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吳昌碩,清末著名書畫家,篆刻家。原名俊卿,字昌碩,別號苦鐵,浙江安吉人。少年時他因受其父薰陶,即喜作書,印刻。他的楷書,始學顏魯公,繼學鍾元常;隸書學漢石刻;篆學石鼓文,用筆之法初受鄧石如,趙之謙等人影響,以後在臨寫《石鼓》中融匯變通。沙孟海評:吳先生極力避免“側媚取勢”,“捧心齲齒”的狀態,把三種鐘鼎陶器文字的體勢,雜揉其間,所以比趙之謙高明的多。吳昌碩的行書,得黃庭堅、王鐸筆勢之欹側,黃道周之章法,箇中又受北碑書風及篆籀用筆之影響,大起大落,遒潤峻險。主要作品有《缶廬集》、《缶廬印存》。
內容簡介
吳昌碩的書畫篆刻作品,是我國民族文化藝術寶庫小·份彌足珍貴的歷史遺產。本書作為久吳呂碩作品集》的續編,自一九九叫午出版後,數川之內即被讀者爭購-空,為滿足廣大讀者的迫切需求,現於修訂重版。
這次重版前,我們對全書的圖版、文字和版面結構,邀請有關專家共同進行了一次全面的校勘和清理。特別是釋文部分,參照中華書局某些慣例,在異體字、通假字的注釋以及錯漏字的勘正格式上,作了較大的調整:凡作品原跡中的異體字、通假字,均釋為止體本字,不再加括注,原跡偶誤之字,用( )標出,而將改正之字,以[ ]標出,置於偶誤字的前面;原跡脫漏之字,亦以[ ]補入;原跡表示刪去或乙轉之字,釋文亦予以刪去或乙轉。關於作品標題,凡原繪畫作品有標題者,釋文即參用原標題無標題者,釋文中之標題為編者所加。書法作品則以書體和作品形式命題。對部分作品局部的圖版,也重新進行了編排製作。
本著對作品和讀者負責的精神,我們雖然儘可能認真地對全書作了三次重新審讀校訂,使本書的編校質量更臻完善,但限於水平,一定還會有某些疏誤之處,敬請海內外專家和廣大讀者不吝賜教。
媒體評論
序
吳昌碩先生是西泠印社的首任社長,是我國近代史上以詩、書、畫、印四絕稱雄一世的宗
師。影響最大的是畫與印,工夫最深的是書,而他本人則一直以詩人自居。如其《贈內》詩云
:「平居數長,夫婿是詩人。」另如《琴僧雲閒遣照》:「老我不死無一能,賦詩或可天籟乘
。」沈寐叟先生《缶廬集序》也說:「翁既多技能,摹印書畫為世貴尚,獨自喜於詩。」
為何「獨自喜於詩」?這個問題很發人深思。
小許在吳昌碩先生看來,詩在他整個藝術生涯中是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起著極其重要作
用的東西。把詩、書、畫、印渾然融為一體的媒介,是詩的靈魂。
吳昌碩先生名俊卿,別號缶廬、苦鐵,浙江安吉人,一八四四年生,由於戰亂、災荒,社
會動盪不安,長期過著漂泊清貧的生活。他一生經歷了中日甲午戰爭、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
、卜亥革命、袁世凱稱帝、張勛復辟、軍閥混戰,直到「五四」運動等等許多驚心動魄的重大
歷史事件。時代潮流的衝擊,治學求藝的艱辛,官場失意的落拓,使他在世路坎坷中充滿苦悶
與彷徨,積壓著胸中鬱勃不平之氣,涵養了一種詩人的氣質。於是寄情詩文、金石、書畫,形
成清空放逸、渾厚悲陰的藝術風格,鑄造了傲兀奇崛、古樸雋永的詩的精神。
蘇東坡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郭熙說:「詩是無形畫,
畫是有形詩。」詩畫既相通又相區別。吳昌碩先生把這「無形畫」與「有形詩」互相滲合,渾
然合為一體,大大擴展了繪畫的審美領域。
……
目錄
籬菊自黃
墨梅 浙江博物館藏
蔬果圖 南京博物院藏
荷花 浙江博物館藏
菊花 浙江博物館藏
珠光一握 天津藝術博物館藏
墨竹 香港藝苑藏
秋菊 吳長鄴藏
燈梅 朵雲軒藏
折枝雙色梅 浙江博物館藏
填詞圖 浙江博物館藏
梅石圖 浙江博物館藏
蕪園 浙江博物館藏
松風溪谷
鍾馗圖 浙江博物館藏
風竹 浙江博物館藏
叢蘭 浙江博物館藏
梅蘭 首都博物館藏
墨荷 首都博物館藏
珠光劍氣 浙江博物館藏
歲寒交父
幽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