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海拔:2160
命名來源:[Not.Syst,Herb,Inst.Bot.Komar.Acad,Sci.URSS9:158.1946]
中國植物志:76(1):071
組中文名:細裂組
組拉丁名:Sect.Richteria(Kar,etKir.)Tzvel
亞族中文名:菊亞族
亞族拉丁名:CHRYSANTHEMINAEO.Ttoffm.
族中文名:春黃菊族
族拉丁名:ANTHEMIDEAECass.
亞科中文名:管狀花亞科
亞科拉丁名:CARDUOIDEAEKITAM.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15—30厘米,有分枝的根狀莖。莖直立或彎曲斜升,不分枝,單生或少數莖成簇生,被稀疏彎曲的長單毛,接花序下部的毛稍多。基生葉與下部莖葉長橢圓形,長3—7厘米,寬1.5—2.5厘米,二回羽狀分裂。一、二回全部全裂。一回側裂片4—9對,二回為掌式羽狀或羽狀分裂。末回裂片長橢圓形或線狀長橢圓形,寬0.6—1.5毫米。葉柄長達5.5厘米。莖生葉少數,與基生葉同形並等樣分裂,無柄,接頭狀花序下部的葉羽狀全裂。全部葉灰白色,被稠密彎曲的長單毛。頭狀花序單生莖頂。總苞直徑1—1.5厘米。總苞片約3層。外層三角狀披針形,長約5毫米;中內層橢圓形至長倒披針形,長約6毫米。中外層苞片外面有彎曲的長單毛,內層無毛。全部苞片邊緣黑褐色寬膜質。花托有托毛,托毛易脫落。舌狀花白色或紅色;舌片橢圓形,長6—10毫米,頂端2—3齒裂。瘦果長2.5—3毫米,約有9條橢圓突起的縱肋。冠狀冠毛長0.8毫米,分裂幾達基部,裂片邊緣有鋸齒。花果期6—8月。
產地分布
產中國新疆(天山與準葛爾盆地)。生於山坡,海拔2160米。
菊目百科(二)
菊目為顯花植物的一目,僅菊科一科,是顯花植物最大的科。分部廣布全世界,熱帶較少。 |
菊科、匹菊屬植物
匹菊屬(Pyrethrum),菊科,管狀花亞科、春黃菊族、菊亞族植物。多年生草木、半小灌木或半灌木。全屬約100種,分布歐洲、北非及中亞一帶。中國10餘種,集中分布新疆。屬模式種:Pyrethrumcorylnbosum(L.)Wil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