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天壽

潘天壽

潘天壽(1897年3月14日-1971年9月5日),浙江寧海縣人,現代著名畫家,美術教育家。早年名天授、字大頤、阿壽、雷婆頭峰壽者等。平生積極從事藝術創作和藝術教育工作,為繼承和發展我國傳統繪畫藝術,為培養美術人材等方面作出了可貴的貢獻。解放後,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曾任中國文聯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浙江省文聯副主席,中國美協浙江分會主席,{浙江美術學院}院長、教授等職。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圖)西湖邊的潘天壽雕像西湖邊的潘天壽雕像

潘天壽(1897-1971),浙江寧海縣人,現代著名畫家,美術教育家1897年3月14日(農曆二月十二日),出生於浙江省寧海縣冠莊村,原名天謹,學名天授。 民國4年秋(公元1915年),潘天壽19歲,剛畢業的他說服父親,隨後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浙江省當時最高學府--浙江第一師範學校,趕赴離家四百里地的杭州就讀。在學校期間,他以溫厚篤實、勤奮刻苦的學風,深得李叔同(1880-1942)、經享頤諸位老師的教誨。同時因為擅長書法、繪畫、篆刻被學校很看重。在學校期間他還為同學創作了《枇杷圖》,《紫藤白頭翁》等等畫作,受到了大家的歡迎。
民國8年(公元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了,潘天壽23歲。同年12月,在杭州爆發了“浙一師學潮”,那天,學生沿著西湖運動集會,支持福建學生“閩案”鬥爭,卻遭到當局的鎮壓,衝突中,他的胸膛被軍警刺刀劃破了,鮮血染紅了衣衫,但仍然毫不畏懼的,衝破阻擋,毅然走在遊行隊伍的前列……
當時他認為:自己應該要為國家和民族做點有益的事,想通過一心一意的振興民族藝術來達到振興民族精神的目的。當時的這種精神,變成了他一生都為中國藝術奮鬥的動力。
民國9年到11年(公元1920到1922年),潘天壽畢業以後,回到了家鄉寧海及孝豐(安吉縣)任教。就這樣他一邊工作,一邊繼續自習繪畫、書法、詩詞、篆刻。當時,他還為同鄉的柔石(1902-1931)繪製了《疏林寒鴉》、《晚山疏鍾》畫作,送給他紀念。潘天壽還在繪畫的技法上大膽地嘗試,用手指作畫,並創作出《古木寒鴉》、《長風白水》、《濟公與象》、《禿頭僧》等一批優秀作品。

1949年後,歷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浙江省文聯副主席、美協浙江分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副院長、浙江美術學院院長,為第一、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文聯委員;1958年被聘為蘇聯藝術科學院名譽院士;1963年作為中國書法家代表團成員訪問日本。“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
擅畫寓意花鳥及山水,遠師徐渭、朱耷、石濤等人,近受吳昌碩影響;亦畫人物,並長於指畫。書法從鍾繇、顏真卿、史孝山入手,後學秦漢、魏晉碑文,參以卜文獵碣。
傳世作品《露氣》、《雨後千山鐵鑄成》、《記寫雁盪山花》等均藏於中國美術館;收編成輯有《潘天壽畫集》、《潘天壽畫選》、《潘天壽畫輯》、《潘天壽書畫集》等。
著有《中國繪畫史》、《中國書法史》、《聽天閣畫談隨筆》、《顧愷之》、《治印叢談》、《聽天閣詩存》、《中國畫院考》、《中國書款之研究》等;1962年在杭州、北京等地舉辦潘天壽畫展,1964年在香港舉辦潘天壽書畫展,1977年在杭州舉辦潘天壽繪畫展覽,1980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潘天壽書畫展。

生平大事記

(圖)潘天壽潘天壽

1897年3月14日(農曆二月十二日),出生於浙江省寧海縣冠莊村,原名天謹,學名天授。

1903年,生母病故。是年夏,入村中私塾讀書。文章日課之外,喜歡寫字,熱心於臨摹《三國演義》、《水滸傳》等小說插圖。

1910年春,入縣城正學國小讀書,接受西式學校教育,課餘喜愛書法、繪畫、刻印。在縣城紙鋪購得《芥子園畫譜》及數本名人法帖,成為他自學中國畫和書法的啟蒙教材,從此立志畢生從事中國畫。

1915年秋,以優異成績考取浙江省第一師範學校,赴杭州就讀。

1918年,師範四年級,為同學作《枇杷圖》。

1919年,為同學作《紫藤白頭翁》等畫。是年,參加杭州"五四"愛國學生遊行集會。大約在1919年至1920年間,與劉海粟在杭州丁家山首次相見。

1920年春,參加浙一師進步學潮。夏,畢業,回寧海下正學高小教書。工作之餘刻苦自習繪畫、書法、詩詞、篆刻。為趙平福(柔石)作《疏林寒鴉》、《晚山疏鍾》。

1921年,經常臨摹民間古舊書畫,鑽研畫論。作《紫藤明月》、《雪景八哥》等畫。

1922年春,轉浙江孝豐縣(今安吉縣)高等國小教書。與沈遂貞在孝豐一字閣開書畫展,作品中有指墨畫。作《古木寒鴉》、《長風白水》、《濟公與象》、《禿頭僧》等。

1923年春,任教於上海民國女子工校。夏,兼任上海美專中國畫系國畫習作課和理論課教師。結識吳昌碩王一亭黃賓虹、吳茀之、朱屺瞻,畫風向吳昌碩接近,由原先的恣肆揮灑向深邃蘊藉發展。作《秋華濕露》等。改"天授"為"天壽"。

1924年,任上海美專教授,著手編著《中國繪畫史》。經常參加各種展覽,觀摩古今書畫,結識先輩名家。著重攻寫意花鳥,又攻山水畫。作《行乞圖》、《垂楊系馬》、《狸奴守歲》等畫。

1925年1月,在上海完成《中國繪畫史》,2月,在杭州寫成序言。6月20日,與劉海粟諸聞韻等教授聯名在《申報》刊登啟事,接受訂件,為五卅慘案中死傷的工人、市民舉行義賣畫展。作《晴巒曉色》、《春風淡盪》、《古梅》等。

1926年7月,所編《中國繪畫史》,由商務印書館出版。冬,與俞寄凡潘伯英發起創辦了上海新華藝術專科學校

1927年春,新華藝專招收第一期學生,潘天壽出任教育系主任教授。

1928年初春,應邀擔任杭州國立藝術院中國畫主任教授,兼書畫研究會指導教師。自此一直定居杭州。同時兼任上海美專、新華藝專等校授課教師。

1928年冬,與王一亭、劉海粟在名醫徐小圃家宴請日本畫家橋本關雪。橋本關雪與他筆談:"南畫創於中華。可惜我不是中國人,不在中華長大,對各地名勝古蹟觀光機會不多,每隔一二年便來旅行寫生一次,以彌補缺陷、增強修養。"潘天壽在歸途中對劉海粟說:"我們生在中華真是三生有幸。橋本很用功,一心想繼承我國南宋諸大家的神韻,可惜感情欠深沉,下筆仍是島國人本色,作品回味不多。我們要奮力筆耕,不能讓東鄰畫家跑到我們前面去啊?作《緋袍》、《青山白雲》等畫。

1929年春,赴上海參觀唐宋元明古畫及石濤、八大專題展,作《讀八大石濤二上人畫展後》詩。是年夏,參加藝專組織的訪日美術教育參觀團,走訪了東京美術學校,帝國繪畫館、博物館等機構,了解日本藝術教育情況。作《雞冠八哥》、《西湖秋色》。

1930年,作《觀瀑圖》、《幽谷圖》。

1931年,參加"藝苑"畫展,作品《蘭花》收入美術展覽會專號。作《江洲夜泊》、《石壁飛瀑》、《山居圖》、《霜天暮鍾》等。

1932年,與諸聞韻、吳茀之、張振鐸、張書旂等組織"白社"國畫研究會,主張以"揚州八怪"的革新精神從事中國畫創作。曾先生在上海、南京、杭州和蘇州等地舉辦畫展,甚獲好評,並出版二集《白社畫集》,其中收入了潘天壽的《江洲夜泊》、《梅蘭竹石》、《贈悲鴻魚鷹圖》、,芭蕉雄雞》、《窮海禿鷲》、《石樑飛瀑》、《松壑鳴泉》等作品。10月,參加"新華藝專教授近作展覽"。

1933年,作品參加徐悲鴻在法國巴黎主持的"中國近代繪畫展覽"。10月17日到22日,"白社"第二屆畫展在中央大學禮堂舉行。修改《中國繪畫史》,編寫《中國書法史》初稿。作《夕陽山外山》、《鱖魚》等作品。

1935年春節,"白社"第三屆畫展在杭州開幕。加入朱念慈所創"蓴社"。9月,參加"百川畫會"。作《江洲夜泊》、《山居圖》。

1936年,所編《中國繪畫史》經修改後再版,列入"大學叢書"。8月,"白社"第四屆畫展在蘇州公園圖書館舉辦。作《夢遊黃山》。

1937年4月1日,潘天壽作品《墨貓》、《行書立軸》在南京美術陳列館舉辦的"第二屆全國美術展覽會"展出。《江洲夜泊圖》在"中國畫會第六屆展覽會"展出。

1938年,整理舊詩稿,編成《詩賸》一冊。

1939年春,在國立藝專繪畫系主持中國畫專業。

1940年,作《楚蘭圖》。

1941年,作《禿筆山水》、《山居圖》、《蘭竹石》、《小城山水》等。

1943年,編寫《中國畫院考》。整理歷年詩作,編為《聽天閣詩存》付梓。作《秋酣》、《行書畫論手卷》。

1944年,潘天壽的《中國花卉畫之起源及其派別》一文發表於《前途》雜誌第1卷第4號。編著教材《治印叢談》。作《山齋晤談》、《黃山虬松》、《觀瀑圖》、《微雨薔薇》、《江洲夜泊》等。

1945年,在重慶舉辦個人畫展,甚至獲好評。作《淺絳山水》等。

1946年,作《幽蘭靈芝》、《秋風紅菊》等。

1947年,潘天壽《佛教與中國繪畫》一文收入王扆昌主編中華民國36年《美術年鑑》。作《水墨山水》。
1948年,潛心創作,數量劇增。作有《萱花狸奴》、《垂楊系馬》、《秋夜》、《靈芝》、,舊友晤談》、《盆蘭墨雞》、《秋意》、《喬松》、《柏園》、《松下觀瀑》、《松鷹》、《行乞》、《濠梁觀魚》、《煙雨蛙聲》、《讀經僧》、《磬石墨雞》等,由此確立了他在藝術上的獨特面貌。

1949年,作《耕罷》。

1950年,任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民族美術研究室"主任,與吳茀之竺一起大量收購、鑑定民間藏畫,分類造冊,裝裱修整,充實院系收藏,為教學提供了充分的直觀教材。作人物畫《踴躍爭繳農業稅》、《文藝工作者訪問貧僱農》、《種瓜度春荒》。

1952年,作《豐收圖》。

1953年,與吳茀之、諸樂三等人赴山東講學。作《江南春雨》、《江洲夜泊》、《和平鴿》、《焦墨山水》。

1954年,著《中國畫用具材料常識·毛筆的常識》一文。為北京飯店作《小憩》、《紅荷圖》。作《竹谷圖》、《之江遙望》、《美女峰》、《睡貓》、《江洲夜泊》、《晚風荷香》。

潘天壽潘天壽
1955年,作《對於文藝思想的體會》的發言,明確提出了自己對於發展民族藝術的主張。認為要創造中華民族的新文化,一定要研究繼承過去遺留下來的文化遺產,重視發展民族形式。強調"真誠、堅毅、虛心、細緻地研究古典藝術"。作《靈岩澗一角》、《梅雨初晴》。

1956年,撰寫《顧愷子》一書和《吳道子的生平概況》。作《石榴玉簪》、《恭賀年禧》、《越王台》。

1957年,撰寫《中國畫題款之研究》、《談談中國傳統繪畫的風格》。在《美術》1957年第1期上發表《回憶吳昌碩先生》一文。在《美術研究》1957年第1期上發表《吳道

的生平概況》,第4期上發表《誰說"中國畫必然淘汰"》。作《記寫雁盪山花》、《瑩瑩山水》。

1958年,作品《露氣》參加12月莫斯科舉行的《社會主義國家造型藝術展覽會》。作《鷲石圖》、《鐵石帆運》、《小篷船》、《松鷲》、《長松流水》。

1959年4月1日在《文匯報》上發表《要有更美的畫》。撰寫《花鳥畫簡史》初稿。應邀以《鷲鷹》、《小篷船》、《江天新霽》等作品參加蘇聯舉辦的《我們同時代人》展覽。作《記寫百丈岩古松》、《晴晨》、《江天新霽》、《國色天香》、《江山如此多嬌》。

1960年,作《夕陽山外山》、《堪欣山社竹添子孫》、《松石》、《小龍湫一截》、《百花齊放》、《初晴》、《映日荷花別樣紅》。1961年4月,在北京"全國高等院校文科教材會議"上,提出中國畫系人物、山水、花鳥三科分科教學的建議,寫《中國畫系人物、山水、花鳥三科應該分科學習的意見》。作《攜琴訪友》、《春塘小曖》、《松鷹》、《抱雛》、《梅蘭夜色》、《晴巒積翠》、《小亭枯樹》、《雨後千山鐵鑄成》、《梅鶴》、《微風燕子斜》、《雁盪寫生》、《水墨花石》。

1962年4月,在杭州召開的"全國高等院校文科教材會議"上,提議國畫專業應把詩詞、書法、篆刻等列為正式課程。秋,"潘天壽畫展"在新落成的北京中國美術館展出,隨後又到上海、杭州等地展出。冬,參加美院舉辦的素描教學討論會,提出中國畫要有自己的基礎訓練方法。在《東海》雜誌1962年10月號上發表《談黃賓虹山水畫的成就》。為緬甸駐華大使館作《雨霽》,現藏於釣魚台國賓館。作《南天秋雁》、《青綠山水》、《梅花芭蕉》、《晴霞》、《菊竹》、《石榴》、《欲雪》、《魚樂》、《秀竹幽蘭》、《記寫少年時故鄉山村中所見》、《寫西湖中所見》等。

1963年元旦,"潘天壽畫展"由上海美協、中國畫院主辦,在上海美術館展出。在潘天壽主持下,美院正式成立書法篆刻科。事理《聽天閣詩存》。作《小龍淵下一角》、《雁盪山花》、《聽天閣圖卷》、《春酣國色》、《無取限風光》。

1964年,"潘天壽畫展"在香港展出。作《泰山圖》、《暮色勁松》、《光華旦旦》、《蛙石》。

1965年春,隨學校師生到上虞縣參加農村社教運動。作《菘菜》、《指墨南瓜》、《紅菊醺風》、《數點梅花》。

1966年春,作《梅月圖》。6月初,"文化大革命"爆發,被關進牛棚監禁達三年之久。

1967年初,被帶到嵊縣參加批鬥大會。

1968年,浙江美院"打潘戰役"達到以高潮。

1969年初,被押往家鄉寧海縣等地游斗,回杭州途中在一張香菸殼紙背面寫下最後首詩:"莫此籠縶狹,心如天地寬。是非在羅織,自古有沉冤。"4月,重病中被押往工廠勞動。由於心力衰竭引起昏迷,送醫院搶救,此後即臥床不起。

1970年8月,因得不到及時、認真的治療,出現嚴重血尿。

1971年5月,在聽了向他宣讀的"定案結論"(安案為"反動學術權威",敵我矛盾)後,憤慨疲備至極,又大量出血,再度送往醫院搶救。9月5日天明前,潘天壽在冷寂黑暗中長辭人世。

繪畫藝術

潘天壽潘天壽
潘天壽繪畫題材包括、荷、松、四君子山水、人物等,每作必有奇局,結構險中求平衡,形能精簡而意遠;勾石方長起菱角;墨韻濃、重、焦、淡相滲疊,線條中顯出用筆凝鍊和沉健。他精於寫意花鳥和山水,偶作人物。尤善畫鷹、八哥、蔬果及松、梅等。落筆大膽,點染細心。墨彩縱橫交錯,構圖清新蒼秀,氣勢磅礴,趣韻無窮。畫面靈動,引人入勝。
潘天壽的指畫也可謂別具一格,成就極為突出。這類作品,數量大,氣魄大,如指墨花卉《晴霞》、《朱荷》、《新放》等,畫的均為“映日荷花”,以潑墨指染,以掌抹作荷葉,以指尖勾線,生動之氣韻,非筆力所能達。潘天壽作畫時,每畫一筆,都要精心推敲,一絲不苟。他在“有常必有變”的思想指導下,取諸家之長,成自家之體,他的畫材為平凡題材,但經他入手的畫,卻能產生出不平凡的藝術感染力。如他的《小龍湫一角》特別是把畫面主體小龍湫壓到邊角的構圖,含蓄地讓觀者先看靈岩的磅礴山勢,爛漫的山花然後再去欣賞那支龍湫水,這種方法,正與那些使畫面“一覽無餘”形成對照,不僅顯示了畫家出奇制勝的構圖才能,也表述了畫家對平凡事物的內在感情。
潘天壽藝術的可貴之處,主要在於他具有大膽的創造精神,他常說,“荒山亂石,幽草閒花,雖無特殊平凡之同,慧心妙手者得之盡成極品。”他的書法功力也很深,早年學鍾、顏,後又擷取魏、晉碑中精華以及古篆漢隸,還能詩、善治印。平時作畫,對詩文、題跋、用印方面,非常認真、講究,絕不馬虎。他對畫史、畫理也研究有素,著有《中國繪畫史》、《顧愷之》,《聽天閣詩存》、《治印絲談》。並緝有《聽天閣畫談隨筆》等。

一、借古開今

在二十世紀中西繪畫交匯的特定時刻,潘天壽先生矢志站在民族繪畫的基點上加以開拓、奮進,作出了劃時代的貢獻。在中國近代美術史上與吳昌碩、黃賓虹、齊白石並稱四大家。

二、畫筆能從書筆來

潘天壽潘天壽
潘天壽認為東西方繪畫的開始階段,都採用以線條為作畫的形式,而後西文轉向以色彩、塊面的表現形式,而中國繪畫,則在象形文字的基礎上一直沿用線條並得到發展,不斷對線條的概括與提煉上融入作者的個性,展現時代的特徵。潘天壽的繪畫幾乎全部用筆線的方式來表達,而且深信“畫筆能從書筆來”。因為用線條來表達物象,比較明豁,用中國毛筆所畫的線條,能較好地展示潘天壽先生的個性。潘先生胸懷博大,氣質剛直,他的筆線也剛強、雄健。即使畫荷葉一類的闊筆,他也以闊筆線的觀念落筆,但潘先生所顯示的氣質骨力,絕不是概念化的點與線,而是帶有作者個人意志與感情的動人形象,因而臨摹潘先生的畫,要認識線條在傳統繪畫中的發展與變化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三、我之謂我 自有我在

這是石濤上人在發展、開拓中國文人畫方面的一句劃時代名言。文人畫,即是民族繪畫的一個發展階段,又是標誌著中國繪畫的一個高水準。文人們的文化素養與個性特徵,使中國優秀的文人畫,總是走在時代文化的前沿,不斷求索、不斷前進。尊重民族傳統繪畫又自我意識極強的潘天壽,繼續發展中國繪畫作為自己的使命,又將民族精神和對生活的感受融入他的畫面構成,而表達形式卻展示出他獨特的個性。先生不以形似為準則,總以氣質與格調為先導,塑造著理想中的物象來構成他完美的畫面。例如黃山松,大多以盤崛、雄強、險扼的姿態屹立於紙上,寄託著畫家一種頑強搏鬥、自強不息的信念。潘天壽在自己的畫面上,找到了自己的構成形式,證明著自身存在的價值,它即是自我的要求,也是時代發展的需要,值得我們後人深思。

四、不必“三絕”但要“四全”

這是潘天壽在制訂教學大綱時所講的名言。“三絕”者,指三者,對“三絕”的要求難度太大,對在校學生如此要求是不現實的。但要“四全”,“四全”者指對詩、書、畫、印有全面的知識修養。研習中國繪畫,將“四全”作為一種基礎提出,無疑是具有中國民族繪畫所要求的特色,並且是恰當的。繪畫工作者需要有深厚的學養,日後才能更好地攀登民族繪畫的新高峰。

潘天壽按自身的經驗,認為打基礎很重要,臨摹中國畫就是打基礎的一個重要方面,他主張以臨摹入手,以便理解基本規律、早日掌握要領。對於一個中國畫家來說有沒有基礎工夫,在很大程度上關係到他今後的造就。當然臨摹是借鑑、是一種手段,絕對不是繪畫的目的,所以潘天壽又不希望因為臨摹而束縛一個人的藝術天性。

風格

潘天壽潘天壽

潘天壽的指畫也可謂別具一格,成就極為突出。這類作品,數量大,氣魄大,如指墨花卉《晴霞》、《朱荷》、《新放》等,畫的均為“映日荷花”,以潑墨指染,以掌抹作荷葉,以指尖勾線,生動之氣韻,非筆力所能達。潘天壽作畫時,每畫一筆,都要精心推敲,一絲不苟。他在“有常必有變”的思想指導下,取諸家之長,成自家之體,他的畫材為平凡題材,但經他入手的畫,卻能產生出不平凡的藝術感染力。如他的《小龍湫一角》特別是把畫面主體小龍湫壓到邊角的構圖,含蓄地讓觀者先看靈岩的磅礴山勢,爛漫的山花然後再去欣賞那支龍湫水,這種方法,正與那些使畫面“一覽無餘”形成對照,不僅顯示了畫家出奇制勝的構圖才能,也表述了畫家對平凡事物的內在感情。

潘天壽藝術的可貴之處,主要在於他具有大膽的創造精神,他常說,“荒山亂石,幽草閒花,雖無特殊平凡之同,慧心妙手者得之盡成極品。”他的書法功力也很深,早年學鍾、顏,後又擷取魏、晉碑中精華以及古篆漢隸,還能詩、善治印。平時作畫,對詩文、題跋、用印方面,非常認真、講究,絕不馬虎。他對畫史、畫理也研究有素,著有《中國繪畫史》、《顧愷之》,《聽天閣詩存》、《治印絲談》。並緝有《聽天閣畫談隨筆》等。

用墨

墨為五色之主,然須以白配之,則明。老子曰:"知白守黑。"畫事以筆取氣,以墨取韻,以焦、積、破取厚重。此意,北宋米襄陽已知之矣。用墨難於枯、焦、潤、濕之變,須枯焦而能華滋,潤濕而不漫漶,即得用墨之要訣。墨非水不醒,筆非運不透,醒則清而有神,運則化而無滯,二者不能偏廢。

用色

色易艷麗,不易古雅,墨易古雅,不易流俗,以墨配色,足以濟用色之難。水墨畫,能濃淡得體,黑白相用,乾濕相成,而百彩駢臻,雖無色,勝於有色也,五色自在其中,勝於青黃朱紫矣。淡色惟求清逸,重彩惟求古厚,知此,即得用色之極境。中國畫之用色,雖只有花青、赭石、硃砂、石青、石綠等等,種類不多,而且大多用原色,很少調合,但顏色質量卻很講究。與水彩相類色一比,就顯得古雅沉著,沒有飄浮俗艷之感。當然,使用技巧是主要的,但顏色本身的色澤也很有差別。

疏密虛實

畫事之布置,極重疏、密、虛、實四字,能疏密,能虛實,即能得空靈變化於景外矣。畫事,無虛不能顯實,無實不能存虛,無疏不能成密,無密不能見疏。是以虛實相生,疏密相用,繪事乃成。實,有畫處也,須實而不悶,乃見空靈,即世人"嫡噝櫓揭?quot;。虛,空白也,須虛中有物,才不空洞,即世人"虛者實之之謂也"。畫事能知以實求虛,以虛求實,即得虛實變化之道矣。花卉中的疏密主要是線的組織,成塊的東西較少。當然,有的畫也能講虛實。如一幅蘭竹圖,從整體上看,幾塊大空白叫虛,蘭花和竹子為實,從局部來講,竹子的運筆用線,有疏有密,線條交叉的處理就是疏密問題。

指畫

指頭畫之運紙運墨,與筆畫大不相同,此點即指頭畫意趣所在,亦即其評價所在。倘以指頭為炫奇夸異之工具,而所作之畫,每求與筆畫相似,何貴有指頭畫哉?指頭畫,宜於大寫,宜於畫簡古之題材。然須注意於簡而不簡,寫而不寫,才能得指頭畫之長。不然,每易落於單調草率而無蘊蓄矣。指畫是偏側小徑,第於運指運墨間別有特致,故自高且園後至今未廢也。指墨以凝重生辣見長,為筆墨所難到。

與吳昌碩的“忘年交”

(圖)潘天壽潘天壽

1923年春,潘天壽在上海幾所學校教繪畫課,一年後被上海美專聘為教授。時年27歲。

上海是東方大都市,人文薈萃,名家眾多。“西泠印社”首任社長吳昌碩當時住在北山西路吉慶里一幢石庫們樓房裡。潘天壽對吳昌碩仰慕已久,一天,由友人陪同,登門拜訪。見吳翁一點沒有大畫家的架子,潘天壽打消顧慮,從包袱里取出自己的畫作,畢恭畢敬地說:“學生自學繪畫,水平不高,請先生指點。”吳昌碩時年八十,畫藝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他默默看著潘的每一幅花鳥畫,一旁的潘天壽緊張得額頭冒汗。吳翁看畢,雙目一亮,以少有的讚揚語氣說:“你畫得好,落筆不凡,格調不低,有自己的面目。阿壽,你要好好努力。”吳昌碩親熱地稱他“阿壽”,從此潘天謹改名“潘天壽”,畫畫也多用“阿壽”、“壽者”題簽。

潘天壽與吳昌碩從此結下了“忘年交”,情誼甚篤,常去拜望。每讀佳作,吳翁必品評指導。一天下午,吳翁翻看潘天壽的畫,不禁神似飛動,伏案揮毫,寫就一幅篆書對聯,聯曰:“天驚地怪見落筆,巷語街談總入詩。”潘天壽一直把這幅對聯懸於書齋,可惜在抗戰之初它連同家產遭毀,使他痛惜萬分。

吳昌碩對潘天壽格外關照,有一次特地畫了一幅五尺大中堂,讓兒媳贈潘天壽。媳婦對此畫愛不釋手,悄悄給扣下了。後來吳翁知道後,當面向潘天壽道歉,又重畫了一幅相贈。潘天壽因常有機會觀賞吳氏畫作,耳濡目染,畫藝大進,但他學吳不泥吳,吳昌碩感嘆地說:“阿壽學我最像,跳開去又離開我最遠,大器也。”

夫妻情深

(圖)潘天壽潘天壽和夫人

潘天壽夫人原名何文如,婚後改名何愔。何愔是潘天壽的學生,師生倆在藝術殿堂相戀,於1930年結婚。在岳父家舉辦的喜宴上,助教雷奎元口占一聯曰:“有水有田兼有米,添人添口又添丁”。上聯合一個“潘”字,下聯對一個“何”字,將新郎新娘的姓都賦予吉祥如意之意,逗得夫婦倆樂不可支。

潘氏夫婦數十年相濡以沫,同甘共苦。“文革”之初,潘天壽被關入“牛棚”,他的夫人也難逃厄運,每天天剛蒙蒙亮就摸著出門,在寒風中清掃垃圾。

1969年,潘天壽被押解到浙江嵊縣、寧海等地游斗。在返回杭州的列車上,潘天壽心情悲憤,欲哭無淚。他從地上撿起一隻空煙盒,用顫抖的手在上面寫了一首絕句,其中一首曰:“莫嫌籠縶狹,心如天地寬。是非在羅織,自古有沉冤。”

1970年冬天,潘天壽病情加重,住進一家中醫院。何愔悲痛欲絕,在丈夫病床邊水泥地上鋪了一張草蓆,權作床鋪,日夜護理丈夫。1971年9月5日,潘天壽含冤撤手塵寰,終年74歲。粉碎“四人幫”的第二年,中共浙江省委宣布為潘天壽平反昭雪。

1984年,文化部主辦“二十世紀五大畫家(吳昌碩齊白石潘天壽陳之佛傅抱石)巡迴展”,先後在巴黎倫敦紐約等海外五大城市展出,好評如潮,轟動世界。同年,潘天壽家屬子女向文化部捐獻潘天壽書畫作品120件,實現了潘天壽“我的畫將來要捐獻給國家”的心愿。

潘天壽書畫作品辨偽

潘天壽擅長畫寫意花鳥、山水,偶作人物,兼工書法、詩詞、篆刻,晚年常作指墨畫。尤擅畫鷹、八哥、松、梅、竹、荷、蔬果、山石、野花等題材。畫風受八大、石濤影響,而又自具沉雄、奇崛、壯美的個人風格。作品清新蒼秀,筆墨縱橫交錯,線條粗曠有力,構圖出人意表,具有撼人的力量和強烈的現代意識,一掃清後一百年間陳陳相印的媚俗畫風,被譽為20世紀中國畫壇的一位巨匠。
圖一圖一
潘天壽《朝日艷芙蕖》,兩幅豎幅作品,一幅是“用筆”畫的荷花,一幅是“用指”畫的荷花,但內容和形式構圖,以及落款都比較接近。在布白上,以三角形進行平面分割。大空白與小空白的面積相差極大,但基本上都是三角形的有機組合。不僅空白之處是三角形,而且黑實之處基本上也是三角形,從而達到了主調明確,節奏感強,畫面大氣的效果。在布黑上,用“鋼筋水泥”式的骨架結構。畫中荷葉梗子如同鋼筋骨架,支承著大塊潑墨的荷葉,墨線和墨塊形成強烈對比,而又互相協調配合。潘天壽常用荷花來表現對西湖的熱愛,寄託對家鄉風土的渾厚感情。無論是筆畫的還是指畫的荷花都已成為有目共賞的珍品。作為一名真正堅守民族文化陣地同時具有開放心態的藝術家,潘天壽以東方式文人的悟性和睿智,窮其一生鍥而不捨地探尋著中國繪畫精神的內在境界。他的文化立場、民族精神和獨立品格深深受到後來者的誠摯敬意。
圖一,讓我們看到了:荷葉用墨塊面的大筆揮搽,墨色變化的豐富多彩,碩葉如蓋,筆速較快,筆似斧劈,膽魄驚。荷花亭亭淨植,嬌艷欲滴,氣旺神強。荷柄水草的筆法更是如長槍大戟,穿插有致,堅如鐵鑄,壁壘森嚴,令人望而生畏。有一種“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感覺,充分表達了一個大師對荷花精美的傳神寫照。
圖二圖二

圖二,無論從構圖、落墨、著色、題款較為相似,但細看之下,還是大有差異的,儘管圖二沒有用筆來寫荷花,故意用手指來寫荷花,亦符合潘天壽先生晚年喜歡用手指畫畫的規律,造假者力圖表明潘天壽先生除了可用筆又可用手指,兩種不同手段的藝術創作的習慣,力圖證明是畫家的兩次不同的手段創作。表面上來看,藝術上略有偏差或高低,是正常的,差別上是可以原諒的,似乎告訴人們在鑑定上存在無可比性的證據,企圖迷惑人。但是,圖二無法擺脫的是圖一在先,圖二在後,按圖畫瓢的嫌疑。從細節、功力、用墨、計白當黑來看,除了畫面擁堵之外,荷葉的輪廓、塊面以及墨色都比較生硬而缺乏變化和缺乏金石味。水草章法太雜亂,未能起到平衡畫面的粗細線條的變化,未能增添荷塘的生動氣韻。荷葉的“標色”明顯與潘天壽先生慣用的色彩不符,比較沉悶,沒有清新感,沒有別樣嬌艷,更沒有聖潔和高尚之感。另外,題款的字歪歪扭扭,除書法功力欠佳外,沒有注意到題款的字只能在畫面上起到點綴和烘托的作用,隨意放大,而顯得誇張,破壞了畫面的整體布局。

藝術評價

(圖)紀念館紀念館

他精於寫意花鳥和山水,偶作人物。尤善畫鷹、八哥、蔬果及松、梅等。落筆大膽,點染細心。墨彩縱橫交錯,構圖清新蒼秀,氣勢磅礴,趣韻無窮。畫面靈動 ,引人入勝。

潘天壽的指畫也可謂別具一格,成就極為突出。這類作品,數量大,氣魄大,如指墨花卉《晴霞》、《朱荷》、《新放》等,畫的均為“映日荷花”,以潑墨指染,以掌抹作荷葉,以指尖勾線,生動之氣韻,非筆力所能達。潘天壽作畫時,每畫一筆,都要精心推敲,一絲不苟。他在“有常必有變”的思想指導下,取諸家之長,成自家之體,他的畫材為平凡題材,但經他入手的畫,卻能產生出不平凡的藝術感染力。如他的《小龍湫一角》特別是把畫面主體小龍湫壓到邊角的構圖,含蓄地讓觀者先看靈岩的磅礴山勢,爛漫的山花然後再去欣賞那支龍湫水,這種方法,正與那些使畫面“一覽無餘”形成對照,不僅顯示了畫家出奇制勝的構圖才能,也表述了畫家對平凡事物的內在感情。

潘天壽藝術的可貴之處,主要在於他具有大膽的創造精神,他常說,“荒山亂石,幽草閒花,雖無特殊平凡之同,慧心妙手者得之盡成極品。”他的書法功力也很深,早年學鍾、顏,後又擷取魏、晉碑中精華以及古篆漢隸 ,還能詩、善治印。平時作畫,對詩文、題跋、用印方面,非常認真、講究,絕不馬虎。他對畫史、畫理也研究有素,著有《中國繪畫史》、《顧愷之》,《聽天閣詩存》、《治印絲談》。並緝有《聽天閣畫談隨筆》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