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舌鰨

印度舌鰨

印度舌鰨,體長舌狀,較細長。眼小位左側,眼間隔很窄。暖水性近海中等大底層魚。國內分布於台灣北部到廣東等海區;國外達泰國、馬來西亞及印度半島東岸。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印度舌鰨印度舌鰨

拉丁目名PLEURONECTIFORMES
中文目名鰈形目
拉丁亞目名SOLEOIDEI
中文亞目名鰨亞目
拉丁科名Cynoglossidae
中文科名舌鰨科
拉丁亞科名Cynoglossinae
中文亞科名舌鰨亞科
拉丁屬名Cynoglossus
中文屬名舌鰨屬
拉丁種名arel
中文名印度舌鰨
命名人(Schneider,1801)
原始屬Pleuronectes
原始文獻1801,Syst.ichthyol.:159
模式產地印度
俗名長鞋底魚
生境暖水性底層海魚
國內分布台灣西側到廣東近海
國外分布西達印度半島東岸及斯里蘭卡,南達泰國及馬來西亞等
資料來源中國動物硬骨魚綱鰈形目
同物異名CynoglossuselongatusGunther,1862;CynoglossusarelNorman,1928;PleuronectesarelBlochetScheider,1801.

形態特徵

印度舌鰨(長鞋底魚)C.(Cynoglossoides)arel(BlochetSchneider);Indiantonguefish
背鰭122—128;臀鰭90—109;腹鰭4。側線鱗60—65。體長270—298mm:約為體高4.8—5倍,約為頭長4.7倍。頭長為吻長2.2—2.5倍,為眼徑15—17倍。印度舌鰨體長舌狀,較細長。眼小位左側,眼間隔很窄。吻鉤略伸過下頜聯合。左後鼻孔位眼間。上頜達眼後端距鰓孔較距吻端近。左側蒙櫛鱗,上下側線間鱗達8—9縱行;右蒙圓鱗。左側線2條,右無。奇鰭互連;偶鰭僅具左腹鰭。印度舌鰨體左側褐色,有或無不規則淡黑斑。印度舌鰨為暖水性近海中等大底層魚。國內分布於台灣北部到廣東等海區;國外達泰國、馬來西亞及印度半島東岸。

鰈形目

鰈形目。即通常稱為比目魚或偏口魚的魚類。體形平扁,成魚的兩眼全移到頭的一側,平時平臥海底,有眼的一側朝上,體色較深;無眼的一側向下,體色一般為白色。

亞洲油鰈
纓鱗條鰨
峨眉條鰨
日本條鰨
條斑星鰈
異吻長鼻鰨
卵鰨
眼斑豹鰨
毛鰭單臂鰨
黑點圓鱗鰨
日本鉤嘴鰨
人字鉤嘴鰨
縱帶箬鰨
東方箬鰨
異鱗箬鰨
環紋箬鰨
褐斑櫛鱗鰨
網紋櫛鱗鰨
角鰨
絲鰭沙鰈
滿月沙鰈
胡氏沙鰈
短頜沙鰈
長臂沙鰈
冠鰈
褐斜鰈
縱帶斜鰈
華鮃
圓斑星鰈
五點斑鮃
雙瞳斑鮃
桂皮斑鮃
高體斑鮃
三眼斑鮃
橫濱鰈
大牙斑鮃
太平洋油鰈
圓鱗斑鮃
五眼斑鮃

爪哇斑鮃
南海斑鮃
櫛鱗斑鮃
施氏鰈
東方無線鰨
西方細紋無線鰨
九帶無線鰨
短鉤須鰨
櫛鱗須鰨
大西洋鰈
潘氏鰈
紫斑舌鰨
黑尾舌鰨
短吻紅舌鰨
印度舌鰨
黃腹鰈
黑鰭舌鰨
長吻紅舌鰨
橢圓前鰈
歐洲鰈
線紋舌鰨
小鱗舌鰨
西寶舌鰨
短吻舌鰨
大鱗舌鰨
櫛鱗鰈
高眼舌鰨
南洋舌鰨
黑鰓舌鰨
少鱗舌鰨
花舌
花點鰈
龍利
小口油鰈
鱗眼鰈
大鱗擬棘鮃
短鰈
大鰜鮃
絲指鰜鮃
綠斑擬鮃
短腹擬鮃
小眼新左鮃
小頭左鮃
矛狀左鮃
大嘴鱷口鮃
細鱗鰈
長腳短額鮃
短鰭前鰈
細頭油鰈
黑斑短額鮃
寬額短額鮃
等頭鰈
青纓鮃
多牙纓鮃
美洲鰈
寬額纓鮃
大口鮃
凹吻鮃
繁星鮃
豹鮃
圓鱗鮃
中間角鮃
長鰭羊舌鮃
無斑羊舌鮃
角羊舌鮃
大羊舌鮃
纖羊舌鮃
帕氏鰈
棘鰈
尖吻黃蓋鰈
大鱗瓦鰈
納塔爾瓦鰈
瓦鰈
黑斑瓦鰈
普來隆瓦鰈
角木葉鰈
星突江鰈
大牙擬庸鰈
長體前鰈
粒鰈
細點前鰈
小頭油鰈
克氏雙線鮃
三斑雙線鮃
赫氏鰈
長鰈
黑光鰈
帶紋條鰨
大鱗短額鮃
大鰭短額鮃
長臂纓鮃
多斑羊舌鮃
長吻前鰈
長鉤須鰨
大鱗前鰈
長鰭短額鮃
多鱗短額鮃
高體大鱗鮃
少牙斑鮃
馬來斑鮃
鈍吻黃蓋鰈
日本須鰨
窄體舌鰨
蟲鰈
寬體舌鰨
鰈亞目
斷線舌鰨
雙線舌鰨
大口鰜
褐牙鮃
單孔舌鰨三線舌鰨
高眼鰈
石鰈
半滑舌鰨
比目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