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莖
莖基具多數細小莖痕,粗壯。根常肥大呈紡錘狀圓柱形而較少分枝,長可達25-45厘米,直徑達1-3厘米,表面灰黃色,近上部有細密環紋,而下部則疏生橫長皮孔。莖1至數支,直立或上升,或略近於蔓狀,基部有較多而上部有較少的分枝,高達50-100厘米,上部側枝多數可育,纖細,直伸或略外展,有鈍棱,幼時有短刺毛,後漸變無毛,灰綠色。
葉
主莖上的葉小而互生,分枝上的葉對生,具柄,柄長達2.5厘米,微被短刺毛;葉片卵形,卵狀矩圓形,闊披針形或披針形,長1-2.8(5.2)厘米,寬0.8-1.5(3.2)厘米,頂端急尖,基部微心形或較圓鈍,全緣,不反卷,綠色,密被短柔毛。
花單生於莖及分枝的頂端;花梗長,灰綠色,疏生短小的白色硬毛;花萼貼生至子房中部,筒部半球狀,具10條明顯輻射脈,綠色,有白粉,無毛或微被白色硬毛;裂片間灣缺尖狹,緊接,裂片卵形、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頂端急尖,全緣,長約1.5-2厘米,寬約6-8毫米,藍灰色,無毛或頂端微具短柔毛;花冠闊鍾狀,長約2.8厘米,直徑約2.6厘米,淡藍色而具深藍色花脈,內部常有紫斑,無毛;雄蕊無毛,花絲基部微擴大,花葯矩圓狀,各長約5-6毫米。
在蒴果上宿存的花萼裂片極度長大,並向外反卷。蒴果下部半球狀,上部圓錐狀,而整個輪廓近於卵狀,頂端急尖。種子多數,狹橢圓狀,無翼,兩端鈍,微扁,淺棕黃色,光滑,無光澤。
生境
生於海拔1700-2500米的山地林中,河谷及山溪附近。模式標本采自克什米爾地區。
功能用途
根藥用,有補脾胃、益氣血之效。
醫藥:【藏藥】蘆堆多吉:根治風濕痹症,麻風病,皮膚病,腳氣,濕疹,瘡癤癰腫《中國藏藥》。
【維藥】新疆坎替帕兒:根用於頭暈,身體疲倦,陽痿,脾胃不適,泄瀉《維藥志》。醫藥:根:甘,平。補中益氣,生津,健脾。用於脾胃虛弱,氣血兩虧,體倦無力,食少,口渴,泄瀉,脫肛。
桔梗科植物
桔梗科包括70屬大約2000種,一般為多年生草本或灌木,也有一些種是小喬木,一般莖葉折斷後都會流出無毒的白色乳汁。 桔梗科植物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但在南部非洲也有許多種類。中國有17屬約150種,以西南地區最多。 2003年的APG II 分類法將半邊蓮科建議和其合併。 桔梗科植物單葉互生,也有少數種為對生,無托葉。花兩性,花冠鍾狀或筒狀,常為藍色或白色;果實為蒴果或漿果。 |
菊目百科(二)
菊目為顯花植物的一目,僅菊科一科,是顯花植物最大的科。分部廣布全世界,熱帶較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