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詞目:詩詞是指以近體詩和格律詞為代表的中國傳統詩歌。通常認為,詩更適合“言志”,詞更適合“抒情”。 詩詞是闡述心靈的文學藝術,而詩人、詞人則需要掌握成熟的藝術技巧,並按照嚴格韻律要求,用凝練的語言、綿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豐富的意象來高度集中地表現社會生活和人類精神世界。中國詩起源於先秦,鼎盛於唐代。中國詞起源於隋唐,流行於宋代。中華詩詞源自民間,其實是一種草根文學。在21世紀的中國,詩詞仍然深受普通大眾青睞,並出現了新國風等重要詩詞流派。拼音:shīcí
英文:poem
釋義:古體詩、近體詩以及格律詞和韻體的總稱。
《中華詩詞》創刊於1994年。它是由中國作家協會主管,中華詩詞學會主辦的當代詩詞月刊《中華詩詞》。面向國內外。1997年交郵局發行,當年突破一萬份大關。到2002年發行量達到2萬份。2003年改為月刊後,發行量繼續增加,今年已經達到近3萬份,發行量已居國內外所有詩詞報刊之最。20多年來年來,《中華詩詞》發表詩詞16萬多首,詩詞評論200多萬字,培養了上百名詩詞新人。從一開始,它就把“切入生活、兼收並蓄、求新求美、雅俗共賞”作為辦刊宗旨。它最大特點是“學術理論與創作並重,以創作為主兼及評論”。雜誌的任務是“推出精品,推動詩詞創作,繁榮祖國詩壇,活躍詩詞評論”,方向是“走向大眾,為大眾服務”在雙百方針的指引下,振興中華詩詞。 它欄目豐富,詩文多彩,反映當代詩詞創作和理論研究的最高水準。貼近生活,求新求美,很有特色,是一本老少皆宜、雅俗共賞的刊物,是古典詩詞的堅強堡壘和陣地。 自2011年1月號起,為了適應中華詩詞事業蓬勃發展的需要,為了滿足廣大詩詞愛 中華詩詞好者的需求,《中華詩詞》雜誌將擴大版面,增加16個頁碼(總計80個頁碼),改用70克輕型紙,欄頭、頁眉套色印刷。擴版後的《中華詩詞》,將以全新的面貌,閃亮登場。擴版後《中華詩詞》雜誌,將一如既往地奉行“切入生活、求新求美、兼收並蓄、雅俗共賞”的辦刊宗旨,同時將在聯繫詩友、擴大合作、提高質量等方面,不斷開拓進取,以使《中華詩詞》雜誌真正成為廣大詩人詞家、詩詞愛好者創作的園地、交流的舞台。
詞目:詩、詞
拼音:shī cí
詩的詞句
宋梅堯臣 《張淳叟獻詩永叔同永叔和之》:“ 張君獻詩詩詞巧,美女插花嬌醉春。”
明吳應箕《述懷》詩:“《詠懷》好詩詞,能無自愧。”
詩和詞
《儒林外史》第十七回:“匡超人初時不好問他,偷眼望那書上圈的花花綠綠,是些甚么詩詞之類。”郭小川《痛悼敬愛的周總理》詩:“在病危時還一再聆聽毛主席的光輝詩詞。”
基本概念
“詩”:一種以有節奏的、形象生動的語言,高度凝練和集中地反映生活或抒發強烈的感情的文學作品。(在詩中有戲劇,而在戲劇中也有詩)(詩的目的在於教益)(詩貴自然而又不害乎錘鍛)(詩,一定是傑作,再不就是絕無存在價值的東西)(詩是會呼吸的思想,會焚燒的字)。我們常說的詩又指《詩經》。《詩》三百,始終於《周》,《詩》,上通於道德,下止於禮義。“詩歌”:一種最早的文學形式。中國古代把不合樂的叫“詩”,合樂的叫“歌”。現在統稱為詩歌。按有無故事情節又可分為抒情詩和敘事詩;按語言是否有韻律,又分為格律詩和自由詩;按是否押韻又分為有韻詩和無韻詩。(詩歌是人和自然的和聲,是獻身者的語言,詩歌的發展應該歸功於勞動人民對生活的感悟與提煉,它不是什麼只有少數享有特權者才能領會的非凡之物)。
“詞”詩歌的一種韻文形式,由五言詩、七言詩或民間歌謠發展而成,起於唐代,盛於宋代。原是配樂歌唱的一種詩體,句的長短隨歌調而改變,因此又叫長短句。<;有令詞和慢詞兩種,一般分上下兩闋。屬於詩歌的一種韻文形式,由五言詩、七言詩或是民間歌謠發展而成,起於唐代,盛於宋代。句子長短不一,所以也稱“長短句”。《詞賦》。註:“詞”與“辭”在“言詞”這個意義上是同義詞。但在較早的時代,一般只說“辭”,不說“詞”。漢代以後逐漸以“詞”代“辭”。“詞”後來又逐漸按一定的曲調來填寫,即詞牌;如“滿江紅”“蝶戀花”“江城子”“西江月”“浪淘沙”等,它由曲名發展而成,例如“西江月”原本是唐朝教坊展櫃唱的曲名,後來以這種形式填詞,便逐漸形成了詞牌。詞,又稱曲子詞、長短句、詩餘,是配合宴樂樂曲而填寫的歌詩,詞牌是詞的調子的名稱,不同的詞牌在總句數、句數,每句的字數、平仄上都有規定。
其他介紹
1、古代詩詞文體形式單一,詩多為絕句和律詩,且一般為五言或七言。詞多為在詞牌名下所做,同樣的鏇律,只是次的內容不同。而現代的詩詞前後據長短可以不一,天馬行空,或用擬人、比喻,或用排比、對偶。
2、古代詩詞很講究平仄與押韻,前句的第二字如果是平聲,則後句的第二個字一般就為仄聲,且前後句的最後一字壓同一個或則讀音相似的韻母。而現代詩詞則更通俗,更白話,講究隨性的柔美,沒有刻意的創作。古人喜歡簡潔,把最多的內容用最少的文字敘述,而現代人喜歡將簡單的內容描述多樣化、多元化、多情化。
基本含義
詩詞,是指以古體詩、近體詩和格律詞為代表的中國漢族傳統詩歌。亦是漢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通常認為,詩更適合“言志”,詞更適合“抒情”。詩詞是闡述心靈的文學藝術,而詩人、詞人則需要掌握成熟的藝術技巧,並按照嚴格韻律要求,用凝練的語言、綿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豐富的意象來高度集中地表現社會生活和人類精神世界。中國詩起源於先秦,鼎盛於唐代。中國詞起源於隋唐,流行於宋代。中華詩詞源自民間,其實是一種草根文學。
詩歌起源於上古的社會生活,因勞動生產、兩性相戀、原始宗教等而產生的一種有韻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語言形式。《尚書.虞書》:“詩言志,歌詠言,聲依詠,律和聲。”《禮記.樂記》:“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三者本於心,然後樂器從之。”早期,詩、歌與樂是合為一體的。詩即歌詞,在實際表演中總是配合音樂、舞蹈而歌唱,後來詩、歌、樂、舞各自發展,獨立成體,詩與歌統稱詩歌。如今詩歌按照不同的表現形式分為白話詩和舊體詩詞,白話詩更多稱為新詩或自詩,但“詩詞”連稱時一般指舊體格律詩、詞。
在當今社會生活中繼承和發展它傳統形式中情味意味韻味更能使人接受,它是漢語特有魅力和功能,這是其它任何語言所沒有和不能的,也是任何語言翻譯不了的。因此傳統詩詞文化是世界文學史上最獨特表現形式和文學遺產。
起源
在文學還沒形成之前,我們的祖先為把生產鬥爭中的經驗傳授給別人或下一代,以便記憶、傳播,就將其編成了順口溜式的韻文。據聞一多先生考證。“詩”與“志”原是同一個字,“志”上從“士”,下從“心”,表示停止在心上,實際就是記憶。文字產生以後,有了文學的幫助,不必再死記了,這時把一切文字的記載叫“志”。志就是詩。在心為志,發言為詩。
詞是詩歌的一種韻文形式,由五言詩、七言詩或民間歌謠發展而成,起於唐代,盛於宋代。原是配樂歌唱的一種詩體,句的長短隨歌調而改變,因此又叫長短句。有令詞和慢詞兩種,一般分上下兩闋。
詞
概述
屬於詩的一種韻文形式,由五言詩、七言詩或是民間歌謠發展而成,起於唐代,盛於宋代。句子長短不一,賦》。註:“詞”與“辭”在“言詞”這個上是同代,一般只說“辭”,不說“詞”。漢代以後逐漸以“詞”代“辭”。“詞”後來又逐漸按一定的曲調來填寫,即詞牌;如“滿江紅”“蝶戀花”“江城子”“西江月”“浪淘沙”等,它由曲名發展而成,例如“西江月”原本是唐朝教坊展櫃唱的曲名,後來以這種形式填詞,便逐漸成為一種詞牌。
宋代。原是配樂歌唱的一種詩體,句的長短隨歌調而改變,因此又叫長短句。詞分為小令(58字內),中調(59~90字),大調亦稱長調(91字以上)。詞一般分上下兩闋也稱之為“片”。
詩後人奉為經典;楚辭以其忠君意志的一再表達、比興手法的完整運用,影響後代詩歌創作,形成創作傳統。《詩經》與《楚辭》因此也時常被認作古代詩歌將源頭追溯到《詩經》與《楚辭》。
特點
詞是合樂的歌詞,所配合的音樂是隋唐以來新興的燕樂。對音樂的依附性,決定了詞在體制風格上一系列的特點。首先,詞必須有詞調,詞調是填詞時所依據的樂譜,詞調的名稱叫詞牌。有的詞牌原來和詞的內容有關,如白居易的《憶江南》,內容是回憶江南風物生活。但後人依據《憶江南》這個詞牌填詞時,僅取其曲調,而內容不必與江南有關。這樣一來,詞牌僅僅表示一種曲調而已,於是有的詞人就在詞牌之下另註明題目。
詞牌
定風波62字 洞仙歌83字
更漏子46字 甘草子47字 河傳61字 何滿子74字
黃河清慢98字 賀新郎116字
減字木蘭花44字 錦纏道66字 江城子70字
浪淘沙54字 臨江仙60字 滿庭芳95字 摸魚兒116字 邁陂塘116字
南歌子52字 南鄉子56字 念奴嬌100字
卜運算元44字 菩薩蠻44字 普天樂46字
清平樂46字 鵲橋仙56字 青玉案67字 沁園春114字 青門引42字
如夢令45字 蘇幕遮62字 水調歌頭95字
攤破浣溪沙48字 太常引49字 踏莎行58字
唐多令60字 天仙子68字
烏夜啼36字 望海潮107字 武陵春49字
相見歡36字 西江月50字 小重山58字 謝池春66字
憶江南27字 憶王孫31字 謁金門45字 憶秦娥46字 虞美人56字
一落索46字 阮郎歸47字 一斛珠57字 玉樓春56字 一剪梅60字
漁家傲62字 一叢花78字 御街行78字 雨霖鈴103字 祝英台近77字 晝夜樂98字 燭影搖紅96字
訴衷情33字 定西番35字
佳句選摘
1、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經)
2、殷鑑不遠,在夏後之世。(詩經)
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
4、黃鐘毀棄,瓦釜雷鳴。(屈原)
5、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毛詩序)
6、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
7、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
8、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曹操)
9、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李白)
10.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木蘭詩)
11、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曹操)
12、杞國無事憂天傾。(李白)
13、菊殘猶有傲霜枝。(蘇軾)
14、刑天舞乾戚,猛志固常在。(陶淵明)
15、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
16、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陶淵明)
17、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陶淵明)
18、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宜自勉,歲月不待人。(陶淵明)
19、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李白)
20、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李白)
21、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22、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杜甫)
23、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陳子昂)
2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25、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
2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
27、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
28、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
29、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
30、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
31、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杜甫)
32、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杜甫)
33、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杜甫)
34、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
35、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
36、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
37、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
38、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賈島)
39、聖人不利己,憂濟在元元。(陳子昂)
40、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郭茂倩)
41、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劉禹錫)
42、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
43、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賈島)
44、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陸游)
45、竹死不變節,花落有餘香。(邵謁)
46、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王維)
47、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王維)
48、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陶淵明)
49、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商隱)
50、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李清照)
51、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孟浩然)
52、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張九齡)
53、黃金若糞土,肝膽硬如鐵。(石達開)
54、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李世民)
55、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56、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蘇軾)
57、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劉禹錫)
58、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
59、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白居易)
60、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盡期。(白居易)
61、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
62、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唐,許渾)
63、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杜甫)
64、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
65、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李白)
66、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杜秋娘)
67、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龔自珍)
68、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韓愈)
69、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
70、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趙翼)
71、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
72、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譚嗣同)
73、近水樓台先得月,向陽花木易逢春。(蘇麟)
74、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李白)
75、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杜甫)
76、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
77、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白居易)
78、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王維)
79、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李商隱)
80、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李商隱)
81、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李商隱)
82、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李賀)
83、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
84、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
85、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劉禹錫)
86、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杜牧)
87、空床臥聽風吹雨,誰復挑燈夜補衣。(宋賀鑄)
88、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
89、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孟郊)
90、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葉紹翁)
91、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張若虛)
92、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韓愈)
93、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流無人舟自橫。(韋應物)
94、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李商隱)
95、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屈原)
96、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王昌齡)
97、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間。(于謙)
98、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高適)
99、莫怪春來便歸去,江南雖好是他鄉。(王慕)
100、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
詩詞書籍
1、《全唐詩》
2、《全宋詞》
3、《唐詩三百首》
4、《宋詞三百首》
5、《玉台新詠》
6、《樂府詩集》
7、《中國當代詩人詞家代表作大觀》(1—4卷)
8、《百年絕句大典》
9、《百年律詩大典》
10、《當代中華詩詞選》
11、《論語》《孟子》《大學》《中庸》
12、《王臨川集》
13、《陶淵明集》
14、《陶庵夢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