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簡介
沉思者為大理石雕像,75×55×52厘米,法國雕塑家羅丹創作於1866年,現收藏於巴黎羅丹美術館。羅丹的一位好友回憶道:“羅丹常常一個人孤獨地迷戀著一塊大理石,對著它細細揣摩,盤算著,靜靜地度過幾個小時,直到從石料中幻視到美好的形象時才動手。”大理石雕像《沉思》,就是在這種創作靈感的火花中閃現的藝術構思。這件作品別出心裁,在端莊的正方形基座上烘托著一個秀美而淳樸的女性形象,她低著頭正沉浸在默默的沉思之中,那憂鬱而凝視的目光,緊閉的雙唇,表露了她複雜的內心世界,她那恬靜、執著的沉思神情,的確令觀賞者從這塊石頭中幻化出無數美好的想像來。可是在這美麗的頭部下面,卻既沒有肩頸身軀,也沒有手足,而是一塊粗粗鑿成方形的石頭。羅丹曾經解釋說,他是要以這個雕像集中地表現“冥想”,因而拋棄了一切與此不相關的東西。他認為,在一些和主旨無關的局部上加工雕琢,只會損害對中心主題的注意,因此是不必要的。這就是他在這個年輕婦女頭像下面保留了一整塊粗糙石頭的原因。人們在看這件作品的時候,初時會感覺好象未做完,形象似乎不完整,但漸漸地,注意力就會完全被這個僅有頭部的美麗女性所吸引,會隨著她的沉思冥想而馳騁在自己的想像中,而不會再因為她沒有手足,沒有身軀而深感困惑。
作品寓喻
作品沉思者採用了現實主義手法來表達了人文主義精神。雕像人物俯首而坐,把右肘放在左膝上,手托著下巴和嘴唇,目光下視,表情痛苦地陷入深思、冥想之中。羅丹用此形象來象徵詩人但丁,也象徵羅丹自己,甚至全人類,該雕像表達了但丁對地獄中的種種罪惡以及目前眼下的人間悲劇進行思考,在對人類表示同情與愛惜的同時,內心也隱藏著苦悶以及強烈的思想矛盾。而前額與眉弓突出但雙目下凹以致出現黑影、加上壓彎的肋骨和緊張的肌肉、緊收的小腿肌腱以及痙攣彎曲的腳趾則體現出人物內心的極度壓抑和隱藏的痛苦。對於為何人物形象以裸體出現,概因羅丹想以米開朗基羅英雄式的藝術形象來表達智慧與詩意,他解析道:“一個人的形象和姿態必然顯露出他心中的情感,形體表達內在精神。對於懂得這樣看法的人,裸體是最具有豐富意義的。”相對於羅丹的其他的雕像作品,沉思者被認作主觀能動性的寓喻而被廣泛認知,也被世界各地廣泛的運用。作者簡介
羅丹,法國著名雕塑家。
1840年11月12日生於一個貧窮的基督教家庭。他的父親是一名警務信使,母親是窮苦的平民婦女。羅丹從小喜愛美術,其它課卻很糟糕。在姐姐瑪麗的支持下,失望的父親不得不同意把他送進巴黎美術工藝學校。姐姐瑪麗靠自己掙得的工錢來供給他食宿費,因此羅丹從小就深深地敬愛他的姐姐。他14歲隨荷拉斯·勒考克(Lecongde Boisbaudran)學畫,後又隨巴耶學雕塑,並當過加里埃·貝勒斯(Carrier·Belleuse)的助手,去比利時布魯塞爾創作裝飾雕塑五年。1875年游義大利,深受米開朗基羅作品的啟發,從而確立了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他的《青銅時代》、《思想者》、《雨果》、《加萊義民》和《巴爾扎克》等作品都有新的創造,曾受到法國學院派的抨擊。包含著186件雕塑的《地獄之門》的設計,即因當時官方阻撓而未能按計畫實現,只完成《思想者》、《吻》、《夏娃》等部分作品。他善於用豐富多樣的繪畫性手法塑造出神態生動富有力量的藝術形象。生平作了許多速寫,別具風格,並有《藝術論》傳世。羅丹在歐洲雕塑史上的地位,正如詩人但丁在歐洲上的地位。羅丹和他的兩個學生馬約爾和布德爾,被譽為歐洲雕刻“三大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