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簡介
“海內名山,五嶽為最”,而南嶽衡山又被稱為“五嶽獨秀”,現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和國家AAAAA級旅遊區。她象一幅雄偉壯麗的畫卷,盤亘於湘中大地的南嶽,逶迤八百餘里。其主峰座落在湖南省衡陽市境內,七十二群峰,層巒迭嶂,氣勢磅礴。素以“五嶽獨秀”、“宗教聖地”、“文明奧區”、“中華壽岳”著稱於世。其祝融峰高聳入雲,巍峨雄偉,名得千秋。南嶽衡山不僅是蜚名中外的避暑勝地,而且是歷史悠久的文化佛法名山,千百年來為人們所心醉神往。中外人士前來旅遊和進香者,年達200萬人次。
南嶽衡山始封於唐虞,享譽於九洲。相傳唐堯、虞舜來些祭祀社稷,巡疆狩獵。大禹曾在此殺白馬祭告天地,得“金簡玉書”,立“治水豐碑”。宋徽宗則親筆題贊為“天下名山”,清代康熙等六位帝王也遙頒七塊匾額墨寶,凡此,均為名山增添了光彩。
五嶽獨秀:
南嶽古木參天,幽徑重重,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並舉,以“五嶽獨秀”聞名於世。歷來是人們旅遊、休閒、避暑勝地。景區自然植物1200多種,9處原始森林,其中珍貴樹種150多種,有東晉時代的銀杏、明代的古松、世界罕見的絨毛皂莢、富有神話色彩的搖錢樹、連理枝。南嶽衡山四季景色宜人,春賞奇花、夏觀雲海、秋望日出、冬賞雪景,更是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其祝融峰之高,方廣寺之深,水簾洞之奇,藏經殿之秀,禹王城之古,試心橋之險,龍鳳瀑之雄,麻姑仙境之幽,號稱“八絕”。這裡松濤陣陣,雲海翻騰,日出磅礴,景色迷人。春可看花,夏可避暑,秋可觀日,冬可賞雪,不失為四季之旅遊勝地。還有仿中山陵建築的忠烈祠屹立於山腰,供人憑弔,祭抗戰英靈於永久。
宗教聖地:
中華壽岳:
南嶽衡山壽文化源遠流長,《星經》載:南嶽衡山對應星宿二十八宿之軫星,軫星主管人間蒼生壽命,南嶽故名“壽岳”。宋徽宗在南嶽御題“壽岳”巨型石刻,現仍存於南嶽金簡峰皇帝岩。康熙皇帝親撰的《重修南嶽廟碑記》首句即為:“南嶽為天南巨鎮,上應北斗玉衡,亦名壽岳”,再度御定南嶽為“壽岳”。歷代史志也常以“比壽之山”、“主壽之山”等敬稱歷代南嶽衡山。《辭源》釋“壽岳”即“南嶽衡山”,南嶽衡山因而譽稱“中華壽岳”。
文明奧區:
從鄴候書院到胡安國父子開創湘湖學派和王夫之的蓮峰著述,南嶽又是我國文化教育和宋明理學傳播的一個中心。在抗戰時期,南嶽衡山一度成為國民政府政治軍事中心,還有大專院校雲集,名人學者絡繹不絕,備受國人注目。
翻開史冊,南嶽人文薈萃。從古至今,有李白、杜甫、韓愈、柳宗元、劉禹錫、朱熹、張栻、歐陽修、黃庭堅、張居正、徐霞客、王船山、曾國藩、彭玉麟、魏源、譚嗣同、毛澤東、蔣介石、周恩來、葉劍英、羅榮桓、宋哲元、郭沫若、田漢、陶鑄、胡耀邦、王震等歷代眾多的思想家、軍事家、政治家和文人學者慕名而來。他們在此或登臨賦詩,抒懷詠志;或訪仙覓古,悟禪論道;或建館興學,著書立說;或共商國是,揮斥時艱。他們留下的是滿山唐詩宋詞和歷史文物,所以南嶽享有“文明奧區”之盛名,是中化民族文化藝術的寶庫之一。
最早將“文明”與“奧區”二詞合起來讚譽南嶽的,是明代的湖廣提學副使管大勛。1946年,南嶽管理局局長鬍蔭槐在古鎮南街口興建大型石碑一座,請省主席王東原親書“文明奧區”四字刻在坊上作為坊額,從此,南嶽衡山這片神奇的地方,就被人譽為“文明奧區”。
內部景觀
祝融峰:
這是一個高山景區,站在祝融峰頂,可以看到遠村田園,近山雲海;晴日可遠眺湘波煙帆,夜晚可以看到江上漁火。迎日出,送晚霞,玩雪景,是這個景區三大勝事。
景區有:上封寺、望日台、老聖殿、望月台、會仙橋(俗名試心橋)、羅漢洞、不語岩、高台寺、獅子岩、南天門、黃帝岩等著名的景點。它還有近代設施的電視調頻轉播台一座。是湖南省一個高山骨幹台,塔台高聳入雲。似與祝融共比高。坐汽車可以直上峰頂,飽覽風光。如果想仔細漫遊,少也得花兩天。
在這個景區內,祝融峰挺拔突起,高出芙蓉、紫蓋、天柱、祥光、煙霞、軫宿諸峰之上,據新編《南嶽志》載:祝融峰,海拔1289.8米,位於北緯27度18分6,東經112度41分05,是南嶽七十二峰的最高峰和主峰。它是根據火神祝融氏的名字命名的,相傳祝融氏是上古軒轅黃帝的大臣,人類發明鑽木取火後卻不會保存火種和不會用火,祝融氏由於跟火親近,成了管火用火的能手。黃帝就任命他為管火的火正官。因為他熟悉南方的情況,黃帝又封他為司徒,主管南方事物。他住在衡山,死後又葬在衡山。為了紀念他對人們的重大貢獻,將衡山的最高峰命名祝融峰。在古語中,“祝”是持久,“融”是光明,讓他永遠光明。
祝融峰頂有祝融殿,原名老聖帝殿,明萬曆年間(1573—1620)始建為祠。現在的建築是後來重新修建的,殿後岩石上裝有石欄桿,北山風光盡收眼底。
在祝融殿的西邊,有望月台,月明之夜,皓月臨空,銀光四射,景色格外明麗。遊人站在台上,欣賞月色,較在平地上別有一番景象。即使月亮西沉,這裡也留有它的餘輝。正如明代孫應鰲的詩所描繪的:“人間朗魄已落盡,此地清光猶未低。”幽妙的情景,可以想見了。
祝融峰附近寺廟林立,其南面有上封寺,隋代以前叫光天觀,是道教活動的地方。隋煬帝大業年間(605—618),下令改為上封寺。上封寺的正前方是南天門。上封寺後的山上有觀日台,現設有氣象台。在觀日台旁邊,有一塊石碑,上面刻有“觀日出處”四個大字,在秋高氣爽,特別是雨後初晴的日子裡,遊人可以看到“一輪紅日滾金球”的奇景。
而另一景點會仙橋,俗名試心橋,又叫仙人橋,位於祝融峰巔的青玉壇,壇基是一片平坦的大岩石,可容數十人。岩下有大小兩石,小石僅大石半,中有石橋可通,橋極險窄,僅可容步,人多不敢過,故又名試心橋。據道家言,青玉壇是烏青雲所創,為第二十四福地,乃群仙聚會之所而名。站在會仙橋,還可望見祝融峰側有一巨石,宛如烏龜,人稱“金龜朝聖”。
沿上封寺向西的石徑路向前行走,兩旁柳杉夾道,不到一里地,便來到祝融峰旁邊的不語岩。不語岩下邊,有一個寬廣二太多的石洞。洞壁上刻著“不語掛錫”四個正楷大字,還有四寸楷書“去中一笠”的題留。《南嶽志》說,過去南台寺有一個和尚經常在這裡打坐,終日不語,自號不語禪師。他在這裡修行的日子很久。有一年冬天,大雪紛飛,灶里的火種熄滅了。於是,他在晚上,提著燈籠,踏著積雪到上封寺去求火種。上封寺的僧人說道:“大師燈內有火,何必相求”?不語禪師得此禪機,便作偈道:“早知燈有火,飯熟幾多時。”從此他大徹大悟,修成正果。如今岩洞裡十分開豁,洞中有石凳、石桌可供遊人歇腳。洞口邊題刻的小字有十餘處,因風雨剝蝕,難以辨認,只有“跨岳橋”一尺大的三個行書字,還清晰可見。
明代李郁曾作《試心橋》一詩云:“頹然岩石墮峰腰,下界煙雲萬丈遙。顧我未曾履艱險,捫心來過試心橋。”
明人盧仲田的《會仙橋》詩云:“爛柯仙人久不來,一橋空對百花開。我來橋上尋遺子,雲滿空山月滿台。”
冰雪中的祝融峰 |
雲霧繚繞的祝融峰 |
太陽初升的祝融峰 |
試心橋(又名會仙橋)壇基是一片平坦的大岩石,可容數十人。岩下有大小兩石,中有石橋極險窄僅可容步。 |
方廣寺:
“南嶽四絕”之方廣寺之深。位於南嶽衡山蓮花峰中央花蕊之上。據《南嶽志》載:寺始建於南朝梁天監二年(公元503年)。南嶽高僧之一的惠海來到這八座青峰圍繞的狹長山谷中,見此地與世隔絕,岩壑幽邃,就在這裡結草為庵。據《一統志》載:一天,惠海正在庵中誦經,忽然有五位身材偉岸的壯士求見。來人面容各不相同,分青、黃、紫、白、黑五色,都身穿白袍。五人請求惠海和尚允許他們聽經學佛。惠海問他們是何方人氏,他們回答說是南嶽山中的五位龍神,如果允許他們聽經,他們願意讓出一塊平地,獻給惠海建造寺院。 惠海答應了他們的要求。當天晚上,山谷中烏去驟起,霎時雷聲隆隆,大雨滂沱,傳來陣陣“嘩啦啦”的響聲。第二天清早,惠海起來一看,只見山下出現一塊寬敞的平地。惠海到處化緣募捐,在這塊平地上建造了一座規模宏大的寺院,寺名方廣,寓佛法“十方廣布”之意。這就是《南嶽志》上記述所謂“五龍聽經,平沙獻地”的故事。
據《南嶽志》記述,這座六朝時的古剎,在唐代曾改名為方廣聖壽寺,宋初又賜名方廣崇禪寺。寺院經過隋、唐、宋、元、明五次修建,屢修屢廢,屢廢屢興。
明初,浩空和尚將寺院改建為板屋,蓋上鐵瓦,增設佛堂。並在寺院內雕龍繪鳳,把寺院裝飾一新。公元一五九四年,明神宗賜給方廣寺一部佛經及佛像、寶幡,並專門建造藏經閣予以安放,後來寺院倒塌。在明崇禎十六年(公元1634年),王夫之兄弟及夏汝弼等人受巡撫褚胤錫委託,再次籌款,重新修建。經過兩年時間,方廣寺煥然一新,雄偉壯觀。清順治五年(公元1648)十月,王夫之在蓮花峰下組織抗清義師,曾在方廣寺內聚會。後來雖然失敗,從此以後方廣寺卻聲名遠播。
不久,方廣寺毀於大火,“門廡不設,僧葺茅舍以居”。直到清道光年間,由曾國藩的曾任陝甘總督的弟弟曾國荃重新修建,費資白銀二萬餘兩,才成為現在的規模。
方廣寺正殿中原有宋徽宗寫的“天下名山”四字金匾。寺前有一條小溪,寺左有石澗潭,泉水從石上流下,成為瀑布,注入深不見底的潭中,聲若鐘鳴。這裡林泉山巒秀美,處境幽靜深邃,遊人到此必有一種“幽深”之感,故前人有“不至方廣,不足以知其深”之說。
公元1167年,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應湖南提刑張拭的邀請,到長沙嶽麓書院講學。就在這年冬天,他們踏雪來到南嶽,朱熹此時不禁詩興大發,七在之內,二人互相唱酬,作詩149首。其中三分之一的詩篇是在方廣寺寫的。後人為了紀念他們這次勝游,特意在方廣寺旁修建了二賢祠,並將朱、張的神主供在祠中的嘉會堂上,讓他們永享儒家的香火。方廣寺的特點是:寺深、山深、林深,文化淵源深。
註:宋徽宗親筆所書“天下名山”四字金匾,已毀於十年浩劫之中。
下屬景點:黑沙潭、原始次森林、蓮花峰、石澗潭、方廣溪、潛聖峰、天台峰、方廣寺、二賢祠、十方紫蓋禪寺等。
水簾洞:
“南嶽四絕”之水簾洞之奇,位於紫蓋峰下南嶽鄉水簾村,距南嶽鎮4公里。
據《一統志》、《福地誌》記載,水簾洞古名朱陵洞,相傳是朱陵大帝居住的地方。唐朝人稱朱陵洞為“紫蓋仙洞”。道家認為它是道家的“第三洞真虛福地”,乃“朱陵太虛小有之天”,簡稱“朱陵洞天”,歷來是神仙居住的洞府。《潛霍類書》說:相傳遠古時候,大禹治水,來南嶽求金簡玉書,曾在朱陵洞天舉行祭祀的典禮,唐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唐玄宗曾派遣內侍張奉國帶道士孫智涼等人,專程從京師來到南嶽朱陵洞投放金龍玉簡。這一“洞天投龍”的盛況,詳細地記載在《南嶽志》上,後人在水簾洞投金龍玉簡處寫下一副對聯:
北向獨不朝,瀉千尺銀河,濺玉飛珠,相望源頭來紫蓋;
西巡應有恨,棄九重金闕,投龍續命,空尋洞穴向朱陵。
水簾洞瀑布源頭,在紫蓋峰的泉水。三支泉水匯集一起,流入水簾洞上方谷地。谷地闊三丈,原是梁朝的九位真人白日飛升的棲息之地,後建造九仙觀。九仙觀附近有太陽泉、洗心泉、洞真源、仙人池等。相傳泉水深不可測。泉水從石壁上飛流直瀉,發出雷鳴般的聲音,聲傳十里。明朝張居正游此地後說:“瀑泉灑落,水簾數疊,掛於雲際,垂如貫珠,霏如削玉”。確實,它從絕壁上噴瀉下來,寬達三太,高五十餘米,瀉珠濺玉,仿佛一幅巨大的白布簾,在石壁當中被亂石嶙岩擋住,然後再從石縫裡屈曲折射,跳躍出來,滿谷水花四濺,閃爍著晶瑩奪目的光彩。水簾絕壁下的碧潭,天上的雲彩和兩邊的蒼翠的山巒,構成一幅美麗的山水畫。明朝張居正作《水簾洞》一贊道:“誤疑瀛海翻瓊浪,莫擬銀河倒碧流;自是湘妃深隱處,水晶簾掛五去頭”。這首詩可說是寫出了水簾洞的光、聲、影三絕的奇景了。
水簾洞右邊,石壁陡峭。原先在岩上有石屋一幢,龍神祠。這祠堂是唐玄宗派內侍張奉國和道士孫智涼投“金龍玉簡”的處所。距龍神祠相隔二十餘丈的山澗對面,有一座麻石嵌鑲建造的六角涼亭,叫雪浪亭。是清人李元度在清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時建成的。亭中有石桌、石凳。亭以澗水翻騰如雪浪而取名。當時坐在亭中,眼觀碧潭裡的珠玉跳躍,耳聽甾聲轟鳴,自能體會石壁上鐫刻的“夏雪晴雷”四字所寓的情趣。如今龍神祠無存,只有雪浪亭依然存在。它為遊人休憩,觀賞水簾洞的奇景提供了方便。
傳說朱陵洞與衡陽石鼓山上的朱陵洞相通,在石鼓的為朱陵後洞,在南嶽的朱陵前洞。水源來自南嶽紫蓋峰頂,流經山洞,匯入6米餘寬、深不可測的石洞,水滿溢出,垂直下瀉,形成瀑布,高60餘米,宛如水簾懸掛九天,故名水簾洞。每逢晴日當空,水簾上面,飛虹耀目,五彩繽紛,蔚為奇觀。唐、宋、明、清各個朝代,都有不少詩人名家為之題刻賦詩。石刻有宋代的“南嶽朱陵洞天”,明代的“天下第一泉”,清代的“夏雪晴雷”、“醉眠觀瀑”。此外還有“飛瓊濺雪”,“簾掛古今”等。水簾洞是唐代道教活動的地方。他們把它當做洞天福地,稱為“朱陵洞天”。唐玄宗還派朝廷內史帶領道士們在投龍潭祭祀。 現在水簾洞上面的谷地,已於1964年修成了一座大水庫,過去的太陽泉、洗心泉等都淹沒在水庫中了。水庫的水既可以灌溉農田。又可以發電。瀑布象一層潔白的薄薄的細紗,輕盈地垂入潭底。所以“水簾洞之奇”,仍不失為南嶽一絕。
下屬景點:朱陵洞、紫蓋峰、雲密峰、隱真坪、雲峰寺、投龍潭等。
藏經殿:
“南嶽四絕”之藏經殿之秀。位於南嶽祥光峰下,始建於南北朝陳廢帝光大二年(公元568年),原名“小般若禪林”,後因明太祖朱元璋賜大藏經一部,存放寺中,故改名藏經殿。現殿是1933年重建的,是一座琉璃瓦紅牆單檐翹角的古建築,廟宇別致嚴謹,樸素淡雅,就象被嵌鑲在含翠欲滴的叢林中一顆秀麗的明珠。八十 年代又加以修繕,殿內油漆彩畫,技藝精湛,增添的雕刻,形象生動。特別是泰國華人黃彰任先生及夫人歐陽遇女士,在1980年秋贈送的金銅佛像,安放在殿內,佛名“毗廬遮那”,純銅鍍金,體態優美,耀眼奪目,為南嶽的文物添上了新彩。
藏經殿周圍土厚水深,溫度不太低,植物容易生長,有湘椴、杜英、猴喜歡、甜櫧、香榧等珍貴樹木,比較完整地保存著亞熱帶山地常綠闊葉混交的原始植被。在樹木中,最使遊人感興趣的就是殿前坡地溪流旁邊的搖錢樹、同根生、連理枝三棵奇樹了。
經殿的古蹟傳說也很多,殿前有靈田,每當秋夜,飛光如燭,可以照見老林古殿的輪廓,疑似“魯殿靈光”,實際上是螢蟲聚舞,閃閃發光所致,人們又稱之為“螢火蟲朝聖”。靈田前有梳妝檯,相傳為明桂王的母親陳太妃梳妝的地方。附近還有釣魚台,傳說系六朝後主的妃子張麗華釣魚之所。
下屬景點:藏經殿、無礙林、梳妝檯、允春亭、美人池、釣魚台、水月庵、龍池等。
禹王城:
這是一個正在開發的景區。寺座落在毗盧洞中心,毗盧洞古稱禹王城。洞東南嶽金簡、石囷、紫蓋諸峰兜繞,西南祝融峰、喜陽峰抱負,一條溪水從臥龍嶺直瀉而下,直下龍鳳潭。原始次生林搖曳其右,新開墾的茶園在其左,風光蔥鬱而旖旎。
臥龍嶺側有一條簡易公路,約四華里,直達廣濟寺前,另從望日台畔修有一條石板游路直下龍鳳潭。從望日台至文濟寺前護龍橋一段石路,陡峭難行,過護龍橋,石板路沿溪鋪築,路隨溪轉,人在樹底的水澗中行走,即在盛夏,亦是寒侵入骨。但野花噴香,蔓藤匝地,水流石上,草生水中,人就遊行在水草花叢之中。
麻姑仙境:
麻姑仙境位於天柱峰下,屬於磨鏡台景區中的其中一個景點。相傳此處為南嶽魏夫人侍女麻姑飛天祝壽的地方,它採取“點石成景,引水造景、修路出景、植樹添景”的造景手法,使該景點成為名符其實的人間仙境。對外開放以來,遊客絡繹不絕,主要景點有麻姑祝壽、繹珠亭、盜桃石、臥虎石、靈芝石等。
麻姑祝壽 | 靈芝石 |
歷史人物
任何一座名山總是免不了要跟歷史名人結下不解之緣,翻開史冊,縱覽古今,南嶽也不例外。這座集道教文化、佛教文化、福壽文化、抗戰文化以及書院文化於一體的海內名山,千百年來之所以為人們所心醉神往,與這些古今無數名人的偏愛是分不開的。相傳唐堯、虞舜來此祭祀社稷,巡疆狩獵;大禹在此得“金筒玉書”,“立治水豐碑”;宋徽宗則親筆題寫“天下名山”,封神賜號;清代康熙等六位帝王 也遙頒七塊匾額墨寶,立碑勒石。千百年來,前哲名賢、騷人墨客、禪宗羽流、能工巧匠以至近代的仁人志士和現代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駐足南嶽,留下了光輝的足跡,其中有李白、杜甫、韓愈、柳宗元、劉禹錫、朱熹、張拭、歐陽修、黃庭堅、張居正、徐霞客、王船山、曾國蕃、彭玉麟、魏源、譚嗣同、毛澤東、蔣介石、周恩來、葉劍英、羅榮桓、宋哲元、郭沫若、田漢、陶鑄、胡耀邦、王震等。
李泌(722-789):假託神仙學子房
從半山亭沿著登山公路往上攀約二公里,旁邊有一座鄴候書院,這是後人為紀念唐代著名宰相李泌而修建的。書院是幢花崗石砌牆的建築物,屋宇的琉璃碧瓦掩映在松柏環繞之中。門前平坦開闊,有一個花圃。書院古樸、清幽。在書院階亭的石柱上,刻著一副楹聯:
三萬軸書卷無存,入室追思名宰相;九千丈雲山不改,憑欄細認古煙霞。
李泌,字長源,生於公無722年,卒於公無789年,享年67歲。原籍遼東襄平,後遷居陝西京兆(今陝西西安市)。他經歷了唐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德宗時,官至宰相,封鄴縣侯,世人因稱李鄴侯。
李泌是南嶽第一個欽賜的隱士。肅宗為李泌在南嶽煙霞峰下兜率寺側建房,李泌住房名為“端居室”。李泌到南嶽後,過著修身養性、縱情山水、博覽群書的生活。韓愈在《送諸葛覺往隨州讀書》詩中有句“鄴侯家多書,架插三萬軸。”可見其在南嶽藏書之多。自肅宗至德2年(757)“李泌歸衡山”,到代宗大曆3年(768)“上召李泌于衡山”,(司馬光:《資治通鑑》),李泌在南嶽一直隱居了12年,為時頗久。李泌死後,他兒子李繁曾任隨州(今湖北隨縣)刺史,在南嶽廟左建書院,稱南嶽書院。
千百年來,李泌一直是南嶽名山的一位傳奇人物,為儒家、佛家、道家所共同讚頌。遊人往往在此憑弔懷想,留下不少佳篇。如南宋•張拭《鄴侯故居》詩說:“石壁 岩徑已荒,人言相國舊書堂。臨機自古多遺恨,妙策當年取范陽。”清•袁枚《詠鄴侯》詩道:“調停骨肉同田叔,假託神仙學子房;一品衣披紫微令,半生心在白雲鄉。”郭沫若在抗戰初期來南嶽的題詩中也有“猶有鄴侯遣跡在,寇平重上讀書堂”的詩句。
李白(701-762):一生好入名山游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生於安西都護府所屬碎葉城(在今中亞細亞),是我國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其一生遊歷江湖,縱情詩酒。自稱“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足跡幾乎遍及全國。對南嶽嚮往已久,於肅宗乾元元年(758)秋取道長沙,溯湘江而上,以游衡岳。
宋代陳田夫撰的《南嶽總勝集》和清代光緒年間編修的《湖南通志》及李元度《南嶽志》都收錄了李白寫的一首《遊方廣寺》詩。詩是:“聖寺閒棲睡眼醒,此時何處最幽清?滿窗明月天風靜,玉磬時聞一兩聲。”詩中描繪的情景正是名山古剎的深秋景況。
肅宗乾元2年(759),李白遇赦,第三次到湖南。這年,他在武昌寫了《與諸公送陳郎將歸衡陽》詩,詩前有序。詩的前四句:“衡山蒼蒼入紫冥,下看南極老人星。回飈吹散五峰雪,往往飛花落洞庭,”用誇張手法極寫南嶽之高。這是詩人在先一年秋天實地遊歷南嶽的基礎上,加以想像而凝成的名句。八百年後,明代政治家張居正在登上祝融峰頂,環視諸峰,極目遠眺時,曾感嘆說:“太白五峰晴雪飛花洞庭之句,蓋實景也。”
杜甫(712—770):瀟湘之山衡山高
據《新唐書•杜甫傳》載:“大曆中(766—779),甫出矍塘,下江陵,泊沅湘,以登衡山。”唐代宗大曆三年(768)正月,杜甫帶著全家離開四川,出三峽。三月到達湖北江陵,冬末到達湖南岳州(今岳陽市),大曆四年(769)正月到達潭州(今長沙市),春末離潭州赴衡州(今衡陽市)。過衡山時,寫有《望岳》這一著名詩篇。在這首詩中,他描繪了祝融、紫蓋、天柱、芙蓉、石廩五峰的形勢:“祝融五峰尊,峰峰次低昂;紫蓋獨不朝,爭長嶪相望。”接著他又寫道:“牽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岡。”由於長途旅行所拘限,他們沒有時間拄杖登山遊覽。杜甫這次入湖南,意在奔老友——衡州刺史韋之晉。到衡州後,始知韋已改任潭州刺史,於是又折回潭州。五年(770)四月,湖南兵馬使臧殺潭州刺史兼湖南團練使崔 (韋之晉時已逝世),潭州一片混亂。杜甫又被迫南下衡州。過衡山時,寫下《題衡山縣文宣王廟新學堂呈陸宰》一詩;到衡州後,又寫了《朱鳳行》一詩。詩曰:“君不見,瀟湘之山衡山高,山巔朱鳳聲嗷嗷。側身長顧求其群,翅垂口噤心甚勞。下愍百鳥在羅網,黃雀最小猶難逃。願分竹實及螻蟻,盡使鴟梟相怒號。”杜甫借描繪象徵南嶽的朱鳳,表達對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對奸邪惡人的怨恨。臧亂平,杜甫決定自衡州回棹北歸潭州。暮秋,過衡山,病逝於潭(州)岳(州)之間的旅途中。
韓愈(768—824):五嶽祭秩皆三公
韓愈,字退之,河內河陽(今河南省孟縣)人。生於公元768年,卒於公元824年,是唐代著名詩人、散文家、思想家,又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於貞元19年(803),韓愈任監察御史時,因關中大旱,上疏請求減免賦稅,反對宮市,得罪權貴,被貶為陽山(今廣東省陽山縣)縣令。永貞元年(805),韓愈遇赦離開陽山,在湖南郴州待命三月,至八月始調任湖北江陵府法曹參軍,他於是訪郴州,經耒陽、衡州到南嶽一游。
韓愈游岳之時,恰逢秋雨連綿,巍娥險峻的衡山為陰雲霧氣所籠罩,不識衡山真面目。於是他向衡岳神祈禱晴朗的天色,希望感通神明,使願望得以現實。恰逢雲開霧散,天朗氣清;衡岳諸峰,突兀高聳,直插碧空,他遂以為是自己精誠所感,後人亦附會稱為“韓愈開雲”。他在《謁衡岳廟遂宿岳寺題門樓》這首紀游詩中對他此種心情與岳廟景物作了生動、形象的描述,詩中有句云:“噴雲泄霧藏半腹,雖有絕頂誰能窮?我來正逢秋雨節,陰氣晦昧無清風。潛心默禱若有應,豈非正直能感通,須臾靜掃眾峰出,仰見突兀撐青空。紫蓋連延接天柱,石廩騰擲堆祝融。森然魄動下馬拜,松柏一逕趨靈宮。”
柳宗元(773—819):正是峰前回雁時
“故國名園久別離,今朝楚樹發南枝。晴天歸路好相識,正是峰前雁回時。”這是唐代著名詩人、傑出思想家和散文家柳宗元謫居永州時所寫的《過衡山見新花開卻寄弟》七絕。柳宗元,字子厚,河東(今山西省永濟縣)人。生於公元773年,卒於公元819年。公元806年,因與劉禹錫等積極參與王叔文、王丕領導的永貞革新運動而遭貶謫,為永州司馬。其謫居永州達10年之久,其間三度往返於長安、永州都從衡山經過。
在南嶽衡山,柳宗元不僅寫有《過衡山見新花開卻寄弟》詩,還撰寫過《南嶽阿彌和尚(即承遠)碑》、《南嶽大明和尚(即惠升)碑》、《南嶽般舟和尚(即日唔)第二碑》、《南岳雲峰寺和尚(即法證)碑》,並親自書石;還撰寫了《南嶽雲峰寺和尚塔銘》、《衡山中院大律師(即希操和尚)塔銘》。此外,他還在南嶽衡山結識和方及、浩初、文約等和尚,與佛界人物建立了友誼,成為朋友。
公元815年其曾奉詔回京,但不久後又被貶為柳州刺史,並在任職4年多後去世。當時劉禹錫正解官北上護送年近90的去世的母親靈柩回原籍洛陽守喪,11月途經衡陽突然聞此惡噩,其盡力克制傷悲,為柳宗元料理了後事,並寫了《重至衡陽傷柳儀曹》詩來寄託哀思。
在為編篡柳宗元遺稿所寫的《唐故尚書禮部員外郎柳君集紀》中說:“初,貞元中,上方向文章,昭回之光,下飾萬物。天下文士,爭執所長,人望而敬者,五行而已。河東柳子厚,其人望而敬者!”意思是說,貞元的時候,皇帝正提倡文章,仿佛日月遙光芒,裝點著萬物。天下文人,爭著施展著自己的才能,趁時奮起,就象燦爛的群星點綴在天空中。群星中光芒清冷、顏色純正、人們望而起敬的,只有金、木、水、火、土五星而已。河東人柳子厚,就是人們望而起敬的人呢!這是對柳宗元的評價,也包含著對柳宗元本人的評價。
劉禹錫(772-842):前度劉郎今又來
劉禹錫,字夢得,原籍洛陽,出生並長於蘇州一個中小地主家庭。父親劉緒,也是讀書人,天寶末年考過進士,接著碰到安史之亂,全家東遷,躲避戰禍,被東諸候所任用。劉禹錫22歲中進士,在淮南、渭南做小官,有機會了解當時社會現實。後任監察御史,在此期間,他常與柳宗元、呂溫等“講疑考要王霸富強之術”,研究前輩法家的法治思想,尋求解決社會危機的途徑。34歲時和柳宗元一起參加了王叔文、王丕領導的永貞革新運動,任屯田員外郎,判度支鹽鐵案,是這次政治革新運動的骨幹。革新失敗後,王叔文、王丕被殺,劉禹錫被貶為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馬。
素與劉禹錫友善的呂溫,也是一王叔文革新集團重要成員。革新失敗後被貶為道州(今湖南道縣)刺史,後又再貶為衡州(湖南衡陽)刺史。到衡州第二年(公元811年),年僅40歲便與世長辭。當時,劉禹錫謫居朗州,聞噩耗,悲痛萬分,寫了《哭呂衡州時余方謫居》一詩:
一夜霜風凋玉芝,蒼生絕望士林悲。
空懷濟世安人略,不見男婚女嫁時。
遺草一函歸太史,旅墳三尺近要聞。
朔方徒步行當滿,欲為君刊第二碑。
詩中“蒼生絕望”,表達了衡州百姓對呂溫的悼念深情。其實,劉禹錫當時還沒有到過衡州。他到衡州游南嶽,是公元815年四五月間的事。那年正月,劉禹錫、柳宗元懷著驚喜交加的心情,從貶地奉詔赴京,渴望得到重用,實現自己革新的宏願。回到長安,他目睹保守勢力把持朝政,權傾京師,內心無比憤慨。於是借看花為題,寫了《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這首詩: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里桃千樹,儘是劉郎去後栽!
這首短詩,由於“語涉”譏刺,執政不悅”,不幾天,便被貶到更邊遠的連州(今廣東連縣)去任刺史。柳宗元也再次被貶,到柳州(今廣西柳州)任刺史。同年三月,二人結伴同行,從長安到他們改貶的連州、柳州赴任,達到衡州分手。分手前,二人結伴同遊南嶽,柳宗元的佛界朋友,也成了劉禹錫的朋友。謫居連州期間,劉禹錫與方及、浩初、文約等保持著密切聯繫,建立了友誼。劉禹錫與柳宗元同游南嶽分手時彼此都非常難過,柳宗元寫了《衡陽與夢得分路贈別》一詩,而劉禹錫亦寫詩回贈。在赴任途中,劉禹錫還了《望衡山》和《衡岳大師湘潭唐興寺儼公碑》。他在《望衡山》一詩中寫道:“東南倚蓋卑,維岳資柱石。前當祝融居,上拂朱鳥翮。青冥結精氣,磅礴宣地脈。還聞膚寸陰,能致滿天澤。”後來,劉禹錫還寫《寄南靈徹上人》和《送深法師游南嶽》兩詩。
事實上,劉禹錫確實沒有保持沉默,在連州度過5年後回到長安,又寫了《再游玄都觀絕句》:
“百畝田中半是苔,桃花淨盡菜花開。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結果又遭貶謫,直到公元826年54歲時,才奉召回到洛陽,在朝廷做了官。
朱熹(1130—1200):隨處留情隨處樂
穿林踏雪覓鐘聲,景物逢迎步步新,隨處留情隨處樂,未妨聊作苦吟人。
這是南宋著名哲學家、思想家、理學家、教育家朱熹游南嶽時所寫的一首詩,題為《道中景物其甚佳,吟賞不暇,敬夫有詩,因次其韻》。
朱熹,字元晦、仲晦,號晦庵、晦翁或考亭,南宋徽州婺源(今屬江西)人,世稱紫陽先生。朱熹一生三次當過監南嶽廟的祠官,紫陽學略中這樣記載:以親老食貧,不能待次,請奉祠監潭州南嶽廟。三十三歲時,孝宗即位,高宗內禪,復差監南嶽廟。三十六歲時,以時相方主和議,復差監岳廟。但這三次都只是遙領食俸,卻並未親臨南嶽。
乾道3年(1167)8月,朱熹聽說張栻得南嶽名儒胡安國之學,特從福建崇安來潭州(今湖南長沙市)訪問張栻,共同探討《中庸》的義理,談了三晝夜,認識沒有統一。留住兩月後,他與張栻、林用中同游南嶽。他們於11月6日自潭州渡湘水。10日過石灘,忽然大雪紛飛。11日抵衡山嶽北,宿草庵。12日在草庵休息,雨雪到傍晚未止。這天,湘潭彪居正(胡宏弟子,張栻好友)來會,認為不能登山,但朱張游意堅決,決定次日冒風雪而行。朱熹在庵中吟詩遣興,有句云:“不須疑吾言,第請視明旦。”張栻也唱和道:“決策君勿疑,此理或通貫。”夜半雨止,13日拂曉,天色放晴。朱喜又賦詩曰:“急須乘霽雪,何必散銀杯。”後人附會“朱張霽雪”與“韓愈開雲”這兩椿巧合的氣候變化為天助,並為紀念此事,在岳北白山書院前建“霽雪樓”。朱張登山這天,彪居正因畏寒辭歸,他們一行三人從岳山後馬跡橋登山,經蓮花峰,夜宿方廣寺。14日,遊覽了福嚴寺、南台寺、馬祖庵、大明寺、高台寺、登祝融峰,夜宿上封寺。15日,胡實、范念德來會,同遊仙人橋,再登祝融峰。是夜,風雪交加,16日天未明,即被驚醒;因石磴冰結,不可行走,他們急由前嶺下山,路已滑甚。原擬訪鄴侯書堂,因林深路絕,無法前往。是日步行30里,到達南嶽市,夜宿勝業寺。此行從10日到16日,歷時7天,雖冰封雪凍,但他們遊興甚濃,詩情大發,一路上泉場、霜月、殘雪、晚霞盡皆入詩。他們相互唱和,共得詩149首,歸後編成《南嶽唱酬集》,張栻寫了序言。清代,詩集被收入《四庫全書》。
據朱熹所寫《南嶽游山後記》一文說,他們一行三人下山後,休息了兩天。19日,和范念德(朱熹弟子)從勝業寺出發,擬同游水簾洞,因雨阻未成行。接著,趙師孟、胡實等在楓木橋雲峰寺設酒宴送行,劇論所疑而別。23日至株洲,朱熹、林用中、范念德取道東歸,張栻則自此西還譚州。這次南嶽之游,使朱熹對南嶽的泉石之勝、竹樹之奇、雪月煙霞之態,產生了興趣和眷戀的感情。
光宗紹熙4年(1193),朱熹以荊湖南路轉運作潭州知府。這次,他為培護南嶽的風景林木,發布約束榜。這是南嶽歷史上第一張封山育林的政府布告。
范成大(1126-1193):祝融峰下兩逢春
范成大,南宋傑出詩人。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吳郡(今江蘇蘇州市)人。高宗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中進士,歷任廣西經略安撫使、參知政事等職。晚年退居故鄉石湖,素有文名,尤工詩。詩清新樸素,題材廣泛,與陸游、楊萬里、尤袤齊名,稱為“中興四大詩人”。
孝宗乾道八年(1172)十二月,他由吳郡出發到廣西靜江擔任知府,次年二月,經過潭州,曾游南嶽,乾道十年(1174)又重遊南嶽,寫有《驂鸞錄》,記述沿途旅遊經過。公元1173年2月,范成大從湘潭乘船至衡山,二月七日夜宿衡山縣城,西望岳山,重巒疊翠,乃賦詩《步入衡山》:
應有人家住隔溪,綠陰庭午但聞雞。松根當路龍筋瘦,竹筍漫山鳳尾齊。墨染濃雲猶似瘴,絲來小雨不成泥。更無騎吹喧相逐,散誕閒身信馬蹄。
八日他行至南嶽市,宿衡岳寺;九日謁南嶽廟,對岳廟的布局結構和壁畫都有所描述;特別描述了在勝業寺登御書閣,仰望祝融諸峰的情景:“勝業寺在廟前,登御書閣以望岳;晚晴,眾山雲盡卷;石廩、紫蓋、峋嶁諸峰畢見,惟祝融在雲氣中。”他在《謁南嶽》一詩中,也有晚晴乃盡見諸峰之句:
避雨勝業閣,晚晴留憑欄。石廩映岣嶁,望眼增孱顏。上封眇孤絕,南台半雲煙。碧岫有靈藥,朱陵巢洞仙。
公元1174年范成大從桂林返回吳郡路經湖南,第二次重遊南嶽。他冒雨登山,遊了南台寺、福嚴寺,到了瑞應峰、擲缽峰、天柱峰,因天氣寒冷而身體有病而未登祝融峰,感到很遺憾。他在《重遊南嶽》一詩中寫道:
竹嫌磽确老逾瘦,松畏高寒蟠不起,癯儒尚病怕深登,幽討未窮行且止。
儘管這次他因身病天寒未登上南嶽的最高峰,但他居南嶽市看到了當時“環廟而市”的繁榮景象,岳市者,可容十萬人,有一半以上的貨物來自江蘇、浙江、廣東、廣西和四川等地,經商的人也來自這些地方。可見當時市場經濟之活躍。在岳市中,范成大遇到了四明的一個朋友董嶧向他索詩,他欣然命筆,寫了一道 《董嶧久居岳市》:
祝融峰下兩逢春,雨宿風餐老病身。莫笑五湖萍梗客,海邊亦有未歸人。
張居正(1525-1582):工於謀國,拙於謀身
張居正,小名白圭,號太岳,湖廣江陵(今屬湖北)人,因而又被稱為張江陵。他10歲時已熟讀《四書》、《五經》,12歲中秀才,16歲考取舉人,22歲成進士,享有“神童”的美譽。他歷仕明嘉靖、隆慶、萬曆三朝,官至內閣首輔(即宰相),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一生為國鞠躬盡瘁,萬曆十年病死後卻落了個抄家的下場,其長子被逼自殺,弟居易、次子嗣修和幾個孫子都被充軍發。直到明崇禎三年(1630),這一冤案才得到平反昭雪。所以,與張居正同時代的海瑞在《太師張文忠集•跋》中,嘆其“工於謀國,拙於謀身”,清人朱琦說他“愚忠”。
張居正游南嶽的時間,據王夫之《蓮峰志》及有關資料來推算,大約在嘉靖三十三、四年間他任國子監司業或更早一點任翰林院編修時請假回江陵的那段日子裡。那是張居正才30來歲,正好如他在《游南嶽前記》中所說“齒健力壯”,他《謁朱張嗣祠柬諸同志詩》,勉勵同游的人,“欲騁萬里途,中道安可留。”“順翁負喬嶽,有志力不遒。願我同心侶,景行希令猷。”這種心情,又與《明史·列傳》中載他在國子監司業任中和祭酒高珙很好,兩人均以將來任宰相作一番事業而相互勉勵的心情是相符合的。
張居正游南嶽共住了8天。當時正是十月金秋,又碰上了好天氣。他在岳廟開雲堂住了一晚,第二天就沿百步雲梯,經半山亭上祝融峰,夜宿觀音岩。他在觀音岩“夜觀天垣諸宿,大者或如杯盂,不類平時所見”,“晨登上封,觀海日初出,金光爍爍,若丹鼎之初開。”(張居正《游南嶽前記》)以後他經南台寺,游黃庭觀,再去方廣。他在方廣住了三天,宿二賢祠。恰遇雨霧天氣,三日都住在雲霧中。他在遊記中說“雲藹竅冥,前峰咫尺莫辨,經道亦絕。了不知下方訊息,自謂不復世中人矣。”三日後沖雲下山,下面卻是晴天。於是游水簾洞,再回岳廟開雲堂。
張居正在南嶽邊游邊寫詩文,在方廣寺就寫了一首古體詩、三首五言律詩。他在觀音岩住時寫的《祝融峰詩》,極寫祝融峰之高,如“彩虹掛丹壁”、“舉手捫太微”、“璀璨南斗星,垂珠當我胸,俯瞰六合內,氵光(一字)漭煙雲重。”在朱陵洞游時所寫的《水簾洞詩》,則浪漫主義的寫了水簾洞之奇,如“自是湘妃深隱處,水晶簾掛五雲頭”等。
張居正游南嶽時留下來的文章有《游南嶽前記》和《游南嶽後記》。前者是記游、寫景、抒情的,後者是記游發議論,闡述對“理學”的心得。南嶽之游,既是他遍游山水勝地的開端,也是結束。
黃庭堅(1045-1105):絕頂寒松葉不凋
萬丈祝融插紫霄,路當窮處駕仙橋。
上觀碧落星辰近,下視紅塵世界遙。
螺簇山低青靄靄,線拖水遠綠迢迢。
當門老檜枝已長,絕頂寒松葉不凋。
才到秋初霜已降,每逢春盡雪方消。
偎岩老衲針常把,度夏禪僧扇懶搖。
龍向池邊施雨澤,鳥於窗外奏簫韶。
遊人未必常居此,暫借禪房宿一宿。
這首詩選自明代弘治元年《衡山縣誌》和清代光緒六年《南嶽志》。在這首詩里,黃庭堅把祝融峰的雄偉氣勢、四時景色描繪得生動形象,如身臨其境 ,給人以美的享受。
黃庭堅,北宋著名詩人和書法家,字魯直,號涪翁,又自號山谷道人。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自幼縱覽六藝,博學多聞。英宗治平四年(1067)中進士。歷任著作佐郎、鄂州知州等職。與張耒、晁補之、秦觀均為蘇軾門生,稱“蘇門四學士”。其詩在形式上模擬杜甫,提倡“無一字無來歷”、“點鐵成金”等,在宋代影響很大,開創江西詩派。擅行、草書,取法顏真卿及懷素,受楊凝式影響,用筆縱橫奇崛,自成一格,與蘇東坡、米芾、蔡襄齊名,稱“宋四家”。
宋徽宗崇寧元所(1102)六月,他在太平(今安徽境內)只做了九天知府就被罷官,崇寧二年(1103)十一月,被貶往宜州(今廣西宜山)。三年(1104)正月,路過衡山,曾游南嶽。他曾寫《南行錄》,記敘了遊歷南嶽的經過。
黃庭堅從江西修水出發,進入湘江,由衡山起坡,到達南嶽鎮。先遊覽了南嶽大廟和勝業寺(今祝聖寺),在寺內參觀了悅亭,仔細看了柳宗元寫的《般舟和尚第二碑》,連稱柳宗元撰寫的碑文和書法,並題詩一首:
苦雨已解來,諸峰來獻狀。不見白頭禪,空倚紫藤杖。
此後,他從南嶽鎮沿山而上,經半山亭到磨鏡台,遊覽了福嚴寺。福嚴寺在南嶽半山腰,氣候變化無常,與山下大不相同。黃庭堅在《離福嚴》一詩中寫到:
山下三日晴,山上三日雨。不見祝融峰,還沂瀟湘去。
但數日後天又突然放睛,他最終登上了祝融峰頂,留下了開頭詠《祝融峰》這首不朽的詩篇。
民間傳說
大自然是充滿了奇蹟,每一座山、每一條河、每一個景點都有一個故事,南嶽這座名山自然也不例外。因為眾多的民間傳說賦予了它更多的神奇和美麗:
竹米的傳說
南嶽遍山遍嶺的竹子,有楠竹、斑竹、毛竹、鳳尾竹、還有箭竹、水竹和紫竹。這裡的竹子能夠結竹米,可以吃。
相傳很久以前,祝融峰北面中山溝有棟茅屋,住著一個名叫劉二的人,全靠打柴為生。一天,他扛著扦擔、帶著彎刀上山去砍柴。看見一隻大野豬正在拱竹筍吃。他衝上前去,舉起扦擔向野豬猛刺。野豬慘叫一聲,沒命地逃跑了。他走過去,只見那筍子又大又嫩。劉二連忙把筍子扶正,用鬆土培好,還砍了幾根雜樹棍釘在四圍,才又上山去砍柴。
不久,那隻竹筍長成了一根楠竹,青枝綠葉,又大又好看,劉二就把它移栽到自己的茅屋前面。第二年又發了許多竹筍,很快成了竹林。劉二非常喜歡,一有空閒,就給竹子培土送肥。竹子越長越多,把劉二的屋子圍得嚴嚴實實。
有一年,南嶽大旱,一連七七四十九天沒下一滴雨,禾苗都變成了枯草,老百姓日子很難過。劉二也餓得頭昏眼花,每天以野菜、樹皮度日。但是,再難他也捨不得砍竹子換糧吃。一天夜裡,他似睡非睡,聽到一個聲音:“我是您親手栽的那根大竹,名叫竹仙,您救了我的命,多年來,精心栽培,為了報答您的恩情,我們在竹子上結了竹米。”
劉二將信將疑,第二天一早,他走到竹林一看,一棵棵竹子上真的結了厚厚的一層竹米。竹米有麥粒那么大,長長的,兩頭尖,中間圓,淡黃色。他摘了兩升,拿回去煮成稀飯,一嘗,啊呀!香噴噴,軟綿綿,就象稻米那么好吃。劉二高興得合不攏嘴,連忙把這個好訊息告訴了周圍的鄉親。於是鄉親們成群結隊地上山來了,遍山遍嶺的竹米幫他們度過了一場百年不遇的饑荒。
至今,南嶽的老百姓對竹子特別有感情。他們經常墾竹山,趕野豬,保竹筍,使南嶽山的竹子長得越來越茂盛。
彩霞的傳說
如果你去南嶽衡山,一定要登上主峰祝融峰。在祝融峰的西南面,你會看到一座翠綠的山峰。這山雖不高,可上面覆蓋著世界上最美麗的雲彩。每到清晨,太陽升起的時候,這雲彩就會變得五光十色,一會兒象丹鳳戲牡丹,一會兒象神鹿會靈芝,一會兒象巨龍吐著火舌,一會兒又象百鳥歡騰跳躍,更多的時候,它象萬條彩緞在空中飄舞,越飄越高,美妙極了。你知道這兒的彩霞為什麼這么美嗎?
傳說,原來有個昏庸的皇帝,嫌他的宮殿不夠華麗,竟異想天開地要摘下天上的雲彩作裝點。他下令,全國所有的州縣,一個月之內各交出一片彩霞,交不出的殺頭。州縣就把這事攤在老百姓頭上,百姓們都非常不安。
南嶽山邊一戶農家,有一個獨生女兒叫秀妹子。秀妹子開始也發了愁,後來忽然想到,每天砍柴都會看到山邊一口深潭中,有七隻金蟾在吐彩霞,天邊的彩霞就是從他們嘴裡吐出來的,於是,她有了主意。
第二天,秀妹子很早就起了床,來到深水潭邊,靜靜地等著。一會兒,東方露出一線亮光,潭水的水面泛起圈圈漣漪,接著浮出了七隻金蟾。它們游到潭邊,其中一隻先吐出一道紅光,接著又一隻吐出一道黃光,這樣一隻接一隻,一共吐出了紅、橙、黃、綠、青、藍、紫七道霞光,把天空塗抹得美麗無比。霞妹子看得都入迷了,卻忘了改辦的事。
一連幾天,秀妹子都去潭邊看金蟾,可一看到金蟾歡跳起舞的美姿,她就忘了向金蟾借彩霞的事,眼看交彩霞的期限只剩一天了,父母愁得生了病,秀妹子很難過,暗暗責怪自己貪玩誤了大事。這天她比平時更早地來到潭邊,可是,直到天大亮,金蟾也沒出來。秀妹子急得哭了起來。她哭了一個白天,又哭了一個晚上。淚水化進了深潭的碧波,感動了金蟾。東方發白時,潭水忽然變得晶瑩透亮。七隻金蟾一下浮出水面,一起跳進秀妹子的懷裡。它們輕生安慰她說:“別哭了,我們可以出一把力。”它們答應跟秀妹子去京城,但秀妹子必須在33天后,趕到京城的護城河外,把它們送回南嶽山。
秀妹子依照金蟾的吩咐,把它們送給了縣官,縣官連夜獻給了皇帝。昏君看到金蟾真能吐出彩霞,喜出望外,在宮裡專門建了一座“金蟾樓”,把金蟾藏在裡面。
過了32天,正是皇帝的生日。為了顯示威風,皇帝派人在宮廷里張燈結彩,大擺宴席。酒喝到興頭上,他下令把金蟾放出來,為自己吐彩。金蟾一隻只張開嘴,但吐出的不是彩霞,而是火舌。火舌伸向四周,把宮廷燒得精光,昏庸的皇帝也被燒死了。金蟾噴完火就跳進護城河,秀妹子按時等在河邊。她小心翼翼地抱起金蟾,晝夜不停地趕到南嶽,把它們放回深潭。所以,我們現在能夠看到潭邊天空美麗的彩虹,還得多謝秀妹子呢!
南嶽的傳說——祝融的故事
黃帝時候有個火正官,名叫祝融,他小時候的名字叫做黎,是一個氏族首領的兒子,生成一副紅臉膛,長得威武魁偉,聰明伶俐,不過生性火爆,遇到不順心的事就會火冒三丈。那時候隧人發明鑽木取火,還不大會保存火和利用火。但黎特別喜歡跟火親近。所以十幾歲就成了管火的能手。火到了他的手裡,只要不是長途轉遞,就能長期保存下來。黎會用火燒菜、煮飯、還會用火取暖、照明、驅逐野獸、趕跑蚊蟲。這些本領,在那個時候是了不得的事。所以,大家都很敬重他。有一次,黎的爸爸帶著整個氏族長途遷徙,黎看到帶著火種走路不方便,就只把鑽木取火用的尖石頭帶在身邊。
一次,大家剛定居下來,黎就取出尖石頭,找了一筒大木頭,坐在一座石山面前“呼哧呼哧”鑽起火來。鑽呀,鑽呀,鑽了整整三個時辰,還沒有冒煙,黎很生氣,他嘴裡喘著粗氣,很不高興。但是沒有火不行,他只好又鑽。鑽呀,鑽呀,又鑽了整整三個時辰,煙倒是出來了,就是不起火。他氣得臉子黑紅,“呼”地站起來,把尖石頭向石頭山上狠狠砸去。誰知已經鑽得很熱的尖石頭碰在石山上,“咔喳”一聲冒出了幾顆耀眼的火星。聰明的黎看了,很快想出了新的取火方法。他采了一些曬乾的蘆花,用兩塊尖石頭靠著蘆花“嘣嘣嘣”敲了幾下,火星濺到蘆花上面,就“吱吱”冒煙了。再輕輕地吹一吹,火苗就往上竄了。
自從黎發現石頭取火的方法,就再也用不著費很大工夫去鑽木取火了,也用不著千方百計保存火種了。中原的黃帝知道黎有這么大的功勞,就把他請去,封他當了個專門管火的火正官。黃帝非常器重他,說:“黎呀,我來給你取個大名吧,就叫祝融好了,祝就是永遠,融就是光明,願你永遠給人間帶來光明。”黎聽了非常高興,連忙磕頭致謝。從此,大家就改叫他祝融了。
黃帝在位的時候,南方有個氏族首領名叫蚩尤,經常侵擾中原,弄得中原的人無法生活。黃帝就號令中原的人聯合起來,由祝融和其他幾個將領帶著,去討伐蚩尤,蚩尤人多勢眾,尤其是他的九九八十一個兄弟,一個個身披獸皮,頭戴牛角,口中能噴射濃霧,好不威風。開始打仗的時候,黃帝的部隊一上大霧就迷失方向,部隊之間失去聯繫,互不相顧。蚩尤的部隊就趁勢猛撲過來,打得黃帝所部大敗,一直向北逃到涿鹿才停下來。黃帝被蚩尤圍在涿鹿,好久不敢出戰。不久,因發明了指南針,就再也不怕濃霧了。後來祝融見蚩尤的部下都披獸皮,又獻了一計,教自己的部下每個人打個火把,四處放火,燒得蚩尤的部隊焦頭爛額,慌慌張張地朝南方逃走。黃帝駕著指南車,帶著部隊乘勝向南追趕。趕過了黃河,趕過了長江,一直趕到黎山之丘,最後終於把蚩尤殺死了。祝融由於發明了
火攻的戰法,立了大功,黃帝重重封賞了他,他成了黃帝的重要大臣。
黃帝的部隊班回朝時,路過雲夢澤南邊的一群大山。黃帝把祝融叫到跟前,故意問道:“這叫什麼山?”祝融答道:“這叫衡山。”黃帝又問:“這山的來歷如何?”祝融又答道:“上古時候,天地一片渾沌,象個雞蛋。盤古氏開天闢地,才有了生靈。他活了一萬八千年,死後躺在中原大地之上,頭部朝東,變成泰山;腳趾在西,變成華山;腹部凸起,變成嵩山;右手朝北,變成恆山;左手朝南,就變成了眼前的衡山。”剛剛說完,黃帝緊接著又問:“那么,為什麼名叫衡山。”祝融馬上答道:“此山橫亘雲夢與九嶷之間,象一桿稱一樣,可以稱出天地的輕重,衡量帝王道德的高下,所以名叫衡山。”黃帝見他對答如流,非常高興,笑呵呵地說:“好哇!你這么熟悉南方事務,我要委你以重任!”但黃帝並不說出是什麼重任。
隊伍在衡山駐紮下來了。黃帝登上最高峰,接受南方各個部落的朝拜。許多氏族首領會集在一起,大家都很高興,祝融一時興起,奏起了黃帝自己編的曲子-鹹池之樂,黃帝的妃子嫘祖也踏著拍子,跳起舞來。大家見了,都圍著黃帝跳了起來。跳了個痛快以後,黃帝叫大家靜下來,說:“我就位以來,平榆罔,殺蚩尤,制訂曆法,發明文字,創造音律,編定醫書,又有嫘祖育蠶治絲,定衣裳之制。現在天下一統,我要奠定五嶽: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從今以後,火正祝融鎮守南嶽。”大家一聽,都大聲喊著:“萬壽無疆!萬壽無疆!”祝融這時才知道,原來黃帝說的委以重任就是這么回事。
黃帝走了以後,祝融被留在衡山,正式管理南方的事務。他住在衡山的最高峰上,經常巡視各處的百姓。他看到這裡的百姓經常吃生東西,就告訴他們取火,教他們把東西燒熟再吃。他看到這裡的百姓晚上都在黑暗中摸摸去,就告訴他們使用火松明。他看到這裡瘴氣重、蚊蟲多,百姓經常生病,就告訴他們點火熏煙,驅趕蚊蟲和瘴氣。百姓們都很尊敬他,每年八月秋收以後,就成群結隊地來朝拜他。大家說:“祝融啊,我們人丁興旺了,雞鴨成群了,五穀豐登了。你給我們帶來了這么多的好處,我們感謝你,我們要尊你為帝了。你以火施化,火是赤色我們就叫你赤帝吧!從此,祝融就被大家尊為赤帝了。”
正在大家安居樂業的時候,忽然電閃雷鳴,從中原地帶來了震天動地的殺喊聲。百姓們嚇得不得了,都跑來問祝融是怎么一回事。祝融告訴他們說:“這是共工和顓頊氣爭帝位,打起來了。”他們打了很久,還是不分勝負,共工氣得七竅生煙,縱身一跳,一頭朝不周山上撞去。這不周山原來是一座不平凡的山,它撐住了天空,不讓天垮下來;它系住了大地,不讓大地傾斜。共工一頭撞過去,只聽得“轟隆隆”一陣巨響,火星飛濺,照亮了半天,撐天的柱子折斷了,系住大地的繩索也繃斷了。從此,天空向西北傾斜,日月星辰都往西北方向落下去。大地向東南傾斜,江河湖泊的水都往東南方向流過去。本來,南嶽衡山這塊天眼看也要垮下來了,這塊地也一晃一晃的就要翻過去了。老百姓一個個抱著大樹,攀著岩石,嚇得哭起來了。祝融連忙使出自己的全身本領,象個大柱子一樣撐住 這個地方的天才沒有垮,山才沒有塌。唐朝有個詩人,特意寫了這件事:“東南地益卑,維岳資柱石。前當祝融居,上拂朱鳥翮。”後來,還有一個詩人也寫道:“地涌一峰秀,高撐南楚天。”祝融在南嶽山上活到一百多歲才死去。百姓把他埋在南嶽山的一個山峰上,並把這個山峰命名赤帝峰。他住過的最高峰,大家就一直叫做祝融峰。在祝融峰頂上百姓們修建了一座祝融殿,永遠紀念著他的功德。
南嶽傳說之搖錢樹
到南嶽遊覽的人,都要到祥光峰下藏經殿去看看那棵搖錢樹。每逢夏令時節,那金黃色的果實象一串串的古錢掛滿枝頭,多么逗人喜愛!長搖錢樹的這個地方,在很多年前,是一片古老森林。這裡,住著一個姓鐘的僬夫,大家叫他鍾老倌,靠砍樵度日,一有空暇,就采些山藥幫助附近的窮兄弟治病。不論酷暑嚴寒,他每日都是摸黑三十里挑柴下山去賣,賣完柴又爬三十里山路,回到這深山老林。有一天,他賣柴歸來,艱難地踏著百步雲梯往家走,實在難以支持了,便坐在路旁的石頭上歇腳。想想辛苦的過去,又想想淒涼的晚年,流著眼淚對天長嘆:“唉,叫我怎么過下去啊!”“不要著急,我來幫你了結這苦日子吧!”說話的是一位白髮童顏的老人。這老人似乎很了解鍾老倌的身世,他安慰鍾老倌,從衣袖裡拿出一粒金黃色的種子說:“回家後把這種子種下,今年可以發苗,明年會長成樹,後年就會開花結果。你有了這棵樹,就可以幸福地度過晚年了。”接著又說:“在這樹發枝長葉的時候,不論天睛落雨都要灌七七四十九天的水,每天要灌七七四十九擔,每擔水要滲進七七四十九滴汗,在這樹開花的第一年,每朵花上要滴上你自己的一滴鮮血。”老人說完就突然不見了,只有一粒黃燦燦的種子留在釧老倌手裡閃閃發光。
鍾老倌回家後,選了一塊最好的地方埋下種子。過不幾天,果然發出了芽。從此他每天起來就到苗子邊去看,賣柴打轉也先要到苗子邊轉轉才進屋吃飯。太陽大了給它遮陰,風雨大了給它搭棚,有害蟲傷它就給它捉蟲。鍾老倌對這棵苗子花的心血真不少。
第二年春天,祝融峰上杜鵑花盛開的時候,這苗子長得比杜鵑花還要高,風颳來桿子不彎,雨打來葉子不落。鍾老倌按照老人的囑咐,每天從山下挑來四十九擔水,每擔水撒下一大把汗,一共澆了四十九天。
第三年又是祝融峰上杜鵑盛開的時候,這樹比杜鵑花高出幾倍,開出了一串串淡黃色的花,花雖然沒有杜鵑的那么大,可是它的清香散滿了整個山頭。鍾老倌又把自己的鮮血滴在花上。這到底是棵什麼樹呢?鍾老倌並不知道,但他相信,送他樹種的老人不是凡人,這棵樹也定不是棵平凡的樹。他希望這棵樹能給山裡的窮苦人造福。
夏天過去了,滿樹金黃的果子迎風擺動,發出叮噹的響聲,好象搖動了一串串銅鈐。鍾老漢順手摘下一串,殼裡滾出几上錢來。都是雪白的銀子鑄成的。這時鐘老倌才恍然大悟,原來是一棵搖錢樹。
鍾老倌把果子摘下來後,細細地盤算著:家最苦該給他多少,張家最窮該給他多少,一家家算完後,剩下的恰恰可以給自己家買點米。鍾老倌怕泄露了秘密招來意外災禍,就在深夜裡背著銀錢,悄悄送到各家各戶。這些人家得了銀錢,都不知道是哪裡來的。一年、兩年過去了,窮苦人慢慢發覺了這個秘密,鍾老倌也只好把實話告訴大家。從此,山里窮苦人都來幫助鍾老倌培植這株搖錢樹,保護這株搖錢樹,大家也更加敬愛這株搖錢樹的主人。
自從有了搖錢樹,藏經殿的樹木一年比一年茂盛,祥光峰上的景色一年比一年秀麗,窮苦人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幸福。這事傳到城裡縣太爺那裡。縣太爺派人在祥光峰周圍明查暗訪,果然查出了搖錢樹的秘密。他坐在太師椅上,眯著三角眼,摸摸八字鬍,嘿嘿笑著說:“老夫在仕途奔波幾十年,今天盼到這個福祿雙臨的日子了。”他在心裡盤算,收下搖錢樹的果子後,再把寶樹獻給皇上,既能發財,又能升官。不久,他派了一隊官兵,持刀舞劍,凶神惡煞地來到山神廟前,貼上一張官府衙門的布告,說什麼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山中的奇花異樹概屬官府,任何人不得伐樹摘果。
窮苦人知道,這是來掠奪搖錢樹了,馬上找鍾老倌商量對付的辦法。鍾老倌也正為這事著急。他想,要是個死東西,就把它藏起來好了,可是,這是一棵撐破天的大活樹呀,藏又不好藏,搬又怕搬死,怎么辦呢?難呀!他們想呀想呀,總想不出一個好辦法來,大家急得不得了!
突然,聽到鬼喊鬼叫,凶神惡煞的官兵進山來了,一下就把那棵搖錢樹圍個水泄不通,不準老百姓攏邊。這時,樹上那一串串果子已經變成金黃色,迎風擺動,發出了銅鈴般的響聲。往年,到這時候果子裡面就會長錢來,撒出銀子來。縣官和他的官兵喜飽了,以為有財發了。他們望著搖錢樹流口水。但是,等呀等呀,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一個月過去了,兩個月過去了,花謝了,果掉了,錢呢,一個也沒有,銀子,一點也不見了,他們撲空了!他們惱羞成怒,砍了搖錢樹,還想殺鍾老倌。 可是,鍾老倌已經遠走高飛了。在離開南嶽的時候,他送給每戶一顆搖錢樹的種子。所以搖錢樹又在南嶽長了出來。後來,南嶽人有的到淮南,有的到關外,有的到湖濱,有的到別的深山,他們都把帶去的種子,種在各人落戶的地方,所以現在很多地方都長出了搖錢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