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區域
甘肅皮影主要集中在隴東一帶。即平涼、慶陽地區各縣。如環縣、華池、寧縣、慶陽、鎮原、涇川等地。據傳明清時期這裡已有皮影戲流傳。隴東皮影以環縣道情皮影戲為有特色,所用劇目多保留了傳統的“圖”和“卷”如《苦節圖》、《忠義圖》、《牧羊卷》、《孝廉卷》,另有《韓湘子出家》、《孫賓坐洞》、《白蛇傳》、《葵花鏡》等。道情唱腔地性很強屬板腔系。所用樂器也保留了地方民間說唱形式,如乾鼓、皮鼓、漁鼓、簡板、甩棒、四股弦、小嗩吶等。影人形制大者達30厘米,比例上頭大身小,也有特色,其它環境襯件如殿堂帥帳、案幾牙床、假山花屏多被縮小。影人製作也很講究,忌用驢皮,只用牛皮。 甘肅地方民間原生態的皮影戲演出以素有“皮影之鄉”美稱的環縣道情皮影為盛,全縣現還有九十多個戲班,演出比較經常的僅有二十個左右,並且也僅限於一些地方民間通俗宗教的儀式、廟會、婚喪嫁娶和政府匯演等場合。
藝術特點
環縣道情皮影是古老的道情與皮影相結合的地方民間藝術,約產生於北宋時期,是國內目前保留最完整的原生態藝術群體。其價值主要體現在優美獨特的道情音樂唱腔和精湛的皮影製作及表演上。戲班演出時,前台一人挑扦表演,並承擔所有角色的坐唱念白,後台四五人伴奏並“嘛簧”,一唱眾和,粗獷高亢,獨具風格。道情音樂為微調式,分為“傷音”、“花音”,以坦板、飛板兩種速度演唱,曲牌體與板式體並存。其伴奏樂器中的四弦、漁鼓、甩梆子、簡板均為自製,音色獨特。傳唱的180餘部劇目中,至今還保留著“圖”、“卷”等古老文化符號。
發展道路
在上個世紀後二、三十年開始,由於廣播電視的發展、通俗流行音樂在黃土高原上的風行,加之資金的缺乏和後續人才的欠缺,以及皮影戲自身有些劇目的不適合舞台演出等原因,甘肅的皮影戲已經逐漸成為歷史。
甘肅皮影戲若要想突出“落寞”的重圍,亟須政府與有關部門高度關注,與民間一起來保護和開發這一民俗瑰寶,形勢已迫在眉睫。
2002年環縣被命名為“中國皮影之鄉”,2003年環縣道情皮影被文化部列為首批中國民間文化保護工程試點之一,2006年5月進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道情皮影藝人被文化部和中國文聯命名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和傑出傳承人。
2007年,環縣道情皮影保護中心被文化部命名為“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先進集體”,當地政府建立了環縣道情皮影博物館,還想要把道情皮影的演藝、雕刻作為一項產業來抓,以發展經濟,贏得現代社會對皮影藝術的關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