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年表
1991年11月,獲“西泠印社”第二屆全國篆刻作品展評優秀作品獎(最高獎)。1994年11月參加“全國第三屆篆刻藝術展”
1995年4月起“江蘇省青年篆刻首屆、二屆、三屆均優秀作品獎”(最高獎)。
1995年11月參加“全國第六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家作品展”。
1997年4月參加“第二屆國際篆刻藝術交流展”。(中、日、韓)。
1998年12月獲“全國第七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家作品展(提名獎)。
同月參加“全國第四屆篆刻藝術展”。
2000年至2008年:連續獲“淮安市文化藝術政府獎”。(連續八年獲政府獎)
2000年4月參加“全國當代青年篆刻家作品展”。
2004年3月參加“全國第八屆書法篆刻作品展”。
2005年9月參加“全國第五屆篆刻藝術展”。
2006年11月獲第二屆中國書法蘭亭獎“。(蘭亭獎)
2006年12月被評為“2006年江蘇省優秀青年書法篆刻30家”。
2007年5月參加“當代篆刻藝術大展”。 同年9月赴香港舉辦展覽。
2009年1月參加“全國第六屆篆刻藝術展”。
2010年5月至今,為榮寶齋畫院范揚山水畫工作室畫家。 2012年8月.獲中國(芮城)永樂宮第五屆國際書畫藝術節(優秀作品獎) 2013年5月入展"全國第七屆篆刻藝術展"
人物專訪作品散見於:《美術報》、《神州詩書畫報》、《書法報》、《書法》、《青少年書法報》、《現代書法報》、《翰墨大匠》、《書於畫》、《中國書法報》、《書法導報》,作品被藝術機構和收藏家收藏。
韓天衡評周大成篆刻“品評一則”
摘自“天衡印譚”一書作者:韓天衡
周大成治印頗長於文字形體的經營,錯落取勢,平中不平。故以一字論,有展促姿態,得靈動活潑之旨;而以字與字的呼應論,有吆喝之情,以致全印靜動跌宕,饒有生機。他的作品屬小寫意型,寫意並非隨意,刊出的兩印頗見苦心“翰墨千秋”印,以“田”格橫勢論,“墨”、“秋”兩字,上方呈右低左高勢;而對“翰”、“千”兩字論,果斷斫去“千”字上方左側的邊欄,呈右高左低勢,從而使全印四字獲得了“歪歪得正”的藝術效果。寫意中見精意,甚為可貴。九字印的處理亦見匠心。然作者用刀尚欠紮實,尤其是在筆道使轉處宜緊結老到之。
徐利明評周大成篆刻
摘自《書法報》-江蘇首屆青年篆刻展小議作者:徐利明
淮陰周大成印風粗獷雄暢,氣勢奪目,於拙樸中見靈韻。其巨印尤得唐陽文官印之趣。白文印則善於處理殘破並筆,造成既對比又和諧的黑白虛實變化。
古老與年輕的對話
周大成篆刻鎖談胥廣福
方寸之地,片石之微,雖不堪盈握,仍可以成為縱橫馳騁的舞台——比如小小的印章,它胎息於周秦,始盛於東漢,至今仍廣為使用。一枚印章,豈止是信用的證明,權力的象徵?它又何嘗不是藝術家“判天地之美,析萬物之理”(莊子語)的寄託!漢印、古璽、瓦當、封泥……即開生面,皖派、浙派又各善勝場。當然,這在古代不失為風雅之事,如今時代年輪滾滾向前,地球成了小小村舍,滑鼠一點,不用動身,便可相邀傾談,網際網路把一切變得那么真實,有那么虛擬。處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以“國粹”為標榜的篆刻一道又該如何應對?是戰戰兢兢還是昂首挺胸?
因此,我對周大成先生傾二十餘年心力不改初衷躬耕印田,不知是該表示一份深深地敬意還是扼腕的嘆息。他像美國西部牛仔創造淘金神話一般,汲汲於印途:同樣的艱辛,也同樣的收穫,只是一個滿足於金燦燦的物質,一個欣悅於清徹徹的精神。大成先入秦漢繆印,又涉唐宋官印、古陶;流派印就不必說了,明清各家印譜心追手摹,爛熟於胸。他尤好晚清巨子吳昌碩:痛快淋漓,霸氣橫生。人總是很奇怪,當你最初投入某家某派,學得如魚得水,爐火純青,是幸事,也是不幸。大成亦然,據他講,他對傳統下過功夫頗深,我不知這種功夫指什麼,但我知道他十六歲就寫吳昌碩石鼓文,臨老缶印作。如今則欲罷不能,隱約之間還可見昌碩遺韻。
大成出生於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少不更事時,接受的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育。神聖的祭壇一旦轟然倒塌,廢墟中“醒”來,“見佛我就打,見僧我就罵”(郭沫若詩),被壓抑的青春在一片無垠的曠野中瘋狂:藝術上法自我立,於無佛處稱尊。我和他可以說過從甚密,我知道,他也去拜訪過名家。對當今印壇呼風喚雨的“前輩”,他執弟子禮甚恭,但他的內心是不是服氣就很難說了。一次二三好友在他家小酌,也許是性情使然,也許是酒能亂性,總之,在我們這些圈外人面前,大成少了平日禮儀的桎,梏“個人英雄主義”表現得極為酣暢。大有西楚霸王見始皇贏政而呼“彼可取而代之”的風采——這與他的印風倒是十分吻合。我喜愛那種走“極端”的藝術家,藝術家往往不能用常人的繩墨系之,沒文化偏要裝作滿腹經綸,只能貽笑於人。齊白石一生脫不了農民習氣,但無損其大師地位;徐志摩參與三十年代美術論爭,那只能是攪混水,儘管志摩是個出色的詩人,是沙龍貴婦人心儀的偶像。
能夠把古老的藝術玩得這般“年輕”,這要有一顆率真的心。率真是一種未經雕飾的美。溫柔敦厚、謙謙君子,不是大成的作派,你請他刻章,不管他是精雕細縷,還是一揮而就,一旦把成品“恭恭奉上”時,他總是把想法寫在紙頭上,告訴你好在哪裡,而且真像是說自己的兒子,怎么看怎么好。也許過了若干年(不,若干月),他就會向你討要,幹嘛?磨去重刻。我喜歡他這種自我感覺良好。大成的篆刻就有這樣的好處:欣賞者不一定需辨識文字和細嚼慢品,那強烈的形式美一下就能“抓”住你,視覺一時之所長在他的手中發揮得淋漓盡致。前面說過,他的印風雄強,求大氣,印也刻得愈大愈見精神。置諸展廳,他的“重量級”印作不知需要震懾多少人。藝術貴有個性。儕身塵世,很難從芸芸眾生中把大成瞅出;但是,在江蘇這幫“小刀手”(青年印人的戲稱)中,他的“醜拙”卻讓人一眼就能辨識。多年來他毀譽不驚,亂頭粗服,仍自得其樂。我希望明天的大成在印途上別開蹊徑,但相信他這種執著精神不會丟失。
我以為,這就是大成及他這一代藝術信徒的共性。如果我們把它作文一種現象來研究,一定是饒有意味的。相對於他們上一代人,如韓天衡、王鏞等名家,無須諱言,作為問道於韓、王的大成他們缺少的不是印章的技法,而是豐厚的文化底蘊,韓王前輩不唯求印中之韻,更求印外之致。方介堪、李可染這些大師的親炙,書畫專業語言的錘鍊,特別是以文史哲綜合修養的支撐,使韓、王等大家都以特立獨行的高蹈之跡不斷超越自我,時攀新峰。相比之下,大成這一代則只能憑對藝術的直覺和悟性來搞篆刻,篆刻的語彙當然難不倒他們,但是一味在方寸之間探訊息則真正應了漢代文學家楊雄那句話“雕蟲小技,壯夫不為”了。何況,沒有豐厚文化底蘊的藝術決不能稱之為東方藝術。在東西文化碰撞、交鋒如此激烈的今天,篆刻這門古老的藝術如何處驚不變,以此苛求於大成一人是不現實的,但正像某位著名藝術家說過,中國畫還是要姓“中”,篆刻之道理亦同。大成既然選擇了這一苦行之路,那就走下去,而且要發揚光大——這才是一個“淘金”者應有的雄心壯志。
大成年輕,搞藝術的心態也寧靜。他對我說:我現在一方印都不刻,沉下來讀書。作為在國內大賽中屢屢入展、獲獎之人,能這樣說和這樣做是好事。
(2006年1月30日《中國書畫報》)
附:
攻藝者有兩類:一類為“七分學,三分拋,各有靈苗各自探”;一類則是“無一筆不有來歷”。前者可望稱家,後者必為匠人——大成當屬前者。“印宗秦漢”乃為古訓,大成卻不以摹刻多少多少枚秦漢印為能事。在他的作品中,秦漢印、古璽、封泥、古陶、磚文、唐宋官印、明清流派印直至今人印風``````均一一可尋端倪,卻又總是個人面目強烈:雄強霸悍,氣勢奪人。仿佛“天目”大開:變古今於一瞬,合情理為一格,遊刃有餘,心手雙暢!大成的印作何以如此?他刻了兩方閒章:“一生懸命”與“九牛二虎之力”。細觀“一生懸命”一印,章法斑駁陸離,大疏大密;無論是借邊,還是讓邊,均“筆”在“意”先,不假修飾。而線條則一掃某些鐵線篆千行一面的陳習,奇崛、生辣、蒼勁、沉雄!印跡見心跡,令人陰縈損柔腸,頓起蒼涼之思。同為朱文印,“九牛二虎之力”一印印面乾淨爽潔,取法古璽“日庚都萃車馬”,變“U”型為“n”型,有繼承,有創新;字型大小穿插,如亂石鋪銜;而那細若春蛇蚯蚓般的線條,則“百鍊鋼化作繞指柔”,此引如待月西廂,秀朗可人。這兩方閒章不是大成刻得最好的作品,但我以為這兩句話當如他的一篇“創作經驗談”。據他說,“一生懸命”是日本習語,意即一輩子把命運抓在手裡。對大成來說,他已把金石藝術作為“一生懸命”般終極追求,又付之以“九牛二虎之力”,所以才能讓“石頭”唱出了歡歌!摘自胥廣福《讓石頭唱歌》(1999年8月2日《書法報》)
唯變以應
謝海宗緒升
當深入考察周大成的篆刻藝術,特別是升入考察他最近一階段的篆刻創作時,顯然需要將其作品作一簡單的羅列,儘管這是一種不入流的評論方法。
就篆刻而言,沒有人規定在印面哪一個位置下刀,也沒有規定在幾厘米、幾毫米處擊邊,同樣,不存在哪一筆、哪一刀不對,而是如何在方寸之間布以萬丈波瀾或是千般柔情。於是,這裡派生出來的陰、陽兩個美學的基礎問題,正是這樣的基礎問題的提出才更容易讓我們梳理周大成的藝術創作。周大成的篆刻創作時傾向於霸悍一路的,這近年來他入選全國幾次重要展覽中的展品可得以驗證。他幾乎沒有刻過像上海劉一聞那樣“陰氣”十足的印章。而多以雄、博、新的面目出現。具體來說,雄是指渾厚中求氣勢奪人,字法上有展縱之姿;博指秦漢、封泥、磚銘兼融,甚至從印學界所不屑唐宋官印中汲取營養;新則無非指從他人不注意處注意。不過,總的來說他的作品是獨具陽剛之氣的,他在努力把儘可能多的雄渾一類篆刻風格予以吸收和消化,架構一條通往廣博之路的通道。
當然,任何一個藝術家都脫離不了他所處的那個時代文藝潮流的影響,換句話說,時代的烙印對一個藝術家的作品而言總是或多或少得以顯現。從一般意義上講,大成有段時間作品過於接近流行印風,比如王鏞的影子很重。但仔細看來亦不盡然,王鏞篆刻的粗頭亂服在這裡表現為精神的借鑑,而不是一味的翻版。不盡然的另一個理由是,當代韓天衡、石開的篆刻風格也時常左右周大成的創作實踐。有段時間,大成一出手不是像張三就是像李四,他很苦惱,怎么就沒有一個自己?後來,南下北上,拜師訪友,不知哪一天他得了一字訣:變。
儘管我們一致認為周大成不是傳統最好的承繼者,但是,他仍和很多成功者一樣,在傳統的大熔爐里也摸打滾爬了不少年頭。中國傳統藝術講究頓悟,周大成先是秦漢印,後追摹時尚形成初期的“周家祥”是一變;後來專司於古印中雄渾一路印風,又一變;接著把官印(唐宋)來個拿來主義並不作不經意狀,再一遍,這每一變似乎都是遞進的關係,一種曲線上升的姿態。如果把這種關係和姿態看作頓悟,周大成非常理性地立足當代,並用傳統的菁華不斷削弱“當代”,他在反反覆覆地打磨著自己的風格,不斷調整自己的定位,那么,我們得出周大成創作實踐亦或說其演變的理論根據——由自覺到覺悟,由覺悟到頓悟。
不知大成下一變該如何?
摘自《青少年書法報》
大成,大沉
——青年金石篆刻家周大成其人其印李鴻猷
大成的篆刻藝術一如他的名字,年未不惑就臻大成了。其作品曾入選“全國第三、四、五、六屆篆刻藝術展”、“第二屆國際書法篆刻藝術交流展”、“全國第六、八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家作品展”;榮獲西泠印社“第二屆全國篆刻作品評展”優秀作品獎(最高獎)、全國第七、八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家作品展”(第七屆為提名獎)、“淮陰市(現淮安市)政府第三屆文藝獎”一等獎……憑著他的實力,1999年被中國書法家協會吸納為會員。
我和大成未謀其面,先獲其印。我久聞他治印不俗,托友人轉請替我治名章一枚。其作果名不虛傳,率真勁健,剛柔並濟,渾樸大度,魅力四溢,後來相識日久,對其人其藝有了更多的了解。他少時便鍾愛鐵筆,初得秦漢璽印、封泥、磚文及唐宋官印之潤澤,後又篤效清代吳讓之、趙之謙、吳昌碩暨現代齊白石、來楚生諸大家,對其仰之彌高,鑽之益深,痴迷至欲罷而不能。尤其是近數年間,更是鑿行於酷夏,呵墨於嚴冬,未教一日閒過;又負笈萬里,求教印林高手,每每揣度其中之高遠,朝夕操刀治印不輟。如此積其歲年,浸淫日久,其篆藝終有大成。
篆刻作為一門獨立的欣賞藝術,停留在技法上的滿足不是作者和欣賞者的惟一標準,而是要求內涵的豐富,從中取得多層次、全方位的精神享受。我們試看大成的幾方印譜,便可知其在小小的方寸之間為人們設定了多么豐富多彩的大千世界。
朱文“庖丁解牛”
便是一方設計得十分精心周到的成功之作。我們可以用“疏密有致、線條峻朗”等詞去讚美它,這毫不為過;但它的最妙處還在於對印文的巧妙安排。它打破了四字印文橫排的呆板模式,而是讓它大小相間,互相呼應;線條粗細有別,敧正互生,加之框線的不規則性,均使整個印面充滿了動感,很容易使人聯想到印文中主人公的職業動作。此印的妙處還在於文字的互相借用。如“解牛”的解字右下方有個“牛”字,就被借來以兩橫筆的代字元號權作正文中的“牛”字了,這樣,便使印文更容易穿插安排,變化多端,充分展示了印文組合中“情投意合”的逸趣;再者,“丁”字居於印面正中,以秦代半通印形式表現,從而使印面又有裝飾趣味。
白文印“跋遠山涉長水”
大有漢將軍印之風範。章法經營獨具一格,首行字大,後漸小,給人以行人漸去的感覺。取字奇崛,險夷相生,以敧制勝;用刀靈活多變,大刀闊斧,蒼潤恣肆;它和“官印”迥異,堪為“急就章”之範例。
“萬事風過耳”也是一方別有情趣的佳作,屬古璽類,具漢封泥印之意味;文字錯落有致,偃敧互生,線條鋒穎透逸,古樸蒼勁;刻法以沖刀為主,沖切相問,頗具粗細輕重之變化,古韻十足;章法布局亦頗為得當,字密處不可容針,空白間寬可走馬,別具一番意趣;字的大小安排,位置的刻意經營,線條的斜圓變化,使印面充滿動感,似輕風一陣徐徐而過,正暗合了印文的禪意。當然,僅此幾方印章,尚難概說大成印藝全貌。但我們正可以窺一斑而知全豹。
大成治印,起點高,悟性好,且治藝嚴謹。刻印前不深思熟慮至八九分則不肯奏刀,尤其在製作自文印時,更能體現此種創作心態。奏刀之前從不打稿,而是將章面塗黑,印文的布局、線條的質量、刀法的取向等,一切產生於“胸有成竹”;下刀時敢於犯險,果斷快捷,駐留迅即,刀落屑濺,驚心動魄,任線條隨意崩裂,其效果斑剝古拙,猛利剛勁,趣味天成。印治好後,他也不肯輕易出手,亦不急於修改,而是放在那裡反覆端詳,直至自己滿意才出手示人。“先打動自己,然後才能動人”,這是他的治印準則。
大成治印,早就名揚印壇。他淡泊名利,做人深沉,治印深沉。這篇小文是幾年前就該為他寫的,直至今日商得他首肯。他謙虛地說:“我的印藝還未達到大成;我要永遠沉入藝海,潛心治藝。只有深入淺出,才有大的成就!
印說
聞達
周大成,1965年6月生。書法篆刻資歷彌深。雖未謀面,然從電話中可知其性格豪爽。熟悉周大成的作品是常於書法報刊,全國大賽展廳中,可為先知其名,後知其人。他的印常於不經意處見匠心,雄強、方曠,其粗朱文印,追秦漢之古樸,得缶翁只渾厚,可代表其篆刻之最高水平,囑目印壇。大成印於秦漢印以外,對唐宋印的潛心追摹無疑對其個性的語言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如他的“蒼山雲水在瓶”,融合得法的“周大成私璽”、“庖丁解牛”更是一方不可多得的佳構,“丁”的厚重,刀法的隨機應變,以此字統攝全印魂魄,線條與渾厚中寓婉約。異形印多為印人所懾,然大成的“佛陀視蒼生如同一子”卻安排妥帖,印文錯綜卻相契,線質流美而朴茂,隨形布勢,頗見巧思。“人書俱老”蒼老鬱勃,文字多寡一任自然,卻又不違漢印之形式規律,用刀蒼渾、老到、令人回味。“虛心補已拙,自信無我長”期不善張揚的大成在看了自己的藝術語言後,摒棄一些“做”的成分(這於他的白文印中尤顯)真正大成,老子曾雲“道在瓦礫,道在屎溺”!大成是深明此道的,如不信,諸君可讀其印“道在瓦壁”!
創作感悟
吾自小木納,譾陋愚鈍。稟性率真、耽心藝事。不治余技。初操門徑即求渾樸、古拙一路。力避纖弱匠氣,尋大正氣象。不屑屑斤斤所計,契意適性而已。閒暇之時。喜拜讀先哲文著。每逢心儀佳句,筆錄在冊,後細心推敲作品多種表現風格,十日或數十日,直至會心。每於夜闌人靜之際,獨對青燈照影。細聽雨打深更,或聞螽蟖之鳴,沏一盞茶。燃一支煙,理素紙、撫頑石。婆娑於刀落屑濺之間,筆耕於春蠶食葉之聲,不知秦漢,無論皖浙,沖切隨興,物我兩忘,怡然自在,頗為愜意耳。偶有所獲釘壁而觀,或把玩在手,於我所思無二,拍案自喜。不知東方之既白。
隨想一則
周大成 放眼當下,侈言創新,眾議滔滔,以為時髦。何謂“新”?何以“新”?有謂脫盡繩墨為“新”有謂直抒胸臆為“新”。若起當代草聖林散之於九原,必以為大謬也。散老草書博大精深,渾樸高古,聲明之隆,馨播海外。其作“新”乎“舊”乎?從散老自況中可探訊息:“餘十六歲始學唐碑;三十以後學行書、學米;六十以後學草書,草書以大王為宗,釋懷素為體、王覺斯為友,董思白、祝希哲為賓。”(《林散之書畫集·自序》)散老少時篤學,終老不倦,轉益多師,出入百家……如蠶之吐絲,蜂之釀蜜,其一朝一夕人變為絲與密者哉?頤養之深,醞釀之久,而始成功。正所謂:“既學古人又變古,天機流露出精神”(林散之詩)。
宵小之徒,假“創新”之名以掩狂怪,豈能跳過大師法眼!散老曾有詩嘲諷爾曹:“問君何以如此寫,各有看法邁前賢……書法之道真無邊,大膽創造驚張顛!”“邁前賢”、“驚張顛”之雜耍式書法其為“新”乎?直是“俗”也。
餘生不敏,何敢妄談“創新”!但知古哲今賢可為師;法帖名碑終老相守。兼以詩書涵泳、國畫陶冶、音樂遣興……乃至道德情操勤加砥勵,時匡不逮。書山尋寶,忙鞋可至;藝海探驪,一葦有期。《論語》云:“不欲仁則斯仁矣”。
周大成篆刻
作品如下:
創作感悟
吾自小木納,譾陋愚鈍。稟性率真、耽心藝事。不治余技。初操門徑即求渾樸、古拙一路。力避纖弱匠氣,尋大正氣象。不屑屑斤斤所計,契意適性而已。閒暇之時。喜拜讀先哲文著。每逢心儀佳句,筆錄在冊,後細心推敲作品多種表現風格,十日或數十日,直至會心。每於夜闌人靜之際,獨對青燈照影。細聽雨打深更,或聞螽蟖之鳴,沏一盞茶。燃一支煙,理素紙、撫頑石。婆娑於刀落屑濺之間,筆耕於春蠶食葉之聲,不知秦漢,無論皖浙,沖切隨興,物我兩忘,怡然自在,頗為愜意耳。偶有所獲釘壁而觀,或把玩在手,於我所思無二,拍案自喜。不知東方之既白。大器的大成
劉懿
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博士
我與大成的相識可以說是一種偶然與必然,我們同處蘇北古城淮安,兩家相距僅僅不到五百米。但多年並未謀面,原因在於我不大善於交往。但關於大成的各種逸聞趣事一直不覺於耳,大成年輕時豪邁,求教於篆刻大家韓天衡,其後以篆刻聞名於世等等。直到2006年的秋天一次偶然機會才正式見面。大成給我最初的印象是高大帥氣,談吐儒雅爽直,感覺是可以交往的朋友。
由於我長年往返於南京淮安之間,見面的機會並不是很多,一次我和他共同的朋友小遠兄一起喝茶看畫,小遠忽然冒出一句,你的畫風和大成的印風很合,為何不請大成兄刻一兩枚?我猶豫半天說:“不太好吧”?作為同道我深知創作的艱辛,所以很少向別人開口。小遠兄說:“這事我來和大成說”。於是在一周后我的畫上就有了大成的印跡。漸漸,我們的交往就多了,成了無話不談的哥們。一次應大成之邀去他家做客,進入大成書房兼工作室,看到的是除了僅夠容身的床和一張畫案,從地面直到房頂都是書,且大都是學術巨著,讓我對大成又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心中嘀咕這小子並非草莽,原來也是讀書之人,心中甚是歡喜。此後的每次聊天我也就不再避諱,關於諸多和別人無法言談的學術話題,在和大成的討論與爭論中更覺暢快。在這樣的閒聊中知道大成不但對篆刻書法有己見,對於哲學美學繪畫也有自己的獨到體會。
不記得是哪一年的冬天了,我從南京回淮,應大成之邀在一個菜做的很地道的小酒館痛飲。飯後,我和大成步行回家,他極其認真的對我說,要去北京進修“學畫”。我以為他酒後隨便閒聊,不以為然。想不到開春後他真的北上學畫去了。我知道大成是下了很大決心的,因為他從未脫離過畫,加之他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家中頂樑柱,現在竟然拋棄幾十年的“藝術修養”,北上再次從頭開始,一個藝術家為求藝術之精髓真的能夠放棄這么多……?再次相見則是一年後了,一天大成說有些畫給我看。那時我正在忙著做博士論文,大成卷了一摞畫來我家,本以為見到的應是大成繪畫語言的更高的升華,但打開後居然全是臨古,然而畫的氣息已非過去的自己和一般人所能達到了。又一年,照樣是一大摞畫攤在我面前,大成的筆墨越加松秀、蒼茫,並將自己對篆刻和書法的修養融入畫中,已非一般的畫家可比了,直指繪畫語言本體。對於中國畫已經有了更高層次的理解,即使還有些不成熟的地方,但已非隨波逐流之輩了。可見大成的悟性和勤奮是極高的。
中國畫到了高深之境界後,畫的是畫家的綜合修養,大成有多年的書法篆刻學養,加之走上學習的正道和不斷積累,勤奮筆耕,假以時日,我相信大成定能大器所成。
2012.6.7
周大成畫集序
採訪記錄
尋找精神的家園
篆刻家周大成先生訪談錄
胥廣福
周大成先生是我市較有影響的篆刻家,多次參加中國書協和西泠印社重要展覽並曾獲獎。特別是2006年12月,他成為我市唯一以篆刻面目入選省文聯評出的“江蘇省優秀青年書畫篆刻30家”,還由省文聯組團,赴香港參加書畫交流活動。儘管大成享有盛譽,可還是我相知甚深的摯友。近日,受“淮周刊”所託,我對大成進行了專訪。
賞析周大成篆刻作品
作者:馮春寶
周大成這次網展所展示的篆刻藝術宗法秦漢古璽印、封泥、瓦當等,於明清流派印之中得韻致。既有秦漢印的蒼勁、朴茂、雄邁。又有流派印的典雅、端莊、靈動。
先生的篆刻既有傳統印一路的底蘊,富有濃郁的金石韻、文人氣;又有小寫意一路印風的靈動、率真、爛熳。印文多是以哲理古語、古語為題材,以古璽印為依託,印風工穩、潔淨、古雅;用力率性而活絡,流動中的豐富,豐富中的純粹,純粹中的深藏;並保留了古璽印文爽利與瘦硬的本色。可謂,不拘陳法而古意猶存,不追時尚而新韻迭出,不標新立異而風規自遠。
細品之,先生將篆法、章法、刀法完美融合,篆法規範,字字有出處,筆筆有來歷,章法嚴謹,刀法爽利。如:“於無佛處稱尊”等印,破邊於逼邊兼用,形斷而意連,形殘而意貫,賦予殘破之美。又“屢試不第”一印,印文疏密有致,方圓、曲直、向背有序,虛實相生,斷連自如,靜中寓動;或極力追求開合分明的空間,果敢明快,收放自如,恣肆縱橫的線條呈現出勁麗、浪漫、古雅之趣,如“龜鶴同壽”一印等等。非技法嫻熟者不能為也,非功力深厚者不敢為也。
簡言之,先生的篆刻線條流暢,方圓並用,字態生動,刀筆相映,寫刻之間輕鬆爽利,不刻意追求生辣,猛利。而是匠心獨具地化雄渾為清雅,化古典為時尚,化粗獷為精微。賦予了刀下印文名士的豪邁與恣肆,雅士的清逸與閒適,刀筆的情誼與情趣。
這一切使得先生的篆刻藝術凝重而又古雅,雄健而又豁達,經典而有精緻。有一種和諧之韻,素樸之趣,陽剛之美。