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市

隨州市

隨州,湖北省下轄地級市,位於湖北省北部,素有“漢襄咽喉”,“鄂北明珠”之稱,地理位置介於北緯31°19′至32°26′,東經112°43′至113°46′,地處長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匯地帶,東承中部中心城市武漢市,西接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陽市,北臨南陽市、信陽市,南達荊門市,是湖北省對外開放的“北大門”。2017年全市人口221.05萬人,下轄廣水市、曾都區、隨縣。 隨州古稱“漢東之國”,以“古、奇、美、新”而著稱,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有被稱為“楚北天空第一峰”的荊楚名勝大洪山,風光秀麗,景觀奇特,是國家級自然風景保護區。橫跨鄂豫兩省的桐柏山,成為中國南北界河淮河的發源地。 2017年,隨州市實現生產總值(GDP)935.7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8%。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以西周封國隨為名。春秋分屬隨、厲、唐三國。

戰國末,楚滅隨建縣,秦漢因之。

晉設義陽郡,南北朝改設隨陽郡,後又改為隨郡、北隨郡。

北周設漢東、義陽二郡。

西魏隨升為州,轄郡、縣。

隋仍設州,後廢州設漢東郡。

唐改郡為隨州。

宋、元仍為隨州。

民國後廢州為縣,抗戰時期,國民政府湖北省三專區公署設在隨縣。

市標鹿鶴 市標鹿鶴

1949年,屬孝感專區。

1952年,屬襄陽專區。

1970年,屬襄陽地區。

1979年,隨縣城關鎮從隨縣劃出,成立縣級隨州市,均屬襄樊市。

1983年,撤銷隨縣,併入縣級隨州市,屬襄樊市 (今襄陽市)。

1983年8月19日,國務院批准撤銷隨縣,將襄樊市隨縣的行政區域併入隨州市(縣級)。

1988年10月11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孝感市應山縣,設立廣水市(縣級)。

1994年,除公檢法和武警、部隊仍屬襄樊市管轄外,隨州屬省直管縣級市。

1994年,湖北省政府將隨州市由襄樊市管轄改為省轄。

2000年,設立地級隨州市。

2000年6月25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省直轄縣級隨州市,設立地級隨州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曾都區;隨州市設立曾都區,以原縣級隨州市的行政區域為曾都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烈山大道;將孝感市代管的廣水市劃歸地級隨州市代管。

2009年5月,根據國務院有關精神,在現有隨州市曾都區區劃範圍內,劃出部分鄉鎮成立隨縣,曾都區繼續保留。  

行政區劃

截至2016年,隨州市下轄廣水市、曾都區、隨縣,轄區內有37個鄉鎮,8個街道,834個行政村,7767個村民小組,165個社區。   市政府駐曾都區迎賓大道9號。

地區下轄鄉鎮
曾都區淅河鎮、萬店鎮、何店鎮、洛陽鎮、府河鎮、東城街道、西城街道、南郊街道、北郊街道、曾都區經濟開發區
隨縣厲山鎮、洪山鎮、柳林鎮、三里崗鎮、均川鎮、澴潭鎮、安居鎮、萬福鎮、新街鎮、高城鎮、殷店鎮、長崗鎮、草店鎮、小林鎮、淮河鎮、萬和鎮、尚市鎮、唐縣鎮、吳山鎮
廣水市 應山街道、十里街道、廣水街道、城郊鄉、李店鄉、太平鄉、駱店鄉、楊寨鎮、陳巷鎮、長嶺鎮、馬坪鎮、余店鎮、蔡河鎮、郝店鎮、吳店鎮、關廟鎮、武勝關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隨州位於湖北省北部,地理位置介於北緯31°19′至32°26′,東經112°43′至113°46′。地處長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匯地帶,東承武漢,西接襄陽,北面與河南省南陽、信陽二市毗鄰,南面與湖北省江漢平原的京山縣、鍾祥市相連。全市南北長約130公里,東西寬約105公里,總面積963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隨州地勢由南北漸向中部微緩傾斜。南、北、西部為海拔200米左右的低山丘陵,中部為海拔百米以下的陂陀崗地,東南一隅為海拔60米左右的平川。最高點為北部太白頂,海拔1140米,最低點為東南水出境處的河床,海拔47米,全境地貌類型分為五大區。境內山以大洪山和桐柏山為脈,呈西北——東南向分布。  

氣候

隨州處於中緯度季風環流區域的中部,屬於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因受太陽輻射和季風環流的季節性變化的影響,隨州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較長,嚴寒酷暑時間較短。據統計,年平均降水量大部分地區在865-1070毫米,年光照總數在2009.6-2059.7小時之間,年平均氣溫15.5攝氏度,無霜期220-240天。  

水文

隨州市河流眾多,有名常流河139條,無名小溪不可盡數。按其所歸,可分為4大流域:府河流域,占全市流域面積的79.4%;淮河流域,約占全市流域面積的10%;漢水流域,占全市流域面積的7.5%;漳水流域,占全市流域面積的3.1%。有溳水、淮河、漳河、大富水等河。主要支流是激水、漂水、濫水、均水、浪河、劉家河、長安河、清水河、遊河、四十里沖河、三夾河等。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隨州市境內植物有137科760餘種,其中主要木本植物有71科174屬355種。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有銀杏、閩楠、楨楠、秤錘樹、香果樹、青檀、山拐棗、牛鼻栓、黃楊木、黃山木蘭、天目木姜子、華榛、凹葉厚朴、蘭花等60多種。珍貴藥材有鄂北貝母、杜仲、白乾、五倍子、七葉一枝花、半邊蓮等。  

動物動物

隨州市境內家養畜禽主要有豬、牛、羊、雞、鴨、鵝等。森林動物有鳥類11科123種,獸類10科55種,國家級、省級重點保護動物有雉雞、杜鵑、穿山甲、娃娃魚、金錢豹等120多種。水產有7目12科47種,其中鯉科魚類30餘種,占70%以上,養殖的經濟魚類有20餘種,以花鰱、白鰱、草魚、鯽魚、鯉魚等常規品種為主。名特優水產品有銀魚、青蝦、鱖魚、武昌魚、細鱗斜頜鯝、黃顙魚、甲魚、烏龜、黃鱔等。  

礦產資源

隨州 隨州

隨州市境內有發現各類礦產58種,礦產地和礦(化)點242處,其中金屬礦產21種,礦產地和礦(化)點110處,非金屬礦產34種,礦產地和礦(化)點126處,能源礦產2種,礦產地和礦(化)點5處;水氣礦產1種,礦產地和礦(化)點1處。全市已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種共12種,分別為金、銀、鐵、鋁、重稀土、瑩石、冶金用白雲岩、硫鐵礦、重晶石、磷礦、石墨、長石等,尚有13種礦產估算了地質儲量,因工作程度低而未上礦產儲量表。已探明礦產資源儲礦產有9種,礦產地19處,總儲量約3880萬噸。  

水資源

隨州市境內河流流域面積7356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深344.3毫米,徑流總量25. 25億立方米。平水年徑流深318.1毫米,徑流總量23. 34億立方年徑流深220.1毫米,徑流總量16. 13億立方米;特枯年徑流深144.6毫米,徑流總量8.45億立方米。其中,境內流域面積6989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24.2億立方米;平水年徑流量為22. 38億立方米,偏枯年徑流量15. 52億立方米,特枯年徑流量8.19億立方米。修建大、中、小型水庫513處,流域面積折淨攔控3208. 32平方公里,折淨攔控率達45. 9%。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7年底,隨州市常住人口(指常住該市半年以上人口)221.05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12.34萬人。城鎮化率50.8%,比上年提高1.57%。  

民族

隨州市有漢族、回族、壯族、滿族、苗族等20多個民族。  

政治

隨州市委領導 
職務姓名
市委書記 陳安麗
副書記 郭永紅
市委常委 鄭軍、蔣星華、林常倫、甘國棟、王志勇、馮茂東、劉宏業
隨州市人大領導 
職務姓名
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安麗
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夏衛東、李雅君、楊金貴、張莉君、楊天兵、劉澤富
市人大秘書長王洪江
隨州市政府領導 
職務姓名
市政府市長郭永紅 
市政府副市長蔣星華(常務)、林常倫、湯文江、李國壽、吳超明、鄭曉峰
市政府秘書長布厚偉
隨州市政協領導 
職務姓名
市政協主席黃志群
市政協副主席張書文、黃秋菊、周峰、加玉計、黃安一、萬正強、程敦懷、劉玲
市政協秘書長朱木清

註:統計時間截至2018年4月

經濟

綜述

2017年,隨州市實現生產總值(GDP)935.7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8%。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50.99億元,增長3.7%;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437.3億元,增長6%;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347.43億元,增長9.2%。三次產業比重由2016年的16.5:46.8:36.7調整為16.1:46.8:37.1,服務業占GDP比重比上年提高0.4%。

2017年,隨州市城區居民消費價格上漲1.5%,漲幅比上年同期下降0.4%。分類別看,食品菸酒類價格累計下降1.3%,衣著類價格累計上漲2.6%,居住類價格累計上漲3.2%,生活用品及服務類價格累計上漲1.6%,交通和通訊類價格累計上漲3.4%,教育文化和娛樂類價格累計上漲0.5%,醫療保健類價格累計上漲5.8%,其他用品及服務類價格累計上漲1.6%。

2017年,隨州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133.5億元,同比增長16.3%。其中,民間投資781.07億元,增長8.2%。按登記註冊類型劃分,內資企業投資1114.59億元,增長16.8%;港澳台投資14.37億元,下降14.5 %;外商投資2.18億元,增長20.9%;個體經營投資2.37億元,增長54%。按產業劃分,第一產業投資73.2億元,增長4.9%;第二產業投資555.51億元,增長6.1%;第三產業投資504.78億元,增長32.5%。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38.04億元,增長58.2%。商品房銷售面積156.86萬平方米,增長28.7%;銷售額75.06億元,增長63.3%。

2017年,隨州市完成財政總收入79.31億元,同比增長13.5%;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8.6億元,可比增長9.2%。

2017年,隨州市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69元,同比增長8.6%;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9元,增長8.7%;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68元,增長8.5%。全體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3492元,同比增長8.2%;城鎮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7267元,增長8.4%;農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0863元,增長8%。  

第一產業

2017年,隨州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74.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3%。耕地總資源192.4千公頃,同比下降0.1%。糧食種植面積247.31千公頃,同比增長0.6%;棉花種植面積5.92千公頃,同比增長7.6%;油料種植面積32.1千公頃,同比增長1%。糧食總產量158.9萬噸,同比增長1%;棉花總產量0.47萬噸,同比下降1.1%;油料產量7.45萬噸,同比增長3.1%;

2017年,隨州市當年造林面積2.03萬公頃,零星植樹2560.29萬株,木材採伐量2.41萬立方米。

2017年,隨州市肉類產量31.84萬噸,同比增長4.8 % 。生豬出欄236.75萬頭,同比增長2.7%;羊出欄58.07萬隻,同比增長0.3%;家禽出籠6230萬隻,同比持平。水產品產量8.01萬噸,同比下降2.2 %。

2017年,隨州市農村用電量5.1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4 %。農業機械總動力210萬千瓦,同比增長1.9%;農業機械化率73.5%。化肥施用量16.35萬噸,同比下降4.9%。  

第二產業

隨州城標──樂都鏇風 隨州城標──樂都鏇風

2017年,隨州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6%。其中:國有企業增長18.3%,集體企業下降21.3%,股份制企業增長5.8%,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增長20.8%,其他經濟類型企業下降7.7%;輕工業增長12.0%,重工業增長3.1%。全市改裝汽車產量111529輛,增長20.4%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完成銷售產值1352.06億元,同比增長9.3%。工業產品銷售率為97.9%。實現利潤92.07億元,同比增長13.5%。

2017年,隨州市資質以內建築企業107個,完成施工產值103.36億元,同比增長14.6%;房屋建築施工面積862.23萬平方米,其中新開工房屋建築施工面積340.1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1.4%。  

第三產業

2017年,隨州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91.4億元,同比增長10.2%。從行業分類看,批發業實現銷售額277.3億元,增長10.2%;零售業實現銷售額524.3億元,增長12.9%;住宿業實現營業額7.8億元,增長16.2%;餐飲業實現營業額64.9億元,增長9.6%。

2017年,隨州市實現外貿進出口總130403萬美元,比上年下降6.9%。其中:出口113470萬美元,增長6.1%;進口16933萬美元,下降48.8%。在出口中:國有企業出口168萬美元,下降56.4%;外資企業出口26321萬美元,下降34.4%;民營企業出口86981萬美元,增長30.8%。全年實際利用外資14080萬美元,增長9.5%。

2017年,隨州市接待國內旅遊人數2248萬人次,同比增長11%;國內旅遊收入140.9億元,同比增長12%。接待海外遊客2萬人次,增長5%。國際旅遊(外匯)收入2122萬元,增長6%。

截至2017年底,隨州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1238.81億元,同比增長12.4%。其中:住戶存款餘額848.72億元,增長10%。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605.06億元,增長14.7%。其中:住戶貸款餘額230.58億元,增長23.7%;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374.47,增長9.8%。

2017年,隨州市郵電通信業完成郵電業務收入15.79億元。光纜線路總長度79125.7公里。其中,長途光纜線路總長度1070公里。本地電話總數195.85萬戶。固定電話用戶16.75萬戶,其中:城市電話用戶6.31萬戶,鄉村電話用戶9.24萬戶,公用電話總數1.2萬戶。  

社會事業

科學技術

2017年,隨州市爭取省級以上科技項目18項,申請專利1680件,實現高新技術增加值103.90億元,同比增長16.8%。  

教育事業

截至2017年底,隨州市有普通高等教育招生3186人,在校生5287人,畢業生2163人;各類中等職業教育在校生11620人,畢業生2739人;普通高中在校生31245人,畢業生11474人;普通國中和國小在校生187454人。  

中學 隨州市轄 隨州市一中、隨州市二中、隨州市實驗中學、隨州市歐陽修中學、隨州市漢東中學、私立白雲高中
曾都區轄 曾都區一中、曾都區二中
隨縣轄 隨縣一中、隨縣二中
廣水市轄 廣水市一中、廣水市二中、廣水市三中、廣水市四中、廣水市實驗高中、廣水市育才高中
高校 隨州市轄 隨州職業技術學院

文化事業

截至2017年底,隨州市共有文化機構53個,藝術表演團體2個,電影院13個,公共圖書館5個,公共圖書館藏書21.2萬冊,博物館3個。廣播電台2座,電視台2座。  

醫療衛生

截至2017年底,隨州市共有衛生機構(含村衛生室)1363個。其中:縣級醫院8個,鄉鎮醫院47個;衛生技術人員10975人。其中職業醫師4268人,註冊護士4575人;病床床位11354張。  

社會保障

2017年,隨州市城鎮新增就業2.16萬人,發放各類社會救助資金和優待撫恤金3.88億元。住房公積金擴面7800人,發放貸款和提取資金15億元。保障性住房、棚戶區改造住房新開工7848套、基本建成5573套,改造農村危房4488戶。  

環境保護

2017年,隨州市全社會用電量37.53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7.8%。其中,工業用電量20.33億千瓦時,上升8.6%。全市萬元GDP能耗0.4091噸標準煤/萬元,下降4.2%;規模以上工業萬元增加值能耗下降18.6%;萬元地區生產總值電耗上升0.9%。
2017年,隨州市城區空氣品質達標天數為276天,其中:優69天,良207天,輕度污染69天,中度污染12天,重度污染6天,嚴重污染0天,達標率76.0%,同比上升6.6%。PM10濃度均值75微克/立方米,較2016年下降14.8%;PM2.5濃度均值51微克/立方米,較2016年下降8.9%。縣級以上城市飲用水源地、出境斷面水質平均達標率100%。 

交通

綜述

2017年,隨州市完成貨物周轉量137.41億噸公里,同比上升9.4 %;旅客周轉量17.25億人公里,同比下降0.3%。  

鐵路

京廣鐵路廣水站。

隨信鐵路。厲山鎮勤勞村處新修隨縣客貨混運二級火車站。

隨州站、隨州南站(規劃)、廣水站、厲山站、小林站、馬坪站、平林站、高城站、殷店站、草店站、唐縣鎮站、長嶺崗站(長嶺鎮)、淨明鋪站等。

隨州火車站(新站),隸屬於武漢鐵路局,現為二等站。新站位於隨州城東新區,處在雙向十車道的迎賓大道的終端。隨著武襄二線(武漢—安康雙線電氣化鐵路)的開通,隨州新站也於2009年6月30日正式啟用,同時隨州老站停止使用,只做火車票代售點,新老車站之間開通216路公交便於人員往來。

隨州站距漢口站166公里,距襄陽站149公里,宜萬鐵路開通之前,是前往川渝必經之地。2010年底途徑隨州站的列車達95趟。

公路

隨州市 隨州市

厲山至萬和、厲山至均川上、均川至洪山、洪山至棗陽、洪山到吳山等公路。

隨州東望江漢,西走川陝,南至洞庭,北通中原,隨州交通便利,漢丹鐵路、寧西鐵路,福銀高速麻竹高速公路。國家高速G70(福銀高速)橫穿東西公路(隨州境內漢十段),鄂高速S49(隨岳高速)貫通南北;107、316、312三條國道,隨南、小應、周新、寺沙、牛程、宋長、平伏7條省道構建出完善的公里網;境內武康、京廣、寧西、小厲四條鐵路成為通往外界快捷、便利的大通道。G107:北京——深圳,G316:福州——銀川,G312:上海——霍爾多斯。

汽運

• 隨州中心客運站

市內:均川、安居、廣水、余店、徐店、界河、王家沖、陳巷、肖店(廣水)、吳店、漿溪店、小林、淮河、三道河、天河口、岩子河、殷店、新城、萬和、三合店、唐鎮、吳山、萬福店、雙河、長崗、解放、洪山、環潭、鄖陽、新集、三里崗、尚店、古城、彭家河、洛陽、建國、府河、新街、河源店。

省內:武漢、孝感、天門、十堰、襄陽、沙市、宜昌、鍾祥、荊門、宜城、京山、大悟、孝昌、黃岡。

省外:信陽、桐柏、唐河

• 隨州客運東站

市內:同中心客運站

省內:武漢、孝感、天門、十堰、襄陽、沙市、宜昌、鍾祥、荊門、宜城、京山、大悟、孝昌、黃岡、宜城。省外信陽、桐柏、唐河。

省外:北京,蘇州,崑山,上海,溫嶺,路橋,石獅,晉江,廣州,深圳,東莞,惠州,中山,珠海,桂林,南寧,海口。

歷史文化

歷史

隨州風光 隨州風光

隨州是中華民族最早的發祥地之一。作為炎帝神農故里,這裡開啟了華夏5000年的農耕文明;作為編鐘古樂之鄉,隨州出土的2400年前的曾侯乙編鐘改寫了世界音樂史,隨州被中國音樂家協會授予“中國編鐘之鄉”光榮稱號。隨州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據傳炎帝神農就誕生在隨州市隨縣厲山鎮,他創耕耘、植五穀、嘗百草、興貿易,開創了中華民族的農耕文明。2002年3月,考古工作人員在隨州曾都區洛陽鎮金雞嶺村發現一古代遺址(後命名為“金雞嶺遺址”),“金雞嶺遺址”聯合考古研究發現:隨州是中國文字起源地之一。  

• 曾侯乙墓與隨州

編鐘 編鐘

1978年春,湖北省隨州市爆出了一條轟動全國乃至世界的新聞:在城西兩公里一個叫“擂鼓墩”的地方,發掘了一座戰國早期的大型木槨墓葬——曾侯乙墓,墓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文物,其中許多造型奇特,工藝精湛的文物是前所未見的珍品。

2007年第八屆中國藝術節的吉祥物“楚楚”就是以鹿鶴為原型。

隨州曾侯乙編鐘表演第一次奏響:1978年出土時,考古人員在隨州一處修理廠內試敲響過編鐘。1978年建軍節,沉寂了2400多年的曾侯乙編鐘,在駐隨炮兵師某部禮堂,被敲響。

第二次奏響:1984年,為慶祝新中國成立35周年,省博物館演奏人員被特批隨編鐘進京,在北京中南海懷仁堂,為各國駐華大使演奏了中國古曲《春江花月夜》和創作曲目《楚商》以及《歡樂頌》等中外名曲。

第三次奏響:1997年,著名音樂人譚盾為慶祝香港回歸創作大型交響樂《天·地·人》時,由國家特批再次敲響了編鐘。

• 2008年為北京奧運健兒喝彩奏響音樂

編鐘演奏 編鐘演奏

奧運世博音震世界20世紀80年代,編鐘複製件在省博演奏廳每天多場次演奏,接待過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英國前首相希思、德國前總理科爾等多個國家的首腦。湖北省博物館編鐘樂團自1983年成立以來,編排了100多首古今中外名曲,每年演出1600餘場,涉足20多個國家和地區,6億多人通過各種方式領略了編鐘的神采,有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嘉賓在中國聆聽了編鐘演奏。

• 編鐘敲響隨州之音 感受“世界第八大奇蹟。

2012年7月17日下午,“中部支點新湖北”第四屆全國網路媒體行全體記者來到了位於湖北省北部的隨州市進行實地採訪。隨州是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全國最年輕的地級市”。

• 炎帝神農與隨州

隨州古文物 隨州古文物

據考古發掘表明,在距今5000年至6000年前,已有一支遠古人類在隨州生息勞作。1957年6月,湖北省文管會文物調查組在距隨州市區約5公里的山地採集到一件石英岩打制的石器。經專家鑑定,確認這件石器是舊石器。這是湖北乃至長江流域最早發現的舊石器時代的遺物。

隨州境內新石器時代的遺址和文物十分豐富。據不完全統計,已發現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50餘處,新石器時代文物近幾年來3000件。其中,較著名的有淅河西花園遺址和三里崗冷皮埡遺址。

淅河西花園遺址距隨州城約20公里,遺址分上下二層。下層因潛入水面以下,未能大規模發掘,從出土少部分遺物來看,已證實其文化內涵與中原地區仰韶文化類似。上層為屈家嶺文化層。在這一層中發掘房基5座,皆由紅燒土塊堆積而成,木骨泥牆,茅草蓋頂。還發現大量稻穀殼、窖穴、成人墓葬、兒童瓮棺葬及當時人們使用的石刀、石鏟、石斧、石錛等生產工具和彩陶壺、杯、缽、豆、碗、罐、鼎、盆、鍋、甑、空心陶器、玉珠等大量生活用具和工藝品。

炎帝神農 炎帝神農

三里崗冷皮埡遺址距隨州城西南約40公里。遺址中不僅出土了磨製石斧、石刀、石鐮、石箭鏃等石器,而且出土了夾砂陶、泥質灰陶及泥質磨光黑陶等陶器,尤其以彩繪蛋殼黑陶最為典型,還發現了大量含稻穀殼的紅繞土塊。經專家分析鑑定,其文化內涵包括屈家嶺文化和中原地區龍山文化這兩種文化遺存。

隨州歷史悠久據《禮記》、《左傳》等眾多文獻記載:隨州上古為烈山氏,華夏民族的始祖炎帝神農本起烈山。五千年前,炎帝神農氏在此“創耕耘、植五穀、嘗百草”,開啟史前農耕文明。早在兩千多年前的西周,這裡使封因為隨。《左傳》中有“漢東之國隨為大”之說。每年的農曆四月二十六日,隨州市都要舉辦隆重熱烈的“中國湖北烈山炎帝神農節”,以紀念華夏始祖的生辰在這一天,世界各地的烈山宗親會等海外華人組織,都要組團前來參加節慶替典活動。

• 隋文帝楊堅和隨州

隋書 隋書

隨州的“隨”最早出於西周“漢東之國隨為大”,當時隨國為一諸侯國,附庸在楚國之下,附近有陳國、蔡國、唐國等。自西周后,“隨”這一古地名得以流傳下來。

《隋書》卷五十《龐晃傳》云:“……時高祖出為隨州刺史,路經襄陽,衛王令〔龐〕晃詣高祖。……”這裡的“隨州刺史”,就是現位於湖北北部、桐柏山脈以南的“隨州市”。周武帝即位時,楊堅“遷左小宮伯。出隨州刺史,進位大將軍。後征還,遇皇妣寢疾三年,晝夜不離左右,代稱純孝。宇文護執政,尤忌高祖,屢將害焉,大將軍侯伏、侯壽等匡護得免。其後襲爵隋國公。”這裡的“襲爵”要特別說明一下,“爵”是北周封楊堅之父楊忠“隨國公”的“爵”。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楊堅發跡就是在隨州(當然這也是很正常的,自秦後,各“王公”都有自己的封地,有自己的諸侯王國,楊堅的父親楊忠的封地在隨州,他兒子在隨州能夠得到人民的支持,取得武功是占了“人和”的因素),他的封號也是以封地“隨州”為名的,這就解釋了楊堅為何建“隋朝”的原因(楊堅奪位後立國號為“隨”,他以自己曾受封於隨,因以為國號,又忌惡“隨”字帶“走”旁,恐不祥遂改為“隋”。同年,隨州改為“隋州”。中國歷史上統一王朝把州郡名的文字拆去偏旁而為國號,這是僅有的一次。)。

公元581年二月甲子日,周靜帝以楊堅眾望有歸下詔宣布禪讓。楊堅三讓而受天命,自相府常服入宮,備禮即皇帝位於臨光殿,定國號隋,改元開皇,是為隋文帝。

隋朝建立之初,即著手改革地方行政制度,按照“存要去閒,並小為大”的原則,把北朝的州、郡、縣三級改為州、縣二級,煬帝大業三年(607年)又改州為郡。隨州改置為漢東郡,領隨、土山、安貴、順義、光化、平林、上明、唐城等8縣。然而,隋王朝國祚短促,漢東郡在隋的地位和發展尚未充分顯現出來。

• 歐陽修與隨州

歐陽修在隨州生活了18年,可以說隨州是歐陽修成名成家的搖籃,他在這裡吸取了智慧的乳汁。從4歲到22歲,這是人生成長的最難忘的時間段。對於歐陽修來說,使其終身難忘的就是隨州城南的李氏東園。李氏樂園是其好友李曉輔的花園。歐陽修22歲離開隨州,20年後到隨州探望其叔父歐陽曄,故有機會再次到李氏東園故地重遊。老友相逢,感慨萬千,回返京師洛陽時,他便寫了這流傳千古的《李氏東園記》,以表達對隨州的眷戀之情。他深情地說:“隨雖陋,非予鄉,然予之長也,豈能忘情於隨哉”。

民俗

隨州神農公園 隨州神農公園

隨州地處鄂豫交界,為南北文化薈萃之地,其特點是南北兼收、諸藝並存。以戲劇為例,反映楚文化的漢劇、楚劇在隨南擁有廣大的觀眾,表現中原文化的曲劇、越調、豫劇在隨北也有廣泛市場。而別具一格的隨州花鼓戲,更為隨州人民喜聞樂見。最初的隨州花鼓戲是一些民間藝人身背一個圓形小鼓,邊打、邊舞、邊唱的民間小調,後來發展到人唱,眾人幫,打起鑼鼓冬冬倉。至今神農廟,年年賽村鼓,又吸收了西路花鼓和北路花鼓的劇調,隨州花鼓戲逐步形成了以蠻調、呔調、梁山調、彩調為主的聲腔藝術,內容大多反映男女愛情、反對封建禮教、鞭撻嫌貧愛富、歌頌公正廉明等,但也有一些低級荒誕的糟粕並存。摬懷齷實跡是隨州花鼓戲的又一特點,如果需要時,人在後台答應即可,皇帝從不正面出場,反映了花鼓戲為底層勞動人民的小戲的特點。建國後,特別是1956年建立專業花鼓劇團後,上演劇目大大豐富,整理編演、移植傳統戲、新編歷史劇、創作演出現代戲共40多台。1985年,新編歷史劇《楚莊王》被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第一次搬上銀幕,將隨州花鼓戲推向全國。

以民間音樂、民間舞蹈、民間曲藝為主體的隨州民間文藝集南北之精華,絢麗多姿、獨具一格,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一宗極珍貴的文化財富。一般常見的民間文藝形式有龍燈、板凳龍、獅子、旱船、高蹺、鼓書、道情、嗩吶、山歌、號子等數十種,尤為突出的是以隨州(獨人轎、獨龍槓、獨角獸)為代表的民間文藝形式,更是顯示了地方藝術特色的魅力。

大洪山風景名勝區 大洪山風景名勝區

獨人轎是隨州及周邊地區深受民眾歡迎的一種民間表演形式。表演者背上一根長竹片,上扎一頂轎蓋,坐轎人在轎頂下表演。以兩人表演為宜,男女皆可。表演者踩著鼓點或音樂節奏,加上愛情、幽默滑稽的嘻鬧情節,能產生強烈的藝術效果。獨龍槓,是用長短杉桿交叉成撌當字形紮緊,兩人抬桿,一人掌桿後部,前桿表演者多扮成贓官,胸前用篾片繫著一個便壺,隨著桿的閃動,贓官的烏紗帽翅上下擺動,便壺也不時擺動到贓官胸前,模樣滑稽可笑,反映了勞動人民對封建統治者的嘲弄。此種表演一組或多組進行均可。

民間稱其:桿子當轎,好看好笑,不是真轎,而是嘻鬧。獨角獸指表演者兩手向上伸直合併頭部,形成摱瀾菙,在肚皮上畫出人或獸的臉譜,以雙乳為眼,以肚臍為嘴,中間胃部畫上鼻,腰部圍上一個黑裙子(意為鬍子),與一群小孩嘻玩,體現一種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藝術境地。1993年的開幕式上,成功表演令數萬名中外來賓大飽眼福。

炎帝神農傳說(湖北省隨州市、神農架林區)及花鼓戲(安徽省宿州市、淮北市、宣城市;湖北省隨州市、麻城市;湖南省岳陽縣、邵陽市、常德市)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地標

• 鹿鶴

在大大小小一萬五千件文物眾中,還有一件隨著編鐘出土的後來被專家定名為“鹿鶴”的青銅器,是迄今為止,在國內外出土文物中絕無僅有的,“鹿鶴”還被隨州市定為自己城市的標誌。

• 樂都鏇風

因出土大型系列編鐘、編磬被譽為“古樂之都”的湖北省隨州市,理所當然應擁有自己的地理標誌。於是,“樂都鏇風”應運而生。該雕塑占地近1萬平方米,主體雕塑高16米,以青銅為主要材料,通過對古編鐘、編磬的抽象變形,塑造出一個以編鐘、編磬為基調、螺鏇式升騰的“彩色音符”,以展示隨州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暗喻隨楚古樂隨著鏇轉升騰的樂曲鏇風般地席捲宇宙,同時蘊含隨州傳承歷史文化、迅速崛起之意;雕塑表面飾以隨楚文化藝術圖形和符號;基座採用花崗岩製成,其上輔以編磬等圖案。  

名優特產

• 廣水滑肉(應山滑肉)

廣水市的一道傳統名菜。相傳,1000多年前,唐太宗李世民食欲不振,身體虛弱,廣水名廚詹廚師得知,便為其做了一道滑肉,葷素搭配。唐太宗吃後,覺得醇香可口,又不膩人,很是開胃,一碗滑肉很快被吃光。此後,詹廚師每天都為李世民做上這道菜,李世民身體強壯起來,便封詹御廚為廚王。

• 隨州春卷

隨州春卷也稱春餅。清朝滿漢全席中春卷是九道主要點心之一。據傳東晉就有,唐宋更為盛行。杜甫的“春日春盤細生菜”和陸游的“春日春盤節物新”都反映當時這一習俗。唐代春盤又叫五辛盤。李時珍:“以蔥、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雜和食之,謂之五辛盤。”

• 馬坪拐子飯

隨州市 隨州市

拐子飯是廣水市的一種盛行的傳統風味小吃,起源於廣水馬坪鎮。傳統做法是專選豬腳拐子部分及豬肘子肉紅燒放在瓦罐里燉酥香,拐子飯特別之處是在早上吃,實實在在的“吃早飯”。

由於拐子是豬腳部分的“活肉”,吃起來油而不膩,口感特好。尤其豬皮厚實膠質豐富,十分爽口。拐子飯除有豬拐肉外,還配有其他小菜及小魚等上十種,任意挑選。俗話說“早餐吃飽,中餐吃好,晚餐吃少”。拐子飯是增強早餐食慾的佳肴。

除此之外,隨州特產還有紅梅李、蜜棗、香菇、板栗、吉陽大蒜、茶葉、銀杏、葛根、三黃雞、泡泡青、厲山腐乳等。

風景名勝

綜述

隨州主要旅遊景點:炎帝神農故里風景區(AAAAA級)、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大洪山(AAAA級)、千年銀杏谷(AAAA級)、廣水徐家河、廣水黑龍潭、高貴三潭(AAAA級)、桐柏山、廣水中華山、隨州市博物館、隨州文化公園、白雲公園、神農公園、回龍寺公園、西遊記漂流、封江水庫、明玉珍故里、曾侯乙墓遺址等。

景點

炎帝神農故里

炎帝神農故里 炎帝神農故里

炎帝神農故里風景區以“建築返古、環境還野”為特色,以炎帝神農深厚的文化底蘊為依託,以炎黃子孫尋根謁祖為核心,以體驗炎帝神農的農耕文化、醫藥文化、貿易文化、原始藝術文化等為根本,建設了“尋根謁祖朝聖區”、“聖跡觀光體驗區”、“農耕文化展覽區”、“旅遊服務及沿河景觀帶”、“自然生態景觀區”五大功能區和謁祖廣場、炎帝神農大殿、聖火台、聖火廣場、九拱橋、彎月湖、旭日園、烈山糊等主要景點。

大洪山風景名勝區

大洪山國家風景名勝區位於湖北省中北部,總面積305平方公里,橫臥江漢,蜿蜒荊襄,氣勢磅礴,風光秀麗,以峰俊、林幽、洞奇、湖美、泉醇而著稱。景區壯麗的山嶽風光,茫茫的原始森林,神奇的千年古銀杏,幽幽的千年古剎,九洞十八泉的奇特地質,良好的生態環境,豐富的土特產品,濃郁的人文風情,動人的故事傳說,交相輝映,融自然景觀和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與一體。

大洪山風景名勝區 大洪山風景名勝區

大洪山主峰寶珠峰海拔1055米,為楚北天空第一峰;海拔840米的火山口湖白龍池,為華中高山第一池;千年古剎洪山寺,為漢東佛教第一寺;枝繁葉茂、守望千年的銀杏王,為中華銀杏第一樹。

千年銀杏谷

隨州洛陽鎮古銀杏群落居世界古銀杏群落之首,以古銀杏群落為標誌的天人合一的田園風光,楚天無雙,也是洛陽鎮最具有開發價值的旅遊資源。洛陽鎮現有定植銀杏樹510多萬株,其中百年以上的17000多株,千年以上的308株。

隨州博物館

隨州博物館 隨州博物館

隨州博物館位於湖北省隨州市擂鼓墩大道中段西側風景宜人的厥水河畔。與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擂鼓墩古墓群”毗鄰。距離市中心約1公里。占地100畝,館舍由展廳、文物庫房和輔助用房三部分構成。建築面積9636平方米,其中:陳列樓7000平方米,文物庫房2000平方米,編鐘演奏廳300平方米,其他建築336平方米。

徐家河旅遊度假區

三潭風景區 三潭風景區

徐家河省級旅遊度假區位於廣水市長嶺鎮風光秀美的徐家河水庫,是湖北省第三大淡水湖泊。景區以繁茂豐富的森林資源,浩淼無際的碧綠湖水,眾多奇特的島嶼港灣,爭鳴鬥豔的珍禽異獸,婀娜多姿的花卉植物,源遠流長的歷史遺產,濃郁豐厚的民俗風情而著稱,是融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森林生態環境、森林保健功能於一體,具有旅遊、休閒、度假、養生、科研等多功能的生態型旅遊度假區。

三潭風景區

三潭風景區位於廣水市北部,地處鄂豫之交。有三潭、高貴山金頂、許家沖水庫、平靖關古關隘4個遊覽區,35個遊覽點。清奇幽邃的“三潭疊韻”是三潭景區標誌性景點,被譽為“中原一秀”。中國第一青檀園總面積2000餘畝,是華中地區最大的青檀群落。風景區最高峰大貴山金頂海拔908米,其門匾“崧高峻極”與河南少林寺門匾如出一轍。

中華山國家森林公園

中華山國家森林公園地處廣水市東北部,桐柏山南麓,大別山西端,是江淮流域的分水嶺,南北景觀兼而有之。景區面積6927公頃,是湖北省面積最大的國家森林公園。這裡氣候宜人,森林植被保護完好,共有木本植物69科155屬1830種。這裡地形複雜,地勢險峻,有“九峰、七寨、五寺、一百零八嶺”之稱。這裡山水風光秀麗,分為蓮花湖、祖師殿、香峰寺、龍泉溝、古井庵、觀音寺六大景區,金牛溪、哈哈嶺、寶林寺、興王寨等50多個景點。

著名人物

【春秋】季梁【宋】牟仲甫【元】明玉珍【元】宣昭【明】陳之輔【明】陳奇抱【清】朱奇生
【清】劉 顯【清】羅世材【清】儲嘉珩【清】李樹人【清】杜兆熊【清】李振藻【清】佘學川
傅壁城慈 舟楊汝梅黃建中鄒宗伊史國衡顧學頡
胡德坤陳 彥李 輝馮 放喬 林駱 峰常懷堂
羅維揚李聖強石中元徐春蓮葉千華楊仲謙何慶華
陳澤愷柳 松梁遠林柳小滿周勝利李道國曾 翔
郭永琰劉新華何 笛劉 皇李和清徐春穩胡傳軍
聶 明庹啟兵馬保林王永定馬洛順李國成朱漢訓
徐蘭芳劉長金胡安軍楊世能沈 冶毛新玉龔承樹
蘇紹元鄧克明李學國馬先覺李承銘王福清黃新福
聶世國王 波陳邦運李正堂錢厚琴劉金波李代保
孫艷林童傳增江興伍何紹和張成新徐開玉祝培舉
程 茼周宇江劉仁村劉華仁劉春華余永蘭黃永金
黃彬彬鄒自成田先富劉三運胡永國張立海羅立銘
郝道猛張菊梅李先明徐立華徐國安周世義施從海
董仕全張尊東朱德權裴作斌李光文龔文清宋天章
黃敬剛汪艾軍聶孝全吳德昌王守成孔三順李玉樂
萬朝領王光才蔣亞平策道興根映平蘭國安劉興
印 恭釋智信清 遠萬 行常 海張時超曾先奎
李國棟夏永平耿學超吳家清葉 進張欽文葉修直
張世璦余加剛張世汶李國成汪興旺黃永生鄒守達
胡德坤向繼洲聶仕書石義彬周 英許邦官朱 虹
郭永玉王永海杜國良馬濟蘭唐道均郭發展李起甫
鄢志耀蘇兵民蔣遠國肖練武劉倫釗宋清龍蘇明權

友好城市

隨州:澳大利亞皮里港市、北京市東城區、黑龍江省七台河市

曾都區:武漢市青山區

廣水市:安徽省寧國市

隨縣:湖南省炎陵縣

城市榮譽

2014年9月25日,獲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2016年12月7日,被列為第三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  

2017年12月15日,獲中國十佳魅力城市。  

湖北行政區劃

 湖北是中國開發較早的省份之一,是長江流域“楚文化”的中心。

湖北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概況湖北省簡稱鄂,省會武漢市;全省轄12個地級市、1個自治州,38個市轄區、24個縣級市、37個縣、2個自治縣、1個林區。  
地級市自治州 市轄區縣級市自治縣林區
武漢市江岸區 | 武昌區 | 江漢區 | 礄口區 | 漢陽區 | 青山區 | 洪山區 | 東西湖區 | 漢南區 | 蔡甸區 | 江夏區 | 黃陂區| 新洲區
黃石市黃石港區 | 西塞山區 | 下陸區 | 鐵山區 | 大冶市 | 陽新縣
十堰市張灣區 | 茅箭區 | 丹江口市 | 鄖縣 | 竹山縣 | 房縣 | 鄖西縣 | 竹谿縣 | 武當山旅遊經濟特區*
荊州市沙市區 | 荊州區 | 洪湖市 | 石首市 | 松滋市 | 監利縣 | 公安縣 | 江陵縣
宜昌市西陵區 | 伍家崗區 | 點軍區 | 猇亭區 | 夷陵區 | 宜都市 | 當陽市 | 枝江市 | 秭歸縣 | 遠安縣 | 興山縣 | 五峰土家族自治縣 | 長陽土家族自治縣
襄樊市襄城區 | 樊城區 | 襄陽區 | 老河口市 | 棗陽市 | 宜城市 | 南漳縣 | 穀城縣 | 保康縣
鄂州市 鄂城區 | 華容區 | 梁子湖區
荊門市東寶區 | 掇刀區 | 鍾祥市 | 京山縣 | 沙洋縣
孝感市 孝南區 | 應城市 | 安陸市 | 漢川市 | 雲夢縣 | 大悟縣 | 孝昌縣
黃岡市黃州區 | 麻城市 | 武穴市 | 紅安縣 | 羅田縣 | 浠水縣 | 蘄春縣 | 黃梅縣 | 英山縣 | 團風縣
 鹹寧市鹹安區 | 赤壁市 | 嘉魚縣 | 通山縣 | 崇陽縣 | 通城縣
隨州市曾都區 | 廣水市 | 隨縣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恩施市 | 利川市 | 建始縣 | 來鳳縣 | 巴東縣 | 鶴峯縣 | 宣恩縣 | 鹹豐縣
省直轄縣級行政區仙桃市 | 天門市 | 潛江市| 神農架林區
註:1:武漢市為副省級城市。
2:帶“*”屬於地方設立的縣級行政或經濟管理區,並非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在冊的行政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