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種中文名:帕米爾蒿
海拔:3000-3400
命名來源:[Bull.Bot.Res.8(4):45..1988]
中國植物志:76(2):189
系中文名:龍蒿系
系拉丁名:Ser.1.DracunculusBess
組中文名:龍蒿組
組拉丁名:Sect.6.Dracunculus(Dracunculi)Bess·,sensustricto
亞屬中文名:龍蒿亞屬
亞屬拉丁名:Subgen.Dracunculus(Bess.)Peterm.
亞族中文名:菊亞族
亞族拉丁名:CHRYSANTHEMINAEO.Ttoffm.
形態特徵
與原變種區別在於本變種植株略小。莖、枝、葉初時被密絨毛,後漸稀疏。頭狀花序在莖上排成總狀花序或為狹窄而緊密的圓錐花序。
生存環境
生於海拔3000—3400米地區的草甸草原或礫質坡地上。模式標本采自帕米爾地區。
本種提示
本變種原名為A.PamiricaC.Winkl·,但作者檢查原模式標本。
菊目百科(二)
菊目為顯花植物的一目,僅菊科一科,是顯花植物最大的科。分部廣布全世界,熱帶較少。 |
菊科·蒿屬植物
蒿屬(Artemisia),菊科,約350種以上廣布於北半球的溫帶地區,歐、亞、北美,少數種分布到非洲、南亞及中美洲等熱帶地區,我國(不包括分出的絹篙屬Seriphidium(Bess. )Poljak. 有170種以上,各地均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