50%托布津或20%三唑酮或12%腈菌唑,畝用量0.1-0.15kg,7-10天一次,連噴2-3次。
蟲害
防治方法:用50%抗牙威可濕性粉劑2000-3000倍液或菊酯類農藥進行田間噴霧防治,7-10天一次,連續2-3次。對於地下害蟲用50%辛硫磷進行土壤處理或用敵百蟲進行毒餌誘殺。
藥用功效
主要功效
牛蒡具有治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抗癌等作用。可降血糖、降血壓、血脂、治療失眠,提高人體免疫力等功效。
抗菌作用
牛蒡全植物含有抗菌成分,其中葉含抗菌成分最多,主要抗金黃色葡萄球菌。
降血糖作用
牛蒡子水提取物能顯著而持久地降低大鼠的血糖,能增高碳水化合物耐受量。
抗衰老和清除氧自由基作用
人類生命在正常活動代謝過程中,會產生一種有害於身體健康,促使細胞衰老的物質——氧自由基。它們能夠促使產生脂褐斑色素——老年斑的生成和堆積。老年斑在體表的出現,表示機體中細胞已進入衰老階段。牛旁根中含有過氧化物酶,它能增強細胞免疫機制的活力,清除體內氧自由基,阻止脂褐質色素在體內的生成和堆積,抗衰防老,為機體提供了對抗和清除氧自由基的內護環境。
抗癌作用
牛蒡苦素能抑制癌細胞中磷酸果糖基酶的活性,牛蒡甙元也有抗癌活性,同時牛蒡子甙元還具有抗老年性痴呆作用。現代科學研究結果認為,牛蒡含黃酮甙類化合物,對惡性腫瘤具有一定抗性,其粗提取物呈選擇毒性,較低量就可以抑制癌細胞增殖,使腫瘤細胞向正常細胞接近。
移除廢水中重金屬作用
牛蒡對金屬離子的吸附能力依次為:Pb>Cd>Hg>Ca>Zn。
其它作用
牛蒡甙和牛蒡酚有抗腎炎活性
,能有效地治療急性進行性腎炎和慢性腎小球腎,做腎病治療劑。牛蒡的主要成分木酚素具有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對血小板結合作用,可以做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藥。
醫藥作用
《藥典》。
【僳僳藥】莫若羅,大力子:果實用於風熱感冒,頭痛,咽喉腫痛,流行性腮腺炎,疹出不透,癰癤瘡瘍;根用於風熱感冒,咳嗽,咽喉腫痛,瘡癤腫毒,腳癬,濕疹《怒江藥》。木柯乃阿幾:根藥用《滇藥錄》。母挎喇,阿額何賈姐:根主治咳嗽,小腹疼痛,腎炎,膀胱炎,體弱《民族藥志三》。
【白藥】野機瓜篩:根治療風熱咳嗽,咽喉腫痛,乳汁不通,腎炎水腫,瘡癰《大理資志》。
【藏藥】息桑:果實用於風熱感冒,麻疹,風疹,咽痛,癰腫瘡毒《藏標》。切桑:根內服治婦科炎症;外用治神經痛《青藏藥鑒》。西松:果實用於石淋症《中國藏藥》。切松:根治婦科病,結石症,神經痛,痞瘤腫塊;葉搗爛外敷,治未化膿的乳腺炎《藏本草》。齊松:果實主治同《藏標》;根治婦科炎症,神經痛《民族藥志三》。
【蒙藥】高哈一吉木斯,吉松,老西谷:果實用於風熱感冒,咽喉腫痛,咳嗽,麻疹,腮腺炎,癰腫瘡毒《蒙藥》。西伯一額布斯:治尿閉,“石痞”,“脈痞”《蒙植藥志》。西伯格額布蘇:果實主治石痞病,結石,尿閉,脈管病;葉治乳腺炎;根外敷治燙傷《民族藥志三》。
【朝藥】根用於傷寒,寒熱往來,汗出,中風,面腫,消渴,熱證等;鮮根、葉當菜常吃,或用莖葉釀酒喝,能健身防老;根、葉搗碎取汁擦身可治風證;根、葉搗碎時加一點鹽,敷在患處可治諸腫毒《朝藥志》。烏翁:根主治十二指腸潰瘍,糖尿病,癌,小兒麻疹不透,風疹,皮膚瘙癢,感冒咳嗽,急性咽炎,咽喉腫痛,腰腿疼痛,老人拘攣,骨痛;果實用於風熱感冒,麻疹,腮腺炎《民族藥志三》。
【彝藥】阿什勒底,巴補列:根或葉主胃病,疥瘡,感冒,百日咳,痔瘡,麻疹,咽喉腫痛《彝植藥續》。
【苗藥】果實治風熱感冒,咽喉腫痛,咳嗽,麻疹,蕁麻疹,腮腺炎,癰腫瘡毒《湘藍考》。Vob dliangb dlek 窩相席,Traob aot(眥懊):果實治小兒發燒咳嗽,治便秘《苗醫藥》。Vob dliangb xok(窩相學):果實用於退燒,止咳,潤腸通便《苗藥集》。根主治老人體虛,小兒瘦弱《民族藥志三》。
【侗藥】Mal kap gueec,罵卡國:根、葉及果實主治兜亮燔囉(著涼發燒)《侗醫學》。
【滿藥】阿巴呼查達:鮮莖葉搗爛外敷治療頭痛,紅眼病;根莖葉曬煎服治療胃腫瘤。
【哈尼藥】根用於跌打損傷《民族藥志三》。
【拉祜藥】根用於催乳《民族藥志三》。
【納西藥】疝阿拉壩,烏拉壩:根主治老人肺虛久咳,風濕水腫;果實主治尿路感染,乳腺炎;葉治脫肛《民族藥志三》。
【維藥】克克孜烏拉蓋:果實治感冒咳嗽,咽喉腫痛《民族藥志三》。
【佤藥】玖到:果實治風熱感冒,頭痛,咽喉腫痛,流行性腮腺炎,疹出不透,癰癤瘡瘍《民族藥志三》。
【壯藥】咩咧尚:根及果實用於感冒咳嗽,勞傷咳嗽,陽痿,腎虛耳聾,產後無乳《民族藥志三》。
根(牛蒡根):苦、辛,涼。清熱解毒,疏風利咽,消腫。用於風熱感冒,咳嗽,咽喉痛,瘡癤腫毒,腳癬,濕疹。 莖葉:甘。用於頭風痛,煩悶,金瘡,乳癰,皮膚風癢。 果實(牛蒡子):辛、苦,涼。疏風散熱,宣肺透疹,解毒利咽。用於風熱感冒,頭痛,咽喉痛,痄腮,疹出不透,癰癤瘡瘍。
臨床研究
①治療習慣性便秘,治療組以生牛蒡子(搗碎)15g,開水500ml,沖泡20min後代茶服飲,1日3次,對照組以上法沖泡便自通1袋,1日3次,10天1療程。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90%,大便由治療前平均4.6天下降為1.9天。對照組總有效率87.5%,大便由治療前平均4.5天下降為1.92天,無顯著差異。但治療組復發為11.1%,而對照組復發為22.9%,有顯著性差異(中醫雜誌,1997,38(12):709)。
②炒牛蒡子200g,研末去皮,每日3次,內服,每次3~5g,治療扁平疣14例均獲痊癒(四川中醫,1999,17(9):32)。
③採用腦脂平口服液(大黃6g,水蛭6g,牛蒡子10g),每次10ml,每日3次,口服,療程1個月,治療高脂血症,有效(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1999,16(4):296)。此外,牛蒡子還可用治腎性蛋白尿、急性腎小球腎炎、淋菌性尿道炎、糖尿病、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百日咳、三叉神經痛、周圍性面神經麻痹、銀屑病等病。
藥用功效
:種子:辛、平,無毒。根:甘、寒,無毒。
:牛蒡子含一種貳,即牛蒡因,水解後可產生牛蒡配質及葡萄糖。此外尚含有維生素B。,少量生物鹼與脂肪油,油中主要成分為棕擱酸、硬脂酸、花生酸、油酸、a一亞油酸、牛蒡淄醇。
:牛蒡子為解熱、解毒藥,有利尿排膿作用。根、葉:強壯、利尿,促進新陳代謝、血液循環,通經、利大便,適用於腦溢血、腳氣等症,外用有消炎、鎮痛效果。
:牛蒡子6克,桔梗、甘草各3克,水煎去渣,頻頻含咽。
:牛蒡子6克,炒研細末,躊香1厘,共研勻,一日2次,溫黃酒送服。
:牛蒡根適量煮湯飲服,有解毒利尿、防止並發肺炎之效。
:鮮牛蒡根搗爛榨汁滴耳,一日數次。
:牛蒡根或葉汁塗敷,一日數次。鮮牛蒡根煮食,對胃癌、宮頸癌等有一定抗癌作用。
:牛蒡根適量煮粥食,中風后半身不遂,服食亦好。
:鮮根搗爛絞汁,溫飲半杯,一日2一3次。
藥材
基本介紹
【基源】為菊科植物牛蒡Arctium lappa Lim的整株。【別名】牛蒡,山牛蒡、蒡翁菜,東洋參,牛菜,牛子、大力子、老母豬耳朵、黑蘿蔔、白肌人參。【性味】涼,甘。
【功用】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成分】每100g中含水分87g,蛋白質4.7g、脂肪0.8g,碳水化合物3g、熱量159kj、粗纖維2.4g、灰分2.4g;鈣242mg,磷61 mg、鐵7.6mg、胡蘿蔔素3.9mg,硫胺素0.02mg、核黃素0.29mg、尼克酸1.1mg;維生素C 25mg。尚含較強的抗菌成分。這種抗菌成分在開花期含量最高。主要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效。
牛蒡子的別名,牛蒡子,中藥名。為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牛蒡(學名:Arctium lappa L.)的乾燥成熟果實。又名大力子、鼠粘子、惡實等。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果序,曬乾,打下果實,除去雜質,再曬乾。生用或炒用,用時搗碎。具有疏散風熱,宣肺透疹,利咽散結,解毒消腫之功效。屬於解表藥中發散風熱藥。現代研究,牛蒡子還可用於防治糖尿病腎病;牛蒡果實含牛蒡甙經水解生成的牛蒡甙元具有抗癌活性。
牛蒡為菊科草本直根類植物,性溫、味甘、無毒。別名大力子、東洋參、牛鞭菜等。牛蒡子和牛蒡根既可入藥也可食用。原產中國公元920年左右傳入日本,在日本栽培訓化出多個品種,20世紀八十年代末由日本引種菜用牛蒡,大部分出口,少量進入國內市場。牛蒡在中國長期做為藥用,20世紀末才開始對牛蒡的營養價值,食用價值和藥理進行研究。在日本牛蒡成為尋常百姓家強身健體,防病治病的保健菜。它可以與人參相媲美,因此被稱作東洋參。東洋參(牛蒡)系列產品憑藉其獨特的香氣、純正的口味、豐富的營養價值走俏東南亞市場、風靡日本和台灣、韓國,已引起西歐和美國有識之士的喜愛和關注。
在日本牛蒡被稱為東洋參,原產中國,《本草綱目》稱“牛蒡”(又稱大力子)是兩年生草本植物,其子、其根均可入藥,也可食用,《本草經疏》稱其為“散風除熱解毒三要藥“。《本草綱目》稱其“通十二經脈,洗五臟惡氣”“久服輕身耐老”。牛蒡享有蔬菜之王的美譽,在日本可與人參媲美,它是一種營養價值極高的保健產品,它全身是寶,富含菊糖,纖維素,蛋白質,鈣,磷,鐵,等人體所需要的多種礦物質、胺基酸,其中所含胡蘿蔔素比胡蘿蔔高280倍。
據《珍惜名優蔬菜》、《蔬菜栽培學》等權威著作中介紹:經常食用牛蒡根有促進血液循環、清除腸胃垃圾、防止人體過早衰老、潤澤肌膚、防止中風和高血壓、清腸排毒、降低膽固醇和血糖,並適合糖尿病患者長期食用(因牛蒡根中含有菊糖),類風濕,抗真菌有一定療效,對癌症和尿毒症也有很好的預防和抑制作用,因此被譽為大自然的最佳清血劑,台灣民間把牛蒡作為補腎、壯陽、滋補之聖品。
種植技術
牛蒡是以肥大肉質根提供食用的蔬菜,葉柄和嫩葉也可食用。除作蔬菜外,牛蒡的果實和根均可入藥。同時,牛蒡的種子含油率高達18.2%,可作工業用油。
栽培季節
牛蒡在露地栽培,春、秋兩季均可播種,以春播為主,秋季栽培可於8月上旬至9月初播種,溫暖地區12月即可收穫。
選地、整地和施基肥
種植牛蒡宜選擇地勢向陽、排灌方便、土層深厚、土質肥沃的壤土或黏壤土地塊。牛蒡忌連作,應實行3-5年的輪作,前茬以穀類作物或葉菜類較適宜。地塊選好後,耕深40-50厘米,每畝施充分腐熟的廄肥或堆肥2500-3000公斤,混入30公斤過磷酸鈣和20公斤氯化鉀,翻入土中,耙平。做2-3米寬(連溝)的高畦,或寬65-70厘米、高15厘米的高壟。
播種
將種子用清水沖洗,放入1000倍甲氧乙氯汞液中浸1小時,撈出放在清水中再浸24小時,取出播種。
牛蒡採用田間直播、條播、點播均可。條播時按30厘米的行距開淺溝(溝深3厘米),每畝用種量500克左右;點播的行株距為30厘米×20-25厘米,每穴下種4-5粒。播後復土2厘米,若土壤過濕,復土可薄些。3月上中旬播種的播後需10-15天出苗;4月初播種的,播後7天左右即可出苗。
田間管理
幼苗長出2-3片真葉時間苗,條播的苗距8厘米左右,點播的每穴可留2苗。幼苗有5片真葉展開時,要及時定苗,條播的留苗距離為20-25厘米。從出苗至封行前,應中耕2-3次,前期中耕除消滅雜草外,還可鬆土、提溫;封行前的最後一次中耕應結合向根部培土。對雜草偏重的地塊,在播種後至出苗前,每畝用酪素乳劑80-100毫升,對水10公斤攪拌均勻後噴灑地面。牛蒡需肥量較多,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生育期一般要追3次肥。第一次在定苗後,每畝用尿素10-15公斤。第二次在植株旺長期,春播的約在5月上旬至6月下旬,秋播的溫暖地區約在9月下旬,每畝用尿素10公斤。第三次追肥在肉質根開始膨大期,春播的約在7月上中旬,秋播在封凍前,每畝追施尿素15公斤。秋播牛蒡在封凍時要灌一次封凍水,大致在小雪至大雪期間,具體灌水時間宜在夜凍晝消時為最佳,地表不應結冰。
採收
播種後100-130天為採收適期。通常3月上旬播種,6月中旬可開始採收,畝產約1000公斤;9-11月採收,畝產為1500-2000公斤,溫暖地區直到翌春4月上旬可隨時採收,春季收穫畝產可達3500公斤。秋播的,從12月上旬至翌年4月上旬可隨時採收。但收穫過晚容易空心。
營養成分
利用現代分析手段,分析了牛蒡的營養成分,所得基本數據,為評價牛蒡營養價值和牛蒡的深層次的開發提供依據。研究結果每100g含水分約83.5g,蛋白質2.1g,脂肪0.2g;每100g鮮牛蒡中含VB10.20mg,VB20.45mg,尼克酸4.37mg,VC6.02mg;另外,牛蒡中還含有鉀114.4mg、鈣46.2mg、鎂73.8mg、鐵49.7mg,並含有一定量的銅、鋅、錳、硒等元素以及菊科植物中特有的菊糖,具有較高營養價值和醫療保健作用。提取分離牛蒡中的揮發性成分共鑑定出23種,其中醛類化合物4種,萜類化合物3種,烷烴、炔烯類化合物7種,有機酸、酯化合物8種,醚類1種,牛蒡的特殊氣味成分應為醛類和萜烯類化合物。可以看出牛蒡的營養較為豐富和全面,是一種較好的天然營養食品資源,很值得進一步研究開發利用。
通過牛蒡乾料與高粱、玉米、瓜乾的研究比較,發現牛蒡無論從營養成分還是從相關的物理形質適宜釀製白酒,可與高粱相媲美,是一種優質的釀酒原料。該項研究為進行小試、中試,制定合理的工藝及參數,分析解決研究過程出現的問題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價值功能
牛蒡的作用和價值正被人們更深入的認識和發掘。中國《現代中藥學大辭典》、《中藥大辭典》等國家權威藥典中把牛蒡的藥理作用概括為三個方面:第一,有促進生長作用;第二,有抑制腫瘤生長的物質;第三,有抗菌和抗真菌作用。牛蒡根的主要功能是疏風散熱、解毒消腫,用於風熱感冒、咳嗽、咽喉腫痛、便秘、風火上擾之頭暈、耳鳴耳聾、目昏,外用治頭面風毒赤腫、熱毒牙痛、齒齦腫痛、癰疸惡瘡。其實,牛蒡根作為一味中藥,古代醫學文獻《本草綱目》、《名醫別錄》、《藥性論》、《新修本草》、《本草拾遺》、《分類草藥性》、“中國藥膳大寶典”等著作中均有詳細記載。
美國著名的保健專家艾爾·施德爾博士在它的《抗衰老聖典》一書中指出“牛蒡的根部深受全世界人的喜愛,認為它是一種可以幫助人體維持良好工作狀態(從幼年到老年均適實用)的溫和營養藥草,牛蒡可日食而無任何副作用,且對體內系統的平衡具有復原功效的重要藥草,藥草師用它作為一種癌症治療劑,同時也視它為療效突出的消化劑及解肝毒劑”,全世界最長壽的民族——日本人長期食用牛蒡根部。
日本熊本大學醫學部前田博士認為牛蒡的保健功能在於可消除和中和有害人體健康的“活性氧”,因為“活性氧”不僅是致癌的因素也是動脈硬化和老化的原因之一。
牛蒡的纖維可以促進大腸蠕動,幫助排便,降低體內膽固醇,減少毒素、廢物在體內積存,達到預防中風和防治胃癌、子宮癌的功效。西醫認為它除了具有利尿、消積、祛痰止泄等藥理作用外,還用於便秘、高血壓、高膽固醇症的食療。中醫認為有疏風散熱、宣肺透疹、解毒利咽等功效。可用於風熱感冒、咳嗽痰多、麻疹風疹、咽喉腫痛。
牛蒡在日本、台灣、韓國作為高檔食品十分盛行,作為強身健體的保健蔬菜(茶),牛蒡根同人參一起被衛生部列入可用於保健食品原料的名單。正是由於牛蒡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功能使有識之士開發出牛蒡菜、牛蒡茶、牛蒡酒、牛蒡糊等系列產品。在中國也將成為新世紀的保健品而受歡迎!快快行動,享受大自然帶給您的健康與快樂。
牛蒡的功能
1.可以食用,做菜,牛蒡湯;2.可以入藥,是良好的藥品;
3.可以造酒;
4.名茶之一,
5.保健品。
藥用功效
牛蒡一名蒡翁菜,種子名牛旁子或大力子。屬菊科植物。根肉質肥大,可供食用。
美食性味:種子:辛、平,無毒。根:甘、寒,無毒。
美食成分:牛蒡子含一種貳,即牛蒡因,水解後可產生牛蒡配質及葡萄糖。此外尚含有維生素B。,少量生物鹼與脂肪油,油中主要成分為棕擱酸、硬脂酸、花生酸、油酸、a一亞油酸、牛蒡淄醇。
美食功效:牛蒡子為解熱、解毒藥,有利尿排膿作用。根、葉:強壯、利尿,促進新陳代謝、血液循環,通經、利大便,適用於腦溢血、腳氣等症,外用有消炎、鎮痛效果。
咽喉腫病(咽峽炎、扁挑體炎):牛蒡子6克,桔梗、甘草各3克,水煎去渣,頻頻含咽。
婦人乳癰、腫痛:牛蒡子6克,炒研細末,躊香1厘,共研勻,一日2次,溫黃酒送服。
小兒麻疹透發不快:牛蒡根適量煮湯飲服,有解毒利尿、防止並發肺炎之效。
急性中耳炎:鮮牛蒡根搗爛榨汁滴耳,一日數次。
一切癰疽瘡癤:牛蒡根或葉汁塗敷,一日數次。鮮牛蒡根煮食,對胃癌、宮頸癌等有一定抗癌作用。
老年血管硬化,預防中風:牛蒡根適量煮粥食,中風后半身不遂,服食亦好。
胃痙攣痛:鮮根搗爛絞汁,溫飲半杯,一日2一3次。
牛蒡茶
牛蒡茶可直接泡茶喝,牛蒡茶--降脂、通便,完美的純天然的牛蒡茶、清熱解毒祛濕、健脾開胃通便、平衡血壓、調節血脂、補血補鈣、滋陰壯陽、潤澤肌膚、美容祛癍、延年益壽!
牛蒡茶沖飲方法:取若干茶片、絲用開水沖泡三至五分鐘即可飲用。泡至無色後,嚼食之效果更佳。
東洋參,學名牛蒡,又名東洋參,東洋牛鞭菜等。一千多年前日本從中國引進並改良成食物,已作為蔬菜食用一千多年。幫助了世界上最長壽的民族——日本人。
《本草綱目》中詳載:牛蒡性溫、味甘無毒,通十二經脈、除五臟惡氣,久服輕身耐老。有清熱、解毒、祛濕、健脾、開胃、通便、滋陰、補腎、益氣、降壓、防中風之功效。營養學家認為東洋參(牛蒡)是中藥也是蔬菜,營養價值很高,東洋參鮮品百克含水份87.00克、蛋白0.80克、碳水化合物3.00克、熱量38.00千卡、粗纖維2.40克、灰分2.40克、鈣242.00毫克、磷61.00毫克、鐵7.60毫克、胡蘿蔔素390.00毫克、維生素B10.02毫克、維生素B20.29毫克、維生素C25.00毫克、尼克酸1.10毫克、還含有鋅、鎂、銅等成份。其中胡蘿蔔素含量是胡蘿蔔的287倍、鈣含量在根莖蔬菜中最高。
作用
排出體內毒素
牛蒡茶含豐富的膳食纖維,它可以減緩食品釋放出的能量,從而減弱脂肪在體內聚集。膳食纖維能增加分解脂肪酸的速度,避免過剩脂肪讓腹部變粗。此外牛蒡所含的豐富膳食纖維,它不僅降低膽固醇,促進心臟健康,而且幫助通便、排泄,快速清除並預防體內堆積的有害代謝物,因此對排毒、通便、降脂、減肥十分有效。
補充所需營養
牛蒡茶所含豐富的蛋白質、鈣、維生素、其中胡蘿蔔素的含量是胡蘿蔔的舊280倍。這些營養成分可促進新陳代謝,蛋白質可提高人體免疫力,促進新生細胞生長,具有駐顏抗衰老的功能。牛蒡茶所含營養成分有助維持人體平衡,調節人體功能,對防癌抗癌有著重要作用。
調節人體平衡
中醫認為:疾病的發生無非是陰陽失衡所至,氣血循環不暢必然導致陰陽不平衡,是百病產生的根本原因。在《本草綱目》有“通十二經脈”之論,也就是說連線各臟腑而環繞人體的主要經絡為十二正經和任脈與督脈,它們是氣血流通全身的道路。經脈暢通、氣血暢通,人體平衡,也就健康。
單純的排毒或排泄會更加損害正氣,單純的補益會使氣機雍滯。既要排出體內毒素,又要補益五臟的正氣,排補兼顧深合中醫“一消,必有一補”,的理論。牛蒡茶它一面排除毒素,一面以營養成分進行滋補和調理,使您的身體恢復自然平衡的健康狀態,達到排補調合一的功效,就是牛蒡茶風行的理由。
潤膚養顏
牛蒡根中富含胡蘿蔔素,其含量是胡蘿蔔的280倍。胡蘿蔔素是維生素A原,人體缺少維生素A就會引起全身性的皮膚粗糙和乾燥,所以常飲牛蒡茶有益於皮膚細膩潤滑。
牛蒡中的粗纖維有助於便秘的改善,有助於排除體內毒素,有助於排毒養顏。
牛蒡作為中藥,藥理是疏風散熱,解毒消腫,按中醫理論皮膚上的瘡和青春痘等症狀均與人體內的毒火大有關,“長期飲用有益皮膚症狀的改善。”市售的高級化妝品中有的就含有牛蒡。
特殊功效
1、可增強人體內最硬的蛋白質“骨膠原”提升體內細胞活力。
2、在體內發生化學反應,可產生三十種以上之物質,其中“多量葉酸”能防止人體細胞發生不良的變化,防止癌細胞產生。
3、促進體內細胞的增殖,強化和增強白的血球,“血小板”,使T細胞以3倍的速度增長,強化免疫力,提升抗癌之功效。
4、促使體內磷鈣及維他命D在組合上之平衡,維持人體成長。
5、能清理血液垃圾,促使體內細胞的新陳代謝,防止老化,使肌膚美麗細緻,能消除色斑,黑褐斑。
吃法介紹
首先將牛蒡的根莖用水沖洗乾淨,去掉外面粗糙的薄皮,再進行不同的做法:
1.將牛蒡切成片狀或切成小段與肉燉煮,也可切成片與肉煎炒。
2.將牛蒡切成絲狀,用開水燙一下,進行涼拌。
3.將牛蒡切成細絲,用清水沖洗乾淨,用油進行乾炸,成微黃色時撈出,加少許白糖或炒芝麻即可。
加工:
1.牛蒡飲料2.牛蒡酒3.牛蒡茶4.牛蒡小菜,即將次品或細一點的根莖進行醃製。
菜譜介紹
芝麻牛蒡
材料:牛蒡2條、白芝麻1大匙
調味料:糖1大匙、醬油1大匙
做法:
A、牛蒡去皮切成絲狀,用水浸軟後,撈起瀝乾。
B、用熱油把牛蒡絲炸乾備用。
C、糖入鍋用少許水溶解,家醬油調勻,再加入炸好的牛蒡絲,快手拌炒後起鍋盛盤,並灑上芝麻增香。
牛蒡排骨煲
原料:排骨、牛蒡、胡蘿蔔、姜
做法:
1.沒分割前的牛蒡象有魔術彈長短,打皮後在鹽水裡浸泡一下。
2.排骨飛水,排骨飛水。
3.牛蒡、胡蘿蔔切段加水加一小塊姜,加到排骨里大火煮滾後保持10分鐘,改小火煲1個半小時。
4.吃的時候加適量鹽,這湯非常好喝,牛蒡類似玉米心的甜味完全釋放在湯里。
牛蒡海帶湯
材料:牛蒡500克,海帶結200克,胡蘿蔔1條,排骨500克,鹽1小匙。
做法:
1.將牛蒡和胡蘿蔔削皮、沖淨、切成滾刀塊,將牛蒡塊泡水。
2.海帶結沖淨、瀝乾。排骨放入沸水中氽燙、撈起、沖淨。
3.將所有材料盛鍋,加水至蓋過材料,以大火煮開,轉小火慢燉30分鐘,加鹽調味即成。
五花肉炒牛蒡
材料:新鮮牛蒡(300克)、五花肉(152克)、蒜(2瓣)
調料:油(2湯匙)、海天特級金標生抽王(1/2湯匙)、米酒(1湯匙)、雞粉(1/3湯匙)、白糖(1/5湯匙)、鹽(1/3湯匙)、香油(1/3湯匙)
做法:
1.牛蒡削皮刨成薄片,切成2厘米長的段,放入清水中浸泡待用。
2.五花肉洗淨拭乾水,切成薄片;蒜剁成末。
3.燒熱1湯匙油,倒入五花肉煸炒至出油,待五花肉略焦,且呈金黃色,盛起瀝乾油。
4.續添1湯匙油,炒香蒜末,先倒入牛蒡片拌炒30秒,然後倒入五花肉翻炒均勻。
5.加入1湯匙米酒、1/2湯匙海天特級金標生抽王、1/3湯匙雞粉、1/5湯匙白糖和1/3湯匙鹽炒勻入味,淋上1/3湯匙香油,即可上碟。
山楂牛蒡瘦身湯
原料:山楂5錢,牛蒡1斤,山藥6兩,胡蘿蔔1條,鹽2小匙.
做法:
1.牛蒡削皮洗淨,切滾刀塊,浸在薄鹽水中;胡蘿蔔削皮,切滾刀塊;山藥切塊。
2.山楂以清水快速衝過,和牛蒡、胡蘿蔔、山藥一道入鍋,加5碗水煮沸,轉小火煮至牛蒡熟軟,加鹽調味即可。
人名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江湖”網站創始人。
1974年11月出生於新疆烏魯木齊。
1988年加入新疆書法家協會。
1990年10月入伍,服役於武警新疆總隊第三支隊。
2001年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國畫系書法專業,獲文學學士學位,受業於章祖安、王冬齡、祝遂之等先生。
2001年7月任教於上海海事大學,
2003年9月調入魯迅美術學院國畫系,魯迅美術學院國畫系講師。
2012年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書法系,獲博士學位,方向中國書法創作和理論研究。
方言
東北地區對小麥,大麥,大米,小米,麵粉,掛麵,玉米,高粱,豆類,油料以及中藥材,中成藥,乾果,酒麴等儲藏物里出現的赤擬谷盜的稱呼
建築工具
用土築牆時,放在牆板下面並垂直牆面的工具,圓柱狀,兩端有孔,可以插進木方夾緊牆板,以保證牆體的厚度。築完一版牆,可以將其從牆體中抽出再用,一般一套牆板配用的牛子不少於3根。牛子抽出後,麻雀愛在留下的孔洞裡做巢。
加工方法
菊糖的提取
牛蒡根中菊糖含量較高。菊糖活性廣泛,對控制尿糖有一定的輔助療效,可作為防治腫瘤、冠心病、糖尿病、結腸癌、便秘等的保健食品配料和天然藥物;還有可能作為植物抗病誘導子,激活植物的防衛免疫系統,抵禦病蟲害,可以用來開發新型的無毒、無公害的生防製劑。郝林華等對牛蒡菊糖的製備方法研究如下:牛蒡根洗淨、晾乾、切片,然後經乾燥、機械粉碎、過篩,製得牛蒡根乾粉,分次熱水浸提並分次過濾,合併提取液。將提取液除去小分子雜質後脫色處理,減壓濃縮;將濃縮液脫蛋白,離心除去濾渣;所收集的濾液進行乙醇沉析、離心,收集濾餅;用無水乙醇、丙 酮反覆洗滌;真空乾燥、制粉得牛蒡菊糖成品。
揮髮油的提取
牛蒡子乾燥後粉碎,水蒸氣蒸餾,然後用有機溶劑萃取,乾燥後過濾,得到揮髮油。羅永明等用GC-MS從牛蒡子揮髮油中分離並鑑定了66個化學成分,占揮髮油總量的90.8%,其中R和S-胡薄荷酮含量較高。
木脂素的提取
牛蒡子乾燥後粉碎,用石油醚或乙醚於索氏提取器中脫脂後,有機溶劑浸泡、萃取、過濾得到木脂素提取物。Omaki,Ichihara和Yamanouchi等先後從牛蒡子中分離到12個2,3-二苄基丁內酯木脂素,木脂素能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對血小板的結合作用。
多酚的提取
牛蒡根洗淨切片,有機溶劑、組織搗碎,過濾,蒸發除去有機溶劑,提取物高壓滅菌,分光光度法測定多酚含量。多酚類物質如咖啡酸、綠原酸等具有抗癌抗突變作用。
菊目百科(二)
菊目為顯花植物的一目,僅菊科一科,是顯花植物最大的科。分部廣布全世界,熱帶較少。 |
一兩年生草花
科屬 | 植物名 |
唇形科 | 一串紅 | 華鼠尾草 | 紫蘇 | 鼠尾草 | 齒葉薰衣草 | 貝殼花 | 一串紫 | 一串黃 | 一串白 | 薰衣草 |
龍膽科 | 洋桔梗 | 紫芳草 |
菊科 | 向日葵 | 牛蒡 | 麥桿菊 | 蒼耳 | 波斯菊 | 勳章菊 | 小麗花 | 萬壽菊 | 天人菊| 矢車菊 | 千里光 | 美蘭菊 | 麥稈菊 |
時鐘花科 | 時鐘花 | 黃時鐘花 |
毛莨科 | 歐洲銀蓮花 | 黑種草 | 大花飛燕草 | 千鳥草 |
玄參科 | 毛地黃 | 吊鐘柳 | 夏堇 | 蒲包花| 龍面花 |
石蒜科 | 六出花 |
錦葵科 | 黃蜀葵 | 冬葵 | 蜀葵 |
傘形花科 | 旱芹 |
大麻科 | 大麻 |
車前科 | 大車前 | 車前 |
茄科 | 矮牽牛 | 花菸草 | 觀賞椒 | 觀賞茄 | 乳茄 |
禾本科 | 薏苡 |
爵床科 | 翠蘆莉 | 鳥尾花 |
白花菜科 | 醉蝶花 |
爵床科 | 鳥尾花 |
姜科 | 姜花 |
藜科 | 地膚 |
山梗菜科 | 六倍利 |
紫茉莉科 | 紫茉莉 |
十字花科 | 紫羅蘭 | 羽衣甘藍| 香雪球 |
柳葉菜科 | 月見草 |
罌粟科 | 虞美人 |
大戟科 | 銀邊翠 |
莧科 | 三色莧 | 千日紅 |
豆科 | 香豌豆| 跳舞草 |
堇菜科 | 三色堇 |
馬鞭草科 | 美女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