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蒿
正文
岩蒿(《內蒙古中草藥》)
異名
烏拉-音-沙巴嗄(蒙名)。來源
為菊種植物岩蒿的全草。植物形態
岩蒿,又名:山蒿。半灌木或叢生的灌木狀草本,高30~40厘米。根粗壯,木質化。莖直立,由基部分枝,枝細,有白毛,全體呈灰白色。葉為2回羽狀細裂,裂片絲狀線形,上面疏生毛,下面密生白色絨毛。頭狀花序排成圓錐狀,總苞鐘形,直徑3~4毫米,外被蛛絲狀毛,全為管狀花,黃色。
生於向陽石質山坡或岩石裂縫。分布內蒙古及東北。
採集
夏、秋採挖,去淨泥土,熬膏或曬乾制炭。性味
苦辛,平。功用主治
清熱燥濕,殺蟲排膿。治偏頭痛,咽喉腫痛,風濕。用法與用量
內服:膏,0.5~1錢;炭,1~3錢。宜忌
年老、體弱,孕婦忌服。選方
治偏頭痛,咽喉腫痛:白附子、葶藶子、岩蒿膏各等分。共研細面為丸,百草霜為衣如綠豆大。每晚服三至五分,溫開水送服。配圖
相關連線
菊目百科(二)
菊目為顯花植物的一目,僅菊科一科,是顯花植物最大的科。分部廣布全世界,熱帶較少。 |
菊科·蒿屬植物
蒿屬(Artemisia),菊科,約350種以上廣布於北半球的溫帶地區,歐、亞、北美,少數種分布到非洲、南亞及中美洲等熱帶地區,我國(不包括分出的絹篙屬Seriphidium(Bess. )Poljak. 有170種以上,各地均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