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寶芡實粥

八寶芡實粥

農曆十二月(古稱臘月)初八日,是漢族的傳統節日。有吃“臘八粥”的習俗。在漢代,以冬至後第三個戊日為“臘日”,南北朝時改為十二月初八日,謂之“臘八節”。人們在這天進行祭祀活動,祈求豐收和吉祥。

配方芡實薏米白扁豆蓮肉山藥紅棗桂圓百合各6克,梗米150克。

八寶芡實粥八寶芡實粥
製法前八味加水適量,煎煮40分鐘,再加入粳米,煮熬成粥。 功效益氣補血。 用法早晚食用。

芡實

【中文名】芡實(《綱目》)
【類 別】種子
【異名】卵菱(《管子》),雞癱(《莊子》),雞頭實雁喙實(《本經》),雞頭雁頭烏頭(《方言》),艻子(陶弘景),鴻頭(韓愈),水流黃(《東坡雜記》),水雞頭(《經驗方》),肇實、刺蓮藕(《廣西中獸醫藥植》),刀芡實、雞頭果、蘇黃、黃實(《江蘇植藥志》),雞咀蓮(《民間常用草藥彙編》),雞頭苞(《江西中藥》),刺蓮蓬實(《藥材學》)。
【來源】為睡蓮科植物芡的成熟種仁。
【植物形態】芡(《周禮》),又名:(《方言》),(崔豹《古今注》)。
一年生水生草本,具白色鬚根及不明顯的莖。初生葉沉水,箭形;後生葉浮於水面,葉柄長,圓柱形中空,表面生多數刺,葉片橢圓狀腎形或圓狀盾形,直徑65~130厘米,表面深綠色,有蠟被,具多數隆起,葉脈分歧點有尖刺,背面深紫色,葉脈凸起,有絨毛。花單生;花梗粗長,多刺,伸出水面;萼片4,直立,披針形,肉質,外面綠色,有刺,內面帶紫色;花瓣多數,分3輪排列,帶紫色;雄蕊多數;子房半下位,8室,無花柱,柱頭紅色。漿果球形,海綿質,污紫紅色,外被皮刺,上有宿存萼片。種子球形,黑色,堅硬,具假種皮。花期6~9月。果期7~10月。
生於池沼湖泊中。分布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河南山東江蘇安徽浙江福建江西台灣廣西、湖南、湖北、四川、廣東雲南及貴州等地。
本植物的根(芡實根)、花莖(芡實莖)、葉(芡實葉)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採集】9~10月種子成熟時,割取果實,擊碎果皮,取出種子,除去硬殼曬乾。
【藥材】乾燥種仁呈圓球形,直徑約6毫米。一端呈白色,約占全體1/3,有圓形凹陷,另一端為棕紅色,約占全體2/3。表面平滑,有花紋。質硬而脆,破開後,斷面不平,色潔白,粉性。無臭,味淡。以顆粒飽滿均勻、粉性足、無碎末及皮殼者為佳。
主產江蘇、湖南、湖北、山東。此外,福建河北河南江西浙江四川等地亦產。
【化學成分】種子含多量澱粉。每100克中含蛋白質4.4克,脂肪0.2克,碳水化物32克,粗纖維0.4克,灰分0.5克,鈣9毫克,磷110毫克,鐵0.4毫克,硫胺素0.40毫克,核黃素0.08毫克,尼克酸2.5毫克,抗壞血酸6毫克,胡蘿蔔素微量。
【炮製】炒芡實:先將麩皮放熱鍋內炒至煙起,再將淨芡實倒入,拌炒至微黃色,取出,篩淨麩皮,放涼。
孟詵:"凡用(芡實),蒸熟,烈日曬裂取仁,亦可舂取粉用。"
【性味】甘澀,平。
《本經》:"味甘,平,"
《別錄》:"無毒。"
《綱目》:"甘,平,澀,無毒。"
《藥品化義》:"味甘,性乾溫、鮮涼。"
【歸經】入脾、腎經。
《雷公炮製藥性解》:"入心、腎、脾、胃四經。"
《藥品化義》:"入脾、胃、肝三經。"
【功用主治】固腎澀精,補脾止泄。治遺精,淋濁,帶下,小便不禁,大便泄瀉。
(1)健脾止瀉:用於脾虛泄瀉,常配山藥、白朮。
(2)澀精止帶:用於遺精、白帶過多、尿頻或尿失禁,常配金櫻子、蓮子。
①《本經》:"主濕痹腰脊膝痛,補中除暴疾,益精氣,強志,令耳目聰明。"
《日華子本草》:"開胃助氣。"
③《綱目》:"止渴益腎。治小便不禁,遺精,白濁,帶下。"
《本草從新》:補脾固腎,助氣澀精。治夢遺滑精,解暑熱酒毒,療帶濁泄瀉,小便不禁。"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或入丸、散。
【宜忌】《隨息居飲食看》:"凡外感前後,瘧痢疳痔,氣鬱痞脹,溺赤便秘,食不運化及新產後皆忌之。"
【選方】①治夢遺漏精:雞頭肉末、蓮花蕊末、龍骨(別研)、烏梅肉(焙乾取末)各一兩。上件煮山藥糊為丸,如雞頭大。每服一粒,溫酒、鹽湯任下,空心。(《楊氏家藏方》玉鎖丹)
②治精滑不禁:沙苑蒺藜(炒)、芡實(蒸)、蓮須各二兩,龍骨(酥炙)、牡蠣(鹽水煮一日一夜,煅粉)各一兩。共為末,蓮子粉糊為丸,鹽湯下。(《醫方集解》金鎖固精丸)
③治濁病:芡實粉、白茯苓粉。黃蠟化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百丸,鹽湯下。(《摘元方》分清丸)
④治老幼脾腎虛熱及久痢:芡實、山藥、茯苓白朮、蓮肉、薏苡仁、白扁豆各四兩,人參一兩。俱炒燥為末,白湯調服。(《方脈正宗》)
⑤小便頻數及遺精。用秋石、白茯苓、芡實、蓮子各二兩,共研為末。加蒸棗做成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鹽湯送下。此方名"四精丸"。
⑥白濁。用芡實粉、白茯苓粉。化黃蠟和蜜作丸子。如梧子大。每服百丸,鹽湯送下。此方甸"分清丸"。

薏苡

【藥物名稱】薏苡
【別名】川谷菩提子尿端子回回米瞎眼子樹催生子尿珠子蓼茶子薏米
【科屬】禾本科

八寶芡實粥八寶芡實粥

【植物形態】植物形態:多年生草本,高1~1.5米。莖叢生,直立,粗壯,多分枝,基部節上生氣根。葉互生,線形至披針形,長8~40厘米,寬1.2~4厘米,先端漸尖,基部鈍圓,邊緣粗糙具短剛毛,表面綠色,背面淺綠色,主脈粗壯明顯,兩面無毛,葉鞘光滑抱莖。花單性同株,腋生穗狀花序,雄穗在上,雌穗在下,雄小穗復瓦狀排列於穗軸的每1節上,成上舉或下垂的總狀花序;雌小穗包藏於球形的骨質總苞內,成熟時白色,內含1穎果。
生態分布:產我國南部各省;多生於山谷、溪邊、水溝邊。
藥用部分:全草、果實、根入藥,秋季葉轉黃、果實成熟時收穫,全草夏秋可採用。
用途:性味甘、淡、微寒,無毒。能清心肺隔熱,利小便,通經,驅蛔蟲,逐水祛濕。種子能催生墮胎,治沙石熱淋,消渴,水腫,黃疸,月經不調,小腹脹。又可治膨脹症,大便秘結,軟腳症,小牛排白糞及豬丹毒症。用量:種仁3錢~1兩。

白扁豆

Semen Dolichoris Album
(英) White Hyacinth Bean

八寶芡實粥八寶芡實粥
【別名】峨眉豆藤豆羊眼豆肉豆
【來源】為豆科植物扁豆Dolichos lablab L.的種子。
【性味】性微溫,味甘。
【功用主治】健脾化濕,和中消暑。用於脾胃虛弱、食欲不振、大更溏瀉、白帶過多、暑濕吐瀉、胸悶腹脹。
【植物形態】一年生纏繞草本。三出複葉,先生小葉菱狀廣卵形,側生小葉斜菱狀廣卵形,長6~11cm,寬4.5~10.5cm,頂端短尖或漸尖,兩面沿葉脈處有白色短柔毛。總狀花序腋生,花2~4朵叢生於花序軸的節上。花冠白色或紫紅色;子房有絹毛,基部有腺體,花柱近頂端有白色髯毛。莢果扁,鐮刀形或半橢圓形,長5~7cm,種子3~5顆,白色或紫黑色。花果期7~10月。各地有栽培。
【採制】9~10月摘取成熟果實,曬乾,收集種子;生用或微炒用。
【性狀】種子扁橢圓形或扁卵圓形,長0.8~1.3cm,寬0.6~0.9cm,厚0.7cm。表面淡莧白色或淡黃色,平滑,略有光澤,一側邊緣有隆起的白色半月形種阜。質堅硬,種皮薄而脆,子葉2,肥厚,黃白色。氣微,味淡,嚼之有豆腥氣。

【藥物名稱】
【別名】荷,芙蕖
【科屬】睡蓮科

八寶芡實粥八寶芡實粥

【植物形態】植物形態:水生多年生草本。根莖肥厚,即俗稱"蓮藕",橫走,外皮黃白色,節部縊縮,生有鱗葉與不定根,節間膨大,內白色,中空有許多條縱行管道。葉根生,圓盾形,高出水面,直徑30~90厘米,全緣或稍呈波狀,表面暗綠色,光滑具白霜,背面淺綠色,葉柄著生於葉背中央,圓柱形,中空,高達1~2米,表面散生刺毛。花粉紅色或白色,有芳香,花柄與葉柄等長或略高,單一,頂生,花徑12~23厘米,萼片4~5片。綠色,早落,花瓣多數,由外向內逐漸變小;雄蕊多數,心皮多數,埋藏於膨大倒錐形的花托內,子房橢圓形,花柱短,花托倒錐形,頂部平,有小孔20~30個,每個小孔內有1子房。果期花托逐漸增大,內呈海綿狀,俗稱"蓮蓬",堅果橢圓形或卵形,果皮堅硬,革質,內有種子1枚,俗稱"蓮子"。
生態分布:我國南北各省均有在植。
藥用部分:根莖、藕節、葉、花、果實及石蓮子均入藥,夏季采葉,夏秋採蓮子,秋冬季采藕,夏季採花。
用途:荷葉性味苦,平;能清熱,解毒,散瘀;治暑熱,燒灰吞服治產後煩竭,瘀血不止,胎衣不乾,治吐血。荷花性味甘,平;能調氣,止血,散瘀;治吐血,白帶,外傷。蓮房苦、澀、溫;能止血,破血;治血崩腹脹痛。藕節性味甘、澀、平;能止血化痰。蓮心性味苦,寒;能清心去火,解煩渴。荷蒂與荷葉效相同;荷葉梗清熱毒,解酒。蓮子性味甘、澀、平,無毒;能安神,補中。蓮須性味甘、澀、微溫,無毒;功用同蓮子。石蓮子性味甘,溫;能補脾,澀腸,固精。用量:(葉、藕節、荷葉、蓮房)1.5~3錢,蒂3~7枚,蓮子3~3錢,蓮心1~2錢,蓮須8分~1錢5分,荷梗1尺許,石蓮子1~3錢。

山藥

【藥物名稱】山藥

八寶芡實粥八寶芡實粥
【英文名】Common Yam Rhizome
【別名】淮山藥懷山藥山菇
【來源】為薯蕷科植物薯蕷Dioscorea opposita Thunb.的根莖。
【植物形態】纏繞草質藤本。莖通常帶紫紅色。單葉在莖下部互生,中部以上對生;葉片卵狀三角形至寬卵狀或戟狀,變異大,基部深心形,邊緣常3淺裂至3深裂。花單性,雌雄異株,成細長穗狀花序;蒴果三棱狀扁圓形或三棱狀圓形,外面有白粉。花期6~9月,果期7~11月。山坡、山谷林下,或溪邊、路旁灌叢中或雜草中。主產河南
【採集】秋季或冬季挖取根莖,除去泥土、鬚根,切去蘆頭,洗淨,用水浸後刮皮,反覆用硫磺熏後,曬乾。有的在硫磺熏後,用木板搓成圓柱形,切段,曬乾,打光。
【化學成分】含甘露聚糖(mannan)、3,4- 二羥基苯乙胺植酸(phytic acid)、尿囊素(allantion)、膽鹼多巴胺(dopamine)、山藥鹼(batatasine),以及10餘種胺基酸、糖蛋白、多酚氧化酶
【性味】性平,味甘。
【功用主治】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用於脾虛食少、久瀉不止、肺虛喘咳、腎虛遺精、帶下、尿頻、虛熱消渴。

【藥物名稱】

八寶芡實粥八寶芡實粥

【別名】大棗紅棗棗子
【科屬】鼠李科
【植物形態】植物形態: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達10米。枝平滑無毛,有刺,對生,一長一短,長者約1厘米,直伸,短者向下鉤曲;小枝叢生。葉互生,長圓狀卵形或卵狀披針形,少數為卵形,基部偏斜,具3~5脈,先端微尖或鈍,邊緣有細鈍鋸齒,表面綠色而有光澤,背面灰白色,有柄,長1~5毫米。花黃色,腋生短聚傘花序,花萼,花瓣均5片,雄蕊10枚,子房上位,2室。核果長橢圓形,熟時暗赤色。
生態分布:我國各地均有栽植。
藥用部分:果、根、樹皮入藥。8~9月採收。
用途:果性味甘、溫,無毒。能補中益氣,養脾生津,和解百藥。治中氣虛弱,脾胃不和,虛瀉,虛咳,攣引強急等症。解附子,天雄毒。根性味甘、平、無毒。能下乳,清熱,調經;治濕氣及小兒風丹(蕁麻科)。棗樹皮治刀傷出血和腹瀉。用量:果3~10枚;根5錢~1兩。

龍眼

【來源及植物形態】見"龍眼肉"。
【性味】甘、平溫、無毒。

八寶芡實粥八寶芡實粥

【歸經】入心、脾、胃。
【功效】補心脾,益氣血,健脾胃,養肌肉
【主治】思慮傷脾,頭昏,失眠,心悸怔忡,虛贏,病後或產後體虛,及由於脾虛所致之下血失血症
【禁忌】患有外感實邪,痰飲脹滿者勿食龍眼肉。
【說明】龍眼肉有補心脾、益氣血作用,是一種比較理想的中藥,但鮮龍眼肉多食卻易生濕熱及引起口乾,入藥治病多用乾龍眼,又名桂圓肉。
【選方】①龍眼肉,每日嚼食30克,治心悸怔忡。
龍眼肉,蒸熟每日食之,食至500多克後,即可治癒心悸怔忡、失眠、心脾血虛症者及大便下血數日不愈者。
③龍眼肉10克,蓮子15克,糯米60克,煮粥每日早晚食,治貧血體弱,心悸失眠,精神不振。
④龍眼肉10克,花生米(連紅衣)12克,水煎服,亦治貧血體弱。
⑤龍眼肉、炒酸棗仁各10克,芡實12克,煮湯睡前飲,治失眠、心悸。
⑥龍眼肉干七個,連核一起放火中煅炭存性,研細末,分四次服,一日兩次,用鍛赭石15克煎水送服,治呃逆。
⑦龍眼龍30克配白糖3克,若素體多火者再加入西洋參片,碗口加蓋,每天在飯鍋上蒸,蒸至百次,便成玉靈膏(亦稱代參膏)。凡年老體衰贏弱病者,每次用開水送服一匙,大補氣血,力勝參芪,產婦臨產前服之尤佳。
⑧龍眼肉15-30克,大紅棗15克,水適量,同蒸熟食用。治婦女崩漏,貧血,血小板減少。
⑨龍眼乾、大棗、生薑各適量,水煎服,治產後浮腫。
⑩龍眼肉、雞蛋,蒸熟食用,治月經不調,產後虛弱。
⑾龍眼乾14枚,生薑3片,水煎服,治脾虛泄瀉。
⑿歸元仙酒:龍眼肉、當歸適量,用40度米酒浸泡半月後,每日少量飲之,有養血益顏之功效。
⒀龍眼肉15克,蓮子、芡實各20克,同煮湯食用,可治貧血,心悸怔忡,自汗盜汗,神經衰弱等症。
蜜餞姜棗龍眼:龍眼肉、大棗各250克,同煮至七成熟,加入鮮薑汁兩湯匙和蜂蜜250克,調勻煮沸,冷卻後裝瓶。每次服用龍眼、大棗各6-8粒,每日三次。有補脾胃,益心血作用。適用於脾虛,血虧,食欲不振,心悸怔忡,面色萎黃,浮腫等症。
糖漬鮮龍眼:鮮龍眼500克(去皮核),加白糖50克,反覆蒸、曬數次,至使色澤變黑,最後拌入白糖少許裝瓶,每次食龍眼肉4-5粒,每日兩次。本品有"力勝人參、黃芪"之說。可養心血,補氣力,安心神。適用於老人、病後、產前產後體虛,瘦弱,失眠,心悸,健忘等症。
⒃桂元醴:龍眼肉200克,浸泡於60度白酒(500亳升)內,半個月後即可飲用。有補心脾,助精神作用。適用於失眠,健忘,驚悸,虛勞衰弱等症。
【附】龍眼核
龍眼核三顆,燒炭存性研末,沖熱酒服,治胃寒痛。
②龍眼核炒乾研末,每次15克,開水沖服,治急性胃腸炎。
③龍眼核(去黑皮)研末,每日空腹時開水送服6克,治便血。
④龍眼核500克,洗淨,放瓦上焙乾研末,每次10克,用黃酒送服,治疝氣疼痛。

百合

【藥物名稱】百合

八寶芡實粥八寶芡實粥

【別名】喇叭筒,百公花,百花,山大蒜濾野百合
【科屬】百合科
【植物形態】植物形態:多年生草本,高0.7~1.5米。鱗莖淡白色,有擴展的鱗片,直徑5~7.5厘米,莖直立,平滑,多少帶紫色。葉散生,多數披針形至橢圓狀披針形,長7~10厘米,寬1.3~2厘米,基部漸狹,先端尖,全緣。花白色,外帶紫暈,1~4朵生於莖端,花被喇叭狀,6裂,裂片長15~20厘米,基部有蜜腺槽雄蕊6枚,花葯紫色,花絲纖弱,花柱極長,柱頭3裂。蒴果,3室,種子多數。
生態分布:產我國中部各省。
藥用部分:鱗莖入藥,秋季採集。
用途:性味苦,微寒,無毒。為滋養強壯性鎮咳祛痰藥,對肺結核、慢性、乾性支氣管炎有滋養、緩和止咳之功,並有清涼退熱作用。用量:2~4錢。

粳米

【異名】大米(《滇南本草》),硬米(《本草求原》)。

八寶芡實粥八寶芡實粥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稻(粳稻)的種仁。
【植物形態】(《詩經》),又名:(《詩經》),嘉蔬(《禮記》),水稻
一年生草本。稈直立,叢生,高約1米左右;中空,有節,有分櫱。葉具葉鞘,葉鞘無毛,與節間等長或下部者較長;葉舌膜質而較硬,披針形,基部兩側下延與葉鞘邊緣相結合,長8~25毫米,幼時具明顯的葉耳;葉片線形,扁平,長30~60厘米,寬6~15毫米;粗糙,葉脈明顯。圓錐花序疏鬆,成熟時向下彎垂,分枝具角棱,常粗糙;小穗長圓形,長6~8毫米;每小穗僅具1花,不育花外稃錐刺狀,無毛;可育花外稃硬紙質,具5脈,遍被細毛或稀無毛,無芒或有芒;內稃3脈,亦被細毛;鱗被2枚,卵圓形,長約1毫米;雄蕊6,花葯長約2毫米,花絲細弱;子房長圓形,光滑,花柱2枚,柱頭羽毛狀,有時有第三枝退化的花柱。穎果矩圓形,平滑,淡黃色、白色。種子具明顯的線狀種臍。花期7~8月。果期8~9月。
水生或陸生。全國各地均有栽培。稻的類型很多,按米粒的粘性不同,可分為粳稻、秈稻、糯稻等種。粳稻植株較矮,稈硬,葉幅狹,穀粒較短圓,米的粘性較強,脹性小。秈稻植株較高,稈軟,葉幅寬,穀粒細長,米的粘性差,脹性大。糯稻在以上二種類型中都有,其米粒中含有多量糊精,粘性最強,脹性小。
本植物的莖葉(稻草)、果實上的細芒刺(稻穀芒)、發芽的果實(谷芽)、種皮(米皮糠)以及糯稻秈稻的種仁(糯米、秈米)、糯稻的根莖及根(糯稻根須)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化學成分】約含75%以上的澱粉,8%左右的蛋白質,0.5~1%的脂肪。尚含有少量B族維生素;維生素的含量因稻子的種類和種植地點而異。脂肪部分含有酯型膽甾醇和自由膽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谷甾醇,甘油一、二、三酯,磷酯,廿四醯基鞘氨醇葡萄糖自由脂肪酸。尚含有乙酸延胡索酸琥珀酸甘醇酸檸檬酸蘋果酸等多種有機酸,葡萄糖果糖麥芽糖等單糖。
【藥理作用】抗腫瘤作用。套用自然長菌風化陳年(3年以上)的糯木粽子,剔去其發黑者,80℃焙乾,磨粉,做成水混懸液、水提取液及乙醇提取液。給小鼠接種腹水型肝癌後,每天灌服水混懸液或皮下注射水或乙醇提取液,連續10天,對於腹水型肝癌小鼠的腹水生成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分別為77.6%、56.4%和52.1%。在腹水塗片上看到用藥組的癌細胞退變現象都較對照組為著,肉眼觀察,對照組腹腔內腫瘤生長較給藥組廣泛,粘連情況也較嚴重。但接種癌細胞後11天,對照組與用藥組動物死亡情況並無明顯差異。
【性味】甘,平。
八寶芡實粥八寶芡實粥

《別錄》:"味苦,平,無毒,"
《千金·食治》:"味辛苦,平,無毒。生者冷,燔者熱。"
《七卷食經》:"味甘,微寒。"
《綱目》:"北粳:涼,南粳:溫,赤粳:熱,白粳:涼,晚白粳:寒,新粳:熱,陳粳:涼。"
【歸經】《本草求真》:"入脾、胃經。"
【功用主治】補中益氣,健脾和胃,除煩渴,止瀉痢。
《別錄》:"主益氣,止煩,止泄。"
《千金·食治》:"平胃氣,長肌肉。"
③孟詵:"溫中,益氣,補下元。"
《日華子本草》:"壯筋骨,補腸胃。"
《滇南本草》:"治諸虛百損,強陰壯骨,生津,明目,長智。"
《綱目》:"粳米粥:利小便,止煩渴,養腸胃。""炒米湯:益胃除濕。"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
【宜忌】《綱目》:"炒米湯不去火毒,令人作渴。"
【選方】①治霍亂狂悶,煩渴,吐瀉無度,氣欲絕者:淡竹瀝一合,粳米一合(炒,以水二盞同研,去滓取汁)。上二味,和勻頓服之。(《聖濟總錄》竹瀝飲)
②治赤痢熱躁:粳米半升。水研取汁,入油瓷瓶中,蠟紙封口,沉井底一夜,平旦服之。(《普濟方》)
③治受胎未足,初生無皮,色赤,但有紅筋:早白米粉撲之。(《聖濟總錄》)
【名家論述】①寧原《食鑒本草》:"粳米,即今之白晚米,惟味香甘,與早熟米及各土所產亦白大小異族四、五種,猶同一類也,皆能補脾,益五臟,壯氣力,止泄痢,惟粳米之功為第一耳。"
《本草蒙筌》:"粳米,傷寒方中,亦多加入,各有取義,未嘗一拘。少陰證,桃花湯每加,取甘以補正氣也;竹葉石膏湯頻用,取甘以益不足焉;白虎湯入手太陰,亦同甘草用者,取甘以緩之,使不速於下爾。"
《綱目》:"梗稻六、七月收者為早粳,止可充食;八、九月收者為遲粳,十月收者為晚粳。北方氣寒,粳性多
八寶芡實粥八寶芡實粥
涼,八、九月收者,即可入藥;南方氣熱,粳性多溫,惟十月晚稻氣涼,乃可入藥。""按羅天益《寶鑑》雲,粳粟米粥氣薄味淡,陽中之陰也。所以淡滲下行,能利小便,又張耒《粥記》雲,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虛,谷氣便作,所補不細,又極柔膩,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妙訣。"
《本草經疏》:"粳米即人所常食米,為五穀之長,人相賴以為命者也。其味甘而淡,其性平而無毒,雖專主脾胃,而五臟生氣,血脈精髓,因之以充溢,周身筋骨肌肉皮膚,因之而強健。《本經》益氣止煩止泄,特其餘事耳。"
《隨息居飲食譜》:"粳米甘平,宜煮粥食,功與秈同,秈亦可粥而粳較稠,粳亦可飯而秈耐飢。粥飯為世間第一補人之物,強食亦能致病戕生,患停飲者不宜吸粥。痧脹霍亂雖米湯不可入口,以其性補,能閉塞隧絡也。故貧人患虛證,以濃米飲代參湯。至病人、產婦粥養最宜,以其較秈為柔,而較糯不粘也。炒米雖香,性燥助火,非中寒便瀉者忌之。又有一種香粳米,自然有香,亦名香珠米,煮粥時加入之,香美異常,尤能醒胃。凡煮粥宜用井泉水,則味更佳也。"

相關詞條

姜艾雞蛋婺源茗眉茶室上性心動過速川斷羊腎粥歸參燉母雞德壽堂藥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