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種中文名:異花兔兒風
種拉丁名:AinsliaeaheteranthaHand.-Mazz.
種別名:
科中文名:菊科
科拉丁名:Compositae
屬中文名:兔兒風屬
屬拉丁名:Ainsliaea
國內分布:產於西藏(聶拉木)、雲南(怒江邊、大理、昆明、元江、石屏、文山)。生於林緣、水溝邊或雜木林下,海拔1900—2800米。模式標本采自雲南元江。
海拔:1900-2800
命名來源:[Oesterr.Bot.Zeitschr87:128.1938]
中國植物志:79:041
組中文名:花葶組
組拉丁名:Sect.ScaposaeBeauverdinBull
族中文名:帚菊木族
族拉丁名:MUTISIEAECass.
亞科中文名:管狀花亞科
亞科拉丁名:CARDUOIDEAEKITAM.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植物形態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直或彎曲,長達7厘米或更長,直徑2—5毫米,根頸密被褐黃色絨毛及殘存的葉柄;根細弱,簇生,纖維狀。莖直立,單一,不分枝,花葶狀,高11—40厘米,直徑1—2毫米,多少被長柔毛。葉聚生於莖的基部,呈蓮座狀,葉片紙質,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2—5厘米,寬1—3厘米,頂端近短尖,基部近圓或漸狹,下延於葉柄成翅,邊緣淺波狀,有細圓齒,凹缺處有胼胝體狀小齒,上面至少中脈上被污黃色長柔毛,下面各處被毛較密,極罕有脫落變稀疏者;中脈於兩面均平坦,側脈3對,斜上舉,離緣網結,網眼大,略明顯;葉柄被毛,長1—5厘米,具翅,翅愈向下愈狹,寬2—5毫米;花葶上的葉小,疏離,近橢圓形,長8—28毫米,寬3—8毫米,少齒,被毛,具短柄或近無柄。頭狀花序含花3朵,近無梗,單生或2—3簇生,基部由長約1/2厘米的苞葉所承托,於花葶之頂作穗狀花序式排列,花序軸被柔毛;總苞圓筒形,直徑2—3毫米;總苞片約5層,邊緣乾膜質,背部具1條綠色的縱棱,邊緣及頂部帶紫紅色,無毛或內層被短的細毛,外層卵形,長約1.5毫米,寬約1毫米,中層卵狀披針形或橢圓形,長約8毫米,寬近2毫米,二者頂端均漸尖,最內層長圓形,長約9毫米,寬約1.5毫米,頂端長漸尖,尖頭銳利;花托小,不平,直徑約0.6毫米,無毛。花全部兩性,二型。閉花受精的花冠短,長約4毫米,不開裂,隱藏冠毛之中;花柱分枝與花葯內藏;冠毛豐富,黃褐色,羽毛狀,長約7毫米,基部聯合。開放的花冠長達9毫米,檐部深5裂,裂片偏一側,略長於花冠管;花葯長約4毫米,頂端圓,基部箭形,具1.5毫米被毛的尾部;花柱分枝伸出於藥筒之外,扁而頂端圓,長不足1毫米。瘦果圓柱形,基部略狹,長約3毫米,具縱棱,密被長柔毛。冠毛極短,長0.5—1毫米。花期5—7月。
本種提示
本種在同一植株內,花隨著頭狀花序的不同而迥然有別。有的頭狀花序內的花冠長達9毫米,檐部5深裂,然冠毛極短,長僅0.5—1毫米;有的頭狀花序內的花冠長僅4毫米,不開裂,隱藏於冠毛之中,閉花受精,而冠毛長達7毫米。這些性狀是本屬其他任何種類所沒有的。
菊目百科(二)
菊目為顯花植物的一目,僅菊科一科,是顯花植物最大的科。分部廣布全世界,熱帶較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