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種中文名:西固紫菀
海拔:800-2300
命名來源:[Not.Bot.Gard,Edinb. 9: 80. 1916]
中國植物志:74:151
系中文名:密毛系
系拉丁名:Ser. Vestiti Ling
組中文名:紫菀組
組拉丁名:Sect.Aster
形態特徵
叢生亞灌木;莖多數叢生,直立或斜升,高30一40厘米,細,有淺溝,被短密氈毛,上部有分枝,全部有密生的葉。下部葉在花期枯落,中部葉長圓形、橢圓形或長圓披針形,長1.5—2.5厘米,寬0.5—0.8厘米,基部近圓形或寬楔形,幾無柄,頂端鈍或圓形,有小尖頭,全緣,邊緣常反卷;上部葉小,橢圓形,長0.4—0.6厘米,寬0.2—0.3厘米;全部葉厚紙質,上面深綠色,被短氈毛,下面灰綠色,被密氈毛,中脈和3—4對側脈在下面凸起。頭狀花序徑約1.5厘米,在枝端單生或排列成傘房狀;花序梗短或長達3厘米。總苞半球形,長約5毫米,徑6—7毫米;總苞片約4層,覆瓦狀排列,外層卵圓披針形,長1.5毫米,寬0.8毫米,被短氈毛,頂端尖,稍紫紅色;內層線狀披針形,長達4.5毫米,寬幾達1毫米,頂端尖或稍鈍,且有白色長密毛,背面被短密毛,邊緣膜質,有緣毛。舌狀花約十餘個,管部長2毫米,舌片白色或淺紅色,線狀長圓形,長約10毫米,寬約1.5毫米;管狀花長4毫米,管部長1.5毫米,外面無毛,裂片長0.6毫米。花柱附片長0.5毫米。冠毛白色或稍紅色,長約4毫米,1層,有多數微糙毛。瘦果長2毫米,倒卵狀橢圓形,稍扁,兩面有肋,被白色絹毛。果期10月。
生存環境
生於乾燥坡地或石礫地。海拔800—2300米。
本種提示
菊目百科(二)
菊目為顯花植物的一目,僅菊科一科,是顯花植物最大的科。分部廣布全世界,熱帶較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