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氏舌鰨

格氏舌鰨

中小型魚類,通常以底拖網捕獲,以煎食、紅燒或加工製品食之,數量較少,不具經濟價值。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學名
Cynoglossuskopsii
by:魚類生態進化研究室
命名者 (Bleeker,1851)
棲息深度 24-204公尺
中文名 格氏舌鰨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舌鰨科
魚類
魚類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502Cynogloss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格氏舌鰨
模式種產地 Sumatra,Indonesia.
觀賞魚類 否
俗名 牛舌、龍舌、扁魚皇帝魚、比目魚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西部、部、東北部、澎湖小琉球
最大體長 17.7cm
棲息環境 深海、砂泥底、近海沿岸
同種異名 Areliakopsii,Cynoglossusbrachycephalus,Cynoglossusbrevirostris,Cynoglossusinterruptus,Cynoglossuskopsi,Cynoglossuskopsidiagramma,Cynoglossuspraecisus,Cynoglossusversicolor,Plagusiakopsii
參考文獻 台灣魚類志(沈等,1993);中國動物志-鰈形目(李&王,1995)
典藏標本 ASIZP0061856.ASIZP0062256.ASIZP0065918.ASIZP0067628.ASIZP0070950.ASIZP0800714.ASIZP0804440.ASIZP0900240.ASIZP0900347.ASIZP0910714.FRIP00313.NMMBP02779.NMMBP03564.NMMBP03582.NMMBP03594.NMMBP04120.NMMBP05194.NMMBP06146.NTUM02787.NTUM05194.NTUM05202.NTUM05206.NTUM05208.NTUM05210.NTUM05212.NTUM05213.NTUM05214.NTUM05215.NTUM05216.NTUM05217.NTUM05218.NTUM05219.NTUM05220.NTUM05221.NTUM05222.NTUM05458.NTUM05490....列出全部41筆...
典藏基因 [2008-03-25,Kui-ChingHsu,COI,100%]
英文俗名 Shortheadedtonguesole;Kops'tonguesole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長舌形,極側;兩均位於左側,互相接近。鼻孔兩個。口小,下位,口弧形;口緣近於吻端;上頜向後不達下眼前緣;眼側無齒,盲側具細小絨毛狀齒;鋤骨與齶骨無齒;眼側緣無觸鬚或穗狀物。鰓膜與峽部分離。眼間隔處不具鱗片;兩側被櫛鱗,兩側櫛區幾相等;眼側有2條側線;側線數55-78;兩側線間鱗數9-10。背臀鰭與尾鰭相連;無胸鰭;腹鰭與臀鰭相連;尾鰭尖形;背鰭軟條數104-112;臀軟條數83-88;腹鰭軟條數4;尾鰭軟條數8-10;脊椎骨數55-57。眼側淡紅褐色至黃褐色,常具不規則黑斑塊,鰭為淡黃色;盲側白色,淡灰白色。

棲所生態

棲息於近海大陸棚泥沙底質海域。以底棲之無脊椎動物,如多毛類及殼類等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由波斯灣至台灣。台灣西部、部、東北部、小琉球及澎湖海域有產。

漁業利用

中小型魚類,通常以底網捕獲,以煎食、紅燒或加工製品食之,數量較少,不具經濟價值。

盤點海洋魚類之三

海洋魚類從兩極到赤道海域,從海岸到大洋,從表層到萬米左右的深淵都有分布。生活環境的多樣性,促成了海洋魚類的多樣性。但由於生活方式相同,產生一系列共同的特點:具有呼吸水中溶解氧的鰓,鰭狀的便於水中運動的肢體,能分泌粘液以減少水中運動阻力的皮膚。此外,在體型結構、繁殖生長、攝食營養、運動等方面都有其特點。本期盤點三棘魨科鰨科擬三棘魨科、舌鰨等魚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