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常樂

知足常樂

知足常樂,拼為zhī zú cháng lè,知道滿足,就總是快樂。形容安於已經得到的利益、地位。出自先秦•李耳《老子》。謂自知滿足則心常快樂。語本《老子》:“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況周頤《蕙風詞話》卷二:“委心任運,不失其為我。知足常樂,不願乎其外。”王西彥《古屋》第一部四:“一個快樂主義者首先得有知足的修養,就是古訓所謂‘知足常樂’。”本詞中的“知”是知道的意思,與知識無關,“知足”並無知識充足之意,更與《孫子》無關。

基本信息

漢語詞語

知足常樂知足常樂
詞目
:知足常樂
拼音:zhī zú cháng lè
出處:《道德經》第四十四章,“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第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罪莫大於可欲,咎莫大於欲得,禍莫大於不知足。故知足之足,恆足矣。”
本意:知識足夠了,就會經常(長久)的快樂。
淺意
:知道滿足,就會快樂。

詳解

知足常樂知足常樂
很多人把知足常樂僅僅理解為,知道滿足總是快樂的。把快樂定義在所得到和滿足的欲望上,片面的定義了知足常樂的含義,比較消極和安於現狀,這樣的滿足所帶來的快樂其實是不能夠長久的。老子要告訴我們的是何時該終止自己的欲望,怎么樣才能終止自己的欲望,如果不及時終止無窮的欲望會有什麼樣的後果(戎馬生於郊)。只有由知道滿足而獲得的富足,才是長久的富足。這個由字,指出了長久快樂的根源(故知足之足,恆足矣),這才是老子的大智慧啊!
在道德經中老子告訴我們只有擁有充足的知識和無比的智慧,把快樂建立在對事物通透的認識和理解上,看透事物發展的規律,明白無窮欲望帶來的後果,及時終止自己的欲望而免遭損失和災難,只有這樣才會獲得長久的平安富足和快樂(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而不是把快樂定義在所得到和所滿足的欲望上。
墨子曰:“知止,則日進無疆”。隋朝中文子王通:“大智知止,小智唯謀”。孔子《大學》:“知止而後有定” 。魏·王弼:“天下有道,知足知止,無求於外,各修其內而已”。便是其印證。
即使在現代漢語中,知道也是在知識的範疇之內。知識的解釋已經包含了知道,它本身就是知識的一部分。知道的本意就是指知識,是一種認知水平!
由此可見只有擁有足夠的知識才能經常長久的快樂。沒有足夠的知識和認知水平怎么可能知道什麼時候該滿足?當你有了足夠的知識和見解,足夠的認知水平,那么你看待事物的眼光,對待名利的態度,對待生活中的一切以及世界觀價值觀才會有正確的認識,才會長久的快樂!

相關名言

知足常樂知足常樂
(魏·王弼)天下有道,知足知止,無求於外,各修其內而已。 
(唐·王真)是以人君恣可欲之心,則天下之人皆得罪矣!嗜欲至而不知止足之分,則天下之人皆受禍矣!又人君所欲盡得,則天下之人悉罹於殃咎矣!必也上之人能知足之為足,則天下之人孰不常足矣!
(唐·杜光庭)貪之與足,皆出於心。心足則物常有餘,心貪則物不足。貪者,雖四海萬乘之廣,尚欲旁求;足者,雖一簞環堵之資,不忘其樂。
(宋徽宗趙佶) 人見可欲,則不知足,不知足則欲得,欲得則爭端起而禍亂作。丕泰至則戎馬生於郊,然則知足而各安其性命之分,無所施其智巧也。日用飲食而已,何爭亂之有?
(明太祖朱元璋)明君賢臣在位立綱陳紀,夷來蠻貴貊賓,天下無爭,是謂有道。慣戰之馬駕車以載糞,壯士化兵為農器,即卻走馬以糞車。
(民國·江希張)戒強國除去貪心,知足息爭,才能天下和平。兵不至日在郊野戰殺,馬可以無事糞田。大家講究實業,自然財用能足。敢請天下仁賢平心而論,老子的話,進不足,退有餘,何等中正和平,何等圓融周密呢。

相關詞語

開頭相同

知難而進 知書識禮 知契 知經 知悉 知足不辱 知通 知事 知游 知地知天 知貢舉 知己 知者 知慮 知底 知言 知賞 知待

結尾相同

眷知 達知 認知 行知 函知 問知 神知 照知 舊知 聰明叡知 鮮為人知 飭知 四知 他鄉故知 覘知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中知 稟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