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
簡稱“國畫”,在本世界美術領域內自成都市獨特體系。它用毛筆、墨,和中國畫顏料,在特製的宣紙或絹上作畫。在題材上有人物畫、山水畫、花鳥(卉)畫動物畫等之分。在技法上又可引為工筆畫和寫意畫兩種,各有蹊徑,互有特色。在人物畫方面,從晚周至漢、魏、六朝逐漸成熟。山水、花鳥等至隋唐之際,始獨立形成畫料。到五代、兩宋、流派繁多,為高度發展階段。元化水墨畫盛行。明、清和近代,大體錄襲前規。在各個時期中,都出現了不少革新造性的畫家。在世界美術領導或中國畫具有鮮明的民族形式和獨特風格。在描繪物象上,主動運用線條、墨色來表現形體、質感,有高度的表現力,並與詩詞、款賦、書法篆刻相結合,達到“形神兼備”氣韻生動的效果。另外中國畫,還有著獨特的裝裱形式,起到襯托畫體的作用。凡以人物為內容的繪畫統稱人物畫。範圍很廣,從畫面人物多少一般分為群像畫和肖像畫。前者以突出人物活動為主,後者以描繪人物形象的酷肖為主。二者表現的側重點雖有不同,但都要求形神兼備,即不但人物形象符合人物的形體,服飾結構、比例、場景透視原理等。而且要表現出人物的性格、氣質、和精神、神態等。人物的面部是描繪的重點,同時還要處理好人物與人物,人物與環境之間的關係,以求得人物及人物動作和整體畫布局(章法)的統一。另外中國人物畫以線條表現人物的神情(神似)為其主要特點,而有別於西方繪畫以注重質感,光影變化的特色。
系中國繪畫門類中特有的一種繪畫畫種。以描繪花卉、竹石、鳥蟲等為作畫主體。在我國四.五千年以前的陶器上就出現了簡單的鳥魚圖案,可以作為我國最早的花鳥畫。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載:東晉、南朝宋時畫在絹帛上的花鳥畫已逐步形成了獨立的畫料。到了唐代,已趨成熟,出現了以工筆勾填畫風艷麗的邊鸞和以墨代色,墨分五彩的殷仲容。五代時發展有兩,即“徐、黃二體”。一宗徐熙、一宗黃鑒。明代沈啟南、孫雪居等。涉筆點染,亦追徐熙。徐青藤的花卉,超然畦逕,經清石濤到“楊州八怪”的花卉,更完善地形成了詩、書、畫三絕。
系中國畫,特有的畫種之一。在魏晉南北朝時已逐漸從人物畫中分離出來,形成獨立的畫料,到唐代已完全成熟。山水畫,是稟愛自然的精華,天地的秀氣,所以陰陽、晦冥、晴雨、寒暑、朝昏、晝夜有無窮的妙趣。從六朝到唐山水畫家雖然很多,但他們的筆法,位置卻很古拙。到了李思訓、王維、張等便較為完善了山水畫的畫理、畫法,章法(構圖)逐漸形成了中國山水畫的面貌。五代的荊浩、關同更有新的創新,一流陳規舊習。出現了新的局面。到了宋代、范寬、李成三家鼎立,前無古人。山水畫法達到了幾乎完美的境界。
淺絳山水畫
中國山水畫中的一種沒色技巧。即凡以淡紅青色彩渲染為主山水畫,統稱淺絳山水。其方法是先用濃淡,乾溫變化之墨線勾勒輪廓結構變化之後,再施以淡的赭石,(或摻少稍失砂類)染山石,樹木結構處。最後用淡花青類色渲染即成。
青綠山水畫(兼金碧山水)
系中國畫中施用濃重的礦物顏料的石青和石綠顏料為主。表現山石樹木的蒼翠而得名。也有在青綠山石的輪廓上勾以金石,這樣的山水畫又稱金碧山水。青綠山水始創於唐氏的李思訓,北宋的王希孟所畫的《千里江山圖》、現代的劉田依《長江三峽圖》也是青綠山水的代表之一。
沒骨(法)畫
中國畫傳統花卉(花鳥)畫的一種畫法。直接用顏色或墨色繪成花葉,而沒有“筆骨”——即用墨線勾勒的輪廓。據宋代郭若虛《圖畫見聞志》記載,這樣畫法始於五代的徐熙,徐崇嗣祖孫。其實始於黃筌,徐崇嗣僅是“郊諸黃之格”而已,《宣和畫譜》著錄有黃筌《沒骨花枝圖》一件;《洞天清錄集》說黃筌“真似粉堆,而不作圈線”,(註:在中國古代粉即是色),這即“沒骨畫法。”
中國畫傳統畫法之一。畫法比較工整嚴謹,以描繪被畫對象的準確形象為準則。相對於“寫意畫”。(以描繪被畫對象的大意為原則)而言。總的來講,工筆畫用筆工整細緻,敷色層層渲染,細節剛徹入微要用極細膩的筆觸描繪物象,故稱“工筆”。
寫意畫中國畫傳統的畫法之一,相“工筆畫”而言,用豪放、簡練、灑落的筆墨描繪物象的形神,抒發作者的感情。寫意畫在表現對象上是運用概括、誇張的手法,豐富的聯想,用筆雖簡但意境繁邃,具有一定的表現力。它要有高度概括的能力,要有以少勝多的含蓄意境,落筆要準確,運筆要熟練,要能得心應手,意到筆隨。
主題畫
在中國畫中,畫家通過一定的故事情節人物、場景、題材展示給欣賞者的地社會和人生的某種看法或感想。或對某些歷史故事事件的等的形象與場景的形象刻劃與再現等。具有一定的再現性,真實性,或揭示性。一般每幅畫的立意比較明確。時間、事件等較為明晰。
界畫
中國繪畫很特色的一個門類。在作畫時使用界尺引線,故名:界畫。起源很早,晉代已有。顧愷之有“台榭一足器耳,難成易好,不待遷想妙得也”的話。到了隋代,界畫已經畫得相當好。《歷代各畫記》中評展之虔的界畫說:“觸物留情,備皆妙絕,尤垂生閣”;評董伯仁的界畫,贊他“樓生人物,曠絕古今”。李思訓的《九成宮紈扇圖》、《宮苑圖》等,也是很高成就的,到晚唐出了尹繼昭,五代有衛賢趙德義,趙忠義等人,宋初有郭忠恕。元代有王振鵬,李容槿,明代有仇英,清代有袁江,袁耀等。現存的唐懿德太子李重潤墓道西壁的《闕樓圖》是目前我國最早一幅大型界畫,宋代的著名界畫有《黃鶴樓》、《滕王閣圖》等。
指畫
中國傳統繪畫中的一種特殊的畫法。即以畫家的手指代替傳統工具中的毛筆蘸墨作畫,別有一種特殊趣味和技巧。故被稱為指畫。歷史上清高其佩近人潘天濤,洪世清所作指畫作畫作品其影響較大。
在中國畫中,以中國畫特有的材料之一,墨為主要原料加以清水的多少引為濃墨、淡墨、乾墨、濕墨、焦墨等,畫出不同濃淡(黑、白、灰)層次。別有一番韻味稱為“墨韻”。而形成水墨為主的一種繪畫形式。
小品畫
系中國畫畫家比較自由抒情作品,隨意之作,往往在藝術水平達到較高境界。其原因大概是出於在思想上沒有過多的拘束,絕屬隨意發揮所致。
彩墨畫
在中國畫裡,以“水墨畫”為基底,在其上敷色、點彩,使畫面較之水墨畫在色彩上較為豐富、明快、鮮亮。
白描畫
在中國畫裡,純以筆勾勒線條而不設色。或渲染水墨來描繪景物或形象的一種繪畫形式。也是中國畫的基礎訓練形式之一。對於訓練中國畫家的造型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過程。其畫作亦可成為獨立的繪畫品種。
扇面畫
在中國畫門類中,歷代書畫家都喜歡在扇面上繪畫或書寫以抒情達意,或為他人收藏或贈友人以詩留念。存字和畫的扇子,保持原樣的叫成扇,為便於收藏而裝裱成冊頁的習稱扇面。從形制上分,又有圓形叫團扇和摺疊式的叫摺扇。
動物畫
在中國畫中以動物形象作為藝術語言,以表達人的希望,幻想和各種感情的一種繪畫,描繪的題材很廣泛,凡動物均可入畫,但主要對象為人們常見的家禽,家畜和動物園中的各種動物。動物畫不要求維妙維肖,允許誇張與變形,但要有個性,要能引起觀眾的共鳴和生活美的聯想
宗教畫
取材於宗教之教義,故事和傳說且服務於宗教宣傳的繪畫。如道教中表現神仙的畫像,佛教中表現佛本生故事的繪畫,中國道教題材的繪畫早在魏晉時代就有專門關於神仙和傳說中故事場面及神仙形象的繪畫。佛教繪畫興盛於中古時代的印度,後流傳入中國(隨佛教流傳)後,逐漸被中國古代畫家用中國繪畫的形式描繪而形成了中國特色佛教繪畫。民間畫
在中國畫中指除專業畫家、文人畫家等之外的專以繪畫為生存手段而迎合一般市井習俗而從事繪畫的街頭藝人所作的種種畫作。其作品傾向艷麗甜俗細膩,不同於專業畫家、文人畫家,所作的畫作較為講究詩意,畫境等文化內涵。而為一般文化層次的平民喜愛。民間畫又稱匠人畫,比起院體畫缺乏嚴格的技巧訓練;比起文人畫,缺乏文學和理論修養。但是,它有些又趨於樸實、熱烈某些優點也是文人畫與院體畫所不及的,也有時為文人畫和院體畫所吸收。
院體畫
仕女畫
仕女畫:是指以美女為主要描繪題材的人物畫。最早始於戰國。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載:“散君者,善畫,齊王妃,九重台,召散君畫之。散君久不得歸,思其妻,乃畫妻對之,齊王知其妻姜,與錢百萬,納其妻。”在古代畫跡中,象唐周曠《秋風紈扇圖軸》、《宮裝仕女圖》清改奇《百美圖》等作品,均屬仕女畫珍品。仕女畫的特點,大都以工筆重彩為主要表現形式,並富於濃烈的裝飾。
禪宗畫
靜物畫
即以相對靜止的物體為主要描繪題材的繪畫。這種物體(如花卉、蔬果、器皿、書冊、食品和餐具等等)必須是根據作者創作構思的需要,經過認真的選擇,經過精心地擺布和安排,使許多物體在形象和色調的關係上,都能達到高度表現,總的諧和,能傳出物象內在的感情。靜物畫中所描繪的這些物體,雖很普通,但它卻包含了深刻的意義。如早在宋代李嵩的《花籃圖》,精心描繪了堆滿花籃的各種春花,給人以春意盎然、百芳爭艷、萬物扶疏的感覺。宋人《出水芙蓉圖》通過對芙蓉花的細膩描繪,給人以清新恬靜和芙蓉花豐盛、嬌柔而挺健的美感。在現代的靜物畫作品中,如齊白石的《蔬菜》和《櫻桃》,雖寥寥數筆,卻深刻地抒發了畫家對今天生活的無限熱愛。並使觀感者聯想到人們日常生活中所接觸和所必需的一些東西;聯想到江南初夏麥黃季節的美好圖景。靜物畫表現生動活潑、鮮明有力,具有給人以鼓舞、使人興奮向上,引人對生活產生無限熱愛的藝術感染力。一幅好的靜物畫,必須要儘可能的充分表現出有助於描繪出對象的精神實質的正確的形象和色彩。國畫的各種流派
風格
系一個畫家在一個歷史時期的生活環境、思想傾向及其畫家的個人生活經歷。常識修養和藝術手法等諸多方面的綜合因素所形成的某種特有的習性,在繪畫藝術作品中呈現出來的格調、品味、氣派等,特點。換言之即,因為繪畫作品是畫家所創作出來的。由於畫家個人出身。生活經歷,文化積,心性修養,性格氣質的不同,加之因所畫主題與時代習風和差異而運用的表現方法和習慣性。因而質使其作品在一定時期內或畫家個人形成不同風格。不過這種風格往會自覺不自覺的具有與同時代畫家的共同性,及與前代畫家繼承性等影響。但也有例外者與同代與前代截然不同的,全新風格。
流派
畫家們之間,因風格相近,技法上的規律相似自覺或不自覺的結合,就產生出各種同不流派。有個人形成一種流派的,也有某些畫家對生活態度,性格氣質以及藝術興趣和表現方法有共同情調形成流派的,亦有“藝術風格”相近或因地域關係形成流派的。各種不同流派,各具特色。在中國繪畫史上分風格流派往往是將幾位風格相近或同時代風格並不相近放在一起,如“元四家”、“明四家”、“清四王”、“楊州八怪”。
六朝三傑
是指在中國繪畫史上指六朝時期畫家。顧愷之、張僧繇,南朝梁時人。對繪畫有獨特創造,畫山水不以筆墨勾勒,史稱“沒骨山水”,自成一家。陸探微,南宋時人。有名於時。其用筆有“連綿不斷“的特點,稱為“一筆畫”。這三人各有特色,各具特長,時人稱六朝三傑。明楊填《畫品》中加畫家吳近子稱為“畫家四祖”。
五代四大家
指中國畫史上的。荊浩、關仝、董源、巨然.簡稱:荊、關、董、巨。他們的畫風,從唐朝以來,形成了比較明顯的變化。成為“唐風”至“宋格”的一大橋樑。明王世貞說:“山水至二李一變也;荊、關、董、巨又一變也。”(二李系指李思訓父子)。五代四大家之特色;荊浩之畫雄偉、深厚、峻拔、堅凝;關同之畫雄偉、堅定、峭壁茂密;董源之畫下筆雄偉,有嶄絕崢嶸之勢;巨然之畫趨於莊重樸實而沉靜。
荊浩
北宋三大家
指中國畫史上的董源、李成、范寬三大畫家。元湯曾說:“六朝至唐初,畫者雖多,筆法位置,深得古意。自王維、張、畢宏、鄭虔之徒出其不意,深造其理。五代荊、關,又別出新意,一洗前習。迨於宋朝董源、李成、范寬三大家鼎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山水格法始備。”他們確是開創了唐人所未開拓新畫風,較為完善了中國山水畫、面貌。三大家之特點:董源之畫除部分作品雄偉、嶄絕崢嶸之勢外,大多趨於平穩。
南宋四大家
指中國畫史上的南宋畫院畫家李唐、劉松年、馬遠、夏圭、亦稱“南宋四家”簡稱:“李、劉、馬、夏。”四家中李唐略早,劉、馬、夏繼承發展李唐的畫法,成為南宋畫院的主流。他們四家的風格特點是:李唐之畫剛勁犀利,氣魄雄偉;劉松年之畫受李唐影響,而又工整方面更為突出。馬遠、夏娃師李唐筆直法剛勁簡括,水墨淋漓,構圖書館多向特寫。有“馬一角”、“夏半邊”之稱。其畫風對明代的浙派和院體山水畫有較大的影響。屬豪縱簡略一路畫風,初無此稱,屠隆說:“李唐、劉松年、馬遠、夏圭,此南渡以後四大家也。”張醜認為:“南宋劉松年為冠,李唐、馬遠、夏圭次之。”張泰階則曰:“劉、李、馬、夏,俱負重名,而李、馬為最。”
指中國畫上的黃公望、王蒙、倪瓚、吳鎮四位元代畫家。其共同特色,是以“雅潔淡逸”山水畫風。強調水墨畫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四人同處於一個時代,年齡相近,他們的風格和特點:黃公望是山川深厚,草木華滋;王蒙是畫山水多至數十得,樹木不下數十種,千岩萬壑,迦環重迭;吳鎮山水蒼茫沉鬱;倪瓚山水,所謂“天真幽淡,蕭殺寂寞”,具有一種荒涼空寂、疏簡消沉的趣味。
明四家(吳門四家)
指中國畫史上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四位明代畫家。他們都在江蘇蘇州從事繪畫活動。因蘇州古為吳地,故又稱、沈、文、唐、仇為“吳門四家”。四人中沈周、文徵明都擅長畫山水,上承北京山水畫的傳統;唐寅山水、人物都很擅長,他們南宋院體為法;仇英以人工筆人物、青綠山水見稱。四人各有所長,先後齊名。但除沈周、文徵明有師承關係外,唐寅、仇英各有內格。因此“吳門四家”(“明四家”)只是明代四位成就很高四位不同風格的大家,並非一個畫派之稱。
中國傳統音樂
中國民族音樂有悠久的歷史傳統,在四五千年前的原始氏族社會中,就產生了原始的歌舞和歌曲,到殷周奴隸主統治的時代,音樂文化已經相當發達。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音樂不斷得到發展。在中國歷史上曾經多次出現音樂文化繁榮昌盛的時代。中國民族音樂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反映出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情感、意志、力量、幻想和追求。中國民族音樂文化是根植於中國悠久的傳統文化土壤之中,獨特的中國傳統文化造就了獨特的民族音樂。中國民族音樂基本上由宮廷音樂、文人音樂、宗教音樂、民間音樂四部分構成。
宮廷音樂:一部分是典制性音樂,如各類祭祀樂、凱歌樂、朝會樂等;另一部分是娛樂性音樂,如各種筵宴樂、行幸樂。這兩大部分音樂體現了宮廷貴族文化的兩個側面,一是皇權至上自我形象的塑造,二是貴族階層的精神享樂。
文人音樂:文人音樂包括古琴音樂與詞調音樂,它與書、繪畫、詩詞共同構成中國傳統文化中獨特的文人文化,琴、棋、書、畫,琴居首位。古琴音樂追求的是超塵脫俗的意境天人合一的思想,“清、幽、淡、遠”的浪漫色彩,這種音樂最符合封建社會的“中和”思想,成為古人修身養性,塑造人格的最好手段。
宗教音樂:一、體現了中國宗教信仰的多元化特點,佛教、道教、基督教、薩滿教,在各自的文化基礎上宗教音樂各有特徵;二、外來的宗教帶來的外來音樂和樂器不斷與本土音樂的融和;三、較濃的民間風格,大量的宗教音樂以民間歌曲為基礎加以改動使之儀式化、教儀化。
民間音樂:民間音樂分為民歌、歌舞、說唱、戲曲、器樂,以綜合藝術為主。獨特的中國傳統文化孕育了獨特的民族民間音樂的體裁、形式、風格、內容,成為中國民族音樂的基礎。它的特點是:一、豐富性:中國土地遼闊,民族眾多,民間民俗千姿百態,形成了品種繁多的民間音樂。至今已收集到的民歌約有30萬首左右,獨奏、重奏、合奏樂曲不可勝數;民族樂器約200餘種;中國的民族曲藝約200多個曲種;戲曲約有360多個劇種。曲藝和戲曲都是綜合性藝術,音樂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同時也是各劇種、曲種特徵和風格的主要體現者。至於這眾多劇種曲種中豐富多彩的劇目、曲目,聲腔、板式、曲牌、行當、流派、唱段、文武場音樂等,更是無法記數。二、不確定性:民間音樂一般為口頭產生,口頭傳授。口頭髮展使民間音樂更具有不確定性、變遷性、創新性、即興性。三、通俗性:民間音樂是勞動人民共同創造的音樂文化,它表現了勞動人民的生活,抒發了他們的感情,表達了他們的意志和願望,更具濃郁的鄉土氣息和民族色彩,更貼近廣大勞動人民,並為他們所接受和喜愛。四、實用性:許多民歌還未完全擺脫實用功能的原始形態,如各類勞動號子仍具有實用性和表現性兩種功用。它的表現性在於用藝術形式反映勞動者的力量、態度、志向和審美情趣,它是勞動人民生活狀況的直接反映。
音樂和文化
豐富多彩的民族音樂折射出中國傳統文化的方方面面,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同時它又以其獨特的功能作用於中國傳統文化之中。中國傳統的世界觀即“天人合一”、“天人感應”,崇仰創造萬物的大自然,又重視人的內心體驗,而音樂的產生正是源於人心對大自然的感悟。“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樂記》)古人認為“音樂達天地之和而與人之氣相接”。音樂不但是由人們對大千世界感悟而產生,而且還能反過來調整情緒,調和人心,使人與人的關係達到協調和平,“七情不能自節,待樂而節之,至性不能自和,待樂而和之”。( 《歐陽文忠全集》 )在重視道德的封建社會,儒家利用音樂塑造理想人格以達到儒家學說中的核心“仁”。儒家代表人物孔子認為人的全面修養不能缺少音樂,孔子對平和優美的《關雎》大加讚賞。孔子曰:“《關雎》之‘亂’洋洋乎盈耳哉!”而對激烈抗爭的鄭國民間音樂卻強烈反對。孔子曰:“放鄭聲,鄭聲淫。”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音樂不僅起著塑造人格的作用,還有安邦治世的功能。《呂氏春秋·適音》曰:“凡音樂通乎政而移風平俗者也。”《禮記·樂記》曰:“致禮樂之道,舉而措之,天下無難矣。”中國封建社會的鞏固發展主要依賴於“禮樂”制度。儒家便是“禮樂”制的倡導者。“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樂是指宮廷雅樂,它的實質功能是對“禮”的輔佐,把最具震撼人心的音樂形式與禮法結合在一起,其滲透力和凝聚力是強大的。孔子對音樂的內容與形式是非常重視的,它讚美古代樂舞《韶》樂對舜仁德文治的歌頌及《九辨》完善的藝術形式。《論語·述而》:“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孔子評價《韶》樂盡善盡美也。而對周朝樂舞《大武》的藝術表現形式給以高度讚揚外,對其表現周武王伐紂滅商的戰爭功績的內容卻給予批評:“《大武》盡美未盡善也”。民族音樂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還表現出它與傳統文化互相交融、互相聯繫、共同發展、共創輝煌的主要特質。
中國詩詞,聲調音韻抑揚頓挫,在平仄交錯中形成音樂的旋律之美,而詩詞不同長短句組合,各種格律的運用又顯示了音樂節奏之美。
中國的書法藝術中無論是龍飛鳳舞的墨跡,還是書者瞬間的節奏運用的律動感都是有音樂靈感的精神氣質。
中國的繪畫,“以形寫神”、“形神兼備”的繪畫思想,清晰的線條、造型,清淡的色調意境,顯現了音樂流動的旋律美。而中國的舞蹈、戲劇更是與音樂結合為一體,形成了大型的綜合藝術。
拋開技巧性、技術性把中國民族音樂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層面來審視時,就會發現民族音樂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面鏡子,它折射出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畫面,透視出中華民族獨特的情感世界和人文精神。只有了解中國民族音樂才能真正了解中國文化精神。
中國戲劇
中國戲劇主要包括戲曲和話劇:戲曲是中國固有的傳統戲劇,話劇則是20世紀引進的西方戲劇形式。
中國古典戲曲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她以富於藝術魅力的表演形式,為歷代人民民眾所喜聞樂見。而且,在世界劇壇上也占有獨特的位置,與古希臘悲喜劇、印度梵劇並稱為世界三大古劇。
戲曲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秦漢時代。但形成過程相當漫長,到了宋元之際才得成型。成熟的戲曲要從元雜劇算起,經歷、明、清的不斷發展成熟而進入現代,歷八百多年繁盛不敗,如今有360多個劇種。中國古典戲曲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曾先後出現了宋元南戲、元代雜劇、明清傳奇、清代地方戲及近、現代戲曲等四種基本形式。
宋元南戲大約產生在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浙江的溫州以及福建的泉州、福州一帶,是戲曲的成型時期。
元代雜劇也叫北曲雜劇,元雜劇最早產生於金朝末年河北真定、山西平陽一帶。盛行於元代,元雜劇是中國戲曲的第一個黃金時代。它達到了很高的文學水準,以至單從詩體而言,古人早就將唐詩、宋詞、元曲並稱。
明清傳奇是由宋元南戲發展而成的戲曲形式。它在產生於元末,在明初流傳,到了明嘉靖年間興盛,至萬曆而極盛,並延至明末清初,作品之多號稱“詞山曲海”。
清代地方戲是古典戲曲的第三個階段。它和近、現代戲曲有著共同的藝術形式。清康熙末葉,各地的地方戲蓬勃興起,被稱為花部,進入乾隆年代開始與稱為雅部的崑劇爭勝。至乾隆末葉,花部壓倒雅部,占據了舞台統治地位,直至道光末葉。這150多年就是清代地方戲的時代。1840年1919年的戲曲稱近代戲曲,內容包括同治、光緒年間形成的京劇以及20世紀初出現的一段戲曲改良運動。
“五四”新文化運動中,傳統戲曲受到激烈的批判,此後戲曲便進入現代戲曲時代。京劇的形成是清代地方戲發達的結果,而京劇成為全國性的代表劇種後一點也沒有壓抑地方戲的發展。從清代地方戲到京劇,是中國戲曲極度繁盛的時代。
中國話劇只有百年的歷史。從西方引入中國,20世紀初到“五四”前稱“文明新戲”,這種早期話劇仍具有一些戲曲的特點。“五四”以後重行照原樣引進西方戲劇,形式是現實主義戲劇,稱“新劇”。1928年起稱“話劇”,沿用至今。
中國陶瓷
自從西方人發明了航海術一由西而東來到中國,意識到中國的存在以後,便將東方古國稱為“瓷器之國”確實如此,中國古陶瓷以其豐富而不斷變幻的造型、釉彩、畫面和裝飾,生動展現了華夏各民族的民俗風情、文化發展歷史長卷之冰山一角,不愧為中華民族貢獻給世界的一份極其珍貴而絢麗的文化遺產。
陶瓷的文化性的特殊之處,不僅在於它反映廣泛的社會生活、大自然、文化、習俗、哲學、觀念,而且在於它所反映的方式。它是一種立體的民族文化載體,或者說是一種靜止的民族文化舞蹈。這是由陶瓷的特性決定的。一件件作品,無論題材如何,風格如何,都像一個個音符,在跳動著,在彈奏著,合成陶瓷文化的旋律。這些旋律,有的激越,有的深沉,有的熱情,有的理智,有的色彩繽紛,有的本色自然,構成一部無與倫比的攝人心魄的中國陶瓷文化大型交響樂曲!
作為中華民族文化之一的陶瓷文化,在民族母體中孕育、成長與發展,它以活生生的凝聚著創作者情感、帶著泥土的芬芳、留存著創作者心手相應的意氣的藝術形象,表現著民族文化,敘述著一個個動聽的故事,展現著廣闊的社會生活畫卷,記錄著芸芸眾生的悲歡離合,描述著民族的心理、精神和性格的發展與變化,伴隨著民族的喜與悲而前行。
新石器時期彩陶中的陶塑作品,記錄著先民生存的願望。那陶塑的豬、牛、狗,模仿著打獵而來或者豢養而食的動物形象,演示著與大自然搏鬥的酷烈,表達著文明的演化與發展。摩娑這些與實物逼真無二的作品,想像著先民的困惑、喜悅和奮爭,那在洪荒、野蠻中奔突與呼叫的景象,撼人心魄。
陶塑奇蹟
秦兵馬俑,那剛毅肅然的將軍,那牽韁提弓、凝神待命的騎士,那披堅執銳、橫眉怒目的步兵,那持弓待發、目光正視前方的射手,以及那風神驍駿、橫空出世的戰馬,共同組成的方陣,張揚著力量,張揚著神勇,令人回想起那硝煙四起的金戈鐵馬的戰國時代,想像著秦國軍隊那種風捲殘雲、吞吐日月、橫掃大江南北的軍威。它儘管是一個軍陣,但它卻反映了那個時代的主旋律,形象地記錄著那個時期的歷史。漢代經濟得到恢復,社會各方面都得到發展,呈現出與秦代不同的時代特徵。陶塑的內容和藝術風格,也隨之發生變化,無論是人物還是動物,其場景的塑造,都不像秦代陶塑那樣注重寫實,力求形態的逼真和細節的刻劃,而是注重從總體上把握對象的精神內涵,注重傳神之處的刻劃,不拘細節的真實,強調動勢和表情語彙在形象塑造中的作用,表現出一種豪放雄邁、飛揚流動的美學格調,而這正是漢代的時代審美特徵。
"唐三彩"所表現的那種激揚慷慨、瑰麗多姿、壯闊奇縱、恢宏雄俊的格調,正是唐代那種國威遠播、輝煌壯麗、熱情煥發的時代之音的生動再現,宋代陶瓷藝術的俊麗清新,正是那個時代審美習尚、哲學觀念的反映,明清時期的斑斕與柔麗,是社會生活與審美觀念使然(熊廖《陶瓷美學與中國民族的審美特徵》),改革開放以後的雄俊、奔放也是這個時期的政治、思想、觀念、生活綜合作用的結果。
所以說,一部中國陶瓷史,就是一部形象的中國歷史,一部形象的中國民族文化史。景德鎮陶瓷是中國陶瓷的傑出代表,它本身是一部中華民族與民族心理的縮影,是中華民族文化觀念、民族心理、文化現象的反映!
中國民間工藝
中國民間工藝之紙藝介紹及分類:城澄剪紙河南剪紙豫西民間剪紙吳旗剪紙旬邑縣民間剪紙河北剪紙
中國民間工藝之風箏介紹:豐寧剪紙山西民間剪紙獨具特色的佛山剪紙福建民間剪紙四川風箏王”驚世絕活:微型風箏天津魏記風箏濰坊風箏甘肅剪紙高密剪紙福州紙傘浮山剪紙雲南紙馬無錫紙馬自貢剪紙蔚縣剪紙
中國民間工藝之陶瓷介紹及分類
澄城堯頭陶瓷交趾陶藝品秦源黑陶宜興紫砂蜚聲中外的德化瓷器定陶
龍山黑陶建水陶景德鎮瓷器廣彩邢窯白瓷磁州窯陶瓷
中國民間工藝之布藝介紹及分類
鳳翔布藝北京絹人藍印花布蜀錦繡荷包藏鞋
河北蘭印花布湘西藍印花布自貢扎染北京絹花陝西千陽布枕繩結
潮汕抽紗常熟花邊煙臺花邊
中國民間工藝之飲食工藝介紹及分類
合陽面花麵塑山西民間麵塑張維寧面花北京面人
中國民間工藝之木藝介紹及分類
黃陵木刻木雕黃岩翻簧竹刻根雕骨木鑲嵌神秘的木馬勺臉譜
甘肅民間木偶藝術竹木製品四川藤器北京宮燈西藏木器柳編
竹編扇
中國民間工藝之刺繡介紹及分類
寶雞繡品汴繡吳旗刺繡京繡金銀彩繡山西民間刺繡
廣繡蘇繡湘繡蜀繡粵繡寧夏刺繡
繡花鞋青海民族刺繡青海刺繡香包青海荷包繡球松江顧繡
慶陽香包洛川毛麻繡青海堆繡潮繡
中國民間工藝之毛線工藝介紹及分類
十字繡
河南皮影戲台灣皮影山西皮影甘肅皮影騰衝皮影江蘇皮影
四川皮影華縣皮影陝西皮影浙江皮影唐山皮影北京皮影
中國民間工藝之泥塑介紹及分類
天津泥塑河南泥塑淮陽泥狗白溝泥塑寧夏彩塑鳳翔彩繪泥塑
西藏泥塑高密泥塑玉田泥塑
中國民間工藝之雕刻介紹及分類
山西民間雕刻承德木皮雕象山竹根雕朱金木雕餘姚佛雕餘姚微雕
壽山石雕簡介雕刻葫蘆工藝品冰雕及雪雕長春木雕刻葫蘆與卵石雕磚雕
劍川木雕青海雕刻海南椰雕瀏陽菊花石雕竹簧雕刻北京雕漆
西藏木雕繪畫西藏木雕面具天津磚雕嘉定竹刻上海木雕上海牙雕
上海玉雕潮州金漆木雕廣州木雕廣州玉雕承德木皮雕承德木雕
中國民間工藝之紫砂介紹及分類
宜興紫砂
中國民間工藝之蠟藝介紹及分類
豆村大蜡蠟染苗族蠟染
中國民間工藝之文房四寶介紹及分類
遼硯古筆古墨澄泥硯古紙洮硯
中國民間工藝之書畫介紹及分類
戶縣農民畫濮陽市麥桿畫燙畫鳳翔年畫吳旗豆粘畫牛皮畫
濰坊年畫民間藝術---佛山木版門畫山西民間炕圍畫綿竹年畫戶縣麥桿畫楊柳青年畫
漢沽版畫濰坊楊家埠木版年畫湟中農民畫唐卡湟中農民畫壁畫和唐卡藝術
慈谿農民畫綦江農民版畫豐寧布糊畫延川布堆畫朱仙鎮木版年畫武強年畫
高密撲灰年畫金山農民畫吉林樹皮畫
中國民間工藝之銅藝介紹及分類
銅車工藝青銅雲南斑銅工藝品
中國民間工藝之裝飾品介紹及分類
涿州金絲掛毯景泰藍呼呼爾即鼻煙壺真絲掛毯傣族竹編湖南竹編
北京鼻煙壺西藏地毯
中國民間工藝之漆器介紹及分類
泥金彩漆福州脫胎漆器漆器茶具脫胎漆器創始人沈邵安與脫胎漆器彝族特色漆器上海漆器
中國民間工藝之其他介紹及分類
藏刀傣錦布糊畫黎錦南京金陵摺扇南京金陵金箔
南京雲錦青海酥油花銀絲工藝品寧波草蓆自貢龔扇揚州通草花
茶藝術
中華民族豐富璀璨的傳統文化中,中國茶文化是一支奇葩。它不僅具有悠久的歷史,完美的形式而且滲透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華。中國茶文化不僅體現了儒、道、佛各家的深刻哲理和思想精髓,且茶風之儒雅、茶藝之精美、茶道之高深,也為世人所稱道。老舍先生的名劇《茶館》為什麼在世界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除了老舍先生的神來之筆外,很重要的一點是老舍抓住了最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典型環境。一座茶館,幾壺清茶,八方來客,三教九流,飲茶品茗,議論縱橫,一座茶館可以說是一個社會的縮影,這也是中華茶文化的魅力。中國是茶的故鄉,人們飲茶的歷史與使用傳統中草藥一樣古老。 《神農本草經》記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此書戰國開始寫作,漢代成書,這則記載也說明,起碼在戰國之前人們已經對茶有所了解。詩經《爾雅》記載:“賈,苦茶。”, 《爾雅》據說是周武王的輔臣周公旦所作,倘如此,在古代周初人民便開始用茶。著名的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中,曾有一箱茶葉被發現,而在湖北的西漢墓中也曾發現過茶葉,由此可知西漢貴族中就有以茶為陪葬品的風氣。可見在當時飲茶已不僅是當作生活所需,而且當作了一種精神,一種文化。
傳說
相傳神龍氏在一個風和日麗、陽光普照的某一天,帶著妻子兒女去爬山,突然覺得口渴,就在那時侯,忽然有一片樹葉飄至眼前,撿起來一看,用手一揉,覺得汁液潤滑,用舌頭一舔,苦澀的不得了,神龍氏就憑著豐富的經驗。知道這是一種能止渴,提神的藥,當然大家聽聽就把它當成一個神話故事,用不著去考證它的真實性。但是也因為如此“茶”漸漸被大家所熟知,許多人便一再改良,而有我們今天所嘗的茶滋味。所以說,茶能有現今的風味是一代代努力的結果。
中國飲茶歷史最早,陸羽《茶經》云:“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早在神農時期,茶及其藥用價值已被發現,並由藥用逐漸演變成日常生活飲料。我國歷來對選茗、取水、備具、佐料、烹茶、奉茶以及品嘗方法都頗為講究,因而逐漸形成豐富多采、雅俗共賞的飲茶習俗和品茶技藝。。可以找到證據顯示,確實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飲茶的習慣是從中國傳過去的。所以,很多人認為飲茶就是中國人首創的,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飲茶習慣、種植茶葉的習慣都是直接或間接地從中國傳過去的。
我國第一位著《茶經》而將茶藝宏揚光大的人,是唐朝的陸羽,後來經營茶藝的人,都供奉他為“茶神”。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它發乎神農,聞於魯周公,興於唐朝,盛在宋代,如今已成了風靡世界的三大無酒精飲料(茶葉、咖啡和可可)之一,並將成為21世紀的飲料大王,飲茶嗜好遍及全球,全世界已有50餘個國家種茶,尋根溯源,世界各國最初所飲的茶葉,引種的茶種,以及飲茶方法、栽培技術、加工工藝、茶事禮俗等,都是直接或間接地由中國傳播去的。中國是茶的發祥地,被譽為“茶的祖國”。茶,乃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中國人有“關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
提到茶,不能不提到“茶聖”陸羽。宋代詩人梅堯臣就有“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學享新茶”的詩句來表達唐人陸羽對中國茶文化的貢獻。在中國封建社會裡,茶藝是被認為難入正統的“雜學”。陸羽不僅對傳統的中國儒家學說悉心鑽研,深有造詣,且能深入其中,出於其外把深刻的哲理融於飲茶這種物質生活之中,從而創造了茶文化學。陸羽的《茶經》構築了中國茶文化的基本輪廓,我們不能單從茶葉學或飲茶學問中理解《茶經》。《茶經》把物質與精神融為一體,突出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創造了一種自成體系而又清新的文化形式,故《茶經》被歷代茶人奉為經典。
陸羽在《茶經》里總結了自西周到唐中期1800多年間,先民們發現、栽培和飲用茶的歷史,記敘了帝王相將、文人雅士、老人稚子在內的與茶與關的歷史典故和逸事趣聞。在《茶經》中,陸羽把飲茶當作一種藝術過程來看待,創造了從烤茶、選水、煮茗、品飲這一整套茶藝,體現了美學意境和氛圍。《茶經》還強調了茶人的品格和情操,把飲茶看作“靜心儉得”,自我修養,陶冶情操的過程。把“精神”二字貫穿於茶事之中。陸羽還首次把我國儒、道、佛各家的思想文化融於飲茶過程中,創造了中華茶道精神。而茶道又與其他文化相結合,派生出一些與茶相關的文化,茶藝、茶道、茶的禮儀以及與茶相關的眾多文化現象,構成了中國茶文化的豐富內涵。《茶經》的問世對中國的茶葉學,茶文化以及中國的飲食文化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並早已流傳到了海外。
在古代瑰麗的文學殿堂里,有不少文人墨客都留下了詠茶的佳作。杜甫曾寫有“落日平台下,春風啜茗時”;書法家顏真卿有這樣的對聯“冷花邀坐客,代飲引清言”;宋陸游一生嗜茶,老來更甚“茂草滿庭喧鼓吹,嫩湯出鼎試旗槍”(旗槍茶名)。這些詩人不僅把飲茶看作是精神享受而且寄情與自然山水中,或于山間清泉之撫琴烹茶,或文人古亭相聚品茗,別有一番意境。
中國藝術風格
中國藝術風格從大的說(也就是不僅包括繪畫,還包括音樂、戲劇、雕塑、工藝等)就是這些藝術背後的中國哲學和美學與西方的不同,因為藝術就是哲學的不同體現方式。中國哲學講究天人合一,無為之美,和諧與虛實(或更強調“虛”)。在藝術上“大音希聲”、“大象無形”是審美的最高法則。這就是中國的國畫中的布白、書法中的“意周筆不周”、京劇中的“日行千里”的妙諦和原因。而西方藝術更講“實”,他們以對自然或人的心理變化的模仿相似程度為品評藝術標準。簡單來講中國的東西更加抽象、形而上;西方藝術更加直觀,形而下。
如果單純從繪畫角度講,中國藝術的首要風格是“氣韻”,氣韻在國畫裡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可以說最重要的。但西畫裡沒有,他們可能更講“氣氛”,但氣氛相對氣韻來說更簡單了一些。
其他就是一些技術性的差別了,比如國畫構圖是半構圖留空白,而西畫是滿構圖;國畫顏色較單一,到唐宋以後更是黑白當道,而想像無窮,而西畫顏色就相對豐富,即使“醬油色”中也很多變化;國畫散點透視、西畫焦點透視;國畫講線條,西畫講面;國畫重義、西畫重形。。。。。
總結起來就是一個字:“虛、實”。中國藝術的風格,就在於它的“虛”。而這裡面的奧妙,很耐人尋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