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1
《聖濟總錄》卷三十九。組成
淡竹瀝60毫升 粳米100克(炒,以水300毫升同研,去滓取汁)用法
上二味和勻,頓服。主治
霍亂,狂悶煩渴,吐利無度,氣欲絕者。
處方來源2
《聖濟總錄》卷一三九。
別名
竹瀝湯、竹瀝水
藥物組成
竹瀝3升。
功效
清肺熱,化痰。
主治
中風不語,頸項強直,身體拘急,痰熱咳嗽,瘟疫煩躁,小兒驚癇。
用法用量
上藥先溫暖,分作5-6服。發口灌之。
用藥禁忌
虛寒性咳嗽忌服。
中藥方劑之竹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