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拉丁目名PLEURONECTIFORMES
中文目名鰈形目
拉丁亞目名PLEURONECTOIDEI
中文亞目名鰈亞目
拉丁科名Pleuronectidae
中文科名鰈科
拉丁亞科名Poecilopsettinae
中文亞科名瓦鰈亞科
拉丁屬名Poecilopsetta
中文屬名瓦鰈屬
拉丁種名plinthus
中文名雙斑瓦鰈
命名人(JordanetStarks,1904)
原始屬Alaeops
原始文獻1907,Proc.U.S.Natn.Mus.31:199,fig.12
模式產地日本駿河灣
俗名瓦鰈,磚形瓦鰈,丕林塞花鰈
生境暖水性底層海魚
國內分布海南島南方到台灣、福建、浙江及江蘇呂泗外海
國外分布東南達菲律賓,北達日本
資料來源中國動物硬骨魚綱鰈形目
同物異名PoecilopsettaplinthusHubbs,1915;AlaeopsplinthusJordanetStarks1907
形態特徵
雙斑瓦鰈(瓦鰈)P.plinthus(JordanetStarks);Plinthiformplaice
背鰭64—70;臀鰭52—56;右胸鰭8—9(4—6分枝);腹鰭6;尾鰭20(14分枝)。側線鱗60—65;鰓耙4—7+9—11。椎骨8—9+30。雙斑瓦鰈體長37.2—135mm:為體高2.3—2.8倍,為頭長3.8—4.3倍,頭長為吻長6.3—7.4倍,為眼徑2.4—3.1倍。雙斑瓦鰈體長橢圓形,很側扁;尾柄很短。眼位右側,眼上頭背緣凸出,眼間隔窄嵴狀。口斜小。上頜過眼前緣;頜齒尖小群呈帶狀,盲側較大。鰓耙尖長。右蒙櫛鱗,左圓鱗。僅有右側線且前段弓狀。雙斑瓦鰈的背鰭始於眼左側;臀鰭似背鰭;右胸鰭刀狀,左鰭短圓;腹鰭基短對稱;尾鰭矛狀。右黃褐色,尾後部及尾鰭有上下二黑斑;鰭黃色;背、臀鰭基段有一行黑斑;左白色。雙斑瓦鰈在國內分布於東海北部到台灣及海南島;國外達日本及菲律賓。
盤點海洋中的魚類之四
鰈形目
鰈形目。即通常稱為比目魚或偏口魚的魚類。體形平扁,成魚的兩眼全移到頭的一側,平時平臥海底,有眼的一側朝上,體色較深;無眼的一側向下,體色一般為白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